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的心理治疗(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节 理论框架与基本原则

特殊儿童的心理治疗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理论体系、完整的框架和原则。在本节中我们提出的观点,借用了许多与心理学、教育学、精神病学相关领域的资源,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以便为本学科的发展提供尽可能开阔的视野。

一、理论观点的取向选择

我们要公正地面对特殊儿童的心理需要,必须在专业理论修养上多下工夫,使自己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创新,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一)身心整体观

人是身心合一的整体,身体是一个有意义的生命存在,而精神贯通引领的作用更是神奇而微妙,人的行为、体验、意识之间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绝对不可机械地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原子。我们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咨询和治疗,一定要克服下列两种常见的理论偏见:

一种偏见是片面注重外部行为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它主张,认知和情绪是科学根本不予考虑的所谓“皮肤以内的事情”(斯金纳语)。仅仅考察可以客观观测的行为,这是否认人的精神和心理作用的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另一种偏见是片面注重内部变量的心理主义,它把心理活动的过程看做头脑内部许多“小人”似的精神原子的运作,假设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特质、智力能量、潜意识动机和生命本能冲动等,而且把这些所谓内部变量看做是独立于环境和个人经验的抽象实体的集合。

上述两种看似相互对立的观点,其实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即把人割裂为二元对立的孤立实体,而完全忽视了人的存在的整体性。

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不把内与外、精神与物质、心灵与肉体作截然对立的二元划分。梅洛-庞蒂“身体主体”[6]的理论主张身体之内并无某种精神实体,心灵与身体之间并无可以清晰划分的边界。换言之,身体的生命承载着心灵的存在,心灵体现在身体机能活动和生命意义实现的过程之中。

这样可以更好地面对每个特殊儿童的心理生活的真实。在儿童身心相互影响、绵绵不断的流动发展过程中,教育和训练可以发挥极大的功能,心理干预也能够产生神奇的效果。内部与外部、想象与现实、思考与行动,都是紧密联系的心理生活事件。身体的状态与活动直接表达了心理能量流动的方向,也就是“身体会说话”。[7]儿童的游戏、运动、表演、操作都是内外贯通的意义实现的历程,也可以进行当下的意识观照,产生理解和洞察。从而获得生命的空间拓展,获得精神的自由流动。

儿童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其身体的发育、智力的发展、适应能力的学习。身体的伤痛、经验的成败、各种机能的障碍,随时影响着儿童的情绪。长期而反复的负面情绪体验,如惶惑、焦虑、恐惧等,会严重妨碍儿童的身体成长和心理发展。过多的应激和挫折会造成胆怯、退缩、游移不定、偏执、反抗、机械、强迫、冲动等不良行为倾向,造成人格发展的偏差。及早进行心理干预,改善生态环境,逆转不良的行为习惯,找到健康成长的途径和方法,最终促成儿童个人及其家庭的自主决断和独立的调节与发展,是我们能够送给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最好的礼物。

(二)精神超越观

我们万万不可这样假定:因为特殊儿童有各种身体的机能障碍,所以一定会成为精神残疾和心理病态的患者。恰恰相反,我们必须努力工作,让他们克服自卑和无助感,成长为心理健康、精神健全的人。人的精神超越性是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最终依据。

超越性(transcendence)是我们研究心理治疗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超越性的几个最基本的含义是:第一,指超验或先验,即超出或先于经验,是人类经验之所以可能的基本根据和条件;第二,指超出当下的意识自我的限制,领悟到自我与认识对象的本真的、本质的联系,从而达到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万事万物的原初性的统一;第三,指普世性,即超越具体的社会情境和文化框架的局限,超越其局部性和地方性,达到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共同理解和交流。概括地说,超越性是对个人私我性(selfhood)的超越。在中国文化古典的心性学传统中,超越性被描述为一种逍遥自由、不为俗累、圆融自在、真趣盎然的精神生活的境界。禅宗的“无我”,庄子的“心斋”,都是这样一种不必经过思辨的理智分析而直观体证的超越性态度。

