什么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
什么是互联网金融?这个词汇很新,对它的概念、定义也不尽相同,今天最被普遍接受的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就是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手段以及方法来做金融。金融是资金的融通,所以金融有三个功能:第一是支付,例如支付宝;第二是理财,互联网理财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一渠道来卖理财产品,例如余额宝;第三是融资,例如网贷或者众筹。现在大家“炒”的概念也主要就是这三类:支付类、理财类和融资类。
互联网金融并非中国原创,很早的时候在西方就出现了。全世界第一家完全不需要营业点的网络银行是1991年荷兰国际集团的直销银行。当时荷兰国际集团由于要去澳大利亚和英国发展但开不起网点,所以采用了新技术,开创了直销银行的先河。1995年,美国出现了安全第一网络银行,是全球第一家全网络的银行,但这家银行在1998年因为经营不善被加拿大一家银行收购了。
互联网支付起源于1998年的美国,截至2012年,支付结算金额大约为1450亿美元。国内“宝类产品”的兴起大约是从2013年开始。追本溯源,第一个尝试这种模式的产品诞生在美国,也是采用了有剩余资金就存入货币基金账户的模式,但在2011年,这个基金就关闭了。网贷也是兴起于国外, 2005年在英国出现了第一家网贷平台Zopa,由一个牛津毕业生创立,中国紧随其后,在2007年诞生了第一家网贷平台。为什么世界上第一家网贷平台会出现在英国而不是美国呢?这与英国特有的金融格局分不开。英国银行业与中国类似,大银行和我国五大行一样多少带有一点垄断的性质,以致很多个人享受不到良好的金融服务,而创立Zopa的这群年轻人恰恰是看到了潜在的市场需求。美国也在2006年开始大量出现网贷平台,我国国内更是有超过2000家的网贷平台,可见我们学习的速度之快。世界上第一家众筹平台出现在2009年的美国,中国在2011年诞生了名为“点名时间网”的第一家众筹平台。
奇怪的是,互联网金融已经在发达国家出现了很长时间,似乎也没那么火,网上几乎没有“互联网金融”这个英文词汇,即便有,也是从中文硬译的。这是因为西方盛行的是“网络银行”,而非“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十几年前,花旗银行就已经开始推行网络银行了。那么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能有这么高的热度?我觉得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政策性红利和监管套利。银行是受监管最严格的行业之一,业务开展几乎没有自由度,监管部门对资本金、贷款指标等都有严格要求,相反,互联网企业面对的行业监管几乎是“一马平川”,限制政策相对较少,监管不对称,因此在开展业务时成本较低。对于这点,传统银行往往认为很不公平,但这不是主要原因。第二是互联网企业的相对高效率。互联网企业技术好,效率高,成本低,大多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客户体验更佳。例如,大家可以想象,在很多传统银行存款时,用户没有途径了解每天的存款利息是多少,是99块钱还是33块钱。传统银行做数据那么多年,仍缺乏技术和思维,在这一点上劣势明显。所以互联网金融这么火是因为它的成本优势、客户体验优势以及思维创新优势。第三是金融压抑或是金融压迫。什么叫金融压迫?这是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名词。所谓的金融压迫就是用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金融产品成本过高,流转、价格等有所限制的现象。试想,如果存款利率没有被压抑住,我们的“宝类产品”还能这么火吗?所以互联网金融在这一点上实际让我们的金融更自由化、民主化,让以前没有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人享受到金融服务。有一句话叫作“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实际上是对金融压抑的一个反弹。第四是互联网和金融的相似性。为什么互联网金融火爆,而互联网钢铁、互联网石油没有那么火呢?这跟互联网与金融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有关。互联网是虚拟的,充满了无限性,杠杆效应很大且可以无限放大,这些特点与金融非常相似。金融也是虚拟的(现在很少用真正的现金),金融(银行)也在利用高杠杆,金融也可以说有无限的可能性。比方说,银行今天批贷款10亿元或是100亿元,用时几乎相同,但如果做实业例如钢铁,交易100万吨和1000万吨钢铁之间的差别就相当大了,需要牵涉物流等各个方面。互联网和金融都是虚拟的,具有无限性,这两者就像干柴与烈火,相遇后便发生了剧烈的反应。
过去几年,传统金融受到了很多监管压力,效率也不高,而金融压抑使得很多老百姓没有得到例如质量、价格等方面的完善的金融服务,甚至没有得到服务。当互联网企业进入金融领域时,传统金融没有想象的那么强大,这才会让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如此之火。而在西方的成熟市场,传统金融相对较成熟,多通过电子银行、网络银行等渠道开展业务,本来就足够市场化。因此,在西方强大的传统金融机构面前,互联网企业反而没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功,这就是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很热,在西方相对冷的原因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星火燎原既让我们感到高兴,又让我们感到悲哀,因为只有中国的这几个特定条件,才让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起飞,协助中国“弯道超车”。
对于未来互联网金融的趋势的判断,我们首先要了解互联网金融解决了什么问题。首先,互联网金融解决了效率问题、成本问题。比如,很多以前做小微金融的企业审批成本过高,但当大规模业务上线时,其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如余额宝等基金管理类产品,在以前只服务于大型企业、超级富豪,但是互联网金融的高效率使其拥有了很强的普惠性,惠及小微企业和百姓。第二是服务体验。第三是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也倒逼传统银行反思其信息的利用效率。传统银行坐拥数据的“金山银山”,但有很多数据没有被利用、解析。
当然,互联网金融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风险控制问题。金融行业最重要的不是销售,而是销售管控,互联网金融用大数据等各方面技术缓和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是如信用风险、流通风险等问题可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不可能得到解决。其次,互联网金融目前并未有产品上的创新和突破,大部分仅仅是代销或是支付。
正因如此,四大因素的变动将决定未来互联网金融的方向。第一,未来政策红利、监管套利的机会会慢慢减少。第二,技术和效率问题。互联网企业会在现有技术上进一步提升效率,但同时传统银行也会奋起追赶,提升效率,两边都在提升,所以影响将是中性的。第三,随着金融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程度越来越高,金融压抑的程度会降低,这是大势所趋,互联网金融在此方面的独特优势将会逐渐减弱。第四,互联网和金融共同的特点会一直存在。因此从总体来看,互联网金融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在未来,可能会经历相对理性的降温,并与传统金融携手发展。有一个词叫作“亦敌亦友”,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便是这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