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吴哥古迹国际保护行动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吴哥古迹与世界遗产

第一节 吴哥古迹简介

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西北约240千米处的吴哥古迹“吴哥”来源于梵语Nagara,意为都城。,是公元9—15世纪柬埔寨吴哥王朝的都城所在。吴哥建筑群始建于公元9世纪。当时,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802—835年在位)宣布从爪哇独立,并完成了国家统一,自此开启了柬埔寨历史的新篇章。他首先将都城定于今吴哥东北约30千米的荔枝山区域,此后几百年间国都虽几经变动,但一直在今天的吴哥/暹粒地区附近,后人习惯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吴哥王朝吴哥王朝世系表见附件1。

图1.1 吴哥通王城城门本书中的照片,如无专门说明的,由两位作者或援柬工作队其他成员拍摄。

吴哥王朝鼎盛于11世纪,是当时称雄中南半岛的大帝国,也是柬埔寨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从12世纪中叶开始,吴哥王朝陷入连年征战,吴哥王城也曾被占婆(主要统治区域在今泰国境内)占领。在阇耶跋摩七世统治期间(Jayavarman VII, 1181—1215/1220年在位),吴哥王朝得到复兴,并开展了大量的建设项目。但国家在他死后又迅速衰落下去,期间吴哥城也曾数次被泰国军队攻占。1431年,吴哥又一次被泰国阿瑜陀耶王朝的军队占领,国王决定放弃吴哥进行迁都,并于1434年定都于今天的金边,吴哥王朝宣告结束。吴哥建筑群也从此逐渐荒芜,慢慢湮没于茫茫热带丛林之中。


之后吴哥地区虽然一直有少量民众居住,也曾陆续有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传教士到达过这里,但它一直不为外界所广泛知晓。直到400多年后的1860年,吴哥古迹被法国自然科学家亨利·穆奥(Henri Mouhot)发现,并向欧洲和世界广为宣传介绍,它才重新进入世人的视野,并逐渐开始得到保护。

图1.2 法国自然科学家亨利·穆奥(Heri Mouhot, 1826—1861)

今天人们通常所说的吴哥古迹共包括大小各式建筑600余座,分布在约400多平方千米的丛林中,其中最广为人知并最具代表性的是吴哥通王城(Angkor Thom,亦称大吴哥,在高棉语中意为“大城”)和吴哥窟(Angkor Wat,亦称小吴哥Wat是高棉语中的“庙”, Angkor Wat意为“都城庙”。)。吴哥通王城由上述复兴吴哥王朝的阇耶跋摩七世在原先的吴哥王城附近修建,占地约10平方千米,四周围绕以约7米高的城墙和宽达100米的护城河,东边有两座城门,其余每边各有一座城门。王城内重要的建筑包括巴戎寺(Bayon)、巴方寺(Baphuon)、王宫(Royal Palace)、斗象台(Terrace of the Elephants)、十二塔(Prasat Suor Prat)等。

图1.3 巴戎寺

图1.4 巴戎寺著名的“高棉的微笑”雕像

巴戎寺位于王城中心,是阇耶跋摩七世修建的国家寺庙,寺门向东,内外两层回廊皆刻有浮雕。外回廊的浮雕内容包括战争及耕种、渔猎、集市贸易、婚礼、杂技等场面,内回廊的浮雕内容主要以神话故事、王宫生活为主,而令巴戎寺举世闻名的则是第三层上的54座刻有“高棉微笑”的独特脸形塔。


王宫在巴戎寺北边,由于当时的宫殿是木结构,现巳无存。王宫前的高台是国王听政、接见外宾和检阅军队的地方,石台上的木构建筑也已不见。由于高台阶沿雕刻一排巨象,因此被称为斗象台,台前广场对面有小石塔12座。


王宫附近的巴方寺建于11世纪中叶,是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1050—1066年在位)所修建的国庙。巴方寺的高架甬道长达170余米,正殿分为5层,向上逐渐缩小,回廊中有大量的小幅浮雕,有以印度史诗为题材的故事,也有描绘古高棉人日常生活的场景。殿后西侧有一尊巨大的卧佛,据推测是15世纪以后人们拆除了部分原有建筑,用拆下来的石块所建造。卧佛尚未完工,仅堆砌出了躺卧的形状。


位于吴哥通王城南门外的吴哥窟不仅是吴哥古迹的重要象征,还出现在柬埔寨国旗上,成为整个国家的象征。它由苏利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 ,1113—约1150年在位)下令修建,坐东面西,围绕以宽达190米的环濠,周长5.6千米。环濠内有石砌的外、内围墙各一道,从西门穿过外墙后有一条300多米长的神道通往内墙,神道两侧各有一座藏经阁。吴哥窟的主殿位于内围墙里,坐落在三阶层的台基之上,每层台阶上都有石砌回廊。吴哥主殿的浮雕内容主要取自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

图1.5 王宫遗址

图1.6 斗象台

图1.7 巴方寺

图1.8 巴方寺卧佛

图1.9 吴哥窟

图1.10 柬埔寨国旗

在吴哥窟和吴哥通王城附近其他著名的建筑还有巴肯寺(Bakheng)、塔布隆寺(Ta Prohm)、茶胶寺(Ta Keo)和周萨神庙(Chau Say Tevoda)等。


