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传世经典·文白对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述而篇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7.1 孔子说:“只阐述典籍而不进行创造,相信且爱好古代文化,我私下把自己比作老彭。”

7.2 孔子说:“默默地把所见所闻记在心中,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些事对于我有什么困难的呢?”

7.3 孔子说:“品德不加培养,求学问不进行讲习,听到义不能相从,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是我忧虑的事。”

7.4 孔子在家闲居时,是那样的舒畅,那样的和乐。

7.5 孔子说:“我真是衰老得厉害了!我很长时间没再梦见周公了!”

7.6 孔子说:“志向在道上,据守在德上,依靠在仁上,游憩在艺上。”

7.7 孔子说:“凡自己带着十条干肉来求见的,我从没有不予教诲的。”

7.8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力求明白而未能明白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又说不出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对他举出一个角,他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我就不再教他了。”

7.9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7.10 孔子在那一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

7.11 孔子对颜渊说:“如用我,我就做事,如不用我,我就藏身,只有我和你能够这样吧。”

子路说:“您若率领军队,那么与谁共事呢?”

孔子说:“徒手斗虎,徒步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会与他共事。与我共事的一定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略而能成事的人。”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7.13 子之所慎:齐,战,疾。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7.12 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虽是执鞭贱职,我也愿意做。如果不可求得,还是做我喜欢的事情。”

7.13 孔子谨慎对待三件事:斋戒,战争,疾病。

7.14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很长时间感觉不出肉的滋味,他说:“真没想到音乐之美会达到这样的境界。”

7.15 冉有说:“老师会帮助卫君吗?”子贡说:“是啊,我去问问他。”

子贡走进孔子屋里,说:“伯夷、叔齐是怎么样的人呢?”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子贡说:“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怨恨什么?”

子贡出来后说:“老师是不会帮助卫君的。”

7.16 孔子说:“吃粗粮,喝清水,弯着手臂当作枕头,快乐也就在其中啊。如不合道义而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如同浮云一样。”

7.17 孔子说:“给我增加几年寿命,让我在五十岁的时候去学《易》,就可以没有大的过失了。”

7.18 孔子有用雅言的时候,读《诗》《书》,以及执行礼事,都用雅言。

7.19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的为人,子路不知如何对答。

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啊,发愤而忘了吃饭,快乐而忘记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如此而已。’”

7.20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它的人。”

7.21 孔子不谈论怪异、强力、叛乱、鬼神。

7.22 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我择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效法,看到他们的缺点而借鉴改正。”

7.23 孔子说:“天让我生有这样的品德,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

7.24 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我没有一事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7.25 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文献、德行、忠心、诚信。

7.26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能看见了;能看见君子,就可以了。”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又说:“善人,我是不能看见了;能看见保持操守的人,就可以了。本来没有却装作有,本来空虚却装作充实,本来穷困却装作豪奢,这样的人是很难保持操守的。”

7.27 孔子钓鱼,不用大绳系住网钩截流取鱼。孔子射鸟,不射在巢中栖息的鸟。

7.28 孔子说:“大概有一种无知却凭空造作的人吧,我没有这种毛病。多多地听,选取那好的便依从它;多多地看,把看到的记在心里。这样学得知识,仅次于那种生来就知的情况。”

7.29 互乡这个地方的人难于交谈,但那里一个少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疑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赞许他的进步,不是赞许他的退步,何必把事情做得太过分呢?别人怀着洁身自好的想法来了,我赞许他的就是洁身自好的态度,不是确保他过去的表现。”

7.30 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行仁,仁就来了。”

7.31 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答道:“懂礼。”

孔子出去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说:“我听说君子没有偏私,难道君子也会偏私吗?鲁君从吴国娶了夫人,这是同姓国家,为掩饰而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也算懂礼,那还有谁不懂礼?”

巫马期把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说:“我很幸运啊,若有过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7.32 孔子与人一起唱歌,如唱得好,必定让人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同唱。

7.33 孔子说:“就书本上的学问而言,大概我与别人差不多。但身体力行地做一个君子,我还没有达到。”

7.34 孔子说:“若说圣与仁,我怎么敢当?我只是学习工作从不厌烦,教诲别人从不疲倦,可说就是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弟子学不到的。”

7.35 孔子病重,子路请求为他祈祷。孔子说:“有这事吗?”子路回答:“有的。《诔》中说:‘为你向天神地祇祈祷。’”孔子说:“我已经祈祷很久了。”

7.36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7.36 孔子说:“豪奢就会显得傲慢,省俭就会显得固陋。与其傲慢,宁可固陋。”

7.37 孔子说:“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7.38 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刚猛,恭敬而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