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练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短歌行

〔东汉〕曹操

对酒当歌[1]

人生几何[2]

譬如朝露朝露比喻人生短暂,时光易逝。诗人在实现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随着年岁增长,光阴流逝,因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苦短之叹。“忧”是本诗的“诗眼”。

去日苦多[3]

慨当以慷[4]

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5]

青青子衿“子衿”二句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6]

悠悠我心[7]

“但”字让每个知识分子都有理由把自己想象成曹操口中的那个“君”。为君故,

沉吟至今[8]

呦呦鹿鸣“鹿鸣”四句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表明诗人期盼贤才的到来。

食野之苹[9]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使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何时可掇[10]

忧从中来,

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11]

“枉”字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尊重。接下来想象贤才到来时的欢快场面。用相存[12]

契阔谈䜩[13]

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

乌鹊明月、乌鹊,既是自然环境描写,即诗人写诗时的景色,又是社会环境描写。可以是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的情况,也可以是军阀割据的局面下人才的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的情态。“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的处境与心情,以及诗人对这些人的关心、同情,以及唯恐他们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南飞。

绕树三匝[14]

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用山海比喻执政者能宽宏大量,广纳贤才,说明自己渴望广纳贤才,人才多多益善。

周公“周公”句用典,诗人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吐哺,

天下归心[15]

注释

[1]当:对着。

[2]几何:多少。

[3]苦:患。

[4]慨当以慷:“慨慷”的间隔用法,“当以”无实际意义。

[5]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指代酒。

[6]衿(jīn):衣领。青衿是周代学子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7]悠悠:长久、连绵的样子。

[8]沉吟: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

[9]苹:艾蒿。

[10]掇(duō):拾取,摘取。

[11]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

[12]枉:枉驾。存:问候,思念。

[13]契(qiè)阔:久别重逢。䜩(yàn):通“宴”,宴饮。

[14]三匝(zā):三周。匝,周,圈。

[15]“周公”二句:以周公自比,说明求贤建业的心思。《史记》载周公自谓:“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诗意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干涸,逝去岁月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久久填满心窝。

怎样才能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英才士子衣领青青,是您令我思慕朝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念念不忘渴求至今。

鹿群呦呦尽情欢鸣,在野坡上啃食艾蒿。

若是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乐摆宴相邀。

皎皎明月高悬空中,敢问何时才能摘取?

我的忧愤久蓄于怀,接连不断绵绵不已。

四方宾客穿越远途,屈驾前来将我探望。

久别重逢谈心宴饮,往日情谊细诉衷肠。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寻巢乌鹊展翅南飞。

绕树三周却没敛翅,哪个枝头能够依归?

高山千仞才见巍峨,海纳百川才见壮阔。

愿学周公礼贤下士,天下英杰来归顺我。

情境默写

1.曹操的《短歌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抒发了人生苦短的情怀。

2.曹操的《短歌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疑问的句式说,面对短暂的人生只能靠酒来缓解内心的忧愁。

3.曹操的《短歌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诗经》中“起兴”的诗句表达对人才的渴望。

4.曹操的《短歌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诗人想象中天下贤士到来后一起饮酒作乐的情景。

5.曹操的《短歌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月亮的可望而不可得来表现对贤士不能到来的忧虑。

6.曹操的《短歌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四方贤士纷纷来投奔诗人的情景。

7.曹操的《短歌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与来投奔的贤士谈心宴饮的情景。

8.曹操的《短歌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高山大海为喻表现作者接纳贤士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