战国时期的大哲学家庄子曾经形象生动地描述过许多“形不全”而“神全”、“德全”的人物,如独脚的王骀(音“怠”),脊背上长个大包的丑陋人哀骀它(音“驼”)。他们为人洒脱,精神圆满,而受到万民拥戴、帝王景仰。被砍掉一只脚的申徒嘉,与郑国执政大臣郑子产同时跟随昏伯无人学道,两人坐同位。子产看不起残疾人,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下课之后,你走我就留,我走你就留。你见我出门也不知道回避,难道你想要与执政大臣平起平坐吗?”申徒嘉说:“先生门下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学生?”子产反唇相讥:“老兄,看看你的模样,都这副德性了,还不自知!”申徒嘉说:“只有德性修养足够的人,才知道很多事情是无可奈何的,于是能够做到安之若素,心平气和。那些笑我的人啊,大多很幸运,他们的脚没有被人砍掉。最初我听到人家嘲笑我,总是怒火中烧;现在我能够坦然面对,那都是因为我们先生的美德已经洗净了我的心灵。十九年来,先生从来没有觉得我是一个残疾人。你与我同学无形之道,却斤斤计较有形的体貌,这不是错得一塌糊涂吗?”子产当下脸色大变,立即起身承认错误,诚恳地向申徒嘉道歉。由此可见,身体没有毛病的人,精神残缺的却有很多。而身体有残疾的,精神却可以做到健全。只有精神健全的人,生活才会真正有出路,有意义,生命才不是一场又一场的灾难和无穷无尽的痛苦的叠加。精神健全的人可以超越身体的局限,达到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

《庄子·养生主》讲了林中湖畔一只山鸡的追求:“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它拒绝任何牢笼的囚禁,而喜欢在大地上自由自在地活出自己的自由精神和潇洒气概,一心一意地投身生活的自然流动而全然忘掉自己,并不关注感觉是否舒适。这才真是做到了至善而忘善。面临各种身心障碍严重挑战的特殊儿童,要克服负面情绪的困扰,获得心理健康和精神自由,悠然自得地生活,的确是值得追求的美好境界。良好的生活心态和灵活的意识调节能力,对于特殊儿童的身体机能改进也是必要的主观条件。这是精神超越观对我们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启示。

中国宋代大儒张载曾说:“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孤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西铭》)

这样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全人类为弟兄,关怀生命,弘扬人性的民胞物与的胸怀,超越个人的生死祸福和小群体的利害得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宏伟气度。我们今天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绝对不应该忽视这种超越性的优异的精神传统。

超越性心理治疗以当事人的精神成长为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治疗的总体取向或三条途径[8]

第一:舍弃现实生活中的纠葛,追求超凡脱俗的纯粹意识体验,强调对意识“自我”的否定及对现实经验世界的悬置,主张或以身体作为切入点、或以意识变异状态为途径,来实现精神的成长。常用的技术有冥想或静修,身体—心灵一体的修炼,如瑜伽术等。

第二:主张心灵发展要先经个人成长,再到超越的境界。精神性是外于意识自我而存在的潜在心灵力量,在当事人实现心理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又起着指引的作用。心理治疗就是要恢复个人心理生活与灵性的联系,既解决当下的生活问题,又在精神层面上实现发展。常用的技术有主动想象、梦的工作、艺术治疗等。

第三:主张身、心、灵一体整合性的存在,强调积极入世,从关注生活问题,注重精神性在当事人生活叙事过程中的自然展开,尤其注意治疗关系的作用,运用集体游戏、体力劳动等实践活动促进意识的流动。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和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是这一途径的典型代表。

特殊儿童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障碍,但是人性中本然就有的潜能和天性是不可忽视的。认真对待并努力发掘孩子们的善良天性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乐观地看待自己的生活处境,体验生命的真善美,应该成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首要原则和目标。

(三)动态发展观

儿童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过程之中,他们的情绪体验十分微妙,转瞬即逝。他们的行为和情绪波动的症状是流动的、可变的,因而很多负面的问题往往是可以逆转的。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身心障碍,也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其原因和结果可能相互转化、相互作用,构成互为因果的动态系统,不能用线性的、单向的、决定论的模式来静止地加以理解。

