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春秋(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吴太伯传第一

【题解】

“吴太伯传”原作“吴王太伯传”,现在的篇题是徐天祜删定的。徐天祜曰:“元本‘太伯传’作‘吴王太伯传’。太伯三以天下让,宜王而不王者也;吴之后君又未尝追王之,尊之曰‘王’,名不与实称也。今去‘王’字,以从其实。”古代多用“元”字表示原来之意,徐氏所谓“元本”,当指宋本而言,而非指元代刊本。徐乃昌谓蒋光煦所见影宋本正作“吴王太伯传”。

《吴太伯传》是吴国始祖太伯的传记,但所述太伯的事迹不到全文的三分之一,文章目的在于以太伯为主线,叙述吴国的起源。作者赞同太伯、仲雍奔吴说,首先追述了太伯的祖先后稷、不窋、公刘、古公亶父等周族先君的事迹,接着叙说了太伯如何从周原出奔荆蛮从而建立吴国的经过,最后记述了太伯的葬地及其后代的世系,直至寿梦为止,以便与第二篇《吴王寿梦传》相衔接。但吴国的诸侯是不是吴太伯的后代却是一个有很大争议的问题。蒙文通、张亚初等学者根据文献、考古材料和民族学材料研究的结果认为,春秋时期南方诸侯国吴的始祖并不是太伯、仲雍,吴为太伯、仲雍后裔的说法最早见于《左传》《国语》,但无确切根据,太伯、仲雍奔吴说是吴国托始于中原、攀龙附凤的结果。但是太伯创建吴国的事情从春秋后期起人们就深信不疑,再加上司马迁的肯定,几成定论,而事至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人们想要否定它也很不容易,对此,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新的考古发现,能够出现判定吴国与周先君关系的有力证据。

本篇记载吴国的起源,历史叙述一丝不苟,致力于歌颂太伯的功业与德行,重点在于歌颂太伯的“让国”,对于其他周族先祖的记载也倾向于叙写他们的功德,表现出了浓厚的儒家思想。同时,作者善于剪裁,文章详略相间,既富于跳跃性,又显得凝练而生动,文学意味浓厚。本篇所叙内容与《史记·周本纪》《吴太伯世家》多有重合,可参照阅读。


吴之前君太伯者,后稷之苗裔也[1]。后稷其母台氏之女姜嫄[2],为帝喾元妃[3]。年少未孕,出游于野,见大人迹而观之,中心欢然,喜其形像,因履而践之,身动,意若为人所感。后妊娠,恐被淫泆之祸[4],遂祭祀以求,谓无子。履上帝之迹,天犹令有之。姜嫄怪而弃于厄狭之巷,牛马过者折易而避之;复弃于林中,适会伐木之人多;复置于泽中冰上,众鸟以羽覆之。后稷遂得不死[5]。姜嫄以为神,收而养之,长因名弃。为儿时,好种树禾、黍、桑、麻、五谷[6],相五土之宜[7],青赤黄黑,陵水高下[8],粢、稷、黍、禾、蕖、麦、豆、稻[9],各得其理。尧遭洪水[10],人民泛滥[11],遂高而居[12]。尧聘弃,使教民山居,随地造区[13],研营种之术。三年余,行人无饥乏之色。乃拜弃为农师[14],封之台,号为后稷,姓姬氏。


【注释】

[1]后稷:周族的始祖,名弃,“后稷”是他的封号。弃善种植,在尧、舜时主管农业,故“后稷”也用作官名。后,君长。稷,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也被看作是五谷之长。

[2]台:《诗经》《史记》皆作“邰(tái)”,古国名。《诗经·大雅·生民》:“即有邰家室。”毛传:“邰,姜嫄之国也。尧见天因邰而生后稷,故国后稷于邰。”在今陕西武功西南。姜嫄:《史记》作“姜原”,徐天祜说:“《韩诗章句》:‘姜,姓;嫄,字。’”

[3]帝喾(kù):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姬姓,名夋,字喾,是黄帝的曾孙,受封于辛,号高辛氏。相传他有四妻:元妃有邰氏之女姜嫄生后稷,是周族的始祖;次妃有娀氏之女简狄生契,是商族的始祖;次妃陈丰氏之女庆都生帝尧;次妃娵訾氏之女常仪生帝挚。详见《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所引《帝王纪》。

