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循 环 经 济
循环经济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在经济和环境法制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在这些国家已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并已成为国际社会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模式。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给出的定义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的简称,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资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过程。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少污染或无污染,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式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二、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掠夺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而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系统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实现社会经济的生态化转向,见表4-1。
表4-1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生态经济综合规划,设计社会经济活动,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实现废物综合利用,达到产业之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区域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永续利用,从而实现产品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和谐型经济模式。
三、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
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和实施依赖于“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行为原则(称为3R原则),以实现对产品和服务的前端、过程和末端的资源消费的控制和优化。
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的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再利用属于过程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或包装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污染。
再循环(资源化)属于输出端,是指物品完成使用的功能后,将其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处理,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产生,而废物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最终处置量的方式之一。因此循环经济的3R原则并非并列,在具体操作上有先后顺序,减量化应放在首位,全过程都必须做到无毒化、无害化,避免简单的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
循环经济3R原则的排列顺序,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思想进步走过的三个阶段:首先,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理念终于被抛弃,人们的思想从排放废物提高到了要求净化废物(通过末端治理方式);随后,由于环境污染的实质是资源浪费,因此要求进一步从净化废物升华到利用废物(通过再生和循环);今后,人们认识到利用废物仍然只是一种辅助性手段,环境与发展协调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实现从利用废物到减少废物的质的飞跃。3R原则可以促进3Z目标的实现,即污染物零排放(zero emission)、物耗能耗零增长(zero increase)、废弃物零填埋(zero landfill)。
四、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
(1)组织循环(小循环) 包括企业内部物质循环、事业单位与家庭中的中水回用和垃圾回收再利用等。企业内部物质循环属于清洁生产的范畴,把污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运用于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革新工艺、更新设备及强化管理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加大循环力度,实现污染物的少排放甚至零排放。例如,污水回用工艺便为企业内部典型的循环实践。
(2)区域循环(中循环) 按照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设计原则,通过合理布置生产组织和生活组织,使一种组织的“排泄物”成为另一组织的“食物”,按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机构形式完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如建立生态工业园、生态农业园、生态社区等。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是卡伦堡共生体系。
(3)社会循环(大循环) 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及环境之间大系统相互循环。要想建立比较完美的社会循环体系,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基础上进行“生态结构重组”,即按“食物链”形式进行产业布局,形成相互交错、能量流动畅通、物质良性循环的“产业网”。这种大循环体系中既存在着社会生产之间的循环、社会生活之间的循环、生产与生活之间的循环,也存在着生产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循环、生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循环。例如,污水原位再生技术、城市污泥在森林与园林绿地的利用及大气降水回用等技术的研究。
五、循环经济的成功实践
1.国外成功实践
发达国家在逐步解决了工业污染和部分生活污染后,由后工业化或消费型社会结构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逐渐成为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首先是从解决消费领域的废弃物问题入手,发达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实施计划,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德国于1996年提出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日本国会于2000年通过了六项循环经济法案——《废弃物处理法》(修订)《建筑材料循环法》《资源有效利用法》(修订)《可循环食品资源循环法》《绿色采购法》《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等。其次,向生产领域延伸,最终旨在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清洁生产和建设生态工业园是发达国家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做法。
图4-1 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工业生态系统示意图
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是目前世界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例子,见图4-1。这个工业园区的主体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板生产厂,以这四个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自己生产中的原料,不仅减少了废物产生量和处理费用,还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其中的燃煤电厂位于这个工业生态系统的中心,对热能进行了多级使用,对副产品和废物进行了综合利用。电厂向炼油厂和制药厂供电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使炼油厂和制药厂获得了生产所需的热能;通过地下管道向卡伦堡全镇居民供热,由此关闭了镇上3500座燃烧油渣的炉子,减少了大量的烟尘排放;将除尘脱硫的副产品工业石膏,全部供应附近的一家石膏板生产厂作原料。同时,还将粉煤灰出售,以供修路和生产水泥之用。炼油厂和制药厂也进行了综合利用。炼油厂产生的火焰气通过管道供石膏厂用于石膏板生产的干燥,减少了火焰气的排空;一座车间进行酸气脱硫生产的稀硫酸供给附近的一家硫酸厂;炼油厂的脱硫气则供给电厂燃烧。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还进行了水资源的循环使用。炼油厂的废水经过生物净化处理,通过管道每年输送给电厂70万立方米的冷却水。整个工业园区由于进行了水的循环使用,每年减少25%的需水量。
2.我国循环经济实践
我国是在压缩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在较低发展阶段,为寻求综合性和根本性的战略措施来解决复合型生态环境问题的情况下,借鉴国际经验,发展了自己的循环经济理念与实践。从目前的实践看,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是对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物质能量流动方式管理的经济。具体来讲,是通过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3R原则,依靠技术和政策手段调控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流程,将传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产品—废物排放”这一线性物流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模式;提高资源能源效率,拉长资源能源利用链条,减少废物排放,同时获得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实现“三赢”发展。在运行模式上,我国将国外的废物循环利用、建设生态工业园和循环型社会等做法消化吸收,从解决工业、农业污染问题和区域环境问题入手,将其归纳成“3+1”模式。即在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以及废物处置和再生产业四个层面全面推进循环经济。“3+1”模式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现已在各地应用,在学术界也得到认可。
目前,国内不同的行业有很多区域循环经济体系的示范园区,如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广东省南海生态工业园、新疆石河子市国家生态工业(造纸)示范园等。
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通过产业系统内部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和有机衔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闭合式生态工业网络,使系统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在蔗田系统、制糖系统、酒精系统、造纸系统、热电联产系统、环境综合处理系统之间,形成了甘蔗—制糖—蔗渣造纸生态链、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生态链和制糖—低聚果糖生态链三条主要的生态链。因为产业间的彼此耦合关系,资源性物流取代了废物性物流,各环节实现了充分的资源共享,将污染负效益转化成资源正效益,如图4-2所示。
图4-2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