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信息学(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4 图书馆资源

传统意义的图书馆存放着实物资源,如纸质的书籍、报纸等供人阅读、使用或借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读物的兴起,图书馆的功能变得日益强大。数字图书馆促进了国家珍本、善本等珍贵资料的数字化保存,并实现了资源共享,使用户可以通过远程信息查询的同时访问多个分布式多媒体信息源,极大地扩充了信息获取范围,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利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可快速检索数字图书馆中的资源,对教育、科研和技术开发都有很大的意义。这部分主要罗列了一些化学资源相对丰富的图书馆以供大家参考。

2.4.1 生命科学图书馆

1953年,中国科学院图书馆(http://www.slas.ac.cn/)在上海成立分馆,几经更名,于2002年6月最终命名为生命科学图书馆(见图2-1)。其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科学院上海地区各研究所的图书馆工作,现设信息服务部、文献服务部以及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该图书馆目前拥有生物学、医学、化学、农学及相关学科馆藏印本书刊300余万册,其中自创刊年代起收藏的外文期刊360余种。数字资源成为该图书馆馆藏核心资源,拥有160多个期刊、图书、会议论文、专利等不同类型的全文、文摘或工具型数据库,面向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图2-1 生命科学图书馆主页

2.4.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图书馆(主页见图2-2,http://www.ifc.dicp.ac.cn/)始建于1949年,主要收集化学、化工资源,其催化领域资源尤为丰富。该馆藏书8万余册,其中包括大约4.5万册外文书以及3.5万册中文书,另有期刊550种,其中中文期刊占280种。该馆藏书包括重要化学杂志,如美国化学杂志(1884—)、美国化学会志(1879—)、英国化学会志(1849—)、德国化学学报(1868—)等;检索期刊,如全套CA(1907—)、EI(1884—)、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大型参考工具书,如“Beilstein Handbook of Organic Chem istry”、“Gmelin Handbook of Inorganic & Organometallic Chem istry”和中、美、日、俄百科全书。该馆对其他自然科学论著也有选择性地进行了收藏。除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之外,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图书馆还推出了新书推荐、代购书刊、文献代查、读者培训等特色服务以方便读者。

图2-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图书馆主页

2.4.3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件情报中心)(见图2-3,http://ir.las.ac.cn/)于2006年3月由4个中国科学院院级文献情报机构整合成立,总馆设在北京,下设成都分馆(见图2-4,http://www.clas.cas.cn/)、武汉分馆(见图2-5,http://www.whlib.ac.cn/)和兰州分馆(见图2-6,http://www.llas.cas.cn/fwwz/),并依托若干研究所(院校)建立特色分馆,图2-3~图2-6列出了各个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的主页。截至2009年6月底,国家科学图书馆通过集团采购开通了87个数据库,借助国家平台开通了56个数据库,集成开通、开放获取了15个数据库。保障院内科研用户即查即得外文图书17万种/册,外文工具书2000余种/册,外文会议录1.9万种,外文学位论文16.8万篇,中文图书27万种/34.2万册(其中全院开通7.2万种/12.9万册),中文期刊近9000种/1.3万份,中文学位论文约43.41万篇。另外,通过集团采购、借助国家平台(NSTL)和集成DOAJ等开放获取或免费全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外文期刊即查即得保障能力达到近1万种。

图2-3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主页

图2-4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成都分馆主页

图2-5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主页

图2-6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兰州分馆主页

2.4.4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见图2-7,http://www.nstl.gov.cn/NSTL/)是于2000年6月12日成立的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机构。该中心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馆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文献馆组成。该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理事会是中心的领导决策机构,由著名科学家、情报信息专家和有关部门代表组成。2000年12月26日开通的中心网络服务系统,是该中心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依托丰富的资源面向全国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2002年,在国内科技界率先建立了由裸光纤连接成员单位的1000Mbps城域网,实现了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工程技术信息网(CETIN)和国家图书馆等信息网络的100Mbps裸光纤互连。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变化,不断进行优化升级,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公益性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就其文献数据库而言,该中心收录自1989年以来国内出版的期刊4350余种;收录自1980年以来国内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年增论文4万余篇,并保持每月更新;收录1984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年增论文6万余篇,按每季更新;收录自1995年以来外文期刊中13000多种学术期刊,年增论文百万余篇,并且每周更新;收录自1985年以来世界各地出版的学术会议论文,年增论文20余万篇,每周更新。

图2-7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主页

2.4.5 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数据库主页见图2-8,http://www.lib.tsinghua.edu.cn/),其前身为1911年4月创办的清华学堂图书室,1949年藏书仅有41万余册,自1998年以来,图书馆在继续增加印刷型馆藏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资源,已形成了基本覆盖全学科、包含丰富文献类型和载体形式的综合性馆藏体系。至2016年底,实体馆藏总量约有502.7万册(件),文摘索引类二次文献已基本覆盖学校现有学科,中、外文学术性全文电子期刊逾8.9万种。

图2-8 清华大学图书馆数据库页面

2.4.6 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见图2-9,http://www.nlc.gov.cn/)又名北京图书馆,作为国家藏书机构,不仅接收中国大陆各出版社收藏的出版样书,而且收藏中国大陆的非正式出版物,例如各高校的博士学位论文等。它是图书馆学专业资料集中收藏地和全国年鉴资料收藏中心。从藏书量和图书馆员的数量上看,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图书馆之一。该图书馆并不是所有的服务都是对外开放的,对于注册用户,可访问新东方在线、中文图书资源数据库、音视频资源库、图片专栏资源库、中国学资料库、民国专栏资源库、博士论文资源库、数字方志资源库等资源。

图2-9 中国国家图书馆主页

2.4.7 哈佛大学图书馆

哈佛大学的图书馆(见图2-10,http://library.harvard.edu/)藏书数量超过1500万册,是世界第四大“百万图书馆”。哈佛大学化学图书馆也是一个化学资源库,主要收集了发表在各大期刊上的文献,涉及无机化学和无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表面化学、材料学、生物学和化学等领域。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哈佛大学化学图书馆收集了39个大的化学数据库,如ACS、剑桥晶体的数据库、物理化学科学手册、当前免疫数据库、当前细胞生物数据库等。

图2-10 哈佛大学图书馆主页

2.4.8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见图2-11,http://www-sul.stanford.edu/depts/swain/index.html)是一个化学化工资源比较丰富的图书馆,其中覆盖了化学和化学工程领域的书籍达5.4万册,收集了斯坦福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方面自1950年以来学生发表的论文。除此之外,它还包括化学文摘在线以及有机化合物性质等内容。

图2-11 斯坦福大学化学与化工图书馆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