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数据对文化企业经营的影响
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太快。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充满变化的社会,通信技术、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接踵而至,转眼之间我们又进入了DT时代。大数据将成为未来一切产业或商业活动的基石,无论新兴文化企业(如社交平台、娱乐平台)还是传统文化企业都在积极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将业务触角和产品线延伸拓展至大数据领域。
从性质上看,文化产业与大数据具有极高的内在契合度。一方面,文化产业所拥有的内容数据本身具备较高的体验价值,能够直接为顾客提供文化产品或服务。另一方面,各种类型的大数据又可以有效提升或改善顾客的文化体验,从而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文化产品的消费使用,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体验。因此,提升文化产品质量的关键是提升产品本身的文化体验。通过对于顾客行为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确定顾客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为其定制复合型产品套餐,满足顾客深层次的情感和人文需求。对此,我们将在第三章进一步充分展开讨论。
文化产业本身是信息或内容创造的行业,能够不断地产生或获得新的数据资源。“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连接+内容,它必然要求以内容作为互联网平台上的主角。而内容的嵌入,将微妙地改变平台的流量分发模式,以内容黏连的方式把人群切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连接者的作用将以基础设施提供者的身份出现,社群的黏连度越大,社群的扩张力就越强。各个社群在构筑自己的核心内容、建设属于自己领地的过程中,就会形成大数据的一个重要来源。并且,文化产业本身也拥有极其雄厚的顾客资源,由于文化产品通过互联网可以直接为消费者所利用和消费,由此拥有庞大的顾客基数和规模,而基于庞大的顾客资源进行数据分析,将成为文化产业未来基于大数据业务转型的关键性条件。
另外,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互联网+”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个共生共长的普遍规律:凡是互联网做得好,文化产业也一定做得好,文化产业做得好的地方,互联网也一定做得好,几乎没有例外。并且,文化产业做得好的地区或城市,互联网投资也一定做得好,几乎没有例外。因为在这种内在契合度的基础上,互联网与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融合效应——互联网能够有效带动平台、带动内容、带动资源、带动各种要素,由此最大限度地集聚各种数据资源。政府要鼓励去做互联网文化公司,而不仅仅是鼓励做电子商务,因为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换句话说,做文化企业尽可能不要直接做电子商务,要先创业,做内容或平台,然后再做电子商务。
在DT时代,文化企业的转型发展,既是技术问题,也是经营战略调整问题。善于利用新的大数据来拥抱互联网,是文化企业经营战略转型的基本方向所在。
大数据对文化企业的首要作用在于思维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善于用大数据思维去改善经营管理。大数据为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其核心理念至少有二:其一,世间万物都可以数据化。云、网、端连接在一起之后,所有信息、内容、行为和关系,均以数据形式沉淀在平台上,一切都可数据化。如Facebook、Twitter、新浪微博等把原来不可能数据化的人的情绪、态度等数据化。许多平台型企业如阿里巴巴会将沉淀下来的数据开放利用,供平台上的各个节点分析,然后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于是,企业和内容创造者可以方便地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并根据数据进行相关的商业决策。对于平台上的各个企业而言,这些数据附加值是平台对它们的最大吸引力,也是这些企业生长发育的营养,因而平台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对于提供平台的企业而言,其生态系统内的“物种”越丰富,生态越复杂,则沉淀下的数据越多,并刺激平台提供更多的数据增值服务,平台也越兴旺。
其二,重要的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DT时代对人的思维方式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转而关注相关关系[25]。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即知其然不必知其所以然。这就颠覆了我们传统理解世界的方式,从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转而关注相关关系。具体到商业领域,挖掘顾客的行为习惯和喜好,在凌乱纷繁的数据背后找到更符合顾客兴趣和习惯的产品和服务,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这就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所在。比如,谷歌和百度的搜索、Facebook的帖子、新浪微博的消息和腾讯微信朋友圈的状态,正是媒介背后的大数据使得人们的行为和情绪的细节化测量成为可能。
