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场盈利八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加强种鸭的饲养管理

(一)蛋用种鸭的饲养管理

种用蛋鸭饲养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合格种蛋,使能孵化出品质优良的雏鸭。因此,对种用蛋鸭除了要求产蛋率高以外,还要求有较高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并且孵出的雏鸭质量要好。这就要求饲养管理过程中,除了要养好母鸭,还要养好公鸭。

1.营养需要

种用蛋鸭饲料中的蛋白质要比商品蛋鸭高,同时要保证蛋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供给,保持饲料中氨基酸的平衡。色氨酸对提高受精率、孵化率有帮助,日粮中的含量应占0.25%~0.30%。鱼粉和饼粕类饲料中的氨基酸含量高,而且平衡,是种用蛋鸭较好的饲料原料。此外,要补充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E,因为维生素E对提高产蛋率、受精率有较大作用,日粮中维生素E的含量为每千克饲料含25毫克,不得低于20毫克,可用复合维生素来补充。蛋用种鸭的营养标准见附录中附表。

2.种公鸭的管理

公鸭的好坏对提高受精率的作用比较大。公鸭必须体质健壮,性器官发育健全,性欲旺盛,精子活力好。公鸭到150天左右才能达到性成熟。因此,选留公鸭要比母鸭早1~2个月龄,到母鸭开产时公鸭正好达到性成熟。

在采食过程中公鸭争食凶,十分好斗,导致公母鸭采食不均匀,体重不齐。所以公母鸭在育成阶段要分开饲养,但要注意防止公鸭间相互争斗,形成恶癖。一般到配种前20天公母才可混合饲养。但如果育成后期公鸭有明显的性行为,就可以提早混养时间,防止公鸭间形成同性恋的恶癖。

保持适宜的性比例。我国蛋用型鸭,种公鸭的配种性能好,公母比例可达1∶(20~25),全年受精率达90%以上。

在育成阶段,公鸭要多养一些,以供配种时选择。公母鸭刚开始混养时比例要低一点,每100只母鸭多配1~2只公鸭。发现有性行为不明显或有恶癖的公鸭要及时进行淘汰。到母鸭产蛋时保持1∶25左右的公母比例为宜。

3.种母鸭的管理

种用蛋鸭的管理重点是提供干燥、清洁、安静的环境,注意通风换气。进入产蛋高峰期后,如果出现脱肛、阴茎外垂等,应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药轻轻擦洗鸭的肛门或阴茎,人工帮助其复位,并喂少量抗生素。种蛋要及时收集,贮放在阴凉处,及时入孵,不能久贮,一般贮存时间不超过7天,否则会影响孵化率。

(二)肉用种鸭的饲养管理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现代肉鸭的父母代种鸭育雏期为0~4周龄。育雏期饲养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成活率和种用价值。因此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才能培育出优良的种雏。

(1)饲养方式 雏鸭采用舍饲的饲养方式,一般采用网上平养或地面平养。

(2)育雏准备 在进雏前1周,做好房舍及用具的消毒,进雏前48小时,打开经消毒的鸭舍门窗,提前12~24小时将育雏温度升上去,并加满料槽、水槽。

(3)饲养要点 肉用种雏鸭开水、开食方法同肉用仔鸭。

① 饮水 不能缺少饮水,应充分饮水。前3天,还可以在水中加维生素C、葡萄糖、矿物质等,以减少环境改变引起的应激。

② 饲喂 种雏鸭的喂料量可以按规定的日粮标准分次饲喂,也可以按照规定次数每次喂饱。1~7日龄,自由采食,白昼、夜晚皆喂料。1日龄可以1个小时喂一次,每次量不宜多,以饱而不浪费为原则。8~14日龄,逐渐减少夜间喂料时间,到14日龄时夜晚不喂料。15~21日龄日喂3次,22~28日龄日喂2次。27~28日龄的喂料内分别加25%和50%的育成期饲粮。