[4]淫泆(yì):也作“淫佚”“淫逸”,恣纵逸乐。泆,放纵。

[5]后稷遂得不死:按,以上后稷出生之神异事迹,取自《诗经·大雅·生民》,原文为:“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置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置之平林,会伐平林。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

[6]五谷:原来是指五种谷物,即黍、稷、菽、麦、稻;一说指麻、菽、麦、稷、黍。此文“五谷”统称谷物,并不确指五种谷物。

[7]相(xiàng):察看。五土:山林、川泽、丘陵、水边平地、低洼地等五种土地。《后汉书·明帝纪》:“今五土之宜,反其正色。”唐李贤等注:“《周礼》曰‘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谓之五土’也。色谓其黄、白、青、黑之类。”参见《周礼·地官·大司徒》。

[8]陵:徐天祜说:“陆地。”

[9]蕖(qú):疑作“粱”。《广雅·释草》:“蕖,芋也。”“蕖”与“粢、稷、黍、禾、麦、豆、稻”并举,亦当是谷物之名。徐乃昌引孙诒让说:“‘蕖’非谷名,疑当作‘粱’,形近而误。”以孙说为是。

[10]尧: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姓伊祁,名放勋,陶唐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 《史记》列为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一。

[11]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此用以形容百姓遭受洪水淹没的苦况。

[12]遂:徐天祜说:“遂,疑当作‘逐’。”

[13]区:畦,畦田。

[14]农师:古官名,掌农事。

【译文】

吴国的先君太伯,是后稷的后代。后稷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子姜嫄,是帝喾的正妻。姜嫄年轻还没有怀孕时,一次出去游玩来到野外,发现一个巨人的脚印便观赏起来,她心中高兴,非常喜爱这个脚印的形状,于是走上去踩它,这时觉得身内一动,感觉好像被别人触动了一下。后来就怀了孕,她怕蒙受纵欲放荡的恶名,于是举行祭祀来祈求,祷告说不要有孩子。但是因为她踩了上帝的脚印,上天还是让她生了孩子。姜嫄感到怪异,便把孩子抛弃在狭窄的巷道里,但路过的牛马都绕道而躲避他;姜嫄又把他抛弃到树林里,正巧赶上伐木的人很多;姜嫄又把他扔到湖中的寒冰上,但群鸟用翅膀把他遮护起来。后稷因而没有死掉。姜嫄认为他很神奇,就收养了他,长大后因而取名叫弃。弃还是孩童的时候,就喜好种植禾、黍、桑、麻及各种谷物,也仔细考察了五种土地的适宜性,土色的青赤黄黑以及陆地水泽的高低,使粢、稷、黍、禾、粱、麦、豆、稻等各种谷物,都种植在适合他们生长的地方。尧时遭受洪水之灾,人民饱受洪水之苦,便寻求高处安身。尧聘请弃,让他教给百姓在山上生存的方法,依据地形建设农田,研究管理耕种的技术。只用了三年多时间,路上的行人便不再有饥饿困乏的脸色了。于是尧任命弃为农师,把他封在邰这个地方,号称后稷,姓姬氏。


后稷就国,为诸侯。卒,子不窋立[1],遭夏氏世衰,失官[2],奔戎、狄之间[3]。其孙公刘[4]。公刘慈仁,行不履生草,运车以避葭苇[5]。公刘避夏桀于戎、狄[6],变易风俗,民化其政。公刘卒,子庆节立。其后八世[7],而得古公亶甫[8],修公刘、后稷之业,积德行义,为狄人所慕。薰鬻、戎姤而伐之[9],古公事之以犬马牛羊,其伐不止;事以皮币金玉重宝[10],而亦伐之不止。古公问:“何所欲?”曰:“欲其土地。”古公曰:“君子不以养害。害所养[11],国所以亡也,而为身害,吾所不居也。”古公乃杖策去邠[12],逾梁山而处岐周[13],曰:“彼君与我何异?”邠人父子兄弟相帅,负老携幼,揭釜甑而归古公[14]。居三月,成城郭[15];一年,成邑;二年,成都,而民五倍其初。


【注释】

[1]不窋(zhú):周始祖弃的后代。徐天祜说:“《帝王世纪》:‘后稷纳姞氏,生不窋。’”按,此文据《史记·周本纪》“后稷卒,子不窋立”以不窋为后稷弃之子,恐误。据《史记·周本纪》《国语·周语》等推断可知,弃与不窋的生活年代前后相差六七百年,所以不窋不可能是弃的儿子,“后稷”并非一人,当指世代为农官的弃的后代,详参吕思勉《先秦史·周先世事迹》。

