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改革路,期以照一隅
——读《改革的逻辑》有感
研究局 牛 聪
六十年祖国岁月如歌,三十载改革风雨兼程。
三十余年前的今天,从那个给人带来希望和憧憬的南方渔村里,在共和国每一寸土地的歌唱声中,时光流转,年月把失去变作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重新崛起。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持续激变。我们应变革而生,关注持续未变:为国家每一个进步喝彩加油,为确立市场经济添注加解,为关注社会积弊呐喊张目。
对于时代的进步,我们欣然落笔,化为墨痕;虽前路或多艰,但对这朝着阳光方向的生长,我们努力地鼓与呼。
但记录不是记录的理由,关注也非关注的终点。我们对于这时代变革的每一次喜和忧,沉潜到最底层去思考每一步的得与失才有价值。这三十几年我们看到了改革的朝向: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生活多样化。全方位的、全民参与的改革是一个古老文明重焕青春的必然诉求。我们期望这改革的过程里,言说者不空谈,主事者不麻木,刚烈者不偏激,脆弱者不沉沦,让大家知道大家的心事,求变时明晰诉求,转弯时把握航向。
今读周其仁先生的《改革的逻辑》,颇有所感。
一、中国的改革从哪里来——父亲的故事
从我记事起,未曾见父亲吃粗粮。每逢其时他总摇头叹气道:“你说这窝窝头怎么就在我嗓子眼里咽不下去呢?”我知道,这是父亲小时候粗粮吃怕了。
父亲家中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奶奶没什么奶水,只能给父亲喝苞米面糊糊。等到父亲开始长身体的时候,他又常常吃不饱,因为那时候搞计划经济,父亲和两个哥哥每人每个月只能分到28斤粗粮,蒸饭肯定是不够,只能用来做粥。父亲说,那时候他最羡慕的就是邻居家,因为人家是三个姑娘,饭量小,每个月28斤粮食绰绰有余。父亲再长大一点,大伯就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人家姑娘一听父亲家三个大小伙子,连饭都吃不饱,都不愿意跟大伯谈朋友。反而是大伯的一个男同学,人长得不咋样,可是很快就娶了个俊俏的媳妇,高鼻梁大眼睛,辫子又黑又长。大伯一打听,这个同学家有点门道,不知道从哪倒腾来了六十斤粮票当成聘礼,婚事就成了。
大概这是中国计划经济时千千万万家庭的缩影。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干什么都要凭“票”,粮票、油票、布票……就连娶媳妇,都跟“票”脱不了干系。老百姓日子不好过,计划经济展现出的弊端越来越多,单靠“看得见的手”肯定要出大问题,于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被迫开始。这就是周其仁先生提出的:中国的改革是困难倒逼式的、问题倒逼式的。
在我看来,中国人的改革还来源于梦想。甚至早在100年以前,我们的先辈们面对积弱积贫的中国,他们的梦想就是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所梦所想,何止三十余年,百年一脉也。
对于中国这个后发国家来讲,每向梦想逼近一步,都要有巨大的付出。但梦想从没有流产,因为正如此,历史每数十年给出一个阶段主题的规律似乎清晰可见:开天眼(西风东渐、启蒙运动),反帝制(推翻清政府),求统一(北伐、结束军阀混战),争主权(抗日、废除不平等条约、建立新中国),均地权(土地改革),善民生(经济改革),而贯穿其中的就是增强国力和复兴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
在中国,这些主题环环相扣,它们赋予今日中国以独特的魅力:每一天都能感知这变革中每一步前进的喜悦。我们愿意相信,这个时代能够成为中国最好的时代,因为它给我们未来以最新的期许。
二、中国的改革是什么——书里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芜湖个体户年广久炒卖的“傻子瓜子”受到市场追捧,生意迅速扩张。1981年9月,年氏父子三人从雇4个帮手开始,两年内发展成一个年营业额720万元、雇工140人的私人企业。“傻子”当上了老板,争议也从芜湖一路到了北京。如何定夺小小一颗瓜子里面的大是大非?