饲以全价配合颗粒料(用于2周龄前)或粉料均可。作种用的雏鸭营养要求不同于商品代肉鸭,只要达到其最低营养需要量即可。

(4)管理要点

① 分群 按育种公司的比例一套/群或二套/群,一般一套鸭数量为140只(110只母雏,30只公雏),公母混养。

② 温度 育雏伞四周围护雏圈。1日龄伞下温度34~36℃,圈内29~31℃,室温24℃。加温视鸭舍和气温而定,夏、秋两季白天温度超过27℃时可以不加温,温度偏低或夜间,尤其在特别寒冷时,应该加温满足雏鸭对温度的要求。降温要逐步进行,前期可每日降温1℃,后期每日降2℃或隔日降1℃。总之,在21日龄前能适应自然温度,若到时温度低于5℃,应加温使室内达到15~18℃。

③ 光照 1~3日龄用白炽灯5瓦/米2,每日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4日龄逐渐减少夜间的补充光照,直至4周龄结束时与自然光照时间相同。也可以2~3周龄即过渡到自然光照。如到4周龄结束的自然光照是9小时,则4~6日龄可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以后隔日减少1小时或每4日减少2小时光照。

④ 密度 1周龄至少25只雏鸭/米2,2周龄10只/米2,3周龄5只/米2,4周龄2只/米2

⑤ 称重 28日龄早上空腹称重,每群按公母鸭比例10%称重。若一群少于140只鸭,则公鸭要按50%以上比例称重。种雏鸭以育雏结束时体重与规定标准相差不超过±2%为最好。

2.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肉用种鸭的育成期为5~24周龄。此期的体重和光照时间是保持产蛋期的产蛋量和孵化率的关键,实践证明,只有鸭群体重与体型一致性良好时,才能有好的生产表现。体型发育不好或体重偏轻的鸭群,产蛋早期蛋重小,畸形蛋多,孵化率低;体型发育不好,体重超标的鸭群会发生严重的脱肛现象。因此在育雏期间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保证营养充足,在育成期要限制饲养,使其协调发展。实施科学的光照制度,控制性成熟,使其性成熟与体成熟的发育保持一致性,适时开产。

(1)饲养

① 饲料 育成期完全改用育成期日粮(全价饲粮),可以用粉料,也可以用颗粒料。因为粉状饲料容易产生饱感,而育成期又要采取限制饲喂,所以拌成湿粉料喂较好。颗粒料的直径为5~7毫米。

② 饲喂量 第四周末,鸭群随机抽样10%个,空腹称重,计算平均体重,与标准体重或推荐的体重相比,确定下周的喂料量。以后直到23周龄,每周第一天早上空腹称重,比例为10% (公鸭可按20%~50%)。若低于标准体重,则增加10克/ (只•日)或5克/ (只·日);若高于标准体重,则减少5克/ (只·日)。若增加(或减少)饲料还没有达到标准,则再增加10克/ (只•日)或5克/ (只•日) [或减少5克/(只•日)]。当达到标准体重时,下周参考标准饲喂。确保公母鸭接近标准体重。另外,也把每周的称重结果绘成曲线与标准曲线相比,通过调整饲喂量,使实际曲线与标准生长曲线基本相符。如果实际曲线低于标准曲线,则每日饲喂量在所推荐的喂料量基础上增加2~4克;如果高于标准曲线,则喂料量可以维持本周末的喂料量。

③ 饲喂方法 一种是按限饲量将1天的全部饲料一次投入,或早上投料70%,下午投料30%;另一种是把2天应喂的饲料1天1次投入,第二天不喂料,称为隔日限饲。实践证明隔日限饲的效果更佳。无论哪种限饲法,在喂料当天的第一件事都是早上4时开灯,按每群分别称料,然后定时投料。限饲时注意:一是饲粮营养要全面,一般不供应杂粒谷物;二是称重必须空腹;三是一般正常鸭群在4~6小时吃完饲料,喂料不改变的情况下,应注意观察吃完饲料所需时间的改变;四是从开始限饲就应整群,将体重轻、弱小的鸭单独饲养,不限制饲养或少限制饲养,直到恢复标准体重后再混群;五是限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死亡,更应照顾好弱小个体;六是限饲要与光照控制相结合;七是喂料在早上一次投入,加好料后再放鸭吃料,以保证每只鸭都吃到饲料,若每日分2次或3次投料,则抢食能力强的个体几乎每次都吃饱,而弱小个体则过度限饲,影响群体的整齐度。

