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学到伦理学:清末民初道德意识的转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年轻时负笈西方,恒有一个心事萦绕心头,那就是作为一个当代的华人,其文化心理距离三百年前的中国人较远,或者与现代的西方文化较隔阂〔1〕?虽然纯粹出自好奇心的作梗,但日久挥之不去,念兹在兹,遂成构作本书的缘起。

中国面对“两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传统文化诚然起了极大的变化。在物质方面,食衣住行显而易见,不言而喻;但论到精神层面,则大费周章,难以说清楚、讲明白。拙作特意选择“道德意识”作为分析的焦点,盼能略窥一二。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旨在探索清末民初时期道德意识的转化,前此所铺陈思想的课题,均是为特殊脉络所设计的对比背景,美其名则是“理念型态”(ideal type)的手法,职是之故,并非一部近世伦理学史。而后者亦非个人学力可以承担。

过去三年的摸索,虽然觉得距离原先所悬的目标依旧相当遥远,不只思虑有欠周详,下笔亦嫌粗略;但为研究计划时程所限,只得抱着丑媳妇总得见公婆的心态,勉强付梓,和读者见面。套句俗语,只堪以“抛砖引玉”,慰藉自己了。

在研究的过程,受益于史语所优越的环境,个人得以潜心探究,甚或胡思乱想,无所羁绊。这纯然拜史语所自由、独立的学风所赐。况且中研院资源丰富,有诸多方家得以执经解惑,游走其间,偶有所获,乐不可支。这一点无疑是研究者无上的福气,打从心里头,万分的珍惜与感念。

此外,个人复幸得诸多学侣的扶持与赐教,受益良多,无法一一致谢。但是我仍然必须提到几位与拙作相关的学者:陈永发、王汎森、李孝悌、沈松侨诸位教授在撰写过程慷慨的赐教。余英时老师一贯的教诲,随文触目可见,自不在话下。

本书的“下篇”,收入数篇延续性的文章,大多攸关孔庙文化的研究,尤其侧重宗教性的议题。一方面,得以延伸之前实证研究的不足;另方面,则可萃取理论与方法的意涵,算是收尾的工作。在这个议题,我必须特别感谢芝加哥大学余国藩(Anthony C. Yu)教授多年来对我研究孔庙的支持与鼓励,他坚信以孔庙作为宗教圣域的探讨,乃是中西宗教史另辟蹊径的进路。他的厚爱,不啻是个人一路走来意想不到的精神支柱。

“下篇”的第四篇《论儒教的俗世性格》,则是缘读西哲泰勒(Charles Taylor)的巨著《俗世的世纪》(A Secular Age)有感而发,故着意凸显儒家的俗世性质。

第五篇系根据多年来所积累的读书心得,试图勾勒出西方思想史的研究在近百年的发展轨迹,容或有助于掌握思想史的蜕化与动向。原则上,个人倾向多元主义(pluralism),既反对理论上定于一尊,且反对逐新竞异、一味盲从;只要有所成就,不妨百家齐鸣、众声喧哗。

虽说“史无定法”,但探讨自身的历史,绝难脱离原有文化的形塑;议题的选择与材料的特殊性,在在影响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有效性。

总之,拙作不揣翦陋,立说大胆系事实,故谅必为智者所笑,尚请博雅君子多多海涵。

国科会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俾便进行拙作的撰写计划,于此必须一并申谢。陈静芬、李雅玲及张雅芳三位女士不惮其烦地整理文稿,使得拙作得以顺利付梓,感谢之至。

黄进兴敬志

二○一三年三月于南港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注 释

〔1〕有趣的是,从另一端思考,竟也有西方学者认为:在文化心理上,比起当代西方人,西方的古人可能觉得与东方古人较接近。cf. Pierre Hadot, What is Ancient Philosophy? Trans. Michael Chas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