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码村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清代的史家墓

史家墓史氏一直过着聚居的生活。应全栻说:“诸史之居鄞也,族以百计,或数十家而为一支,或百余家而为一派,或三五百家而为一宗。而居则异处,处非同方。求其同出一原,聚居一处,合千百家而为一族,如吾乡之史氏者,概亦仅矣。”应全栻:《重修史氏宗谱序》,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聚居确实是史家墓史氏的特点,它是今日宁波史氏中最大的聚居之族。

南宋时期,史浩定史氏字辈:“师水弥之卿,孙公祖必士。本立自元孝,起宗在节义。”景泰七年(1456)史立壁续编字辈:“积善致悠久,济美习庭训。纯(类)采名崇(芳)荣,慎终仍复始,懋功应隆运。”史家墓史氏就是照此字辈起名的。

清代史家墓史氏已经成为鄞东大族,开始受人关注。“百年以来,贤哲挺生,人文蔚起,登学校,饩上庠者,代不乏人,俨为吾乡之巨族矣。”应全栻:《重修史氏宗谱序》,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因为读书人增多,文化得以提升,他们开始重视家族历史文化的积累。史氏开始确切生卒年代记载是在晚明时期,例如史起伊(1613—1687),恩授迪功郎;史宗信(1629—1706),恩授迪功郎;以及恩授迪功郎的史孝贵之夫人吴氏(1568—1634)。史孝贵卒年不详,但其夫人的生卒年倒是精确的。在第51世祖“在”字辈中,部分史氏有精确的生卒年,如史在隆(1662—1736),恩授迪功郎;中宅史在庶(1677—1738)。52代“节”字辈以后,均有相对精确的生卒年,如史节昌(1664—1742),恩授迪功郎。中宅的史节元,有一篇佚作《瑶水先生小传》,略称“性好清静,长持斋素,食力余资,悉以助侄义田,无少吝焉。”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4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第5页。

光绪《鄞县志》卷二《乡里》

清代后期,史家墓属手界乡十七都四图;宣统三年(1911),属于鸣凤乡。

宣统三年(1911)一城十八乡划分图

一、宗族管理体制的成熟

(一)宗族自治管理制度

在中国古代,乡村多行宗族自治管理体制。史氏的宗族管理,设有一个宗长,担任宗长的人一般是族中辈分最高的太公。从有关情况来看,宗长管理体制的确立较晚,应在嘉庆年间。中宅的史义机,年龄八十余,恩授迪功郎。嘉庆、道光间曾为宗长,这是文献可见的第一位史家墓史氏宗长。中宅的史义敏,道光初年曾为宗长。中宅的史义隆(1768—1852),恩授迪功郎,卒年八十五岁,道光年间为宗长十余年。史永成(1764—?),恩授迪功郎,道光年间为宗长。下宅的史积程(1772—1854),道光三十年(1850)为宗长。同治十三年(1874)修谱时,宗长是史积兰、史积峻。由此可知,这一年是两位宗长的交接时期。史积兰(1800—1874),父亲史成,下宅五一房,同治十一年(1872)为宗长。史积峻(1808—1878),字子天,父义显。袁政襄:《积峻史君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同治十三年(1874)继史积兰为宗长,到光绪四年(1878)。由此可知,宗长的任职时间往往不长。史积凤(1810—1881)尝为宗长,恩授迪功郎。史积泰(1822—1891)尝为宗长,恩授迪功郎。史善祥(1809—1894),光绪年间为宗长,恩授迪功郎。史善明(1813—1897),光绪年间为宗长。光绪二十八年(1902)修谱时,宗长是史善鹏(1819—1909),卒年九十一岁。宣统元年(1909),史积兰的二儿子史善华(1845—1918)为宗长。下宅五一房,出了四个宗长。

上宅、中宅、下宅三房各设一人当房长。房长与宗长一样,也是由房中辈分最高的人担任。史通善(1816—1887),中宅房长。同治十三年修谱时,三房的房长分别是史善国(1802—1884)、史善楠(1798—1882)、史积凤。史致坤(1829—1902),光绪二十六年(1900)、二十七年(1901)为上宅房长。光绪二十八年(1902)修谱时,史致烈、史致富、史善沛为房长。史致烈(1829—1907),光绪二十七年为上宅房长。史致富(1839—1909)为中宅房长,恩授迪功郎。由此可知,房长任职时间一般也不长。史善配(1816—1898),光绪年间为中宅房长,恩授迪功郎。史致月(1828—1900),光绪二十五年(1899)、二十六年(1900)为中宅房长。史善楚(1787—1868)为上宅房长,恩授迪功郎,处事谨慎,有功于谱。史致杨(1808—1896)史致杠(1821—1900)为上宅房长。