[2]遭夏氏世衰,失官:《史记·周本纪》:“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国语·周语上》:“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弗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韦昭注:“弃,废也。衰,谓启子太康废稷之官,不复务农。”又注:“尧封弃于邰,至不窋失官,去夏而迁于邠,西接戎,北近狄也。”可知不窋失官,是因为夏王朝废去了农官所致。

[3]戎:我国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统称。狄: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也写作“翟”,秦汉以后泛指北方少数民族。戎、狄之间,盖谓不窋逃往的今甘肃庆阳一带。

[4]其孙公刘:《史记·周本纪》:“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

[5]葭(jiā):初生的芦苇。

[6]桀:夏朝的末代君主,名履癸,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被商汤战败后流放南巢(今安徽巢湖)而死。

[7]八世:从庆节至古公亶父为八世。《史记·周本纪》:“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

[8]古公亶甫:《史记》作“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后被周武王追尊为“太王”。古公将周族由豳迁至岐山下,使周族逐渐兴盛强大起来。

[9]薰鬻: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古籍中有多种写法与称呼,如“獯鬻”“荤粥”“狁”等。《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贞《索隐》:“匈奴别名也。唐、虞已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狁,汉曰匈奴。”姤(gòu):忌妒,忌恨。[10]币:缯帛。古时以束帛作为祭祀或赠送宾客的礼物,称为币。[11]君子不以养害。害所养:此处各家多认为有脱字。周生春说:“原文不误,且可通。孙诒让因断句不当,而误以为‘害’字应作‘者’字。”按,考之上下文意,以周说为是,不增字原文即可通。[12]杖策:执鞭,借指驱马而行。杖,同“仗”。执持。策,马鞭。邠(bīn):又作“豳”,古地名,公刘在此立国,故地在今陕西彬州。[13]梁山:古代名梁山的有多处,此指邠国之南的梁山,位于今陕西岐山、扶风的北部。岐周:指岐山脚下之周原,在今陕西宝鸡境内。[14]揭釜甑(zèng):挑着炊具。揭,举,担。釜,古代的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甑,瓦制蒸锅。[15]城郭:泛指城邑。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译文】

后稷前往封国,做了诸侯。后稷死后,他的儿子不窋立为诸侯,那时正逢夏朝世道衰微,不窋失去了主管农业的官职,于是就逃亡到接近戎、狄的地方。他的孙子就是公刘。公刘慈善仁爱,走路时不踩活着的青草,驾车时也注意避开芦苇。公刘因为躲避夏桀而住在戎、狄之邦,他移风易俗,民众都被他的政教感化了。公刘去世,儿子庆节继位。庆节之后八代,便是古公亶甫,他继承和发展了公刘、后稷的事业,积聚仁德实行道义,被狄族的民众所仰慕。薰鬻、戎妒忌古公而攻打他,古公用狗马牛羊供奉他们,他们仍然攻打不止;古公用裘皮、丝织品、黄金、玉器等贵重的宝物供奉他们,他们还是不停地攻打古公。古公问:“你们到底想要什么?”他们回答说:“想要你的土地。”古公说:“君子不会因为养人的土地而伤害被养的民众。因为养人的土地而伤害被养的民众,这是国家灭亡的根源啊,而为了我自己去伤害民众,我不能住在这里了。”古公便执鞭驱马离开了邠地,越过梁山而定居在岐山脚下的周原,并对邠地的民众说:“他们的君主和我有什么不同呢?”但邠地的民众还是父子兄弟互相结伴,背着老人领着孩子,挑着炊具而归附古公。古公在周原住了三个月,就筑成了城郭;住了一年,形成了一个城邑;住了两年,建成了国都,而人口增长到原来的五倍。


