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座椅发展的历史
通过观察发现,现代人类似乎习惯于采用容易使脊椎疲乏及背部疼痛的坐姿。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原先栖住在树上,但是经过漫长的进化后,他们离开了可以保护他的森林,开始直立行走,走出大草原。为了要适应直立行走方式,人类必须要改变它的结构,但这个改变使得人的骨骼架构要负荷比原先更大的负担,关节和韧带的磨损也相应增加。人们为了要让骨骼减轻负担,他们偶尔也会坐在地上、石头上、倒下来的木头上、动物的头骨上或是自己的小腿上。
蹲坐的姿势,是除了站着、躺着两种姿势和缩腿坐着外,松弛身体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对于只坐在椅子上、弹簧椅上、沙发上或汽车座椅上的高大西方文明人是很难采取这种蹲的姿势的,因为大部分的人将会失去平衡而向后跌倒,这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骨骼缺少柔韧性以及他们习惯于靠背的缘故。东方人对于舒适的解释是:能坐着就不要站立,人随时随地都是肌肉系统的主宰者。而且东方人对身体姿势的要求是要尽可能地让自己身体内部的组织松弛、舒适,所以才采取蹲坐这种祖先传下的姿势。收缩双脚同时放松肌肉,不需要倚靠任何东西来支撑,只要能让身体达到休息状态就行了。躺着也不只是当作一种睡觉的姿势而已,它也是在谈话中让身体松弛的一种姿势。西方人认为的舒适是在坐的时候把双脚交叉放着,为了维持这种姿势,身体需要一个外来的支撑,他们认为像18世纪那样的优雅也是舒适的一种。
在这个高度发展的社会里,许多工作是在座椅上完成的。例如,坐在相称的家具上,象征着他在社会上的地位,如皇位、教皇的皇座、法官的椅子。但是坐在上面,并不见得很舒适,豪华的“龙椅”也不是为了舒适而设计的。这种座椅紧贴人的身体,主要是使座椅上的人的姿势笔直和表现得有威严,统治者如果希望被尊敬的话,便要学习着适应这种象征权势地位的座椅。一个法官如果粗鲁又歪歪斜斜地坐在有软垫的椅子上,是没有人是会去聆听他严肃的宣判的;皇帝如果不端正坐在高大气派的龙椅上,也是无法显现其至尊地位的。
1.3.1 座椅的发轫
座椅的技术与科技起源于5000年前的近中东地区,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文明中,已可看见椅子这样的家具,但这一直是上层社会的专属品,大部分的人还是局限于坐在地面上,如图1-10所示。从古埃及出土的文物雕刻来看,反映出一个官僚体系与阶级分明的文化。在新王朝(New Kingdom)时代,大部分的豪华座椅都很宽大且座面很低。希腊文化(古典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同是欧洲文化的两大主流,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的家具与同时期的埃及和波斯家具一样,都是采用工整的长方形结构,然而在公元前5世纪以后,希腊的家具却仅采用少数明显的主要模塑装饰。这期间最常采用的座椅形式,是由四只向外且逐渐向脚部尖削的镟腿,以及腿部和椅背由优美曲线构成的椅子,稍微向后弯曲的设计以及宽而能让身躯摆动的椅背可以支撑背部。相对于菲迪亚斯(Phidias)的椅子,这是另一种不同的家具,它优雅和细腻的形式是之后任何一个时代作品所不能超越的。
图1-10 埃及书记官雕像
罗马帝国灭亡后,这种精致的椅子就失传了。在希腊人和罗马人把椅子和其他家具以及舒适的居住环境带到顶点后,即遭逢千年以上的文化凋敝,这些成就几乎被遗忘了。我们通过绘画得到了解,古希腊及古罗马的座椅形式,其精致而繁复的装饰仍是当时的权贵象征。一直到罗马式微之后,座椅又回复到简洁和原始的起点。后来只有中世纪的家具重现这种繁复的形式,来表现其丰富的文化特质。随着阿拉伯人征服了埃及及中东地区,座椅才失去了千年以来的崇高地位。此时的座椅椅背挑高,坐垫加上了中东盛产的皮革及羊毛,椅面高度也提高了。