对儿童进行心理障碍的诊断和命名,需要特别慎重。因为诊断和命名作为一种极具侵凌性的社会控制的实践,对于当事人及其家庭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复杂而多面的影响。社会烙印(social stigma)对于弱势和边缘人群的伤害,有可能远远超出专业人员所能给予的实际帮助。当前中国的很多家长宁愿把有残疾的孩子藏在家中,秘不示人,是因为他们认为对于孩子的残疾诊断和标签带来的社会排斥过于强大,他们的求助行为得不偿失。

例如,一个孩子有听力障碍,是一个物理的事实,但是社会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和生活中的互动情境,可以对这个物理事实产生多种不同的影响。早期的确诊和治疗、听力和言语康复、社会交流的通畅、重要他人(如父母)是否愿意或能够学习手语与孩子交流,都可以改变儿童的发展轨迹。家庭环境是否温馨、儿童早期与人交往的经验是否丰富,周围的人们尤其是重要他人(父母或其他主要看护者)对于儿童的态度是接纳还是排斥,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否适当,相关服务是否到位,等等,都是影响特殊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仅仅根据儿童自身的某个侧面的特点,采取静态的分类诊断和整齐划一的标签,并不是最有效的干预策略。评估和干预的作用,在于把握时机,找到有效干预的契机和策略,形成合理的方案并在家庭和学校中灵活实施。这是促进特殊儿童发展的基本思路。构建广义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进行及早预防和积极干预,可以最有效、最经济地帮助特殊儿童矫正、补偿原有的功能缺陷,获得最好的社会效益,造福家庭。

特殊儿童心理咨询是这个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可以提升人际关系的质量、改善家庭环境、获取各种支持性资源,并最终激发当事人的希望和活力,从而全面改进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条件。

(四)生态系统观

生态性主要指生物(包括人)与其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的一种系统的有序性关联,主要表现为整体关联性、动态平衡性、自组织性。[9]处理复杂问题,要运用综合的系统观点。在研究特殊儿童的发展问题时,不能用单向的线性因果关系的解释方式,而应采用多元的、循环的、互为因果的解释方式。还要注意区分不同的结构层次和功能特征,从微观生态系统(家庭),到中观生态系统(学校、社区),到外观生态系统(国家、社会),再到宏观系统(国家政策、意识形态),分析各个系统的层层递进、相互关联的影响作用,把握整体的规律。

生态学取向的研究是探索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先对现象进行描述,而后再作分析。对个体—群落—生态系统和内部—外部—环境系统有机整合,构建系统性的知识和策略。

例如,特殊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适应环境并调节自身结构的过程。个体认知具有可塑性,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的环境状况和要求。而特殊儿童可塑性程度较小,适应周期较长,遇到很大困难。因此要考虑对环境状况与要求作适当调节和变动,以便于特殊儿童能够有效地做出自动调节,否则就会导致儿童的失败和挫折,陷入停滞和倒退。灵活运用多层、多元、多视角的系统思想方法,是特殊儿童咨询工作者必备的素养之一。

生态理论还处于不断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之中。杨广学等人提出人的存在的“四个世界”理论,即精神世界、关系世界、符号世界和宏观物质世界环环相扣的分层系统连环,与西方的生态理论有明显的区别。[10]

(五)以人为本的权利观

心理咨询师必须对当事人的个人自主权保持绝对的尊重,绝对要避免居高临下的施舍态度,避免指手画脚的权威主义立场,避免越俎代庖式代人决策的做法,避免自作主张和强加于人。所有人类服务工作的基本价值,源自于对生命的根本性敬畏,而超越了任何一种功利的考虑。要帮助特殊儿童实现其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必须承认人性的根本来源是天然的准则,而不是社会性的行为规范的外在要求,也不是功利主义的利害计算。

每个特殊儿童都有其个人不可剥夺的自主权利。无论他们面临的困难有多大,他们个人的生命体验和对于存在意义的追求,都必须得到尊重。社会各界对于特殊儿童的关爱,是出于人性的本来倾向,不是屈尊下顾的施舍。专业的帮助也不是要替代特殊儿童的个人抉择,而是为他们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出路、更切实有效解决方案。儿童个人自主意识的提升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是各种社会支持和教育训练的终极目标,也是特殊儿童心理治疗工作的终极目标。我们常说要“助人自助”,“提供帮助是为了让人不再需要帮助”,很好地体现了人本权利观的基本理念。“君子行不言之教,圣人处无为之事。”我们的古人已经优美地表达了这种平等待人的观念。尊重儿童,平等对待儿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理专业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的一门最基本的功课。