④ 适量喂沙 从第6周龄开始,应该提供给鸭不溶的、颗粒大小适当的沙砾。沙砾应稍粗但直径不应大于0.5厘米,用量为每6周每100只鸭加500克,盛于盆中,放在地面上供鸭采食。沙砾不宜与饲料混合饲喂。有运动场的鸭舍养鸭时不需要喂沙砾,因为鸭能采食到运动场里的沙砾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可溶性的颗粒如贝壳粉、石粉等,只有在产蛋期间,当饲料中的钙、磷不能充分满足生产需要时,才适当饲喂。若供给育成鸭,可能因采食太多而引起营养不均衡和相互拮抗,甚至导致钙中毒。

(2)日常管理

① 转群 肉鸭育成期一般采用半舍饲的管理方式,鸭舍外设运动场,面积比鸭舍大1/3,即为鸭舍的4/3倍。若育雏期网上平养转为育成期地面垫料平养,应在转群前1周准备好育成鸭舍,并在转群前将饲料及水装满容器。由于后备公母鸭的采食速度、喂料量及目标体重均有所不同,因而公母鸭要分群饲养。但在公鸭群中应配备少量的母鸭,即“盖印母鸭”,以促使后备公鸭的生殖系统发育。

② 密度 一般来说,育成期地面平养每平方米不超过5只,网养不超过10只,半地半网养不超过7只,具体饲养密度需视房舍设计、天气情况、饲料和饮水设备以及通风状况等决定。在运动场和户外饲养的种用育成鸭应保证每平方米不超过1只,而且场地地面应排水良好,有遮阳设施,最好为水泥地面或沙地。

③ 通风 必须保持通风良好,以排除污浊空气,使鸭得到新鲜的空气和足够的氧气,感觉舒适,以维持健康和正常新陈代谢,促使其生长良好均衡。要避免贼风入侵和温度突然大幅度变化。

④ 垫料管理 育成种鸭最好采用离地网养或半地半网平养。地面平养时需用水泥地面,大部分地面应干燥,垫料应厚薄均匀,最好用抛撒的方式撒铺垫料,且每日保持垫料干燥清洁,供鸭休息睡眠。良好的通风、排水及饮水器的放置位置等都可保持垫料和地面干燥。运动场最好为沙地,而且有一定的坡度,使多余的水能排除出去,保持场地干燥。种鸭不一定需要游泳,但水面对种鸭的防暑散热和提高蛋的受精率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可节省陆地,综合利用水面,因此可充分利用水面饲养种用育成鸭。

(3)光照管理 在5~20周龄这个阶段,光照的原则是光照时间宜短不宜长,光照强度宜弱不宜强,以防过早性成熟,通常每日固定9~10个小时的光照,实际生产中多采用自然光照。如果育成期处在日照时间逐渐增加的季节,解决的方法是将光照时间固定在19周龄时的光照时间范围内,不够的则人工补充光照,但总的光照时间不能超过11小时。如果自然光照日渐减少,就利用自然光照,到21周龄时则增加光照,26周时光照达到17小时。每天从早晨4时开始光照,直至21时,其余的时间为黑暗。光照时间要逐渐增加,以周为单位,而且每周增加的光照时间相等。例如:20周的自然光照时间为8小时,要再增加9小时的人工光照才满足17小时的光照时间,因此将9小时平均分配给6周,每周配给1.5小时,结果为从21周开始每周增加1.5小时的光照。

(4)体重控制 通过限制饲喂的手段来实现控制体重的目的,但绝不是体重控制的越小越好,而是要求达到标准体重。而限制饲喂的体重标准因品种的不同而不同(表1-3),因此限饲的结果必须通过抽样,进行体重测定来和标准相对照。