古公三子,长曰太伯,次曰仲雍[1],雍一名吴仲[2],少曰季历[3]。季历娶妻大任氏[4],生子昌[5]。昌有圣瑞[6]。古公知昌圣,欲传国以及昌,曰:“兴王业者,其在昌乎?”因更名曰季历。太伯、仲雍望风知指[7],曰:“历者,適也[8]。”知古公欲以国及昌。古公病,二人托名采药于衡山[9],遂之荆蛮[10],断发文身[11],为夷狄之服[12],示不可用。古公卒,太伯、仲雍归,赴丧毕,还荆蛮。国民君而事之,自号为勾吴。吴人或问:“何像而为勾吴?”太伯曰:“吾以伯长居国,绝嗣者也。其当有封者,吴仲也。故自号勾吴,非其方乎[13]? ”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有余家,共立以为勾吴。数年之间,民人殷富。遭殷之末世衰,中国侯王数用兵[14],恐及于荆蛮,故太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15],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吴[16],人民皆耕田其中。


【注释】

[1]仲雍:“仲”是排行,“雍”是名。《史记·吴太伯世家》司马贞《索隐》:“‘伯’‘仲’‘季’是兄弟次第之字。”

[2]雍一名吴仲:徐天祜说:“《史记》作‘虞仲’。”“虞”“吴”古同音。

[3]季历:周文王之父,“历”是名,“季”是排行,后被周武王追尊为王季。

[4]大任:任姓,又称太任,生于挚(今河南平舆)。

[5]昌:即周文王,周武王之父,姬姓,名昌,商纣时为西伯,为周武王实现灭商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周人及后代儒家心目中的圣王。

[6]圣瑞:预示天子降世的异常吉祥的征兆。徐天祜说:“《尚书纬·帝命验》曰:‘季秋之月甲子,赤爵衔丹书入于酆,止于昌户。其书云云。’此盖圣瑞。”《太平御览》卷三九八引《帝王世纪》云:“季秋之月甲子,赤雀衔丹书入酆,止于文王之户,言天命归周之意。先是,文王梦日月之光着身。”

[7]指:同“旨”。意旨。

[8]历者,適(dí)也:適,同“嫡”。嫡长子。张觉说:“《论衡·谴告篇》:‘太王亶父以王季之可立,故易名为历。历者,適也。’《说文》:‘历,过也。’《广雅·释言》:‘历,逢也。’《尔雅·释诂》:‘適,往也。’《文选·王命论》注:‘適,犹遇也。’可见古代‘历’‘適’为同义词。‘適’古音读若‘嫡’,故又通‘嫡’。古代正妻所生的儿子称为‘嫡’,有时也专指正妻所生的长子,这里即是专指。按古代的封建宗法制度,君位必须传给嫡长子。季是少子,按理不能继位,现在古公将他改名为‘历’,相当于称他为‘嫡’(嫡长子),这实是在暗示要把君位传给他。”可供参考。

[9]衡山:徐天祜说:“南岳。”徐乃昌引卢文弨说:“此衡山亦当在乌程。”按,乌程在今浙江吴兴南,但今安徽当涂东也有衡山,一名横山。徐说误,卢说不一定确切。

[10]荆蛮:古代中原地区对江南楚地民族的泛称。此指吴越之地。荆,楚地,楚原建国于荆山一带,所以又称“荆”。蛮,我国古代对南部民族的污蔑性称呼。张觉认为,据《史记·楚世家》,楚建国于周成王时,则太伯奔江南时,江南并不是楚国,此文说“荆蛮”,大概是承袭了《史记·周本纪》的说法。《史记·周本纪》张守节《正义》:“太伯奔吴,所居城在苏州北五十里常州无锡县界梅里村,其城及冢见存。而云‘亡荆蛮’者,楚灭越,其地属楚,秦灭楚,其地属秦,秦讳‘楚’,改曰‘荆’,故通号吴越之地为荆。及北人书史加云‘蛮’,势之然也。”[11]断发文身:剪去长发,身刺花纹,是当时南方民族的一种风俗。当时中原各国的男女都蓄发。《史记·周本纪》裴骃《集解》:“应劭曰:‘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12]夷: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服:此处泛指夷狄之习俗及器物服饰。[13]方:道义。《国语·周语》:“上得民心,以殖义方。”韦昭注:“方,道也。”《广雅·释诂》:“方,义也。”[14]遭殷之末世衰,中国侯王数(shuò)用兵:此句当指商代末年,周武王会八百诸侯伐纣之事。中国,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此指商王朝统治地区。数,屡次。[15]三里二百步:里、步,都是古代丈量土地的长度与面积单位,此处用作长度单位。据《汉书·食货志》“六尺为步”,据《春秋穀梁传》,三百步为一里。详参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第四章第四节。[16]故吴:徐天祜说:“太伯所都,谓之吴,城在梅里平墟,今无锡县境。”即今江苏无锡东的梅村。