中国在商朝到汉朝之间,由于室内较低矮,生活起居以地垫高度为主,大都采蹲或跪坐姿势,即使有椅子也只是带有仪式的色彩。到了唐朝开始才出现凳子及折叠椅等,如图1-11所示。五代以后开始出现靠背椅,如图1-12所示。宋朝以后,座椅逐渐普及于一般平民。而在明朝,明式椅成就了中国家具光辉灿烂的诗篇,其早已隐含了现代人机工程学的内涵。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这种最基本的家具才又被注意到。这些家具,至今在某些地区的庆典上还被当作一件艺术品或一个象征。
图1-11 宫乐图中的月牙凳
图1-12 夜宴图中有靠背的座椅
欧洲座椅,则是自中世纪以后,大都是供贵族及宗教使用,并且镂刻许多精细的装饰。文艺复兴时期较中世纪增加了一些精致的折叠凳和椅子,但主要是质量的提升而非形式的创新。18世纪以后,座椅设计才开始真正思考使用的舒适性及功能性,许多不同形式的家具大量出现。由于外观、工法、修饰的不同,也造就了风格(style)的观念;某些时期,区域特色、古典建筑风格也融入家具中。中产阶级兴起以后,对便利、舒适及少装饰的家具需求也随之增加。
1.3.2 坐姿的发展
根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爱德华·特纳(Edward Tenner)的研究,希腊及罗马的知识传递几乎都以口述为主,当时的抄写员并没有写字桌,大都只有放在膝盖上书写。中世纪以后,座椅及书写出现了较为突破性的改变。最早一幅可清楚描述抄写员使用桌椅的绘画,出现在17世纪末英格兰的林迪斯法恩(Lindisfame)福音书,如图1-13所示。有关座椅方面的概念,是由中世纪教堂唱诗班站台衍生而来,设计上在板凳基座加重,因此可以倾斜以提供人半坐半站的姿势需要,也能减少长时间站立的疲劳。中世纪的倾斜桌面及阅读架可以说是现代“多工”概念的先驱。此时,虽然有十分精致的阅读设备,却没有专为办公或阅读设计的座椅。英文“bank”一词就是从长板凳“bench”衍生而来,长凳在当时仍是权贵阶层的重要座椅。17世纪,一般人仍继续使用矮凳或随意坐在任何可坐的物品上,但权贵阶层则坐在为统治目的而非放松身体所设计的高背椅上。当时海上霸权西班牙国王的座椅即是所谓的修士椅(Friars Chair) ,如图1-14所示。这是一种采用榫接的方形扶手椅,椅座及靠背则采用皮革制成。座椅在当时是贵族及主教正式画像中最常见的器物,因为它们不但提供较舒适的坐姿,且是威严的象征。
图1-13 中世纪神职人员进行手抄书工作使用桌椅的情形
图1-14 17世纪权贵阶层普遍使用的修士椅
18世纪的礼仪虽仍复杂,但重点已逐渐从正式权威转变到从容优雅,座椅线条也较曲折多变,有助于产生各种新的身体坐姿。制椅业诞生于18世纪初期,此新兴行业结合了接合、旋转、雕刻及垫装等四种技术,而座椅也开始变低、变宽,扶手开始弯曲,可以将使用者完全包覆起来,增加舒适感。其中有一张名为斗鸡椅(cockfighting chair)的设计,如图1-15所示,椅背狭窄加垫,扶手弯曲达肩膀高,阅读时男性可以倒过来跨坐其上,利用架于椅背的书架来阅读。其他阅读及书写用扶手椅则是方形椅面,其中一角向前凸出。法国也有类似设计,但边缘改为圆弧形,此种座椅称为内阁软垫扶椅(fauteuils de cabinet),后来改称办公室软垫扶椅(fauteuils de bureau),如图1-16所示,这应是家具史上第一个以办公室为名的家具。重实用的美国人则将写字臂与抽屉加到舒适经济的温莎椅(Windsor chair)上,如图1-17所示,成为当时美国最受欢迎的座椅。
图1-15 1720年左右的斗鸡椅cockfighting chair
图1-16 18世纪的办公室软垫扶椅
图1-17 18世纪美国人将温莎椅加上写字台及抽屉
19世纪开始,大众关注焦点开始转向儿童的姿势问题。自1850年代起,欧美作家就针对书桌椅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警告,因为这些桌椅无法配合学童的体型,造成不良的姿势,产生了脊椎发育异常、近视、驼背及呼吸系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瑞士及俄国专家共同发展了一套依年级分尺寸的课桌椅;俄国也是第一个为学校设备制定标准的国家,其椅子最早提供调整式腰靠支撑设计。另一方面,美国家具改革人士也将焦点转向妇女劳动者。早在1850年代,美国作家已开始讨论腰椎支撑的必要性;著名的创新设计是火车座椅,而非为了居家或办公场所设计的座椅。1871年,美国核发专利给一款“根据科学原理制造,可防止缝纫机作业员罹患众多可能疾病”的椅子。其椅身向前倾,使下背部可充分休息,且大腿肌肉可得到放松,腰部得以获得支撑。1896年出现一张核准过专利的打字员专用椅。而后其他发明家也开始将秘书椅背部支撑与座椅下的弹簧结构连接,此为第一代姿势矫正椅。