表1-3 几种肉用种鸭的体重参考标准

称重必须在同一时间进行,而且必须是空腹,因为品种标准表列出的是空腹体重。体重测定应该从第4周开始,并且每周定期进行称重,直到开产。具体抽样称重方法是:先随机抽取所有雌鸭的5%和所有公鸭的5%,分别称量其公、母鸭的总重,算出平均数;再将这部分鸭的体重逐只称出,如果平均数特别高或特别低,则需称重和增加抽样数量的10%,并且再测量其个体重。将公、母鸭体重平均数分别与其品种标准比较,如果相同或很接近,则饲喂量正常。若两者不同,就要相应改变饲喂量,如体重比标准轻,则需适当增加饲喂量;如体重比标准重,则需适当减少饲喂量。如果样本鸭的体重个体差异大,则要改善饲喂方法,例如,增加饲喂设备、改变饲喂时间、避免贼风等,同时将弱残鸭淘汰。

抽样必须完全随机,使样本具有代表性,绝对不能有意选择鸭来称重。称重后要做好记录。个体称重时所使用的秤可以有多种,但以漏斗形弹簧秤为佳。

(5)肉鸭育成后期的管理

① 公鸭的饲养及选择 在整个育成期,公、母鸭都混合饲养,限制饲喂初期,公鸭一般较瘦,但到育成后期18周龄左右后,随着饲喂量的逐渐增加,公鸭的体重将逐渐增加,到母鸭开始产蛋时,公鸭的体重会达到品种标准。如果在限饲初期让公鸭超重,那么它们将在母鸭开始产蛋时超重,从而使蛋的受精率降低。在公、母鸭混养时,会因公鸭强壮而抢食较多,或行动不如母鸭那么轻便而采食较少,因而引起体重过重或过轻,这时必须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将体重较轻的公鸭挑出来另养,额外补加饲料,改隔天饲喂为隔1天喂2天,然后再与鸭群混养;而对体重过重的肥胖公鸭则挑出来减2次料量。此种方法只能在10~20周龄期间使用,而在其他阶段使用时容易出问题。

在限制饲喂开始时,即第4周龄,应将一些公鸭挑出来另养,不留作种用。挑选后的公、母比例应为每100只母鸭配22只公鸭,此为第1次公鸭选择。留作种用的公鸭必须是体重、形态、健康状况均符合品种标准的,而将体重过轻或过重、形态不正常、健康状况不良、有变异的公鸭淘汰出种群。

第2次公鸭选择应在母鸭开始产蛋前2~4周进行,再次将种鸭群中公鸭的数量减少,使种鸭群中每100只母鸭配16~18只公鸭。选择标准和方法与第1次挑选相同。

② 就巢训练 肉用种鸭经过长期的选育和驯化,已失去就巢的本能,所以在母鸭开始产蛋前,需要很好地练会就巢并养成习惯,使母鸭习惯于在巢箱中产蛋,从而减少破蛋率、脏蛋率并简化集蛋工作。

巢箱主要用来让母鸭在其中产蛋,所以也称产蛋箱,通常6~8个巢箱连成一个整体。巢箱不要太重,在搞清洁卫生时一个人要能够搬动,而且要与外面有一定程度的隔离,使母鸭在产蛋时不受外界干扰。箱底应柔软,保持清洁干燥,使蛋保持完好,不弄脏种蛋。

箱下的垫料需常更换,将旧垫料移出铺在鸭舍其他地方,再将新鲜垫料铺入箱下。每4只母鸭应有1个产蛋巢窝。巢窝必须放置在鸭舍或栏的边上靠墙,不能靠近饮水器(距离1米以上)和湿的区域,也不能放置在鸭通往运动场的路上和门口。

另外,要详细记录好育成鸭的只数、雌雄比例、饲喂量、体重、死亡淘汰数及天气变化等,做好防暑降温、免疫接种、防止啄羽、卫生与环境管理等工作。

3.肉用种鸭的饲养管理

种鸭经训练后,能适应一定的饲养规程,而且一经形成习惯就不轻易改变,产蛋种鸭更是如此。所以,要严格执行正常的饲养管理规程,如定期饲喂、定期集蛋、合理光照、准时赶鸭运动和就巢等,让种鸭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