对相关关系的挖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世界的二次发现和感知。由此,许多文化企业开始投资数据开发项目,将目光放在了未来社交网络的数据深度挖掘上。比如,影视公司注重网上有几百万条“A编剧曾与B导演合作过,C导演曾与D演员合作过”的关联信息,就可以预测电影收入,因为“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26]。再如,优酷和土豆合并,搜索平台可以挖掘和推算出4亿多视频顾客的浏览行为数据;搜狐着手搭建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平台,将旗下数据资产打通整合,获取每月9亿多人次的顾客数据资产;腾讯启用新版首页,并启动门户、微博、视频、无线的跨平台深度整合战略;亚马逊的推荐系统梳理有趣的相关关系,因为消费者对产品好坏的评判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材质与款式,更注重的是产品的好评率、好评内容、销量、店铺的总体得分等。
大数据已催生出新商业法则,旧的法则或者失效或者需要重新审视。大数据是信息综合体,既有顾客基本信息,也包含顾客信息行为。移动互联网浪潮下,数据产生速度前所未有地加快。进入DT时代,信息革命带来的除了信息本身的更高效生产、流通和消费外,还带来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有了大数据的支持,创意、生产和营销的方向会更加精准。在很大程度上,数据即内容,数据即资产,数据即品牌,企业越来越注重系统性地对数据进行充分利用、开发和挖掘。在对数据利用和积累的同时,数据挖掘需要的计算理论、实时的数据收集和流通通道、数据挖掘过程需要使用的软硬件环境都在逐渐成熟。
在DT时代,基于在线化和云计算平台的“App+Data”的模式将是商业运营的基础,因为App和大数据的有机融合与高效互补,可以不断提供更具个性化、更为丰富的顾客体验。比如,一个特立独行的创新者,可以和一个规模庞大的公司竞争,比拼的只是他们各自的内容创新能力。在这种格局下,企业内外的组织架构将为更好地鼓励创新而设计。工业时代的集权体系、线性控制、科层制都不再必要,它们将让位于DT时代的去中心化、社会协同分工、分布式决策。因为“平台—创新者”的直接关系会自然去除一切冗余的节点。在这样的商业系统中,消费者的需求将成为中心,它的指令将自然催生出一张张分工、协作之网。而且,这张网里的分工更为丰富,协作则会是实时化、社会化。
当然,大数据会让许多传统文化企业心生恐惧,因为未来的组织已经挣脱了工业时代机械化控制的羁绊,走向了不确定的生态化。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引发各种演化,颠覆式创新随时可能发生。DT时代的步步推进,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物联网,发展速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力。创新的大门刚刚开启,巨头、小企业、个人都将重新寻找在网络中的位置。比如,在传统意义上,拥有领先的知识产权加上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能给知识产权的拥有方——文化企业带来巨大竞争力和回报,但在DT时代,有大量案例证明,免费和开放的知识产权模式最终不但没有损害知识产权的拥有方,反而带来更强大的竞争优势和丰富的综合回报。在此方式下,获得竞争力的方式不再是紧紧把住自己的知识产权不放,而是建立知识产权赖以存活和发展的生态,即基于知识产权的增值服务及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DT时代的到来,通过互联网在文化产业各个行业的融合、渗透、颠覆,能够催生新兴文化产业的转型,运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实现文化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将成为文化企业在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谁能够更主动地拥抱大数据,谁能够更好地把对数据的敏感和专业的领悟结合起来,谁就更有可能在产业转型期占据先机,成为市场竞争的优胜者。因此,文化企业要学会利用、挖掘、分析各种数据,通过商业分析提升决策效率和质量,从而整体提升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海量数据的运用将成为未来竞争和增长的基础。海量数据的使用正成为领先企业在业绩方面超越其同行的一种重要方式。麦肯锡报告估计,积极使用海量数据的零售商具有将其经营利润提高60%以上的潜力。挖掘顾客的行为习惯和喜好,凌乱纷繁的数据背后找到更符合顾客兴趣和习惯的产品和服务,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海量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例如,企业可以利用数据来设计与顾客需求更匹配的产品(如内容的分发),甚至可以利用数据对使用中的产品进行改进。
当前传统传媒企业正在加速衰退,营业收入断崖式下滑已经成为现实,并且其衰落的速度比我们原来的预计要快得多。传统传媒企业关注的是内容与发行,内容是核心竞争力,发行是生命线,重视发行量及自费订阅率、传阅率、广告注目率等概念。而新兴互联网文化企业的做法则是首先圈住顾客,再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互联网关注的是顾客数量、转化率、顾客行为、搜索优化等概念。关注的内容不一样,游戏规则也不一样。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适应新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以多元化媒介来承担信息传播的职能。生产、分析、解读数据,探索一条为受众和顾客提供分众化服务和体验的媒体发展之路,将成为传媒企业竞争的必备。尤其是,移动和社交已经全面颠覆了媒体的消费和传播方式,自媒体显示出巨大的能量,物联网、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将开辟新媒体更加辉煌的未来。