倾仰坐姿从19世纪末开始流行,而最早是美国人彼得(Peter Ten Eyck)于1853年发展出一套弹簧系统,让坐在椅子上的人也能前后移动,并搭配桌子可采用站姿或坐姿工作,只不过他的椅子是架在附有四个轮子的小平台上的,如图1-18所示。这样的设计将座椅带入了一个新坐姿技术时代的开端。这种新概念开始放弃了以座椅的静态支撑为尊严象征,而转向积极配合身体姿势的动态作业需求。奥地利迈克尔·索耐特(Michael Thonet)在1850年代创造出经典的“No.14”椅后,紧接着在1866年推出了弯木办公椅,如图1-19所示。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制造商开始在座椅下加装弹簧结构以及可调整弹簧松紧度的旋钮,以配合不同体型工作者的使用。
图1-18 可让工作者前后移动的弹簧系统椅
图1-19 索耐特的弯木转椅
1.3.3 20世纪前期座椅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办公室女性员工不一定都有秘书椅可坐,许多女性员工仍是坐在直椅背的无扶手木制座椅上工作的。科学设计的追求不是从办公室而是从工厂开始的,管理者及科学家都发现长时间在工厂工作,实际上会降低生产力。医生及生理学家也发展出一套疲劳理论,促使工厂重视员工的合理作息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军方认为工业产品是战场上获胜的关键,政府也开始支持工作生理、卫生及安全等方面的研究,这是座椅首次被正式纳入研究范围。
爱德华·特纳的研究指出,英国伯明翰的谭撒工厂(Tan-Sad works),在此时期率先推出第一张追求健康的工业用椅,虽然该产品缺乏包豪斯的现代主义风格,但却是现代人机工程学座椅的前身。谭撒椅(如图1-20所示)共有四支钢管脚,支撑了略呈凹状的浅座面,使工作者能坐在椅面正中央,每一支椅脚还可以调整高度,弯曲的椅背可更紧密贴住腰椎部位,且可配合背部姿势上下移动。另外还有四支钢条支撑各椅脚间,具有使结构稳定的功能。这样的具有多种调节功能的座椅,在战后很快地行销到全国,而且据说该产品可以有效减少疲劳,促进健康,提升25%的工作效率。电话、电机与电子厂是当时的高科技产业,拥有很多女性员工,新的管理层也试图将产业合理化技术引进工作场所,因而将工厂座椅的观念导入了办公室。美国姿势联盟(American Posture League)联合了整形外科医师及体育专家,配合1914年展开的工业效率运动,开始大力宣传正确姿势的重要性,北美及欧洲地区的发明家也针对姿势意识的提高,设计了另一些办公椅。法国法兰博(Flambo)公司在1919年就推出了一款秘书椅,如图1-21所示,这种座椅的椅背可以沿着U型的钢管轨道上下调整,是现代秘书椅的前身。
图1-20 谭撒椅
图1-21 椅背可上下移动的秘书椅
1925年,美国人莱芬韦尔(W. H. Leffingwell)发表了《办公室管理原则与实务》一书,反映了新的办公室需求。他建议桌椅的设计应该符合人类生理、心理学以及工作要求,并且观察了作业员及打字员的工作姿势,记录了不良设计的危害,提出了具有腰部支撑及高度调节功能的打字椅概念,如图1-22所示,被认为是最舒适的办公椅典范。书中的多幅插图也说明了正确的支撑及工作姿势可以消除疲劳,这与现代人机工程学理论是相似的。
图1-22 《办公室管理原则与实务》书中的正确坐姿