(1)一般饲养管理

① 从育成舍到种舍的适应 种鸭在开始产蛋前至少2周,应从后备舍迁移至产蛋种鸭舍,使种鸭有一个适应新环境及其管理规程的过程,并且由限制饲喂逐渐到增加饲喂,并慢慢转为自由采食,所有的饲料和饮水必须新鲜、清洁,杜绝霉变和脏污现象。

② 划分生活区 要训练种鸭习惯于将饲喂和饮水活动区域与就巢和产蛋活动区域分开,饲料和饮水位置应离巢箱10米以上,或者将鸭棚分为“日区”和“夜区。所设计的“日区”,设置饲料桶和饮水器,饮水器的下面要设计有排水沟,上面要有铁丝网围住,以防止溅出更多的水,并能将溅出的水排除掉,“日区”还设计有一个小的干燥垫料区。“夜区”全部铺有垫料,沿墙壁边缘放置产蛋巢箱,始终保持干爽清洁。“日区”和“夜区”最好隔离开,只设小门让鸭通过。“日区”可以是在户外运动场、围栏内,也可以是在鸭舍内,但面积需符合密度要求;“夜区”应在棚舍内,所有地面应平整,坡度不得大于25°。每日早上在固定时间(通常在早上7时)将鸭从“夜区”赶到“日区”,在黄昏固定时间再将鸭从“日区”赶回“夜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种鸭会养成习惯,白天在“日区”活动,不留在巢窝,晚上则在“夜区”休息和产蛋。

③ 防止鸭啄羽和吃蛋 为了防止鸭啄羽和吃蛋,除保持地面和垫料干燥外,还需注意饲养密度,尽快集蛋(特别是运动场上的蛋),以及注意营养的均衡性。种鸭每群不能超过250只母鸭,每只母鸭至少需供给0.5米2的“夜区”和1米2的“日区”(即运动采食场)。运动场最好宽为40~50米,长同鸭棚一样。运动场四周的围墙应不低于2米高,以隔离外来动物的入侵和干扰。棚舍内或运动场内的间墙应为0.75米高左右。做好灭蚊、灭鼠等卫生工作,避免犬、猫等动物对鸭的捕食和惊吓,防止产蛋量急剧下降。

④ 管理好巢箱和垫料 产蛋巢箱必须数量配足,质量良好,方便母鸭出入,在产蛋时可避免外界的干扰。每4只母鸭应有1个巢箱(产蛋箱的尺寸为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其内的垫料必须柔软、清洁、干燥,比其他地方的垫料好,使鸭感到巢箱内最舒适,只喜欢在巢箱里产蛋。若见巢箱里有粪便和破蛋等脏物,应立即除去。巢箱内的垫料最好是刨花,其次是谷壳,木屑和干稻草最好不用。垫料每周至少更换2次,将旧垫料取出铺在鸭舍其他地面,再将最新鲜、柔软的垫料铺进巢箱。下雨天若鸭在户外活动多而易弄湿地面和垫料时,则需每日更换全部巢箱垫料。垫料必须防霉。地面上的垫料也必须经常保持干燥、清洁、柔软,若其变脏变湿,不仅影响种鸭的产蛋性能,而且影响巢箱卫生,从而影响蛋的清洁和孵化结果。垫料潮湿不洁还会引起腿病和寄生虫病,从而影响公、母鸭交配及受精率,导致其他疾病流行。保持巢箱和垫料情况良好还需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通风必须良好,以排除产蛋棚内的湿气;二是饮水器必须放置在排水良好的地方,如没有排水沟的区域或运动场,应及时排除溢出的水而不要弄湿弄脏地面及垫料;三是在炎热季节喷水降温时,不要喷到巢箱区域,而且不能弄湿地面及垫料;四是湿的、硬的、差的垫料必须加以更换,或者用新鲜、干燥、柔软的垫料覆盖。

