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什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镜与灯:关于文学的比喻

不知有多少人曾经被文学的世界所打动,可是,更多的时候,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可能并不去思考什么是文学。也许人们觉得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问题,谁还不知道文学呢?有如人们知道哪是自己的头哪是自己的脚一样简单。但是,这个看上去是不证自明的问题,其实却是相当复杂的。古往今来,理论家们不知提出了多少种观点,可谓莫衷一是。

或许是因为文学更适于形象的表述,文学的定义最流行的不是抽象的阐释,而是形象的比喻。我们看到,有人把文学比喻为镜子,有人把文学比喻为灯,还有人把文学比喻为画。不同的比喻代表着不同的文学观,代表着不同的美学观。这些生动而有趣的比喻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容易地走近文学。

把文学比喻成一面镜子,是各种关于文学的比喻中最古老的比喻之一。在西方思想传统中,古希腊的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谈到了这一比喻。他把画家和诗人比喻成一个拿着镜子的人,向四面八方旋转就能造出太阳、星辰、大地、自己和其他动物等等一切东西。10按照柏拉图的比喻,文学就好比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把面对它的一切东西照出来。

柏拉图以后,把文学甚至绘画艺术比喻为镜子,就成为一个经典比喻被确立下来了。大画家达·芬奇和大作家莎士比亚都曾经从不同角度谈到过这一比喻。俄国的别林斯基更是明确地重申了这一比喻,他说:“它(指文学)的显著特色在于对现实的忠实;它不改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像凸出的镜子一样,在一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来,从这些现象里汲取那构成丰满的、生气勃勃的、统一的图画时所必需的种种东西。”11

与西方古老的镜子比喻不同,在中国传统中,很早很早就把文学比喻为一种发光体。镜子的比喻往往把文学看成了一种表现方法,而发光体的比喻把文学看成了心灵的表现。中国的庄子把心灵当作是发光的物体。《庄子·庚桑楚》谓:“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这里的“宇”就是心灵,在庄子看来,只要心灵宁静而祥和,就能发出自然的光芒,既可以照亮人类的精神世界,也可以照亮物质的世界。心灵世界在自然状态中是处于诗意的澄澈状态中的。庄子在《齐物论》中说:“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世界,就能照亮世界。因此,中国古典文化把人类的精神创造理解成发光的物体称之为“文明”。文学的创造更是照亮世界的火炬。《国语·楚语上》记载了这样一段话,“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在此,“耀明其志”,显然是把诗比喻成一种发光体。这个发光体是日月星辰还是灯烛之类呢?从这段话并不能看得很清楚。不过,我们可以从钟嵘的《诗品序》来进一步体会古人的这一比喻。《诗品序》说: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癨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三才,就是天地人;万有,就是万物。照烛三才,晖丽万有。何等光耀!非一般灯烛可比,可谓与日月同辉。

在西方,把文学比喻为一种发光体是从近代以来开始时兴的。美国批评家M.H.艾布拉姆斯写了一部文学理论的名著,书名就叫《镜与灯》。艾布拉姆斯在这部著作中描述这一理论现象时,提到了英国批评家哈兹里特的话:

如果仅仅描写自然事物,或者仅仅叙述自然情感,那么无论这描述如何清晰有力,都不足以构成诗的最终目的和宗旨……诗的光线不仅直照,还能折射,它一边为我们照亮事物,一边还将闪耀的光芒照射在周围的一切之上……12

在这段话里,哈兹里特把诗比喻为一种发光体。艾布拉姆斯把这一发光体直接解释为灯。他说,“哈兹里特在镜子之外又加上了灯”13

除了镜子与灯,中外都有把文学比喻成画的例子。宋代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14。在西方有“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的类似说法15

通过比喻,或许对我们理解文学是什么这一难题能有些帮助。因为生动的比喻意象可以使我们更真切地理解这一抽象的问题。除此之外,比喻意象与抽象的命题相比更具弹性,有更丰富的蕴涵。不过,实际上,在每种关于文学的比喻后面,都有相关的理论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