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保存文化:郑振铎抢救珍稀文献书信日记辑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郑振铎先生对中华民族文化事业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其中可歌可泣的一件大事,就是他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头挺身而出,发起并联合上海几位爱国老学者(张元济、张寿镛、何炳松等先生),与国民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陈立夫、朱家骅先生)、中央图书馆(蒋复璁先生)及文献专家(徐森玉先生)等密切合作,在日本侵略劫火下秘密抢救和保全了一大批民族文献、珍贵古籍。这一“地下工作”本来人们所知不多,所幸在蒋复璁、张寿镛等先生分别精心呵护下,当年郑先生与张寿镛先生,郑先生与有关当局、中央图书馆之间的关于抢救图书的秘密往来的一批信函、报告、书目、账单等原始文件保存了下来(现正珍藏于海峡两岸的图书馆),而通过对这些原始文件的研读,可以使我们后人能比较详细地了解这一重大史实。毫无疑问,这些珍贵的书信、文件现在也已经成为我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了。

关于这批文献,此前已经整理公布过一些,主要发表在两本学术刊物上,和出版了两本书:

一、《馆史史料选辑·古籍收购与集藏》,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编,发表于1983年该馆馆刊新十六卷第一期《五十周年馆庆特刊》。其中公布了郑先生起草的“上海文献保存同志会”的九份工作报告等。

二、《郑振铎先生书信集》,署刘哲民编,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收有郑振铎致张寿镛二百六十九封信(按,数目未必准确)等。

三、《抢救祖国文献的珍贵记录——郑振铎先生书信集》,署刘哲民、陈政文编,1992年学林出版社出版,收有郑振铎致张寿镛二百七十封信(按,数目未必准确)等。

四、《郑振铎致蒋复璁信札》,沈津整理,连载发表于2001年北京《文献》杂志第三、四期和2002年第一期。收有郑振铎致蒋复璁三十八封信及电文。

既然此前已经有人整理发表过这些了,那么,现在为什么又要重新整理出版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三十多年前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的馆刊,一般大陆读者是看不到的;二十多年前出版的那两本书,也早已买不到了;十多年前的《文献》杂志,现在也不易寻找。而且,这些已公布的文献如果不汇编在一起,也不利于读者和研究者。二、更重要的原因,是上述这些公布的文本,主要是后三种,存在着大量的整理编辑的错讹,而一般读者甚至研究者都未必看得出来。长期以讹传讹,实在也是对不起郑先生等前辈的。借用刘哲民的话来说,简直令人“有不寒而栗之感”。为了说明这一点,这里不得不举出事实来。这样,持有这些书刊文本的读者和研究者,在使用时也可以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