二、特殊儿童群体的特点

特殊儿童的心理咨询是具有明显的独特性的专业领域。它面临许多非常复杂的问题和挑战,同时又具有特别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意义和价值。

(一)特殊儿童群体具有各种各样的严重障碍和缺陷,会给咨询过程带来艰巨的挑战

1.意识和自我意识水平低下,自我调控能力有缺陷。

许多障碍程度严重的特殊儿童,例如脑损伤和功能发育不全的残疾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低下,缺少自我意识(即个人对意识自身的反思、省察能力和自控调节能力)。情感调节和自主活动调节能力有缺陷,因此严重影响适应和学习的发展。

2.语言和交流能力的缺失。

严重的语言和言语交流能力的缺失,本身就是特殊儿童障碍的一种类别,同时又是许多特殊儿童共有的障碍。如何克服种种交流障碍,也是对咨询师的严峻挑战。替代性的交流方式和手段,例如手语、图片交流系统、身体—运动的干预方式,往往是必要的手段。

3.概念思维能力局限,社会生活常识缺乏。

许多特殊儿童缺少基本的概念思维能力和社会常识,难以融入人际关系网络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日常生活自理技巧和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可能是最紧迫的干预目标。

4.物质与社会环境的隔离和封闭,以及可供选择的环境资源有限。

由于无知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局限,很多特殊儿童同时又处于社会处境不利或家境人际关系不良的困难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治疗的目标和环境改善的目标需要统一起来,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在儿童发展的早期,生态化的系统干预特别关键。对家庭提供专业和非专业的支持,是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也是我们专业工作者需要时刻关注的中心和焦点。

(二)特殊儿童群体的心理发展资源

特殊儿童群体的心理发展往往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可以利用的功能,需要咨询师予以特别关注,并学会仔细发掘,作为心理健康和发展的资源,妥善加以利用。扬长避短的心理治疗思路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

1.形象—直观功能突出

很多特殊儿童保留着较好的直观和形象思维的心理功能,所以采用替代性交流手段如手语、图片交流系统等,可以有效补偿他们的功能缺陷,实现比较顺利的人际交流,从而为教育训练和日常生活提供基本的途径。

2.感受—运动功能相对完整

特殊儿童完成感受-运动形式的任务,远远好于文字、逻辑、数字等形式的任务。家庭和学校中的教育干预应充分利用综合性的活动和开发特殊儿童的身体-运动-心理调控的潜能。非言语的交流方式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和开发利用,以便处理特殊儿童丰富的感受-运动的经验,促进心理调节能力的发展。而文字、逻辑、数字等形式的教育干预也可以在完成感知-运动任务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学校教育体系往往偏向于固定的概念化知识和文字表面形式的机械记忆。

3.想象力丰富,幻想—现实不分

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常常把幻想混同于实际,象征性游戏就是他们日常活动的基本背景。在教育训练中要注意采用多样化的媒介,例如电子新媒体,以便使特殊儿童有机会接受各种新鲜的经验,鼓励他们形象直观的感受和活泼生动的表达。在本书中我们将特别强调综合性的游戏和艺术化表达的重要性。例如,采用戏剧表演的课程组织策略,是学校特殊教育的一个十分有潜力的领域。

中国文化和教育传统中有一种十分偏颇的倾向,那就是忽略、抹杀儿童的独特经验,认为幻想和游戏都是不成熟的因而是病态的东西。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推行的成人化的教育模式,严重地压抑了儿童的人性需求的表达。特殊儿童的心理治疗一定要自觉地克服这种否定儿童的主体地位的倾向。

4.对于重要他人和生态环境的依赖

相对于普通儿童,特殊儿童往往独立性不够,尤其在日常生活中特别依赖他人的直接帮助。重要他人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人际关系的影响力来开展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此外,由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其生态环境关系密切,应该对整体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下大力气。在特殊儿童心理干预中,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环境治疗等技术的运用十分重要。