同治十三年修谱时,总理是史致科(1830—1879),字双福,号松馥,国子监生。“总理”职位的出现,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光绪年间修谱时,首次出现干首。“干首”这个词,可能是从外国的“干事”演变而来。商人史积冈曾为宗祠总干,近于干首。光绪二十八年(1902)修谱时,史致习、史悠城、史久宝、史芝庭、史善章、史久烈为干首。五一房的史善章(1840—1902)为下宅干首,他是宗长史积峻的长子。而宗长是由辈分最高的人担任的。宁波东乡当地向来有“穷宗长”“富干首”的说法,之所以称为穷宗长,是因为那支贫穷,子孙不旺,所以辈分才高。而干首则是族中富裕之人,他们可能是经商致富或种田致富者。辈分高,是一种天然的宗族权力。干首属富而有能力者,是村中的能人,他们的权力是天生能力与后天财富的结合。两者结合,则是乡村宗族自治的最佳结合。

宗族是用什么规则自治的?宗训即家法,就是宗族内部的共同道德规则。

例如,史氏家训十六则摘录于下。

(1)立身:“以圣贤自待,则此身为圣贤之身。”“立德、立言、立功以垂不朽,莫先于立身。若身之不立,民斯为下矣。”

(2)孝友:“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有子曰:孝弟为行仁之本。”“孝父母之人,必友于兄弟,友于兄弟之人,必孝父母。”“孝友同源。”

(3)敬祖先:“敬其所尊,爱其所亲。”“春霜秋露,想见音容,疏食菜羹,如闻忾叹。”

(4)睦亲族:“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患难相恤,困乏相赒,丰俭多寡,唯力是视。”

(5)敬师:“若学者温故如新,可以为人之师。”“必因材而笃,循循善诱,不可以礼仪之厚薄为课程之真伪,误人子弟,得罪圣贤,又生平之大过也。”

(6)取友:“与贤者友,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俱化矣。与不贤者友,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俱化矣。”“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7)教子弟:“子弟未就外傅,蒙客先在家庭。”“饮食则教以节俭,衣服则教以朴素,步履则教以端庄,言笑则教以敬慎。”“庭训既端,出而就傅,自然读书明理,造就无难。故人乐有贤父兄也。”

(8)和邻里:“乡党之中,长于我者,则吾之父兄行也。幼于我者,则吾之子弟行也。等于我者,则吾之朋侪也。”“总之,忍让两字,以处邻里乡党,无有不合者。”

(9)肃闺门:“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内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内,男不言内,女不言外。”

(10)御仆婢:“须悯其饥寒,察其勤惰,视其敏拙,别其忠诈。勤敏而忠者,有劳费之,有过而云;惰拙而诈者,有劳亦赏,有罪必惩。勿听巧言,勿惑谗谤,家庭乡党之不和,往往因小人而起,不可不慎也。”

(11)酬恩释怨:“吾人受人恩惠,便当铭心镂骨,不可遗忘。小惠而厚报,轻恩而重酬,未有不大喜过望者。”

(12)排难解纷:“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急难之中,易于见德。或人方构怨,而我以和言解之。”“或慷慨而息人之争,或从容而消人之恨,或苦口而出以至诚,或劝诫而本于哀矜,任劳任怨,不敢居功,无小无大,期于有济。”

(13)治家敬宾:“量入为出。”“裁省冗费,禁止奢华,稍有嬴余,以备不虞。”“接待宾客,则以诚敬为主,淡薄俭素,吾儒本色。一蔬一核,真意蔼然,宾主款洽,情文倍至。”“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古人之格言,正今日之良药也,可不勉哉。”

(14)施药传方:“施药一事,可以行己之仁而扩而充之,又自有近仁之方也。”“吾人居平无事,须精考方书,博求症变,购良药,合丸散。凡有疾而不能得药者,问症而与之,所费无几,全活实多,又何惮而不为也。”“集古今经验奇方,备细刻录,榜揭通衢,在己不必见德,在人不必知感。”