未来的媒体和门户网站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在为顾客筛选、推荐最适合的内容,提供近乎量身打造的新闻资讯的同时,使它们体验社交媒体的感受。新兴的传媒企业利用大数据聚合作为切入点逐步发展内容创新和生产,必然会主导媒体的发展,传统传媒企业要能生存下去必须变成互联网文化企业。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大数据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它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形成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大数据以数据量大、实时性强、类型多样、价值丰富为自身优势。[27]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展示技术的全面成熟,为人们挖掘这一宝藏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除了作为如金融交易数据、电子商务交易数据等必要信息驱动业务外,数据产品的开发(如个性化信息推送、精准网络广告等)更是为攫取数据商业利益、开拓商业模式蓝海开辟了新的天地。
而传统文化企业的盈利方法却相对简单,一种是广告变现,一种是内容付费,或两者的组合。与大数据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相比,文化企业的传统盈利方法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构建明显滞后。DT时代文化企业的收入模式已经变得曲折而多元。为扩大顾客的基数和规模,互联网文化企业多采用以内容免费来聚合顾客,再转化为其他收费来源的方式。首先,广告收费模式在变化。随着顾客使用时间增加,广告会跟随转移,优质内容拥有较高的广告溢价。如视频内容的后向收费(定制/植入/冠名赞助等)的模式,在广告收费模式中更为稳健。其次,内容直接收费也渐成气候。随着支付环节便捷化程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改善,产业链环节各方的共同努力,内容直接收费变得越来越有可操作性。再次,衍生收费成为互联网文化商业模式中最值得期待的部分,衍生包括内容版权的全品类运营,如视频改编为电影,形象授权为玩具,也包括传统的流量变现模式如游戏联运。
当然,DT时代文化产业商业模式与一般功能型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也有区别。功能型互联网产品以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商务为代表,其商业模式的本质为流量变现,当占有海量的流量入口时,通过能够变现的商业手段如广告、游戏,实现对流量的价值挖掘。门户网站、搜索引擎乃至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链结模式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原初时期,当内容登场,人群实现细分,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更新时期就来临了。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原初时期无法为不同内容进行不同定价,而内容是有差别的,流量指标无法准确反映这一差别。在流量变现逻辑下,只有流量的最大化才会有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坚持这一逻辑,文化产业有可能会陷入一个无法解开的悖论之中,无法建立一个健康可持续的产业形态。DT时代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演进的核心在于,超越流量定价模式,不同内容应该根据其价值高低实现不同的直接定价,并有合理的方式实现其价值。
大数据还可以有效解决文化产品供需脱节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延长文化产品的产业链条。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大规模人群的喜好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明确目标受众的品位和需求,创造出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比如,在电影行业,商业类型片的模块设计趋势日益明显,通过对各类设计模块和要素的大规模顾客行为数据分析,明确设计要素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创作出最能满足顾客需求、最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在把握顾客需求的基础上,文化企业通过搜集整理消费者的情感体验数据,能够有效分析和提炼出市场的时尚和审美发展趋势。比如,电影行业通过对于观众评论的深度挖掘,发现最受欢迎的影视衍生品,通过数据咨询和艺术授权等方式,文化企业就从“一次”产品经营延伸到“二次”甚至“多次”产品经营,极大地延长了产品产业链和经营周期,增加了产品的利润点和赢利点,甚至有可能开发出新的业务模式[28]。
在文化企业管理的决策、组织等核心因素中,大数据更是与其高度契合。企业管理最核心的因素是决策,而决策必须基于信息搜集与传递,大数据的内涵和实质在于大数据内部信息的关联、挖掘,由此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在DT时代,当数据在互联网上实现透明、开放和共享的时候,企业内部组织也必须随着改变。
(1)提高决策水平
