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特征

智力障碍的儿童在如下几个方面与普通儿童不同:认知过程、语言的获得与使用、运动技能以及个体和社会特征。

(一)认知功能

人在认识外界事物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信息处理模式(图4-1)认为,从接受刺激到做出反馈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①感知:对刺激物的感知。

②中枢处理过程:运用记忆、推理和评价等处理过程将刺激物归类。

③表达:从所有可能结果中选出答案。

影响并控制这些步骤的决定因素是执行功能——决定我们将要注意什么(理解),我们采用什么问题处理方式(中枢处理过程)以及对行为做出的反应(表达)。最后,反馈是我们对刺激反应的结果,它成为新的刺激,重复上述过程。

图4-1 信息处理模式

我们使用这种信息处理模式来分析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过程。到底是哪一部分功能的发展不足导致了儿童认知功能的缺失呢?是感知过程,是不会表达,是缺乏反馈,是中枢处理过程的问题,还是执行功能没有发展出来,抑或是诸多环节都存在问题?经研究发现,执行功能是影响智力障碍儿童认知的一个主要因素。他们不能理解事物,不知道应注意什么,不知使用什么策略来处理,以及不能做出适当反应。用教师的话说就是他们缺少“好的判断”。

许多孩子在中枢处理过程中也存在问题。归类(对信息进行组织)对智力障碍儿童来讲是一个难题。从认识物体的速度看,智力障碍儿童比普通儿童慢得多。比如,李孝忠(1995)在一个实验中,向儿童呈现他们所熟悉的物体(苹果、桌子、猫)的画片,呈现时间为22毫秒,普通儿童能认知57%,而智力障碍儿童不能认知画片上的任何物体。如果将呈现时间延长至42毫秒,再重复上面的实验,结果普通儿童几乎能认知画片上的全部物体(95%),而智力障碍儿童只能认识画片上一半的物体(55%)。智力障碍儿童知觉物体的速度如此之慢,是与他们知觉范围狭窄分不开的。学龄儿童可以很快地将事物进行归类:椅子、桌子、沙发是家具;苹果、桃子、梨是水果。对智力障碍儿童来讲则很困难,他们不能指出火车与汽车的区别。

此外,记忆力也是智力障碍儿童的一个难题。刘在花等(2003)的研究发现:智力障碍者的初级记忆能力与非智力障碍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然而,智力障碍者的次级记忆能力却显著低于同龄人。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智力障碍者的次级记忆能力非常有限;其二,将信息从初级记忆传递到次级记忆的机制有缺陷。学者们围绕第二点展开了大量研究。实验证明,复述确实是将信息从初级记忆传递到次级记忆的机制。许多研究只是试图通过实验证明智力障碍者不能有效使用策略,而另一些研究者却努力探寻能够提高智力障碍者记忆成绩的干预措施,他们希望这些教育干预措施能够矫治复述缺陷,然而,这一研究思路容易产生两个问题。第一,迁移失败。即便能够将有效的策略教给智力障碍者,并让其利用这些策略完成某一具体任务,但是当任务稍有变化后,智力障碍者就不能将所学策略有效地迁移到新任务情境中。第二,策略无效性并不是智力障碍的唯一缺陷。郭海英等(2010)对智力障碍学生言语认知加工过程的实验研究发现,智障学生的记忆力可通过多次重复学习得以提高,智障学生的长时记忆能力优于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听觉记忆又优于视觉记忆和视觉理解广度。

(二)语言发展

缺乏解释性语言是智力障碍儿童在语言方面最大的缺陷。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在语言的结构和内容上有缺陷,对中度智力障碍的儿童来讲,语言的发展更为严峻。除了发展缓慢,神经与生理上的一些缺陷也影响语言的发展。例如,大脑受损伤,对语言的发展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国内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研究发现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较一般儿童迟缓,且水平较低。他们对单句的理解仍停留在词序和事物的具体性上,难以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难以进行真正的抽象概括,也难以对单句进行深入复杂的理解。马红英等(2001)对中度弱智儿童的句法结构状况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与正常儿童大致相同,但他们对结构复杂和逻辑性强的单句句法结构还未完全掌握,在使用复句时有时会出现语序混乱,致使表达出现障碍。刘春玲等(2010)研究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具有语义理解的障碍,比如在配对形容词词义的理解过程中易出现错误。但在语用能力方面,唐氏综合征儿童的整体语用能力优于其他障碍儿童,同时理解指示词语的能力优于指示词的表达能力。

(三)运动技能

在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上,因为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比正常儿童有稍多的视觉、听觉以及神经问题,智力障碍儿童要稍低于正常儿童。尽管如此,轻度智力障碍儿童之中还是有一些身体与运动技能英才的人。大多数中度智力障碍的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有严重障碍,缺乏良好的协调、步态以及良好的运动技能,更多地表现为呆板、步伐僵硬。

(四)个性及社会性

张福娟(1996)曾利用《缺陷儿童人格诊断量表》对智力障碍儿童的人格特征与普通儿童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在人格因子方面,适应性和分化性因子发展较差,自我发展性因子较好。同时也表明了智力与个性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智力损伤越严重,对个性发展的影响也越明显。有研究也表明,智力障碍儿童在未成熟性、自卑感、社会性、自我中心等人格特质方面发展相对较好,较差的人格特质主要是坚韧性、固执性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质。在人格因子方面,分化性最差,其次是适应性。在人格类型方面,相当部分智力障碍儿童存在着人格问题。智力障碍儿童的人格因子在适应性方面表现出了随年龄的增长而日渐成熟,其他因子无此明显现象。

学校教育致力于发展智力障碍儿童人格及行为有如下两个特殊原因:第一,非典型的行为会成为课堂的障碍;第二,成人的社会适应主要依赖于社会技能与行为方式。智力障碍儿童常在个性特征和社会特征中有特殊问题。部分特征(受限的注意范围、较低的耐挫折能力)都会导致失败。智力缺陷是否影响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至今尚不能确定,但我们在前面讨论的语言发展受限对社会适应却有消极影响。

(五)积极品质

尽管智力障碍儿童在各方面能力上存在局限性,但他们同时也拥有诸多积极的品质。一方面,智力障碍儿童身上单纯、质朴、与人为善的品质,在今天的社会交往中显得难能可贵。以“唐宝宝”为代表的智力障碍儿童在与他人互动中有更多的积极情感交流,会更关注他人的感受。Kasari等(2003)的研究发现,唐氏综合征儿童在移情和对他人痛苦的反应中表现较好,并会采取触摸、轻拍等亲社会行为去安慰他人。另一方面,智力障碍儿童也有可能在音乐等艺术领域具备独特的天赋和潜能,在支持性的环境和条件下,也会成就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