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大学生成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附:论转型文化与大学生成长

从晚清“自强求富”的口号到今日“中国梦”的倡导,都蕴涵着百年来仁人志士们的理想和期待。“科学精神”“开放视野”以及“社会公德”等话题,至今还是当下时代的重点。

一、科学精神与大学生成长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对于科学精神的渴望并不亚于五四期间发出的强烈呼唤。科学精神的培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意义至关重要。培养科学精神是大学生学术生涯发展的必修课,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追求真知的气魄。

首先,培养科学精神有利于在学术研究中抛弃唯心主义,坚持唯物主义精神,并从实际出发,保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因此,应该以科学事实为起点,在充分可靠的实证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术研究。

其次,培养科学精神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在学术研究中的探索精神。学术研究难免艰难和枯燥,因此,需要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迷信权威,用合理的怀疑态度去面对研究过程中的挑战。

再次,培养科学精神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独立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这种独立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必备条件。

最后,科学精神的养成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并为当下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条件。

二、全球视野与大学生成长

“全球化”一词曾盛行一时,但在今天,该名词则颇受质疑和反思。盲目崇拜“全球化”给国人带来的复杂和迷茫,正如鲁迅所评价的那样:“稍稍耳新学之语,则亦引以为愧,幡然思辨,言非同西方之理弗同,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抨击旧物,唯恐不利”。这种缺乏理性思考、缺乏多元视角和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很多国人无法冷静、理性和坚定地去看待这个纷纭杂沓的多元世界。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具备全球视野。但是大学生们应明确其自身的处境,以获得合适的视角。

当全球化在广度和深度上,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无论立身何处,拥获全球视野是一种相对必要的生存需求。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全球视野的基本方式之一:

一是在横向上,以各国为参照,考察自身面对的现象;

二是在纵向上,以世界历史为参照,考察自身面对的现象;

三是关注全球各国的国情差异及其共性,并由此理解同异产生的缘由;

四是超越个体,以全人类的视角,考察人类社会及其所面对的自然。

有必要提请注意的是,全球视野并非人观察其所置身处境的唯一视角,其他诸如国家视角、民族视角、个体视角等,也是所应必备的观察立场和方向,需要观察者及时而自觉地切换,以期获得通明、完整的观察。(1)

三、社会公德与大学生成长

梁启超曾言:“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故本报专对此病而药治之,务乎合中西道德以为德育之方针,广罗政学理论以为智育之本(2)。”同时,梁启超更进一步提倡合群的思想:群体是个体发展的基础,个体如何将自己与群体和国家联系起来,需要以公德为纽带。在救亡图存的历史时刻,梁启超指出合群的重要性,并强调即使个体的“智”得到发展,但个体无公德只顾私利,国家和民族也无法兴旺和生存。社会公德是近代国民构建的重点,然而它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仍然是一个未竟的使命,当代大学生有责任为社会道德体系的维护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四、中国文化传统在哪里

钱穆先生提过两个问题:中国文化传统是什么?中国文化传统在哪里?

就是我们“中国人”。只要是个中国人,在他身上就有中国文化传统。再说,中国文化传统在哪里?我说:中国文化传统就在我们这许多中国人身上。进一步讲,在我们的“心”里。说文化传统在我们身上,这是浅的讲;说在我们每一人的心里,这是深的讲。……

在《论语》里,孔子弟子子贡讲了一段话。他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今天我们来讲中国文化,也就是来讲孔子之道。孔子就是当时中国文化一个“集大成”的人。我们今天说孔子是“至圣先师”。但孔子之师又是谁呢?孔子的那许多道,究从何处学来?诸位或许说,孔子应是在书本上研究,这也不错。但文化存在书本上仅成为一种“死知识”,而文化是活的。孔子在当时许多人身上所见,乃是一个“活传统”,一个真真实实亲亲切切的真传统。我们每一人,固不能就代表中国文化,但亦究是代表了中国文化……那么中国人怎样教人做人呢?诸位看,其他各国都有一个宗教,如耶稣教、回教、印度教等。惟有中国,没有自己创造的宗教。但中国虽无宗教,却有教堂。中国每个人的家庭,便是中国人的教堂。由生到死,就在这教堂里,中国人理想,若不能在家里做人,便不能到家外去做人。要到家庭外边做个人,就得在家里先教。不能做父母,对儿女不行,怎能对其他别人……诸位要知中国人的家,正是从文化大传统里来……诸位若要研究中国的家庭史,如何从古代变到今天,这是另外一套学问。我今天要讲的,只说中国有一个家庭大传统,每一个家都有一二千年以上的历史。全部会合起来,那就是中国民族、中国人。所以我们若要改变中国,首先该打散中国人的家……如此说来,我可告诉诸位,中国文化大传统在我们每一人的身上,也在我们每一人的家里……第三在我们的国家。《大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这是中国人做人最大理想,下面是平天下……一面讲,有了中国人才有中国。但反过来讲,亦是有了中国才有中国人。既由中国人创造了中国,亦由中国国家来培育发扬中国人。……因此我讲中国文化有三大传统:一是中国人,一是中国的家,又一是中国的国(3)

转型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同时,去思考中国的传统在哪里,以及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学习转型文化不是让诸位忘本,而是更好地发扬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1)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国文化课教研室.中国思想文化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4.

(2)周建超.梁启超与《新民说》[J].江苏社会科学,1994(04).

(3)钱穆.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