大数据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做出更为准确的商业决策,从而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虽然文化产业族群中不同行业的业务不同,所产生或依赖的数据及其所支撑的管理形态也千差万别,但从数据的获取、整合、加工、处理应用、服务推广的流程来分析,所有子行业的模式都是一致的。利用大数据,以新的必然趋势为依据,充分发挥其指导和辅助决策的潜力,可以更好地服务文化企业发展战略。
大数据推动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水平和效率。基于大数据决策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量变到质变,由于数据被广泛挖掘,决策所依据的信息完整性越来越高,有信息的理性决策在迅速扩大,拍脑袋的盲目决策在急剧缩小。二是决策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大幅度提高。由于云计算出现,人类没有被海量数据所淹没,能够高效率驾驭海量数据,生产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三是大数据决策催生了很多过去难以想象的重大解决方案,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当前大数据的快速增长,需要在带宽和存储设备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需要拥有专门的数据分析方法、使用系统和高端专业人才。企业只有积极谋略全局,着眼长远,未雨绸缪,才能赢得DT时代的决策的主动权。
(2)改变营销方式
在文化市场营销中,对于生活方式、市场容量、消费潜力、消费偏好、产品价位等的大数据研究越来越关键。在DT时代,人们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凸显,意味着企业的商业模式也逐渐从B2C向C2B和C2C转移。大数据能够帮助文化企业分析大量数据而进一步挖掘市场机会和细分市场,然后对每个群体量体裁衣般地采取独特的行动。比如,游戏产业链正在由传统的B2C模式向C2B和C2C模式过渡,企业营销必须基于所有顾客洞察和数据分析进行预测。
文化产品既是产品也是媒介,因而可以作为文化企业营销的基本载体。企业通过挖掘顾客的行为习惯和喜好,在凌乱纷繁的数据背后找到更符合顾客兴趣和习惯的产品和服务,并对产品和服务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企业可以利用数据来设计与顾客需求更匹配的产品,甚至可以利用数据对使用中的产品进行改进。获得好的产品创意,关键在于如何去搜集消费者相关的信息,如何把握趋势变化,挖掘出人们头脑中未来会可能消费的产品概念。用创新的方法解构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剖析消费者的生活密码,才能让符合消费者未来生活方式的产品研发不再成为问题。比如,动漫产品的创作者和顾客之间需要有良好的互动,一部新的动漫作品多数会经过前期创意的网络检验过程,如果市场反应不好,就会修改甚至最终放弃。因此,创作者很清楚产品推出和市场认可二者间的风险关系,形象可爱、贴近人性、成为偶像、深入人心是多数动漫创作者追求的目标。再如,电影《小时代》在放映前做了多次试映,片方找普通观众打分、提意见,然后再剪辑,再试映,再剪辑,如此往复。
大数据分析也是发现新顾客群体、创新产品、理解档期等问题的最好方法。企业营销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从如何找到企业产品需求的人到如何找到这些人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需求;从过去以单一的或分散的方式去形成和这群人的沟通信息和沟通方式,到现在如何和这群人即时沟通、即时响应、即时解决他们的需求,同时在产品和消费者的买卖关系以外,建立更深层次的伙伴间的互信、双赢和可信赖的关系。如小米通过社交网络口碑传播,发展“米粉”成为潜在消费者,并不断吸收消费者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改进产品,既节省了市场调查费用和传统渠道的分销费用,又通过不断改进产品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变革组织方式
广泛利用大数据,对企业组织方式变革具有重要影响。《大数据:下一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研究报告曾指出,已经发现一些可广泛适用的海量数据的方式,这些方式提供变革性的价值创造潜力。例如,在可能进行大规模试验的世界中,企业营销职能和活动将如何演变?在可能进行大数据的世界中,业务组合将如何变化,企业将如何评价和分割利用其知识产权?企业获取数据的便利以及分析数据的能力是否可能带来比品牌更大的价值?在数据极其透明的世界中,建立在信息不对称这一基础上的行业如各种类型的文化经纪商,将会面临什么状况?现有的何种业务模式可能会中断?与遗留业务模式及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现有组织,如何与那些能够迅速处理并利用详细消费者数据(例如社交媒体)的、灵活的新兴进攻者竞争?[29]
以创意设计领域为例,大数据对其组织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如今,诸如“人们喜欢这样的”“这类东西受欢迎”等,都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结果。时装设计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是否选择了合适的图案、颜色、面料、形状、尺寸等,而这些都属于大数据的范畴。时装行业的大数据源自无孔不入的社交媒体。每天,全球有超过10亿人活跃在社交网络上。每天都有上百万人在社交媒体上评论、分享、发微博,讨论什么是新潮。在DT时代,最热门的时尚潮流不再专属于T形台,越来越多的知名设计师、品牌和零售商开始利用社交网络让公众参与到设计当中,越来越多的顶级设计师和品牌都在时装秀之前和期间在网上发布全新的设计。如奥斯卡·德拉伦塔在Instagram上发布了最新的高级女装成衣系列,巴宝莉的官方微博账号在模特走秀之前就发布了后台的照片,顶级买家和时尚杂志主编也感受到社交媒体的影响。原本属于他们的前排座椅已被流行博客写手、拥有大批微博“粉丝”的摄影师和网络红人所占据,他们对大众的时尚影响力远大于传统的精英人群。
