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百舸争流——驰骋国际市场的中外资银行》是“银行国际化系列报告”的第三期成果,报告将对国际银行业的分析拓展至了非系统重要性跨国银行。从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到对标国际一流的新高度,再到放眼全球的多维度视角,希望通过对全球银行的国际化现状的展现与分析,进而挖掘银行业国际发展的因缘与意义,提供合理的国际化策略参考。与前两期报告相比,本期报告具有更简洁的评分体系、更丰富的案例内容、更多元的分析视角、更全面的BII排名等特点。
为更清晰有力地反映银行的国际发展情形,本期报告对BII测算体系进行了合理调整,在2016年八大指标基础上进行了分类,以境外资产积累、境外经营成果和全球布局等直接反映银行国际化水平的三大指标作为一级指标,构建BII评分体系,并设置相应的二级指标,在行文分析中进行详细解读。这样一来,既简化了BII的评分程序,又保证了全本报告的完整性,而跨境并购案例则从另一个视角对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历程进行了补充。
本期报告依据系统重要性/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银行两个维度,来观察不同类型银行的BII表现。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国际化水平始终处于高位,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发达国家银行的国际化仍有提升态势,新兴市场国家银行的国际化仍处于波动状态,中资银行相对其他四个金砖国家的主要银行表现更为稳健。
基于新的银行分类,参与本期BII测算的10家中资银行、22家非中资系统重要性银行以及17家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发达国家银行的国际化水平相较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偏高。2016年全球银行BII位列前20名的银行均为发达国家银行,其中,法国占3家,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各占2家。新兴市场国家在前50%(即前25名)的排名中仅有中国银行一家处于21位,南非标准银行、印度巴罗达银行、俄罗斯联邦外贸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则进入了排名前30位。除中国银行与南非标准银行外,其余新兴市场国家银行2016年的BII分值均在20以下。
2016年各银行的国际化活动有增有减,未来银行的国际化环境依然多变,银行在谨慎制定国际化战略、加强跨境风险防范的同时,或可抓住各类区域合作战略的契机,切实提升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