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古籍刻本的字体
古籍刻本的字体,从总体上看,一般也呈现出时代的风貌,因而对鉴定古籍年代具有重要意义。
古籍刻本的用字,基本分为两大系统,一种是手写体,即所谓软体;一种是匠体,即所谓硬体。就大体而言,明正德之前,古籍刊刻皆用软体,明正德之后,才转而多用硬体。
宋人写字,多学唐代书法家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等,故宋刻本的字体,多含有这些书法家字体的笔意。具体说,宋代的浙本多用欧体,宋代建本多用颜体,而宋代的蜀本却在颜体之中糅进了柳体的笔意。
元人刻书“多用赵松雪字体”(《书林清话)卷七),后世多称作“元体字”。赵松雪即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
明正德之前,袭承元风,字体多用赵体。但“自正德、嘉靖以降……而字体亦一变而为方体字,僵硬呆滞……万历以后,字体又一变而为横轻直重……天启、崇祯,字体又一变而为狭长的横轻直重字样。”(毛春翔《古籍版本常谈》)这就是所谓“明匠体字”,也称“肤廓字”,据说,这种字体是从南宋临安府棚北大街陈宅书籍铺所刻书的字体演变而来,故又称这种字体为“宋体字”或“仿宋体字”。这种字体虽然“僵硬呆滞”,但整齐划一,是印刷规范化的一种进步,这种字体直到今天还在应用,正可说明了这一点。
清刻本的字体,其早期仍是明末的硬体字,康熙到乾隆初年,在硬体之外,又流行软体字,且多请名家书写。乾隆中期以后,则主要是明中期那种匠体字,大约在道光之后,就很少有软体字的书刻了。
以上只是大体而言,事实上,具体情况要复杂得多。特别是由于刻书作为一项工艺有它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因而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古籍只从字体上是很难区别的,鉴别时必须辅之以其他材料,作综合性考察,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