1930年代,杜摩尔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座椅——杜摩尔多功能椅(Domore chair),如图1-23所示。底座部分呈现放射状并附脚轮,加装了扶手、皮垫,金属部分也选择仿木漆或原色。这款座椅是针对管理者所设计的,诉求健康并强调产品的舒适度。销售员深谙健康诉求的重要性,他们带着样品椅乘坐公交车拜访客户,向客户充分说明产品特色,而后将样品椅留下给客户试用,还会细心地为试坐者把座椅调节得恰到好处,试用过的员工都会想把那张椅子留下来。因为广告及独特贴心的销售手法,这样的座椅在当时销售得非常好。而后该公司又继续推出具有通风椅面及椅背的空气导管座椅(Air-duct chair),成功地成为美国政府单位及贝尔电话公司的主要供应商。杜摩尔公司经销商雇用了许多受过专业训练的姿势专家,来为使用者适度调整座椅,并教育使用者如何保持正确坐姿。
图1-23 杜摩尔多功能椅
专营高层经理人豪华办公家具的康恩洛克公司,曾于1923年推出华盛顿系列座椅,而埃文哈特也于1927年制造出经理专用姿势矫正椅,这也是第一批椅面及椅背具有同步调整结构的座椅之一。杜摩尔虽是市场新手,却是最能将座椅科技与适当坐姿进行系统结合的厂商,其不断地教育消费者,推动姿势健康观念传播。
1937年,建筑师莱特(Frank Lloyd Wright)为强生制蜡公司(Johnson Wax)设计了企业总部及室内办公桌椅,如图1-24所示,其座椅原始设计为三支脚,他认为就是因为三支脚具有不稳定性,才能强迫使用者采取正确姿势。但这样的论点显然站不住脚,最后还是将前脚由单脚改为两只脚,达到稳定的要求。
图1-24 企业总部及室内办公桌椅
二战期间因金属短缺,使得办公座椅的继续改良被迫中断。但战争期间,由于国防工业的扩张,制造产业的专家也开发出新的工程技术,套管、冲压、弯曲及焊接技术等更为精良成熟,战争也使大家重新关注人机互动,从飞机座椅到操控装置等设计无所不包。军方也赞助人机工程学(human factor)的研究,从中产生了一批专业人员,对后来的人机工程学座椅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
1.3.4 新材料、新技术与现代经典座椅
经典家具一词,是目前广泛被用于现代家具行业的用语。而就设计史的角度来看,并没有这样的用语。究其原因,乃是1980年代德国“舒纳雅尔”美化家居生活杂志,出版了《现代经典家具—创造历史的家具》一书,使“经典家具”和“现代经典家具”成为当今家具界时髦的用语。
当时所谓的经典家具是指“名设计师所设计且仍在生产或重新生产的家具”,其实就是建筑师所设计的家具,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知名建筑师,如莱特(Wright)、阿尔托(Aalto)、柯布西耶(Corbusier)、米斯(Mies)、布鲁耶尔(Breuer)等大师。因为早期并没有家具设计师这样的职业,所以建筑师除了设计建造房子以外,仍必须亲自设计属于该建筑的室内家具。因此,这些出自建筑师的家具设计作品,大都流传下来而成为现代熟知的经典家具。
经典家具是反映在当代新材料或新技术应用的突破。一般人只看到经典家具的品味与身份象征,却忽略了这里面所隐含的知识创新应用。奥地利迈克尔·索耐特的弯木技术所做出来的“No.14”,如图1-25所示,成为经典;芬兰阿尔瓦·阿尔托的积层材技术做出来的“Armchair 41”成为经典;马塞尔·布鲁耶尔的弯管家具“瓦西里”也成为了经典,开启了往后许多大师在材料与技术上不断的突破,以及形式功能的不断创新,这些设计先驱也成就了20世纪惊人的设计成果。
图1-25 奥地利索耐特(Thonet)的“No.14”
包豪斯(Bauhaus) ,如图1-26所示,是现代设计教育的起源,也是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滥觞。包豪斯于1919年创校,将20世纪初期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与试验成果加以发展,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中心,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战结束后的德国,通货膨胀,经济困顿,一些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开始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关心民生议题。校长格罗佩斯本着为劳工阶层提供住宅的关怀社会的想法,提出“功能大于形式”,谢绝无用的装饰品,鼓励学生选用便宜的可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材料,满足低收入工人阶层的基本需求,然后再将艺术和工艺结合赋予功能以美感。