⑤ 适量喂沙补钙 像后备种鸭一样,要给种鸭提供不溶性的、颗粒适中的沙砾,使鸭的消化功能加强。这些沙砾应装在单独的盆或槽中,供鸭任意采食。如果鸭舍设有沙地运动场,鸭能在运动场上采食到足够的沙砾,可不必补喂。当饲料中的钙、磷满足不了产蛋生产需要时,必须补充钙、磷制剂,如贝壳粉、磷酸氢钙粉、石粉等,颗粒应稍粗,使鸭不至采食过多,而供其慢慢消化吸收利用。在鸭产蛋高峰期或饲料粗劣时,尤应特别注意补充钙、磷养料。

⑥ 淘汰病次鸭 鸭群中无生产力的或有病的鸭,应该尽快地予以淘汰,以免浪费饲料或使疾病蔓延。母鸭每个月的淘汰和死亡总数不应超过鸭群的1%,超过此标准时,要彻底检查饲养管理方法和免疫程度等。公鸭的淘汰,则着眼于维持合理的公、母鸭比例。

⑦ 其他注意事项 舍内应通风良好而无贼风侵袭;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减少热应激;冬季注意防寒,控制好光照,即从增加光照时间开始至产蛋结束这段时间不可减少光照时间;严格执行接种计划,搞好卫生和隔离消毒工作;保持环境安静以及做好各项记录等,以确保种鸭处于完善、舒适的条件下,发挥最佳的生产性能。

(2)种母鸭的饲养管理

① 满足营养需要 种母鸭在接近性成熟时,要停止限制饲养,按产蛋期的要求,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充分满足产蛋的营养要求。在配制饲料时,应按较高一级产蛋率的标准给予必需的营养物质,除蛋白质满足需要外,还要使各种必需氨基酸保持平衡,其中色氨酸对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作用较大,这种氨基酸在豆饼和鱼粉中含量丰富。各种维生素也要合理添配,不可缺少,特别要适量增加维生素E,以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有条件时,尽量补喂青绿饲料。总之,提供充足的营养是保证种鸭产蛋的关键,多年试验研究表明,种鸭冬季产蛋营养,要求粗蛋白质17%~19.5%,代谢能48.95~50.63兆焦/千克。

② 提高钙含量 种鸭产蛋期内,无机盐的需要量大,特别是钙,鸭体内代谢快,储藏不多,需要从饲料中不断吸收,应尽可能补充小颗粒的钙质,放在小盆里,摆在运动场或鸭舍的一角,任其自由采食。常用的是碎石或碎蛤蜊壳。应使种鸭肌胃内经常保持有钙质颗粒,以满足产蛋母鸭对钙需要量的要求。

③ 科学饲喂 鸭有夜食的习惯,而且在午夜后产蛋,所以晚间给料相当重要,一般喂给湿料。喂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顿喂,每天4次,时间间隔相等,要求喂饱;另一种是昼夜饲喂,每次少喂勤添,保证槽内有料,也不使槽内有过多的剩料。昼夜饲喂的优点是每只鸭吃料的机会均等,不会发生抢料而踩踏或暴食致伤的现象,对肉种鸭来说比较合适。用颗粒饲料时,可用喂料机来喂,即省力又省时。无论采用哪一种饲喂方法,都应供给充足的饮水,并且每天刷洗水槽,保证饮水的清洁,水的深度要没过鸭的鼻孔,以便清洗鼻孔。

④ 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鸭虽然耐寒,但冬季舍内温度不应低于0℃,夏季不应高于25℃,温度低时可采取防寒保暖措施,温度高则放水洗浴、淋浴或增加通风量来降温。舍内保持垫料干燥。每天提供17小时的光照,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地面2瓦,灯高2米,并加灯罩盖,灯分布要均匀,时间固定,不可随意更改,否则会影响产蛋率。为应付突发事件,最好自备发电设备。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使有害气体排出舍外。饲养密度要适宜,密度太大则影响鸭的活动、采食及饮水,密度太小则浪费房舍,一般肉用种鸭每平方米2~3只为宜。