从尊重儿童心理世界的真实体验出发,到系统地改造儿童生存的环境,尤其是人际关系的环境,是我们在本书中反复强调的基本思路。例如在儿童中心式游戏治疗中,治疗关系的作用比实体技术的运用都更重要。

三、特殊儿童心理咨询方法选择的原则

根据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观,我们认为,每个生命都具有本然的价值,都值得敬畏和尊重的。每一个特殊儿童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体验和追求幸福的权力。因此,必须无条件地把每个特殊儿童都看做是和我们平等的人。这是心理咨询专业的基本价值定位。所以,我们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一)超越性原则

特殊儿童教育干预要注重个人的原始生命体验和人类普世性的意义追求,即超越性原则。人类生命的原始形态和儿童的基本体验要得到尊重,超越性的或者说绝对的价值必须引领相对性的文化价值。需要警惕教育领域里过度的功利主义,以及根据外貌、形体、能力等实行歧视性的对待和教育资源的剥夺。要关注特殊儿童的内心体验和生活质量的提升,维护其人格尊严,生命的超越性意义是不可剥夺的,千万不可只用经济效益、利害得失的功利主义标准来判断特殊儿童人生是否具有价值。

(二)赋权性原则

专业的、社会的帮助要致力于个人和家庭自主能力的提升,即赋权性(empowerment)原则。对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援助和支持,包括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帮助,目的是为了提升个人和家庭的独立自主性和资源利用能力,避免产生对于外在支持的依赖性。[11]要注重依靠自然的社会组织形态的力量,尤其是家庭和社区的草根性组织的作用。特殊儿童家长联谊会、残疾人士自助小组等等民间团体的组织和成长经验,值得提倡和推广。很多特殊儿童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深入钻研,不断实践,最后竟成为相关专业的行家。他们的榜样作用和教育宣导作用应该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临床实践性原则

特殊儿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要注重科学规范与人性价值的统一,即临床实践性原则。专业的心理干预首先是一种世界个人身体的社会政治实践,涉及当事人的基本权利,必须严格遵循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专业伦理,任何人都不得用科学研究或其他名义侵犯个人及家庭的权益。

当前我国有关专业的发展相对滞后,需要认真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的心理学研究和理论创新的工作也需要在应用和实践中不断改进。

(四)创造性表达原则

特殊儿童的心理干预要注重想象的表达与生活适应的结合,即创造性表达原则。特殊儿童情感的身体性和艺术性表达,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和鼓励,尽量避免单调、冗长、成人化的说教和抽象的概念分析,以及对于程序化工具和机械式数据的过度依赖。一定要充分利用特殊儿童的幻想、身体活动、艺术媒介和象征性游戏,促进个人意义的探索、表达和交流,让特殊儿童的生命展现出亮丽的色彩,获得丰富的人生意义。

著名的法国儿童精神分析学家弗朗索瓦兹·多尔多(F.Dolto)认为,“成人中心论”的老传统剥夺了孩子的主体性、话语权和根本利益。她说:“家长如同君主统治人民一样教育孩子。成人所表达的意识形态思想总是不断地把儿童从他本身夺走,剥夺他的历史。”[12]

当前,尤其在一些科学主义盛行的西方国家,铺天盖地的医学和科学话语把儿童变成了实验处置和客观分析的对象,残暴地掩盖了每个儿童本然具备的生命的现实意义、个人的精神力量、创造性的潜能。成人中心化的社会仅仅关注投入、产出和回报的经济盘算。[13]成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备受挫折,充满了恐惧,处处表现出心理防御,并将自己的失败投射到孩子身上,要求儿童做到理性、勤奋、高效、成功。而这样做的后果,可能就是造就许许多多学业失败、适应不良的孩子,然后再用精神药物、训练营和囚禁等种种暴力作法来治疗和控制他们。

象征性的意义表达是孩子体现自己人生意义的必然要求。儿童的梦和幻想、自发的游戏、天真的故事、涂鸦一样的艺术作品,等等,都是心理健康成长必要的基本素材,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