图1-26 包豪斯
包豪斯时期影响深远的家具之一是钢管椅,钢管重量轻,价格便宜,有自然的弹性,比传统的布艺沙发更干净卫生,同时又可以大量生产,每件都一模一样。采用这样的金属材料做框架,改变了传统家具的形式和美学理念。1925年马塞尔·布鲁耶尔推出的第一款钢管椅“瓦西里”,如图1-27所示,是家具落实包豪斯的最佳典范。其以焊接相连的金属为支架、条状布料或皮革为椅垫,目的是要让设计贴合生活,以大量制造的生产方式满足各个阶层。在这之前,钢管材料只被用于商店置物架、脚踏车把手及支架等用途,布鲁耶尔为钢管材料开启了家具设计应用的先河,随后他又设计了“塞斯卡”、“B35安乐椅”等脍炙人口的经典。
图1-27 钢管椅“瓦西里(Wassily)”
建筑师柯布西耶因为把机器看作是人手的延长,认为“房子是居住的机器”,将椅子定义为“给人坐的机器”。他于1928年设计的“LC2”椅,如图1-28所示,被称作终极“休息机器”,是有史以来最舒服的客厅椅。此外,他设计的“巴斯库兰”单椅及“B306躺椅”休闲躺椅,如图1-29所示,大幅强化钢管曲线,深受欢迎,成为经典。另一位优秀建筑师米斯在钢管家具设计的成就也不遑多让,他在1927年设计的“MR10”椅、1929年的巴塞罗那椅“Barcelona”(如图1-30所示)、1930年的博纳椅“Bona”(如图1-31所示)等也都成为经典,尤其巴塞罗那椅在当年世界博览会造成现代经典设计的大轰动。从此,钢管家具乃成为名副其实包豪斯家具的一个重要特征。
图1-28 “LC2”沙发椅
图1-29 “B306躺椅”椅
图1-30 1929年的巴塞罗那椅“Barcelona”
图1-31 “博纳”(Bona)椅
北欧相对于西欧的工业化脚步,较为迟缓。1930年代,北欧才开始受到现代主义影响,却也因此使得北欧风格保有良好的工艺传统。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是芬兰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如同许多20世纪初期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都有一种“除旧布新,舍我其谁”的强烈使命感,因此阿尔托(Aalto)除了本行业的建筑设计外,也不遗余力地将设计上的新思维新想法贯注其他领域。阿尔托(Aalto)设计的家具带有浓厚的北欧纯净风格。他的第一件家具设计是1930年推出的“帕伊米奥”扶手椅,如图1-32所示,采弯曲桦木基层合板为原料,将合板构成的椅面架在两侧下宽上窄的梯形扶手上,仿佛是飘浮在半空中的简洁线条,至今仍是许多后辈设计师参考模仿的典范。1932年设计编号为60的圆形椅凳,如图1-33所示,圆形椅座配上3支L形的椅脚,似曾相识的外形,其实正是宜家类似产品的始作俑者。另一位芬兰设计师约里奥·库卡波罗,则是斯堪的纳维亚功能主义的重要继承者,也是永恒的手工艺传统的优秀传播者,他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座椅设计,其中最著名的首推1964年的“卡路赛利”(Karuselli)玻璃纤维椅和凳,如图1-34所示,其技术和功能,在北欧居于领导地位。
图1-32 “帕伊米奥”(Paimion)扶手椅
图1-33 编号60的圆形椅凳
图1-34 “卡路赛利”(Karuselli)玻璃纤维椅和凳
丹麦设计师阿诺·雅各布森深受现代主义前辈设计师的影响,在家具设计上也出现许多经典之作。其1951年的“蚂蚁”椅,如图1-35所示,有如蚂蚁般的椅身,以热压加工成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曲面,让材料性能和工业生产的过程引导设计,这也是丹麦第一把付诸量产的家具。而最令人惊艳的,就是雅各布森于1958年为了丹麦哥本哈根雷迪森SAS酒店的整体空间设计的蛋椅(如图1-36所示)与天鹅椅(如图1-37所示),两者皆一体成形,保留北欧的曲木工艺,雕塑般的美感以及整体线条的绝妙平衡,将冰冷刻板的功能主义变成了精练而雅致的形式,并符合有机设计的准则,与空间环境融合为一。