⑤ 种蛋的收集 母鸭的产蛋时间集中在后半夜3~4点钟,随着产蛋鸭日龄的增长,产蛋的时间会往后推迟。舍饲的鸭如不采取清晨放出舍外的方法,到上午8点也产不完蛋。饲养管理正常,母鸭应在上午7点产蛋结束,到产蛋后期,则可能会集中在6~8点。夏季气温高应防止种蛋孵化,冬季气温低要防止种蛋受冻,对初产鸭要训练在产蛋箱中产蛋,减少窝外蛋,被污染的蛋不能作种蛋。饲养员可在临下班前再拾一次蛋。种蛋收好后消毒入库,不合格的种蛋要及时处理。生产中可以根据种蛋的破损率、畸形率、鸭的产蛋率的多少及变化来检验饲养管理是否得当,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⑥ 减少脏蛋 种鸭场的脏蛋率增高,意味着种蛋合格率降低,最终的结果便是种鸭饲养的经济效益降低。所以要保持产蛋窝干净,及时收集鸭蛋等,以减少脏蛋。

(3)种公鸭的饲养管理 种鸭的饲养不仅只是母鸭还有公鸭,不但要养好种母鸭,还要养好种公鸭,才能提高受精率。

① 适宜的公母比例 刚产蛋时,每100只母鸭配18只公鸭是适宜的,有利于保持较高的种蛋受精率,但不要超过20只公鸭,由于公鸭的生活力强,公鸭过多或新增进的公鸭会扰乱鸭群的秩序。如果公鸭健康和精力旺盛,每100只母鸭配16只公鸭就足够了,所以要剔除过剩的公鸭。

② 适当地控制体重 经过后备期的限制饲喂,公鸭的体重得到适当控制。到育成后期,鸭群饲喂量将迅速增加,母鸭产蛋时鸭群将改为自由采食。如果这个过程开始时间太早,公鸭的体重会超重,影响种蛋受精率。一般是母鸭已经产几枚蛋以后(即在预定的开产期,鸭群产蛋率达到15%时)的前2周时(此时鸭群产蛋率为5%)开始将限制饲喂改为自由采食。这样可以防止公鸭体重超重而又不会妨碍母鸭开始产蛋。

③ 较高的受精率 公鸭要求体质强壮,性器官发育健全,性欲旺盛,精子活力好,才能有高的受精率。公鸭的出生月龄要比母鸭早l~2个月,使它在母鸭产蛋前已经性成熟。育成阶段,公、母鸭最好分群饲养。在有放牧条件的地区,尽可能采用放牧为主的饲养方法,使其能充分采食野生饲料。并且放牧也能使其骨骼、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从而增强体质。性成熟初期,尚未到配种期的公鸭尽量少下水,以减少公鸭之间互相嬉水,形成恶癖;配种前20天,将公鸭放入母鸭群中,此时应多下水活动,少关着饲养,创造条件,促使其性欲旺盛,增加有效的配种次数。

管理良好的种鸭群中,蛋的受精率应超过人工人孵蛋的90%,孵化率应超过人工孵蛋的80%。在种鸭群中实行人工授精技术也是可行的,但目前种鸭场还很少实行。采用人工授精后可大大减少公鸭的饲养量,减少鸭群中的追逐应激,节省饲料成本,是有利可图的。

④ 合理的利用年限 种鸭的产蛋年限一般可达4~5年,母鸭开产后的第1年度内(相当于18月龄),产蛋量最高,2年以上的鸭子产蛋能力逐渐下降(比第1年度降低30%以上),3年以上的老鸭产蛋量则更少(比第2年度降低35%以上)。也就是说,母鸭越老,产蛋量越低,而且种蛋的受精率与孵化率也下降。因此,种鸭以利用一个产蛋年最为经济,即种鸭自出雏至养到17~18月龄淘汰最合算。育种鸭群的使用年限,可根据育种需要适当延长,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三)种鸭的人工强制换羽

