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赵国
很快,这一爆炸性的消息就传到了长安。
作为汉国宗族大将,刘曜当然不可能对此袖手旁观。
他马上点起兵马,率军杀向平阳。
走到半路,他碰到了从平阳逃出的汉国太保呼延晏,这才知道刘氏宗族包括自己的母亲和哥哥在内已被靳准屠戮殆尽。
在呼延晏等人的拥戴下,刘曜在行军途中登基,成为汉国的第五任皇帝。
刘曜是汉国创始人刘渊的堂侄,幼年丧父,由刘渊抚养长大,算得上是刘渊的半个儿子。
8岁的时候,有一次他跟随刘渊去山上打猎,没想到天气突变,一声巨雷突然在他们头上炸响,很多人都吓得扑倒在地,而小刘曜却依然谈笑自若,毫不在意,因此刘渊忍不住对他赞叹不已:这孩子真是我家的千里马啊!
成年后的刘曜文武全才,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箭术尤其精湛,史载他竟然可以射穿一寸厚的铁板—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要知道即使是现在大名鼎鼎的AK47自动步枪的穿甲能力也只有8毫米!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的长相。
他身高9尺3寸,折算成现在的尺寸大约为2.25米(仅比姚明矮1厘米),可惜那时候篮球还没发明,否则凭他超人的身高和矫健的身手绝对是NBA的超一流明星。
最奇特的是,他生下来眉毛就是白的,仿佛传说中的白眉大侠。
自刘渊起兵以来,刘曜一直被委以重任,四处南征北战,打洛阳,攻晋阳,克长安,为汉国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
如今匈奴刘家人口凋零,无论血统还是威望,无论是能力还是资历,刘曜的继位都可谓是实至名归,无可挑剔。
尽管意外地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刘曜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他知道现在还远没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平定靳准之乱。
在草草举行了一个登基仪式后,他就继续马不停蹄向平阳进发。
然而,还没等他赶到平阳,石勒已经先到了。
这几年,石勒雄踞河北,兵强马壮,听到靳准谋逆的消息,他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没有一秒钟的犹豫,他就决定马上发兵勤王。
是的,在这个时候率军去平阳平乱,既能彰显自己的忠心,增加自己的声望,又有机会兼并平阳附近的地盘,扩充自己的实力,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他立即率精兵5万出发,日夜兼程,很快就来到了平阳郊外。
眼看石勒来势汹汹,靳准不敢怠慢,慌忙派兵迎击。
然而,论钻营,他也许算得上是大师,论打仗,石勒才是大神。
面对靳准的挑战,石勒先是坚守不出,直到靳准所部锐气丧尽后才突然发力,大军尽出,很快就大获全胜,攻下了平阳的外城。
这下子靳准再也沉不住气了,只好派使者向石勒请和。
石勒把使者送到了刘曜那里—是否要和叛徒讲和,还是让刘家的人来决定吧。
见到靳准的使者,刘曜灵机一动,心生一计。
他对使者非常客气,好酒好菜好礼好话,一样都不少,还言之凿凿地说:皇帝无道,靳准的做法不但无过,反而有功,要不我怎么能当上皇帝呢。你回去劝说靳准投诚,我不但不会治他的罪,还会让他做相国,委以朝政。
使者连忙回去向靳准汇报。
靳准也是玩阴谋出身的人精,对刘曜的用意心知肚明。
这种话要靠得住,除非骡子能生育!
他当然不会上当,对此嗤之以鼻。
然而,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靳准的两个堂弟靳明、靳康就是这样的蠢猪,他们居然对刘曜说的话深信不疑,两人联手发动兵变,杀掉了大哥靳准,随后派人给刘曜送去传国玉玺和靳准的人头,表示愿意投降。
得知这个消息,石勒不由得大怒。
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猪却跑到了别人家的猪圈,这算个什么事!
于是他立即下令全军出动,对平阳内城发动猛攻。
靳明、靳康等人无法抵抗也无心抵抗,慌忙带着家人仓皇西逃,投奔了刘曜。
他们满怀着希望而来,没想到迎接他们的,却是刘曜冷冰冰的面孔和刽子手冷冰冰的大刀!
靳明、靳康以及靳氏满门全部被刘曜斩首。
同一时间,石勒顺利攻入了汉国都城平阳,他把刘聪营建的宫室全部焚毁,随后留下部分兵将驻守,自己则率军撤回了襄国。
随后石勒遣使向新皇帝刘曜告捷。
刘曜下旨加封石勒为太宰、大将军,晋爵赵王。
使者带着圣旨开开心心地回去复命。
但正如宇宙总是充满了黑洞一样,历史总是充满了变故。
一个变故的发生彻底改变了此后的历史进程。
使者前脚刚走,就有人对刘曜说:石勒派使者来,名为请功,其实是为了窥探您的实力。等这个使者回去后,肯定就会发兵攻打您。
刘曜当时无论地盘还是兵力都不如石勒,听了这话心里顿时就慌了。
也许是生怕自己的底细真的泄露出去,他马上派兵追回了石勒的使者,不仅收回了成命,还杀死了使者。
刘曜的这一做法终于彻底激怒了石勒,他再也按捺不住了,愤愤不平地对下属说:他们刘家的基业,可以说都是我创下的。现在居然反过来算计我!什么赵王、赵帝,我自己就能做,哪里用得着通过他刘曜!
石勒决定和刘曜分道扬镳,正式决裂。
与此同时,回到关中后的刘曜宣布定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
和刘渊不同,他是个极端的匈奴民族主义者,认为自己是堂堂正正的冒顿单于之后,根本不屑于借汉朝的壳上市,因此他才会一上台就立即修改国号,与汉人建立的汉朝彻底撇清关系。
之所以起名叫赵,据说是因为刘曜之前曾被封为中山王,而中山属于赵地。
公元319年11月,石勒也在部属的拥戴下称王,定都襄国,国号同样是赵,史称后赵。
从此,北方大地上出现了两个赵国,前赵的地盘主要在关陇一带,后赵则囊括了洛阳以东的大部分地区。
不过,此后的五六年间,两赵之间并没有发生任何战事,甚至连牙齿误咬舌头的误伤也没发生。
这当然不是说他们两家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签订了互不侵犯友好条约,而是因为他们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有各的麻烦,都要先稳定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