农村政策研究机构领导杜润生组织了关于“傻子瓜子”来龙去脉的调查,并把有关材料报到了邓小平的案头。邓小平的指示言清意重:“不要动他。”其中,“动”字最为了得,免了这个品牌“运用国家机器的强制手段给予取缔和打击”。既然历史经验显示过去那套做法效果不佳,邓小平的意思就是多看看、多试试,再也不准用毛时代的专政手段对待像年广久这样的民营企业家。
邓小平的办法就是允许实践、并从实际出发来观察和分析。细看“傻子瓜子”,并不难厘清其中的是非曲直:年广久雇佣的140名工人,原本都得不到国有公司的工作机会;年广久付给工人的薪水,不低于当地国有工厂的给付水平;这些工人原本或失业,或从事其他工作但收益还不如给年广久打工。更重要的是,“傻子瓜子”的市场成功,刺激了更多的瓜子供给——老板与老板的市场竞争加剧了,不但是顾客的福音,更是工人的福音。
从这一角度认识中国的改革,不难理解周其仁先生对于中国改革的界定:中国的改革,就是把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合法化。
改革能够有效推进,离不开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改革最伟大的功绩,就是它勇敢地修正了过去时代的错误,勇于承认百姓应对措施的合法性,将老百姓的创造力、活力、进取激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如此一来,什么样的奇迹都不难创造。
所以,改革开放初期,尽管我们穷,但我们照样创造出农村改革的神话,我们照样让特区崛起,我们穷的只是物质,在精神上我们是富足的,这给了我们希望、信心和力量。
三、中国的改革向哪里去——我的故事
我住在京郊,正规出租车行迹罕至,有时只得打黑车出行。时间一长,我对黑车师傅的北漂生活多少有些了解。凭良心说他们不容易,早出晚归,居无定所,“拉黑活”的时候还提心吊胆,怕被城管、交警抓到处罚。
有一次,我碰到一位相熟却许久未见的黑车师傅。再见他时,他仿佛老了十岁,从前爽朗的笑容也被满面愁容取代。我问他何故,他说为了养老婆孩子,借钱买辆车拉活,哪知一个月前被抓了,花了一万五才把车赎回来,欠的账不知何时才能还清。我替他难过,便建议他去开出租车。师傅长叹气说,谁不想名正言顺地拉活,可开出租车太难了,门槛高、限制多、负担重,自己没别的本事,逼得没法只能开黑车。
人们习惯于批评中国人有法不依,没有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爱钻制度的空子,可是有些时候,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制度、规章定得不甚合理,没有考虑到老百姓的迫切需求,没有考虑到中国改革开放走到今天的现实国情。又或者说,即便我们的很多法律法规已经非常完善了,但是我们的执法手段有时候是不是也值得商榷,比如对于黑车的治理,屡抓,却屡抓不止。
说到这里,我们便清楚地了解了中国的改革该向哪里去,正如周其仁先生所言,目前妨碍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关键环节主要是政治而不再主要是经济,因此下一步改革的关键就是政治体制。
现代文明的演进,似乎以两百年为单位。法国革命播下自由、平等、博爱的种子,经过了整整两百年,才终于成为公认的价值。而从鸦片战争算起,如史学家唐德刚所说,中国要完成向现代文明的转型,要通过历史的三峡,到2040年,也正好两百年。
两百年的苦斗能否开花结果,一个古老民族能否浴火重生,就取决于最后三十年。诚然,中国前三十余年的改革硕果累累,但是时下经济贫富不均、社会诚信缺失、政府公信力下降也是无可讳言的事实。用改革的精神对待改革,就应该正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正视改革中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悲欢。
这样,对改革三十余年的回顾,就不仅仅是一种怀旧,更是为了寻找改革的原点,从而吹响深化改革的集结号。
四、改革逻辑的再思考
在这个时候,让我们回想,30余年前,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羊肠小道上,父辈筚路蓝缕,经历了多么艰难的年代,走过了多么荆棘的路。今天,他们已头发斑白,而我们也生活在了一个更好的时代。那么,当有一天我们的子女追问我们的故事,我们是否也可以说,我们没有推卸责任,不负历史的托付?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犬儒,不能抱怨“那是不可改变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寻找最热诚的信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望向历史深处,回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兜兜转转。因为我们是社会的中坚。
越是回忆改革,我们越要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邓小平当年走过的路上提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改革的攻坚之际,我们要有勇气,更要有智慧,还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深水区里,有勇者才能决断,有智者才知深浅,有信念者才能最终过河上岸。
越是回忆改革,我们就越要相信人民的智慧。被多数人实践验证的选择永远比少数精英规划、设计的理论更为可靠,也更具有力量。发展路上,政府要有力量,人民要有活力。有力量者须学会倾听、善于观察,在倾听和观察中思考;有活力者要注重创新,但也要依宪而动,不能恣意妄为。
越是回忆改革,我们就越要坚信法治的力量。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府依良法行政,人民依良法行事,我们用寻找“最美”来呼唤道德,我们也用勾勒规矩来构建方圆。无德者无能,无矩者无路,无法者无序。
越是进步,落后越刺眼。越是发展,不发展越别扭。越是改革,接下来要改的越难。越是畅想中国梦,越要有驾驭现实的厚功底。
改革路风雨苍黄,焉可一朝得道。唯借温公答记者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牛聪,女,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供职于首都机场动力能源有限公司。2014年7月起在国资委研究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