巴肯寺由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889—900/915年在位)下令修建。当时耶输跋摩一世将都城从东南方向的罗洛斯迁至现吴哥王城所在地,以巴肯寺为中心,建起一座4平方千米的王城。巴肯寺是一座以砖为主的砖石结构建筑,建于巴肯山之上。巴肯山虽然只有67米高,但山势峭立陡峻。巴肯寺是吴哥王朝第一座借助自然山丘修建的庙宇建筑,在其中融入了深刻的印度教宇宙象征意义。12世纪,阇耶跋摩七世在巴肯寺北面新建了吴哥通王城,形成了今天巴肯寺位于王城南门之外的格局。

图1.11 巴肯寺

图1.12 塔布隆寺

茶胶寺位于王城东边胜利门外约1千米,建造于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历经数位国王,但最终并未完工。高大的须弥台以及坐落于须弥台之上的中央五塔象征着须弥山,即宇宙的中心,同时也是神的驻锡之所。茶胶寺处于庙山建筑形制的转型时期,新旧建筑元素同时出现使茶胶寺在吴哥历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周萨神庙位于吴哥通王城胜利门外,建于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是一座印度教寺庙,以胜利门外延伸的道路为轴与托玛农神庙(Thommanon)对称布局。周萨神庙在吴哥古迹中属于中小型寺庙,建筑形制端庄精巧,建筑风格呈现出均衡、层次丰富的平面式布局和主次分明的单体建筑形式,建筑形式多样,自身特色十分鲜明。

图1.13 茶胶寺

塔布隆寺位于王城东约2千米,该寺始建于1186年,是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其母而建。塔布隆寺的建筑风格与巴戎寺相近,但寺内没有太多的浮雕,学者们认为这是因为在阇耶跋摩七世去世后,该寺被变为一座印度教寺庙,寺内的佛教浮雕作品大部分被毁的缘故。根据在寺庙中发现的一块梵文石碑的记载,塔布隆寺历史上规模巨大,像是一座微型城市,在外墙和第四道围墙间除僧侣外还住有一万多居民。今天的塔布隆寺遗址以寺内与建筑融为一体的参天巨木闻名于世,据统计寺内共有150余棵古树,属于30多个品种。


除了密集分布在吴哥通王城和吴哥窟区域的古迹,重要的吴哥古迹还包括南部的罗洛斯(Roluos)遗址和北部的女王宫(Banteay Srei)。


罗洛斯位于吴哥通王城东南约20千米,是9世纪末耶输跋摩一世迁都吴哥前吴哥王朝的早期都城,现存神牛寺(Preah ko)和巴空寺(Bakong)等寺庙是吴哥早期建筑中保存最好的。神牛寺建于880年,得名于中央庙塔前的神牛雕像。它是吴哥早期红砖风格的代表,建筑实体采用砖砌的方式,但门柱、门框、门楣、神像等已改为由砂岩石建造而成。巴空寺建于881年,是目前所知吴哥第一座用砂岩石块代替红砖的寺庙,整个建筑顶部历经重建,但确切建筑年代不详。巴空寺顶端舍利塔仍然保留了传统砖造的形式,以五层逐渐向上缩小的须弥台构建起“山”的象征,是典型的庙山建筑。在最高层的平台中央又修建了15米的高塔,并设有长900米、宽700米的环绕整个建筑的护城河。


女王宫位于吴哥通王城北部约25千米,于1914年前后被法国人发现,由于其格局小巧,建筑装饰华丽,女性雕像妩媚,被法国人认为是古代嫔妃居住的宫殿,并定名为女王宫。但根据后来发现的石碑铭文,它始建于公元967年,由国王罗贞陀罗跋摩(Rajendravarman,944—968年在位)将这片土地赐给国师雅吉纳瓦拉哈(Yajnavaraha),后者在上面修建寺庙,供僧侣修行者居住静修。寺庙采用红砂岩,雕刻细腻精美,除大量浮雕外,还有许多透雕和半透雕,具有极强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门楣上的山花装饰也极尽华美。

图1.14 神牛寺

图1.15 巴空寺

图1.16 女王宫

图1.17 女王宫精美的山花装饰

图1.18 东池遗址

图1.19 西池

除了上述令人赞叹的宫殿与寺庙建筑杰作,吴哥古迹的修建和繁荣也和高度发达的水利系统密不可分。早在吴哥王朝的第三位国王因陀罗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在位期间(877—886/889年),就在吴哥周围建造了庞大的水利灌溉系统,极大地促进了稻作农业的发展。其子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886/889—900/915年在位)继续在吴哥地区兴修水利工程,并建造了一个长7千米、宽2千米的大型水库(即现在的东池East Baray)。经过历代不断的修筑,今天依然能看到的古代水利工程设施还包括罗莱池(Indratataka Baray)、西池(West Baray)、北池(Jayatataka Baray)和王室浴池(Srah Sra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