图1-35 “Ant”蚁椅
图1-36 “Egg”蛋椅
图1-37 “Swan”天鹅椅
继雅各布森之后的是1950年代曾于他旗下任职的维奈·潘顿,俨然成为1960—1970年代最重要的大师。潘顿受美国、意大利工业化与多材质家具的影响较深,加上1960年代波普艺术的鼓励,激发他颠覆传统的玩心,玩材质、玩造型,更挑战家具之于一个空间的定位。1959年推出的“潘顿”(Panton)椅,如图1-38所示,座背一体巧妙获得平衡的S椅身设计,是全球第一把以单一塑料材质制出成形的可堆叠家具。其从造型、制作上讲究工业化程序,正可完整诉说当代德国与意大利大型制造厂所推举的“好设计”主流。1968年,他将椅具放大成半开放空间的“潘塔”,在国际瞬间聚焦;这个微型环境(micro environment)像是一座供人攀爬休憩的立体雕塑。而后其带点未来主义的“凤凰椅”、“小号椅”、“心形椅”等作品也都各有其重要地位,如图1-39所示。
图1-38 “潘顿”椅
图1-39 “心形”椅
二战后最杰出的美国设计师,首推乔治·尼尔森及查尔斯·伊姆斯。尼尔森是美国极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家具设计师和产品设计师,他曾经担任赫曼·米勒家具公司的艺术总监长达20年,可以说和伊姆斯夫妇一起塑造了美国现代家具的样貌。1955年他就以剖开椰子意象设计了“椰子”椅,如图1-40所示。椅身满是锐角,坐起来却十分符合人体线条。而其最知名的是1956年设计的“棉花糖”沙发,如图1-41所示,首创拆解椅垫,以十八个彩色圆凳拼组,被视为60年代波普家具风格的滥觞。另外,尼尔森在家具设计中最具创新的,是他对模组式储藏家具系列及机动办公家具的研究,这两种办公系统都在全世界产生了影响。
图1-40 “椰子”椅
图1-41 “棉花糖”沙发
而查尔斯和雷·伊姆斯这对夫妻档也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他们从二战中美国海军的实验计划中学习经验并发展出的模塑技术,可说是现今家具工业中使用模铸成型胶合板的先锋。他们自1940年参与了由纽约MOMA现代艺术馆举办的有机家具设计大赛,至今已有近百件他们的作品被各大博物馆所永久典藏。其1945年木制的“LCW”餐桌椅,如图1-42所示,沿用30年代北欧价廉易塑的积层板,以低矮椅身的优雅弧度完美诠释积层板的特质,也相对影响伊姆斯迈向有机设计的领域。1948年以玻璃纤维制作出曲线婀娜的躺椅“La Chaise”,如图1-43所示,柔软、流动、雕塑般的形体,俨然成为新有机风格的表征;而在1951年,伊姆斯运用金属、皮革设计的“线椅”,如图1-44所示,则回归现代主义的精神。
图1-42 “LCW”餐桌椅
图1-43 “拉躺”躺椅
图1-44 “线椅”
1956年伊姆斯设计了脍炙人口的“躺椅670”沙发椅和脚凳,如图1-45所示,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且最具收藏价值的家具设计,其以扎实的积层胶合板和柔软的皮革,将古老的华贵之美带入了当今的摩登世界,为舒适和高雅定义了永恒不变的标准。1958年,伊姆斯为赫曼·米勒设计了著名的“铝组”办公用椅,如图1-46所示。并于1969年,在该基础上加入舒适的软垫,取名为“软垫”座椅。由于此系列家具有主管椅、低背椅、无扶手椅、访客椅等不同的款式,外加典雅的线条和舒适的悬架,使得家庭、办公室、商业空间等,都对其需求旺盛。
图1-45 “躺椅670”沙发椅和脚凳
图1-46 “铝组”(Aluminum Group)办公用椅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乃在于它所代表的跨越时代、超越地域的意义,以及永恒不坠的价值与现代美学的涵养。一款经典家具就具有这般投射生活美学的张力,我们发现只有现代经典才能历久弥新。
1.3.5 人机工程学与姿势的研究
