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画谱类编:花鸟卷(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吴友如畫寶

清·吴友如 繪著

文瑞樓書局一九〇八年上海璧園珍藏石印版

吴友如 (?—約一八九三):清末畫家。名嘉猷,字友如,别署猷。江蘇元和(今吴縣)人。幼年貧困,喜繪畫,自學勤練,并吸取錢杜、改琦、任熊等人畫法,遂工人物、肖像,以賣畫爲生。曾應徵至北京,爲宫廷作畫。曾應召至江寧(今南京),繪《金陵功臣戰績圖》。清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在上海主繪《點石齋畫報》,名噪一時。内容以時事畫爲主,筆姿細膩,對清廷的腐朽統治、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以及人民的疾苦和反抗,都有所反映。光緒十六年(一八九〇)獨資創辦《飛影閣畫報》,該刊形式與《點石齋畫報》類似,但内容着意於仕女人物,新聞則偏於閭巷傳聞。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春月,《飛影閣畫報》出至百期後易主。同年秋改出《飛影閣畫册》,每逢朔望出版,出至第十期時,吴友如因病去世。他主持的這兩種畫報,均爲新聞性畫刊,是研究風俗民情的重要參考資料。吴友如逝世後,上海璧園會社以巨資自吴友如哲嗣處購得畫作一千二百幅,編成《吴友如畫寶》傳世。

吴友如的繪畫以描繪市井風俗、時事新聞爲主,大則如中法戰争、中日臺灣之戰,小則有鄰里鬥毆、怪聞趣事,還有不少反映西方科技新事物的畫幅。爲適合石印製版,所畫均以綫條描繪,黑白分明,畫風工整,構圖繁複。仕女形象消瘦柔弱,面部畫法受同時代畫家沙馥影響,稱爲“沙相”;建築物、舟車的描畫吸收了歐洲焦點透視的方法。是一位將傳統民間藝術與新的石印技術結合的畫家,也是近代著名的新聞、風俗畫家。

吴友如幼值洪楊之役,避難來滬,開始從事丹青,每觀名家真迹,輒爲目想心存,廢寢忘食。但滬上不易久留,仍歸故鄉,由親戚介紹,在閶門西街雲藍閣裱畫店擔任工作。該店兼售書畫,那些書畫,大都陳腐粗俗,俗稱“作家貨”。吴友如在繪畫上具有基礎,又师從張志瀛老畫師,動筆描摹,居然出類拔萃。更擅人物仕女,因此雲藍閣的花式品種,比他家爲多,生意蒸蒸日上。漸漸的士紳們也賞識了友如,致送潤金,請他作畫,且比他爲現代的仇十洲。

友如的畫名,遠播南北,甚至兩江總督曾國荃推薦他,繪《金陵功臣戰績圖》進呈御覽。但事出强迫,非其所願,竣工歸來,若釋重負。路過上海,時英人美查主辦《申報》,復添設《點石齋畫報》,即請友如主持。友如擴充畫材,介紹外國的形形式式,那高樓大厦,火車輪船,以及聲光電化等東西,一一收入尺幅。當時守舊的畫家,群起反對,但友如置諸不理,一心從事新的寫真。一經他的提倡,跟隨他的,如金蟾香、周慕橋、何元俊等,畫新事物成爲一時風尚。且有好多作品更具愛國熱忱、民族氣節,如“會審公堂”“大鬧洋場”等。奈該報有外人掌握,諸多掣肘,友如毅然自己創辦《飛影閣畫報》,舉凡人物仕女、鳥獸鱗介、花卉草蟲、山水名勝、考古記游、探奇志异,都運以新穎的筆觸,作藝術的突破,聲譽之隆,一時無兩。

《吴友如畫寶》十三集 現存版本有:①光緒年間石印本。按:此本非全集。②民國五年(一九一六)中華圖書館石印本。③民國年間石印本。

全集本前有宣統元年(一九〇九)葉楚傖、林承序。書分十三集:一集,爲古今人物圖。二集,分上下卷,爲古今百美圖。三集,分上下卷,爲海上百艷圖。四集分上下卷,爲中外百獸圖。五集分上下卷,爲中外百鳥圖。六集分上下卷,爲海國叢談圖。七集分上下卷,爲山海志奇圖。八集至九集皆分上下卷,爲古今談叢圖。十集至十一集皆分上下卷,爲風俗志圖。十二集上卷,爲名勝圖;下卷,爲風俗志圖。十二集上卷,爲名勝圖;下卷,爲花卉。第十三集上卷,爲清朝將臣圖;下卷,爲畫寶補遺。以往畫譜,大都以人物、仕女、山水、花卉、禽鳥、走獸爲圖式,而此譜新繪故事、時事、風俗畫,諸圖且涉古今中外,有裨增廣知識。而畫時事,尤有史料價值,爲往日畫家不屑爲者,故此譜之作用非僅供習畫者作範式之作用,而可資研究社會諸種狀態參考。

晚清時期,上海爲通商口岸之一,得到畸形繁榮。不少寒素的知識分子,像王韜、蔣毅復等人,都到上海來謀生。吴友如也挾其一技之長,托迹於十里洋場。當時攝影技術尚不發達,友如就爲報紙繪畫。他所繪製的圖畫,多是細微工筆,構圖緊凑,綫條簡潔,層次清晰,形象逼真,内容大多描繪當時新聞、社會風俗,諸如洋人肆虐,北里艷迹,流氓無賴,盯梢拆白,訛詐撞騙等醜態,可謂淋漓盡致。其人物、花鳥、走獸之作也均栩栩有神。《吴友如畫寶》爲後人集友如畫作,分類編輯而成,所收极富,流傳甚廣。

由於當時社會日趨墮落,惡劣的社會風氣彌漫遠近,如上海、廣州及香港等地普遍流行的電影、粤劇,無不沾染此種風氣。劇中的流氓癟三固然等而下之,就連劇中的豪俠也都像上海幫會的頭目及幫閑一類。當時上海的攝影剛剛興起,街頭商店所懸挂的,無非都是曾國藩、李鴻章等鎮壓太平軍、捻軍的形象。凡此種種怪現象,在《吴友如畫寶》中者可以見到,魯迅先生在他的雜文中,也曾對此書備加稱道。

友如逝世,上海文瑞樓搜集了他的遺作,匯成《吴友如畫寶》。這是一部包羅萬象、蔚爲大觀的世俗風情畫集,這在當時,也可説是國畫藝術的創新,風俗時事的寫真。以往許多具有歷史性、政治性、社會性的事物,没有照片留存,在這《畫寶》中可以找到一些遺迹。

由吴友如任主筆的《點石齋畫報》,由英國人美查開辦的點石齋書局印行,創刊於光緒十年五月,每月出三册,每册八頁,封面用彩色紙,圖畫爲連史紙石印,隨《申報》附送,每十二册爲一輯。其他作者有張志瀛、田子琳、金蟾香、何明甫、符艮心、周慕橋、金耐青、戴子謙、馬子明、顧月洲、賈醒卿、吴子美、李焕堯、沈梅波、王劍、管劬安、何元俊、金庸伯等。内容大致可分爲六類;①帝國主義的侵略和中國軍民的反抗;②清末統治者的腐敗;③民間疾苦;④上海市民生活百態;⑤民間傳説故事;⑥世界大事、域外風情。全部作品約四千餘幅。繼之而起的還有《飛影閣畫報》《飛影閣畫册》《新世界畫册》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