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问题应怎样成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起点
社会问题是公益创业的起点。所谓社会问题“是指那些表现为社会关系失调、影响社会多数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其本质是一种社会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社会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地区所呈现的社会问题表现形式可能各不相同。因此,发现、分析社会问题是制定解决社会问题策略的先行步骤。
如何发现社会问题呢?
第一,关注社会热点。所谓社会热点是指受广大社会公众关注或欢迎的新闻或信息,或某个时期引人注目的事件或问题。就公益创业者来说,化解社会矛盾,助力社会公益,就要从社会热点入手,寻找创业机遇。
第二,关注身边。人类任何时候都呈现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我们要从身边接触到的社会问题入手,剖析问题成因,寻找公益创业的切入点。
第三,查阅资料。为了更加全面、客观、深刻地认知社会问题,我们还需要搜集、掌握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掌握党和国家对相关社会问题的方针、政策及规定,了解本领域内重要的研究机构、企业或社会组织的发展动态,从而为公益创业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
第四,实地调研。实地调研直接面对调研对象,包括在社区进行街坊,在居民家庭面对面访问,在会议室举行焦点小组座谈等,这些都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社会问题的第一手资料。
除了发现社会问题之外,还必须要科学、客观地分析社会问题,找到社会问题产生、变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才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总体来说,社会问题的分析过程大体可分为如下步骤。
第一,选择问题。选择一个自己专长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是开展公益创业的必要步骤。公益创业者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和动机判断和选择一个现实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如教育问题、养老问题、环保问题等;二要确定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明确研究范围和聚焦点,将模糊、笼统、宽泛的问题具象化、精确化。
第二,研究设计。公益创业旨在解决社会问题。因此,针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案设计应遵循“求实、严谨、进取”的作风,确保研究方案的全面、客观、可操作。
第三,资料搜集和分析。资料与信息的搜集工作是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性工作。针对确定的社会问题,需要耐心、细致、仔细地开展资料搜集工作,同时在整理分析信息时善于提出新的疑问,以便更加全面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在获取大量研究所需要的信息后,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从而发现规律并得出结论。
第四,撰写报告。调研报告是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分析研究后,揭示社会问题的本质,总结出经验教训,寻找出规律性,并以书面形式予以陈述。调研报告主要分调查情况和分析研究两个部分,要求做到素材丰富、客观,主题突出,研究深入,用词准确,文风朴实,逻辑严谨,条理清晰,体现专业性,富有情怀。
在社会结构加速变迁的时代,影响社会运行与社会生活的诸种矛盾与困扰在当代中国已经凸显或多发。大学生公益创业者把视野投向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就必须了解当前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有哪些表现?
第一,结构性社会问题,指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由于社会结构转型带来的内部功能障碍、关系失调等造成的社会问题,如人口增长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无法接纳大批涌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员而出现的长期就业困境,由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而引发的贫富分化现象等。
第二,变迁性社会问题。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诸多不可逾越的社会问题,如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逐渐被打破而增强的社会流动相伴随的城市病和空心村问题,强大的人口压力和工业化进程而引发的生态平衡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老龄化问题和婚姻家庭问题等。
第三,越轨性社会问题,指由于个人行为偏差而引发的危害个人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等问题,如青少年犯罪、假冒伪劣欺诈行为。
第四,病态性社会问题,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有悖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那些畸形、丑恶的社会现象,如吸毒贩毒、艾滋病流行、封建迷信活动等。
第五,心理性社会问题,指由于社会急剧转型引起的心理负荷加重和心理震荡,或者由于个人遭受挫折、创伤、身心疾患无法调试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如社会焦虑现象弥漫,精神病患者增多,自杀率上升等。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