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立法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言

本书是研究和探索中国经济立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部学科专著。中国经济立法史是法制史的一门重要的专题史,同时又与中国经济史、中国财政史、中国经济思想史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法学的分支学科,中国经济立法史着重于研究经济法律制度的制定、主要内容、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执行情况,并尽可能总结历史经验,探讨其成败得失。通过学习本书,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中国法律遗产,了解历史传统及其影响,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理解。

本书也为学习经济法学提供了必要的历史知识,对于加深理解、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法学原理、经济法规的内容和作用等方面都是极为有益的。

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其中经济立法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在20世纪初中华法系已经解体,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并没有随着法律的废除而退出历史舞台。传统经济立法轻视商品经济、崇本抑末;忽略价值规律作用,强调国家行政干预、统制国民经济;以经济立法作为单纯的国家财政手段等特点,都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必须以较大的篇幅研究、探索中国古代的经济立法,总结历史经验。

清末改制以后,中国全面仿照西方法律制度,并没有将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中华民国时期,经济立法分散于民法、商法和行政法等法律部门。这些经济立法的性质,都是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工具,也包含了若干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内容。对其反动本质应加以批判,并必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其形成、演变的过程加以详细分析与研究。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经济立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经济法的直接渊源,理应重点介绍。鉴于目前经济法学各学科都已对此加以介绍,本书限于篇幅,只能割爱。

学习中国经济立法史,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及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分析经济立法对于经济基础的巨大保护作用,及其对于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种种推动及阻碍作用。抓住其性质、特点加以探索,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习中国经济立法史,要注意有关的经济立法思想的研究。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统治阶级在经济方面的意志通过一些代表人物的理论、学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立法,甚至指导经济立法。搞清这些理论、学说的意义非常重大。

中国法制史知识的掌握,是学习中国经济立法史的必备条件。但在学习这门学科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参考中国经济史、经济思想史、财政史、土地史等专史研究中已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