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红茂草生态学特征及规范化种植
3 红茂草植物属类学和生理学特征
3.1 红茂草植物属性鉴别
3.1.1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红茂草采自海拔为1100~1500m、年平均气温8.5~10.8℃、年极端最低温度-19.2℃、年日照时数2300h、年降水量500~600mm、土壤为壤土和砂壤土的野生的红茂草(其地形多为坡地、沟壑及山梁,适于红茂草生长)。
(2)仪器和试剂
仪器 KQ-3200超声清洗机(中国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ZF-2三用紫外仪(上海安亭电子仪器厂),光学显微镜,DHG-9075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显微等实验器具。
试剂 甲醛,盐酸,浓氨试液,氯仿,乙醇,甲苯,丙酮,碘化铋钾,甲基红,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3)实验方法
性状鉴别 分别从植物的形状,大小,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方面对其进行鉴定。
显微鉴别 使用表面制片法和徒手切片制片法。
3.1.2 结果与分析
(1)性状鉴别
红茂草多年生草本,高25~80cm。全株含淡黄色液汁,被短柔毛,稀无毛。主根圆柱形。茎多数,绿色,具白粉,上部具多数分枝。基生叶丛生;叶柄长2~5cm;叶片狭倒披针形,长10~15cm,宽2~4cm,羽状深裂,裂片再次深裂或浅裂,背面疏被白色柔毛:茎生叶少数,生于茎上部,长1~7cm,无柄。花1~5朵于茎及分枝顶端排列成聚伞花序;花梗长2~2.5cm,萼片2,卵形,先端细小,绿色,通常无毛,早落;花瓣4,倒卵形或圆形,长1~1.6cm,宽1~1.3cm,黄色,雄蕊多数;雌蕊1,子房狭圆柱形,密被疣状短毛。蒴果线形,长4~7.5cm,宽约0.2cm,无毛,2瓣自先端开裂至近基部,种子卵圆形,具网纹。花期3~5月,果期6~7月(图3-1)。
图3-1 红茂草植物
(2)显微特征
上表皮和下表皮采用表面制片法,根横切面和茎横切面采用徒手制片法。上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圆形,细胞壁微波状,内富含叶绿体,气孔不定式(图3-2)。
图3-2 叶上表皮细胞显微
下表皮细胞为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细胞壁较平直,亦含叶绿体,四细胞型气孔(图3-3)。
图3-3 叶下表皮细胞显微
根横切面:a.木栓细胞多列,黄棕色;b.皮层较厚;c.韧皮部宽广,有丰富的乳襄组织,并可见乳管群散在;d.形成层成环;e.木质部不发达;f.射线明显,呈放射状排列(图3-4)。
图3-4 根横切面显微
茎横切面:a.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b.皮层很窄;c.中柱鞘纤维束新月形,断续环列;d.韧皮部较窄,可见乳管群;e.形成层明显;f.术质部管胞多数;g.髓部石细胞散在(图3-5)。
图3-5 茎横切面显微
3.1.3 结论
红茂草系罂粟科秃疮花属植物,该属所有物种分类;苣叶秃疮花、宽果秃疮花、红茂草(秃疮花)。研究表明本植物主要含生物碱,资源十分丰富,且对于咽喉肿痛,疮祖疥癣,蚁虫叮咬等有良好的疗效。首次对该植物的性状、显微、理化等进行了系统生物学研究,并测定了该物所含主要生物碱的含量,为该植物的临床应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打坚实的科学基础及提供可靠翔实的理论依据。为其资源开发利用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