【译文】

古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太伯,次子叫仲雍,仲雍又叫吴仲,少子叫季历。季历娶了妻子太任氏,生了儿子姬昌。姬昌出生时有异常吉祥的征兆。古公知道姬昌有圣德,想把国家传到姬昌手中,就说:“能振兴王业的人,大概就是昌吧?”于是就把少子的名字改成季历。太伯、仲雍看到这种形势就懂得了古公的意图,说:“历,就是嫡啊。”知道古公要把君位传给姬昌。古公生病了,太伯、仲雍兄弟二人就借口到衡山采药,于是就到了吴越之地,并按照当地的习俗剪短了头发,在身上刺了花纹,穿着使用当地部族的衣服器物,表示自己不可能再回周继位。古公去世,太伯、仲雍回到岐周,奔丧完毕,又回到吴越之地。当地的人民把太伯当作君主来侍奉,太伯从此便自称为勾吴。吴地有人问他:“根据什么称为勾吴呢?”太伯说:“我是凭着兄长身份居于君位的,可是我没有后嗣。应当据有这片土地并做它的国君的人是吴仲啊。所以从一开始就叫做勾吴,这不是合乎道义的事么?”吴越之地的民众认为太伯讲究道义,于是前来归附他的有一千多家,同心合力拥戴他建成了吴国。几年之间,人们就变得很富裕了。这时正逢商朝的末年,世道衰微,商王朝统治下的中原地区的诸侯频频发动战争,因为怕战祸连累到吴越之地,所以太伯筑城防御,内城周长为三里二百步,外城周长三百余里,这城筑在西北角,名叫旧吴城,人民都在其中耕种田地。


古公病[1],将卒,令季历让国于太伯,而三让不受[2],故云“太伯三以天下让”[3]。于是季历莅政,修先王之业,守仁义之道。季历卒,子昌立,号曰西伯[4],遵公刘、古公之术,业于养老,天下归之。西伯致太平,伯夷自海滨而往[5]。西伯卒,太子发立[6],任周、召而伐殷[7]。天下已安,乃称王,追谥古公为大王[8],追封太伯于吴。太伯祖卒,葬于梅里平墟[9]。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简子叔达,达子周章,章子熊,熊子遂,遂子柯相,相子强鸠夷,夷子馀乔疑吾,吾子柯庐,庐子周繇,繇子屈羽,羽子夷吾,吾子禽处,处子专,专子颇高,高子句毕立[10]。是时晋献公灭周北虞虞公,以开晋之伐虢氏[11]。毕子去齐,齐子寿梦立,而吴益强,称王。凡从太伯至寿梦之世[12],与中国时通朝会,而国斯霸焉。


【注释】

[1]病:这里指病重。

[2]三让:《史记·吴太伯世家》张守节《正义》:“江熙云:‘太伯少弟季历生文王昌,有圣德,太伯知其必有天下,故欲传国于季历。以太王病,托采药于吴越,不反。太王薨而季历立,一让也;季历薨而文王立,二让也;文王薨而武王立,遂有天下,三让也。又释云:太王病,托采药,生不事之以礼,一让也;太王薨而不反,使季历主丧,不葬之以礼,二让也;断发文身,示不可用,使历主祭祀,不祭之以礼,三让也。’”其说可参,也有人认为“三”字可能只是约数,表示多次。

[3]故云“太伯三以天下让”:《论语·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三以天下让”为引孔子语,所以说“故云”。

[4]西伯:西方诸侯之长。徐天祜说:“按《孔丛子》,羊容问子思曰:‘周自后稷封为王者之后,至太王、王季、文王,此为诸侯,奚得为西伯乎?’子思曰:‘吾闻诸子夏曰:“殷帝乙之时,王季以九命作伯于西,受圭瓒秬鬯之赐,故文王因之得专征伐。”此诸侯为伯,犹召公分陕谓之召伯也。’”按,姬昌于殷末时为“三公”,并被殷纣封为“西伯”,事见《史记·殷本纪》。

[5]西伯致太平,伯夷自海滨而往:伯夷归文王事见《孟子·离娄上》:“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又见《史记·周本纪》。

[6]发:即周武王,姬姓,名发,周文王次子。他继承其父周文王的遗志,联合庸、蜀、羌等部族,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西周王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武王前1046—前1043在位,在位四年。