1960年代,一波新的姿势运动展开,美国称为人因工程学(human factor engineering),一般家具界则称为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工业设计师亨利·德雷夫斯是将人机工程学运用到座椅设计的先驱者,他根据从军队搜集到的人体尺寸与体型研究的大量资料,整理出业界人手一册的出版参考书。这本《人体测量》(The Measure of Man)最初于1960年出版,现在书名为《男性与女性的人体计测》(The Measure of Man and Woman) ,如图1-47所示,内容包含人体测量图表,说明人体各部位尺寸的正常范围。参考这本书的人体统计数值,设计出来的座椅就可能与50%的男性或女性身体“刚好”符合,而且应该适用约98%身体健全的男性与女性。
图1-47 亨利·德雷夫斯的第一本人体计测工具书
1967年,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开始关注起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座椅,通过测试数十款座椅,发布了一份管制员的座椅规范,包含了椅背活动状态、椅面外形及调整功能等等。杜摩尔的一款座椅被选中为航空管制员专用座椅,此航空合约为该公司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利基市场—全年无休的办公座椅。因此使得办公家具业者开始重视座椅的健康因素,开启尔后人机工程学座椅的研发热潮。
1970年代中期,美国斯蒂尔凯斯推出了430系列座椅,如图1-48所示,这是从航空方面的人因研究所发展出来的产品;赫曼·米勒也推出了尔刚人机工程学座椅,如图1-49所示,这是根据比尔·施通普夫在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利用间歇取像的摄影研究所开发出来的产品。这款人机工程学座椅具有高椅背、合身曲线、舒适角度与适当扶手位置等设计,使得“姿势”再度成为流行时尚,不过新的设计主体则是面向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这也是第一张充分运用新的PU发泡塑料,来制作出外形独特又坐感舒适的座椅。施通普夫在人机工程学座椅发展的领域独领风骚,其众多设计及销售成绩,全球无人能望其项背,为赫曼·米勒创造了非凡的价值。其设计理念也反映了变动不羁、创新实验的世代,而谭萨及杜摩尔的世代则只关心效率与生产力。施通普夫的设计同时也是美国第一款使用气压棒(gas cylinder),来调节座椅高度及缓冲坐下时冲击力道的座椅。
图1-48 “430”系列座椅
图1-49 “尔刚”人机工程学座椅(Ergon)
另一位人因专家尼尔斯·迪夫里恩特则发明了一个膝盖倾斜机制(Knee-tilt)的专利,此设计可让使用者在身体向后倾仰坐下时,脚底仍可平贴地面,大幅增加了坐的舒适感。另外,美国学者埃米里奥·安柏兹及意大利设计师吉昂卡罗·皮艾尔蕾蒂,在研究过整型及血管医学后,于1976年推出脊椎座椅系统“椎骨”,如图1-50所示。此座椅巧妙地在椅背上加上链条,并在滑动式椅面上加装弹簧,因此使用者可以非常轻松地坐下。同时其在获专利的座背接合点设计外包覆丁基(butyl)橡胶蛇腹管,成为具有高科技感的外观设计。
图1-50 脊椎座椅系统“Vertebra”
与此同时,计算机悄然兴起,办公室也开始出现了变化。部分管理者桌上开始摆上了荧幕及键盘,但传统办公文具及事务设备仍同时存在,因此理想的座椅应可适应身体的动作变化,帮助使用者顺利进行不断增加的动态作业。丹麦设计师雅各布·延森及人机工程学专家维比克·莱许利共同开发出“赛博格”座椅。此座椅最大的创新是调整了座椅角度的构件,可以根据重量差异逐步自动改变椅面后半部的位置。使用者会不自觉地以每分钟1度的速率改变其脊椎位置达4度,因此肌肉及脊椎的负载就会有变化。这款座椅的制造商罗德国际(Rudd International)则指称,该设计可借由改变座椅与身体接触点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并防止肌肉组织出现营养失衡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