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源起与特征

基于对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分析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对经济新常态做出重要阐述(见图1-1)。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九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变化,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是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这要求我们从战略全局的高度,科学认识新常态、辩证看待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源起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变,我国经济发展也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客观地分析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审时度势地应对新变化,以便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国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首先,全球经济形势深刻变化,中国外需出现常态性萎缩。美欧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再工业化”、“TPP”等经济战略,试图重构国际贸易规则,实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其次,国际上创新竞争更为激烈,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滞后倒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加速转变。再次,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强,从客观上促使我国经济逐步回落至新的平稳增长区间。最后,中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唯有依靠改革才能释放新的红利,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新常态的提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认识、适应并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图1-1 中国经济新常态提出进程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的主旨演讲中提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减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一)经济新常态的总量特征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疲软,区域性金融风险加剧;国内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期。在国内外严峻的环境下,我国顶住巨大的下行压力实现经济总体向好、稳中有进。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7.7%、7.7%和7.4%,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相比显著放缓,但增长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将从过去三十多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换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与过去相比,中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开始逐渐减少,人口赡养和抚养压力逐步增大,储蓄率和投资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缓慢,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不顺畅等,这些因素都使得我国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从而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运行进入中高速增长区间。

(二)经济新常态的结构特征

1.新常态下的需求结构

从需求端来看,过去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全球化红利,然而现在这个红利正在消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2014年度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疲软且不均衡”,经济增长乏力,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健康成长将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全球化红利衰退、外需减弱、外资退潮加剧了我国经济需求端的压力。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扩大内需,而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将起到基础性作用。2010年以来,最终消费率从49.1%逐步提升到2014年的51.2%,居民消费率从35.92%稳步提升到2014年的37.69%。这些数据表明,国内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正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取得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

在需求结构中,投资需求依然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新常态下,切实提高投资效率将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一方面,从资金投向看,金融资源将从低效率的产能过剩行业有序退出,进一步加大向基础设施、民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倾斜力度;另一方面,从资金来源看,我国将通过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在用好财政资金的同时,充分撬动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共同扩大投资需求。

2.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

实体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在出口导向型政策的支持下,依靠低廉的要素成本,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从国际分工来看,我国的制造业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国际竞争力不足。与此同时,我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错失发展机遇,导致产业结构失衡。正因如此,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新一轮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产业转移加速推进的背景之下,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实现产业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新常态下,中国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美好。2014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8.2%,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0.6%和30.4%,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

3.新常态下的城乡结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推进,由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加速形成。

近年来,我国坚持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市场化、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方向,围绕农村产权制度、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建设、户籍制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农民工市民化、城乡社会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人口比例为例,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2%,增速高于城镇居民2.2个百分点;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2014年末城镇人口比例达到54.77%。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镇化速度将不断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被打破。这些趋势表明,新常态下我国城乡结构将向一元结构转换,城乡差距将逐步缩小。

4.新常态下的区域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东部沿海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实现了率先发展。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改革初期产生了良好效果,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伴随时间的推移,这种发展战略造成要素资源向东部地区聚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出现了东中西区域失衡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国家制定和颁布了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政策与指导意见,这对于改善区域发展失衡状况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区域失衡发展与差距扩大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其次,国家统筹战略全局,积极引导部分东部沿海产业基地向内陆转移,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挖掘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最后,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发展总体规划阐明了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总体方向,主体功能区战略阐明了我国区域空间开发的新秩序。两大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完整战略格局。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政策将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中西部地区对国家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重点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不断增强。此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也更加注重跨行政区域的、大区域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资源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经济实现梯度增长。

5.新常态下的要素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资本、资源三大传统要素的投入,属于典型的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随着经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三大要素都面临着诸多约束。在劳动力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成本提高,要素驱动力减弱;在资本方面,储蓄向投资转化还存在很多障碍,投资的结构性问题突出,政府投资占主导,企业投资、社会投资面临多重掣肘;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各类资源人均拥有量、资源的产出率等方面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红利、资源红利逐步消失,以要素驱动为主的发展道路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新常态下,面对经济高速增长后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我国必须加快以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丰富的物质条件、持续的创新成果、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将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坚实基础和良好条件。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和同步发展、并联发展、叠加发展的“三发展”的关键时期,为自主创新提供广阔空间。

三、中国金融新常态的特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新常态必将催生金融的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呈现出“增长速度转换、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等一系列新特征、新趋势。充分认识新常态的内涵,有助于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逻辑,更好地把握现阶段金融运行的趋势和规律,从而培育金融发展的新动力。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相适应,中国金融新常态的含义可以这样概括:与经济增速放缓相匹配,金融业的增长速度将保持在合理区间;金融结构逐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一)金融新常态的总量特征

伴随经济增速下降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金融业的增长速度将进入并保持在合理区间。从金融业整体增速来看,如果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7%左右,金融行业难以长期保持20%左右的高速增长。从金融发展模式来看,转型也是必由之路,由“讲数量”向“讲质量”转变,更加注重盈利模式的合理性,更加注重定价、服务、管理和风控,金融机构对其未来发展速度的预期也将趋于现实和理性。

(二)金融新常态的结构特征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金融体系存在企业和地方政府负债率高、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等现象,导致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不断积聚。在金融新常态下,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这种局面有望被打破。

1.金融新常态的市场结构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我国金融管理部门不断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优化市场结构,理顺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完善市场运行机制。金融新常态下,我国将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完善保险市场,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与产品。随着金融供给和需求结构的变化,金融发展将更具包容性,社会融资方式将逐步转变,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将进一步健全完善。

2.金融新常态的机构结构

近年来,随着监管政策陆续放开,“大资管”竞争格局初步形成,我国金融业已经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资管时代”。金融新常态下,银行、券商、信托、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逐步明确了自身在经济中的定位,最大化自身优势,在市场多样化的环境下各司其职,共同发展。随着资产管理行业混业经营时代的来临,各类金融机构加速全牌照布局,根据自身特点的差异,不同机构对进入创新业务领域的速度不一,在产业链中的布局不同,在不同环节的资源投入也不尽相同。同时,面对资产管理行业多样化的市场格局,各类金融机构开始走差异化经营的道路,打造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有利地位,赢得长期发展机会。

3.金融新常态的新兴业态

金融新常态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将更加有机地融入经营管理全过程,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更加重要,并在金融发展和竞争中发挥关键作用。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态便是信息网络技术与现代金融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平台经济的迅速崛起,互联网企业平台优势日益明显,以网上支付为切入点,加速向资金融通、信息中介等传统金融领域渗透,掀起互联网金融化的热潮,倒逼传统金融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变革。

4.金融新常态的价格体系

利率和汇率作为金融市场的价格中枢,是有效配置资金的决定性因素。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不断优化资金配置效率,进一步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新常态下,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扩大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将不断完善,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不断加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逐步增强。

(三)金融新常态的监管环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积极推进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并制定了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新秩序。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相适应,国内金融监管也因势而变:一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明确了后危机时代金融创新与监管活动的出发点;二是努力实现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有机结合,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加快构建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着力于防范系统性风险;三是健全金融监管体制,建立监管协调机制,提升监管的有效性;四是探索运用新型监管工具,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监管质量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