再如文博领域,随着博物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新兴的互联网科技极大地提高博物馆文物衍生产品开发水平,促进博物馆中的人、物与数据的互联互通。一方面,以物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资源逐步实现数字化、虚拟化、可视化,通过建设包含文物属性信息、立体展示图像和虚拟场景的文物藏品数据库或文创资源云平台,以多种授权方式为开发者提供利用文物资源的线上渠道,可使开发者在产品设计中直接获取文化内容元素,并有效提高了整个文物藏品资源的利用率与利用水平。如台北“故宫”的“翠玉白菜”系列产品等就是在文物数字化基础上,通过将历史文物信息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而研发出的。另一方面,三维立体建模、3D打印等技术改善了博物馆衍生品研发的传统模式,以更加逼真、精确的方式制作产品模型,避免出现粗糙不精的文化产品,还可以借此设计吉祥物之类的虚拟卡通形象,并将衍生品通过现代传感技术、新兴打印技术直接打印生成。如英国国家博物馆创建了半身像、雕像和石棺等多个3D模型,每个人都可以在家中下载模型数据,将其制造出来。此外,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等,博物馆文物衍生产品的市场开发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通过建设微博、微信、网页等宣传平台,进行文物衍生产品的营销活动,既提供了信息沟通交流平台,也推动了新消费群体培育,增强了与消费者之间的黏性,而且有关的大数据资源能不断应用到针对不同群体的文化产品研发和体验服务更新上。
当创意、娱乐、教育等各个领域都要求在大数据支持下的个性化定制的时候,企业已经没有理由要求企业员工遵循工业时代的规则,强调那种命令式集中管理、封闭的层级体系和决策体制。当个体的人都可以通过佩戴各种传感器,搜集各种来自身体的信号来判断需求状态,企业也同样需要配备这样的传感系统,来实时判断其需求状态的变化情况。管理从注重系统大小、完善和配合,到注重人,或者脑力的运用,信息流程和创造性,以及员工个性满足、创造力的激发。正如德鲁克所预测的那样,知识工作者将很快成为社会最大的族群,人人都将是知识工作者,这将让个体的工作与生活更加柔性化。[30]
大数据也可以通过重塑企业与员工、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进行组织方式的创新。与工业时代的商业运作不同,基于大数据的未来文化企业将凸显小微化与柔性化趋势,商业运作的标签是网状协同、生态化、个性化、弹性化、分布式决策、社会化自发协同。文化企业将逐渐摒弃“以产品为中心”,注重微观层面的产品、营销、成本和竞争等要素的传统管理模式;并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注重宏观层面的资源、能力、协同发展、价值创造和产业链合作等要素和谐共生的企业网络生态系统的新型管理模式。并且,在DT时代,康德“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的理念也尤其值得践行。每个人不管是你自己还是他人,都不能把自己和他人当成工具,因为人本身就是目的。员工、消费者、企业领导者、合作伙伴等都是如此。
当然,在DT时代的组织方式,对于文化企业经营人才的复合性要求更高。在大数据时代的经营人才,既要对文化行业充满睿智和敏感,更需要对数据的敏锐,对统合分析的直觉,能够从纷繁的数据指标中挖掘到问题的根源和实质,拥有更佳的洞察发现力、更完善的流程优化力、更坚决的决策执行力,才能将大数据的潜在价值变成文化企业更大的实际利益。
(4)改变知识产权的评估方式
文化企业的核心资产是知识产权。在大数据背景下,对知识产权的评估可以充分了解大数据、新媒体等技术应用的普及和创新,了解文化产业结构与行业发展的商业运作的升级与变革,利用大数据的分析成果,优化评估分析方法。比如,传统影视版权评估首先是影视作品的价值链构成,其次对影响影视作品的内外部因素分析,根据历史经验或专家意见分析几个主要影响票房收入的因素后,利用相关历史数据对票房收入和其他相关收入进行预测。这样的思维模式和评估方法已面临重重困境,基于大数据的应用分析以及版权资产的消费特征和市场特征,解决该困境的出路在于大数据分析及大数据思维的运用。具体程序改变为:首先,借助相关网络平台,获取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各类数据;其次,构建相关关系分析、关联因素的识别和使用的大数据分析模型;再次,建立基于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相结合的大数据分析预测方法;最后,对于所收集的各种网络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得出相应的评估结论。
基于大数据的知识产权评估模式的关键在于关联因素的分析和判断。在新的评估模式中,数据的收集工作突破了常规的信息收集范围,将数据的收集扩大到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所可能获得的结构化(如数字、符号等)和非结构化(如文本、图像、声音、影视、VR等)数据,特别是具有活态和关联性的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适当处理后,对与价值指标可能有关联的所有存在逻辑或非逻辑关系的因素进行分析整理,通过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比如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所有因素与价值指标的相关关系后,确定与价值指标有较大关联度的关联因素,根据所获得的关联因素构建基于相关关系分析的大数据分析模型[31]。将大数据分析运用到版权资产的评估,或者运用到文化产业中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文化作品的策划和制作、文化产品的精准营销等,将会对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