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必背古诗文72篇(必练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选修(12篇)

《老子》八章

上善若水[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2],故几于道[3]。居善地[4],心善渊[5],与善仁[6],言善信,正善治[7],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8]在道家学说里,水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利益,而不与之发生矛盾、冲突。这种德行也是人应当效法、追求的。(第八章)

注释

[1]上善:最善。

[2]处众人之所恶: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低处。

[3]几(jī)于道:接近于道。

[4]善地:善于选择合适之地。

[5]渊:沉静,深沉。

[6]与:与别人接触。

[7]正:通“政”。

[8]尤:怨咎,过失,罪过。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安居在众人都不喜欢的低处,所以最接近“道”。他(上善)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内心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做到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达到良好的治绩,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和怨咎。

段解

用水来比喻品德高尚者的人格。

五色令人目盲[1],五音令人耳聋[2],五味令人口爽[3],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4],难得之货令人行妨[5]。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6],故去彼取此。提醒世人不可贪图身体享受,否则会导致最终的败亡。(第十二章)

注释

[1]五色:指青、黄、赤、白、黑,此指色彩多样。目盲:比喻眼花缭乱。

[2]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耳聋:比喻听觉不灵敏,分不清五音。

[3]五味:指酸、苦、甘、辛、咸。口爽:味觉失灵,生了口病。

[4]畋(tián)猎:猎取动物。心发狂:心旌摇荡而不可制止。

[5]货:财物。行妨:伤害操行。

[6]为腹不为目:关注温饱安宁而不为声色之娱。“腹”在这里代表一种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的生活方式。

译文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浮意狂,稀有的财物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关注温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段解

老子对不同生活方式的评判。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1]:豫兮,若冬涉川[2];犹兮,若畏四邻[3];俨兮,其若客[4];涣兮,若冰之将释[5];敦兮,其若朴[6];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7]。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8]老子认为理想的人格是敦厚朴实、静定持心的,内心世界极为丰富,并且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由静而转动。(第十五章)

注释

[1]强(qiǎng):勉强。容:形容,描述。

[2]豫:迟疑慎重。涉川:过河。

[3]犹:犹豫。若畏四邻:像害怕四周的邻居,形容小心谨慎,不敢妄动。

[4]俨兮:形容严谨、庄重、恭敬的样子。

[5]涣:流散。

[6]敦:敦厚。朴:未经加工的原木。

[7]混:浑厚。

[8]敝而新成:去故更新。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深邃得难以认识。正因为难以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过河;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四邻的强敌;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纯朴敦厚啊,好像未经加工的原木;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浑厚宽博啊,好像浊流充盈江河。谁能在长久浑浊之后,慢慢澄清?谁能在长久安定之后,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道”的人永不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段解

老子描述心目中那些得道之士的形象。

曲则全[1],枉则直[2];洼则盈[3],敝则新[4];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5]。不自见[6],故明[7];不自是,故彰;不自伐[8],故有功;不自矜[9],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认为,在“曲”里存在着“全”的启发,在“枉”里存在着“直”的启发,在“洼”里存在着“盈”的启发,在“敝”里存在着“新”的启发,把握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做到“不争”。(第二十二章)

注释

[1]曲:委屈。全:保全。

[2]枉:弯曲。

[3]洼:水洼,喻其处低。

[4]敝:凋敝,破旧。

[5]抱一:守道。抱,守。一,即道。式:法式,范式。

[6]见:通“现”。

[7]明:彰明。

[8]伐:夸。

[9]矜:骄傲自大。

译文

委曲反能保全,弯曲反能直伸;低洼反能充盈,陈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获得,贪多反而迷惑。因此有道的人坚守“道”来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所以显明;不自以为是,所以得以彰显;不自我夸耀,所以建立功勋;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相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段解

从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中提出的为人处世的原则。

跂者不立[1],跨者不行[2],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3],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从为道的角度指出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不良品行的后果。这些都是自我膨胀的行为,是与“道”的包容德行相违背的,也是老子所鄙弃的。(第二十四章)

注释

[1]跂:踮起脚跟。

[2]跨:迈大步。

[3]余食:剩饭。赘形:多余的形体,赘肉或肿瘤。

译文

踮起脚跟站不住,迈起大步走不成,表现自我的不高明,自以为是的不得彰显,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长久。从道的角度看,这些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人人厌恶,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段解

说明自高自满、急躁冒进、自我炫耀等行为不可恃的道理。

善行无辙迹[1];善言无瑕谪[2];善数不用筹策[3];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4];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5]。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6]。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7]。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8]老子认为人只要善于行不言之教,善于处无为之政,符合于自然,不必花费太大的气力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第二十七章)

注释

[1]辙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

[2]瑕谪:过失,缺点。

[3]数:计算。筹策:计算时使用的筹码。

[4]关楗(jiàn):关门的木闩。横的叫关,竖的叫楗。

[5]绳约:绳索。

[6]袭明:内敛聪明。

[7]资:取资,借鉴。

[8]要妙:精要玄妙。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过失;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筹策;善于关闭的,不用栓锁却坚固难启;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却无法松解。因此圣人善于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善于使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作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老师,不珍惜其借鉴的对象,再聪明的人也会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段解

以生活中的事物作喻,说明要善于行不言之教,善于处无为之政,做事要符合自然之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1];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老子认为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才是最聪明、最难能可贵的。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三十三章)

注释

[1]强:刚强,果决。

[2]强行:坚持力行。

[3]死而不亡:指死后不被忘记。

译文

能了解、认识别人可谓理智,能了解、认识自己才算心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才是富有,坚持力行、努力不懈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不被遗忘才算真正的长寿。

段解

老子关于人格修养的思想,也是对“自然无为”思想的引申。

信言不美[1],美言不信。善者不辩[2],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3]: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4];人之道,为而弗争。老子提出了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的辩证对比,实际上是在讨论真假、美丑、善恶的关系。老子认为人以“信言”“善行”“真知”来要求自己,做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谐,就是重归于“朴”,回归没有受到伪诈、智巧、争斗等污染的本性。(第八十一章)

注释

[1]信言:真实可信的话。

[2]善者:言语、行为善良的人。

[3]圣人不积:有道的人不自私,没有占有的欲望。

[4]利而不害:使万物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万物。

译文

真实可信的话不华美,华美的话不可信。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施利与人,自己也更为充足;给予别人,自己也更为丰富。所以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为人的行为准则是,有所作为而无所争夺。

段解

揭示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这些看似一致的品质之间的辩证对立;提出为人之道。

情境默写

1.《老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介绍了“水”的特点和品质。

2.《老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从视觉、听觉、嗅觉三个角度说明过分享乐会导致的苦果。

3.《老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述了天下无人能与君子争锋的原因。

4.《老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以站立、走路、表现自己作喻,论证自我膨胀者不能成功的道理。

5.《老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是说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高自大者不能成功。

6.《老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的是能令聪明人陷入糊涂的做法。

7.《老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是说能了解他人和自己的人是聪明的。

8.《老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说能战胜别人、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有力量而坚强的。

9.《老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揭示了好听的话和可信的话之间的对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