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史·人物传(第六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唐拾义

汪仁泽

唐拾义,名振之,字拾义,以字行。1874年7月26日(清同治十三年六月十三日)出生于广东三水白泥布。父亲在家乡卢包镇经营商业。

唐拾义青年时在广州博济医院学医,1912年起在广州华林街开设医馆。当时西医、西药刚在我国兴起,他挂牌专治喘咳症,医名日渐传扬。医务之余,兼制久咳丸、哮喘丸发售。该两种药丸,服用方便,易藏易带,对咳喘有一定缓解作用,销路渐广。唐善于宣传,常在报端刊登大幅广告;又善于猎名,药名前皆冠以“唐拾义”三个字,出诊时乘坐的肩舆也饰有“唐拾义大医师”标志,以收广告之效。初期他上午在家中前屋设医馆诊病,下午或出诊,或在后屋监制药丸。他不雇用职工,由家庭成员利用简单的工具手工操作,揉搓制成丸药销售。不久销量渐增,原址不敷应用,遂迁至下九路扩展诊所及制药工场,添雇亲友及临时工、童工,自任药厂经理,由其长子即开业医师唐太平为副经理,称“唐拾义父子制药厂”。

1919年,唐拾义赴沪设立诊所。初时人地生疏,为扬名起见,在报端刊一广告,诡称来沪途中走失爱犬一头,悬重赏一百元寻找,藉此自抬身价。1924年起,唐拾义在上海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开设沪厂。初时规模不大,产量有限,后因沪地交通便利,商贾四集,销路逐渐打开,营业额超过了粤厂。此后,唐又陆续在天津、香港、汉口等地设立分厂,在上海成立了总管理机构,并在广州增设旁支机构“增寿堂”药房,经销产品。

唐拾义经营制药业日益发展,乃逐步革新生产设备,沪、粤两厂从1931年起使用新式制药丸机器,代替了手工操作,产量随之激增。是年粤厂另迁新址,翻造新式楼房,雇用职工增至一二百人。由于久咳丸和哮喘丸的销路在秋冬为旺季,春夏为淡季,为求药厂生产均衡和扩大营业范围,唐先后又研制新药疟疾丸、疳积散,也都冠以“唐拾义”为记,以老药带销新药,销路也逐步打开。疟疾丸因采取薄利多销的方针,远销西北、西南、东北各地,销售额不断上升,沪厂仅该药一种,旺销时一年约可获利二十万元。唐拾义为保持其高额利润,对制剂配方严格保密,非亲信人员不得过问。

唐拾义药厂的产品主要销往农村。他以“名医处方监制”、“货真价实”、“疗效显著”相招徕,根据各地邮局所征集到的药店、药房、代销店的街道门牌和字号名称,寄发各种宣传品,然后通过邮寄,委托代售。唐厂联系的字号,遍及穷乡僻壤,数以万计。他还在车站、码头竖立广告牌,在各大城镇粉刷墙头广告。又随时令季节赠送扇子、日历、年画。在久咳丸、哮喘丸的药盒内附有“验真券”,集满若干张,可向代售店换取赠品等等。当时国内同类成药竞争者甚多,但唐厂产品由于药效较好,宣传得法,因此始终保持畅销地位,销路远及东南亚一带。唐厂的药丸还同同类的进口西药竞销,起了一定的抵制外货作用。止咳药如日货重松药房的止咳药水、欧美的科发白松糖浆、屈臣氏咳嗽药水等,但都是药水,西药味重,携带不便,仅治一般伤风咳嗽。疟疾丸同类进口药品有疟涤平、百乐君、扑疟母星等,但价格较高,且无中文说明,不易为农村所接受,仅供西医处方使用。爪哇的糖衣奎宁丸和唐家疟疾丸,同样是奎宁制剂,前者价格较疟疾丸便宜,销路也已打开,但后来有大量赝品在市场上混售,真假难分,以致影响该药信誉,反有利于唐拾义疟疾丸的竞销。

唐拾义鉴于药丸的某些主药加的盐酸麻黄素、山道年等,需仰赖国外进口,曾设厂沪西,试行提炼麻黄素及驱虫中药使君子的有效成分,以替代进口原料,后因战争影响而中断。

唐拾义素以“良药济世、半慈善性质”为标榜,实则所售药品本轻利重,获利甚巨。即以疟疾丸而言,毛利率达60%以上,而久咳丸及哮喘丸则高达80%。至20世纪30年代后期,唐拾义已积资成为百万巨富,购进沪地北海路吴宫饭店,以及爱多亚路、虞洽卿路(今西藏路)西北角一带、广西路、牛庄路沿街门面等房地产多处。他还投资大三元粤菜馆,为大股东,并任董事。

唐厂职工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十二小时以上,星期日和节假日亦不放假,而于每年年终一次补发星期和节假期间的工资,全年全勤职工另加发十天工资。为使职工能长期在唐厂安心工作,唐拾义规定职工工作每满十年,加发工资一年,以资鼓励。每逢年关,唐对得力职工另以私人名义发给金额不等的红包年奖。

1939年9月20日,唐拾义因脑溢血在沪去世。

主要参考资料

郑世农:《关于唐拾义药厂的几点回忆》。

黄中业:《唐拾义药厂简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广东文史资料》第20辑,1965年版。

访问唐志寿先生记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