[7]周:指周公旦,姬姓,名旦,周武王之弟,采邑在周(今陕西岐山东北),故称周公。一生功业颇丰,辅助周武王灭商,后又辅佐周成王,平定叛乱,制礼作乐,营建成周等,是儒家心目中的圣人,参见《史记·周本纪》《鲁周公世家》。召:即召公奭(shì),姬姓,名奭,因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他曾辅佐武王灭商,被封于燕,为燕国的始君,参见《史记·燕召公世家》。

[8]谥(shì):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及品德,被加的评定性称号。大王:即太王。

[9]葬于梅里平墟:张觉说:“梅里:即今无锡市东13公里处的梅村镇。今镇中伯渎河南岸有泰伯庙,相传为泰伯故宅……平墟:太伯墓在今无锡市东18公里的鸿山西南坡,在梅村乡境内,也就是在吴县北而偏西……鸿山又名皇山,故此墓也称吴王墩、皇陵。古代大丘叫‘墟’, ‘平墟’当即鸿山之古称。”可供参考。

[10]“子季简”以下十六句:《史记·吴太伯世家》所记吴国世系与此文有所不同,一是在《史记》里熊遂是一个人,为一世,本文则是两个人,为二世;二是馀桥疑吾、柯庐、专子、句毕名字写法不同。其言云:“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周章卒,子熊遂立。熊遂卒,子柯相立。柯相卒,子强鸠夷立。强鸠夷卒,子馀桥疑吾立。馀桥疑吾卒,子柯卢立。柯卢卒,子周繇立。周繇卒,子屈羽立。屈羽卒,子夷吾立。夷吾卒,子禽处立。禽处卒,子转立。转卒,子颇高立。颇高卒,子句卑立。”[11]是时晋献公灭周北虞虞公,以开晋之伐虢(guó)氏:此两句指“假途灭虢”之事。晋献公二十二年(前655),晋国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用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谏虞公,但虞公贪财而不听。同年冬,晋灭虢,回师又灭了虞国。事详见《左传·僖公五年》及《史记·晋世家》。晋献公,名诡诸,春秋时期晋国君主,前676—前651年在位。虞,诸侯国名,在今山西平陆北。武王灭商后,将吴仲雍的曾孙仲(周章之弟)封于虞,称虞仲。因为虞国都城在当时周都城洛邑的北面,故称周北虞。虞国国君与吴国有血缘关系,故此文兼叙其事。开,让开道路。虢,西周以来的诸侯国,姬姓,原都于今陕西宝鸡一带,始封之君为文王之弟虢仲。周幽王被犬戎所灭时,虢随周王室东迁,改都于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东之上阳,在当时的虞国之南,与虞国隔黄河相望。[12]凡从太伯至寿梦之世:《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

【译文】

古公病势沉重,将要去世的时候,让季历把君位让给太伯,但太伯屡次推让而不接受,所以说“太伯三以天下让”。于是季历即位执政,继续从事前代君王的事业,坚持实行仁义之道。季历去世后,儿子姬昌立为国君,号称西伯,他遵循公刘、古公的事业传统,致力于敬养老人,于是天下的人都归附他。西伯使国内太平了,伯夷从海边去投奔他。西伯去世后,太子姬发立为国君,任用周公旦、召公奭以讨伐殷商。天下已经平定后,才称王,他追称古公为太王,把吴地追封给太伯。太伯这位吴国的始祖去世了,安葬在梅里平墟。仲雍立为国君,这就是吴仲雍。仲雍死后,他的儿子季简即位,之后季简的儿子叔达,叔达的儿子周章,周章的儿子熊,熊的儿子遂,遂的儿子柯相,柯相的儿子强鸠夷,强鸠夷的儿子馀乔疑吾,馀乔疑吾的儿子柯庐,柯庐的儿子周繇,周繇的儿子屈羽,屈羽的儿子夷吾,夷吾的儿子禽处,禽处的儿子专,专的儿子颇高,颇高的儿子句毕相继即位。这时晋献公灭掉了周都北面的虞国,这是因为虞公给晋侯进攻虢国开通了道路。接下来是句毕的儿子去齐,去齐的儿子寿梦继位,从此以后吴国日益强大,自称为王。大约从太伯建国至寿梦的时代,吴与中原各国时常来往会见,并且称霸一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