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谷(1929—1986)
周昌谷(1929—1986),浙江乐清人。幼年即初露艺术才华,颇得地方赞誉。1948年入杭州国立艺专(中国美术学院前身),1953年毕业留校。1955年,他创作的中国画《两个羊羔》荣获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这是新中国在美术方面争得的第一次国际金奖,誉载画坛。此后三十余年,他致力于中国画教学和创作,与李震坚、方增先、顾生岳、宋忠元等共创“浙派人物画”,建立了现代中国人物画教学新体系,在全国影响很大。
周昌谷在接连的政治运动中,遭受了迫害和打击,受到不公正的对待,长期身处逆境,但他仍满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事业的信念,毫不灰心颓丧,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在人生和艺术的崎岖道路上艰难并顽强地前进着。“文化大革命”中,他又备受迫害,蒙受种种屈辱和摧残,尽管身陷囹圄,但正气凛然、爱憎分明,危难之中仍处处照料惨遭残害的老一辈艺术家,如潘天寿、吴茀之等诸位先生。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医院探望被打伤垂危的同志,因此招致进一步迫害,这种对同志诚挚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情谊非常难能可贵,尽管此时他自己已身罹顽疾。在“批黑画运动”中,身心再度遭受严重摧残,以致长期住院、辗转病榻。即使如此,他仍热爱生活、热爱艺术,满怀信心和热情,带病坚持艺术实践——研究理论、发表文章、举办展览、出版画集。
周昌谷传统文化修养全面,他主张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广泛研究和吸收中外文化遗产,坚持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对待中国画的革新问题。他勤奋刻苦,治学严谨,所以功底深厚,能熔诗书画印于一炉;以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勇于探索、革新,达到独辟蹊径、自成一格的境地,成为中国画坛的一代名家。
他关心学校教育工作,热心参与教学改革,对中国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他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以病房为教室给学生讲课传艺,常常热情地与画界同仁切磋画艺心得。他关心浙江省的美术事业,很早就参与了浙江画院的筹建工作,对西泠印社的工作给予了热忱的支持。正当他可以充分发挥艺术才华之时,病魔却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享年仅五十七岁,令人深感惋惜和痛心!
周昌谷的艺术成就享誉海内外,他一生光明磊落,刚直不阿,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员、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委员等职。
2012年10月,周昌谷艺术馆在他的家乡浙江省乐清市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艺术馆接受了周昌谷夫人王含英和女儿周天绛以及亲友弟子捐赠的数百件作品,其中周昌谷本人的书画作品只有六十余件。随着周天绛和王含英先后故世,他的丰富的作品和收藏大量散失,令人痛心,这违背了周昌谷的遗嘱,也是周昌谷艺术热爱者所不愿看到的。艺术馆开馆以来,推出了“云生大泽——周昌谷艺术展”,组织出版了《雁荡之子——周昌谷传》《指向深处——周昌谷研究文集》《周昌谷诗文集》《周昌谷印集》《周昌谷书画集》等系列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