母鸭开产后,在达到理想的产蛋高峰后逐渐回落,直到产蛋结束,历时8~9个月,为第1个产蛋年。到夏季天气炎热时,鸭群由于受热应激的影响,食欲减退,新陈代谢减慢,加上其他因素,产蛋量明显下降,很多母鸭出现换羽停产。自然换羽需4个月左右的时间,换羽期间产蛋率很低,甚至不产蛋,蛋小,品质不良,受精率低,换羽不一致,换羽后再次产蛋参差不齐,第2个产蛋年的产蛋率要比第1年低。为了使鸭群在秋季能尽早恢复产蛋,缩短休产期,常采用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

1.人工强制换羽的作用和条件

人工强制换羽主要是通过对水、饲料与光照时间的控制,使鸭的生活条件和习惯突然改变,营养供应不济而实现的。当鸭群产蛋率下降至30%以下,蛋形变小,甚至有畸形蛋,受精率降低时,即可进行人工强制换羽。

人工强制换羽只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换羽一致,换羽后产蛋整齐,蛋的品质好,受精率高,蛋重会明显增加,能再次达到较高的产蛋高峰。而经人工强制换羽后,第2个产蛋年的产蛋率要比第1年高。

实行人工强制换羽的鸭群必须是健康的,第1年的产蛋成绩良好。如果鸭群的健康状况差或第1年的产蛋成绩差,则不要进行人工强制换羽,让其自然换羽,以免引起鸭大量死亡和耗费不必要的人力。

2.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

第一步,关养限饲。目的是限食停产,制造应激环境。开始的第10天将鸭子紧逼驱赶到控制鸭舍(不回原圈),驱赶时有意惊扰,结合环境改变,使鸭群受到强烈的刺激,夜间控制照明,只给予较暗的光线。舍内不铲粪不垫草。同时限制饲料,第1~2天精料减半,一次投给,夜间不喂,到了第3~4天不喂料,只饮水;原来放牧的停止放牧以“关栏扎蛋”。

第二步,人工拔羽。经过以上十多天的种种措施的刺激,使鸭体重减轻,其体内脂肪消耗殆尽,翼肌收缩,此时可试拔主翼羽。拔时注意观察和感觉,若羽根干枯,羽轴与毛囊易脱离,就是所谓已经“脱壳”,即可开始人工拔羽,先拔主翼羽,后拔主尾羽,一次全部完成。如果试拔很费劲,拔出的羽根甚至带嫩尖或带血液,说明拔的时间太早,应延迟几天再拔。

第三步,恢复饲养。拔毛完毕后,要逐步改变饲养环境,提高饲料质量,增加饲喂量,使之尽快恢复体质,待小毛都脱完后,要及时供给营养水平较高的饲料,以满足种鸭所需,促使早开产。在拔毛后的1周,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应提高15%以上,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增加,直至达到种鸭产蛋高峰期的标准。此外,还要适量加喂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钙、磷、硫等元素。进入恢复期以后,鸭群要放牧游泳,勤洗浴,增加运动,促进新羽生长,不使之过于肥胖,以免影响产蛋。在恢复期内,舍内要多垫柔软的垫草,并保持干燥,同时要有足够的水盆和食槽,加强饲养管理,一切按产蛋种鸭正常饲养管理方法进行。一般在拔毛后25天左右长出新羽,产蛋逐渐回升。

3.人工强制换羽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1)检查淘汰 人工强制换羽前,先要对鸭群进行个体检查,及早淘汰病、弱、瘦小的鸭,以免在人工强制换羽的过程中造成过多的死亡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加强换羽后期的饲喂 人工强制换羽期间,除最初8~10天部分或全部限制鸭群饮水和给料外,以后就应恢复正常的饲料和饮水供给,尤其是富含蛋氨酸、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如鱼粉、羽毛粉等的供给。

(3)公、母鸭要分群饲养 人工强制换羽期间至恢复产蛋前,公、母鸭要分群饲养,以免公鸭搔忧母鸭,影响母鸭的正常换羽和饮食,同时也要保持公鸭精力,以利于母鸭换羽后的配种。

(4)加强疾病防治 换羽期间由于鸭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疾病,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饲养管理和防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