(15)不妄杀:“后世风会奢靡,酒穷内法之味,肴极山海之珍,日食万钱,犹云无下箸处,何曾作俑,相率效尤,何其恬不为怪也。”“欲挽今日之颓风,复还古初之敦朴,势不能矫情而戾俗。但杀生一事,非万不得已,断不可轻损物命。仁爱之道,其施无穷。”

(16)官箴:“居官不敬,非孝也。国而忘家,君而忘身,公而忘私,是之谓敬官,否则计温饱,好货财,以官为市,染指尝鼎,剖腹藏珠,招物议而速官谤,辱父母而玷声名,亲戚羞之,乡党恶之。”“古人以清白贻子孙,于公治狱多阴德,子孙有为三公者。高门大闾,自信极真。若房、杜之裔,酒囊饭袋,大坏家门,居官所当鉴戒也。”

又立宗规四条。

——百善以孝为先,则不善莫大于不孝,族内忤其父母,逆其翁姑,不孝所昭著者,败伦蔑义,天地不容,其子女均不得入谱。

——万恶以淫为首,况极恶尤在于乱伦,族内有奸其房亲,娶其族妇,乱伦有显征者,辱祖玷宗,神人共愤,其男女均不得入谱。

——托业行四民为准,族内有不顾廉耻,甘居下流,为倡优吏卒者,辱及祖先,污及宗族,其人已自外名教,不得入谱。

——立身以八行为归,族内有显背祖训,陷于匪类,身为盗贼奸宄者,不畏国法,敢犯王章,其人已甘为化外,不得入谱。

以上条规四条,通示一族,如有犯者,生不齿于族,死不入于祠,名不录于谱,凡吾族内,勉之慎之。

宗长与房长有权力处置族内事务,具有惩罚违背家法族人的权力。一旦出事,可以开祠堂门,进行家族处置。史积有的长子史善,“为吏,辱宗,削名”。有的人则因“干伦,辱宗,削名”。史善华长子史致英过世以后,其弟与嫂子私通,生一子,渎伦,削名,其子不入籍。(以上见《鄞东史氏家谱》)

节义表彰。“妇人以节为重,族内有青年守志、白首完贞之妇,其已经旌表者则书其年钦旌节孝,即未经旌表者,亦书守节,待旌以表之。”《原谱凡例》,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如同治九年(1870),恭遇圣恩,致乾夫人董氏入祀。史久龄,同治元年(1862)八月卒,死于“粤匪(太平天国)”之难,受到表彰。

(二)修缮宗祠

宗祠是体现中国人祖宗崇拜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民间宗庙。到清代嘉庆初年时,史家墓史氏再次修缮了宗祠。光绪十五年(1889),史致鼎见家庙无门楼,“以祠前非公地,不能拓广之,劝族兄东源出资,以一倍之田易其地,得使湫隘荒祠,顿成巨丽”史悠樑:《先府君行状》,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可见,他的贡献是修了门楼,增加了门楼前的空地。光绪十六年(1890),史氏再次维修宗祠。史致淋(1836—1897)等人曾为祠堂修缮做出了贡献,他曾出钱修整宗祠戏台、照墙、内石板。由此可知,这次维修以后,宗祠非常气派了。

(三)编纂宗谱

每年祭祀时,各房会有本房《祭祀簿》。只录月日,不记年代,这是中国人祭祀的记载习惯。宗谱记录了人物最基本的信息,主要是生卒年与墓地之类,可以理解为宗族崇拜的谱系建构。宗谱编纂,本质上是对宗族人口进行档案管理。

史家墓史氏首次编纂宗谱是在嘉庆元年(1796),与邻村陆氏乾隆中期编纂宗谱相比,时间稍晚一点。不过,宏观上来讲,均属乾嘉时期,这是清朝最为国泰民安的时期。太平时期也是文化建设的时期。早在雍正二年(1724),皇帝在《圣谕广训》中就提出“修族谱以联疏远”,倡导民间编修家谱。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84页。皇帝提倡修家谱,影响自然更为广大。

史家墓史氏首次修谱的主导人是史积传与史积淇。下宅河东禄房的史积传(1750—1801),字世方,是下宅的著名秀才。史积淇,是中宅的县学生。宗谱编纂是读书人关注的事。在史氏中,上宅的文化层次较低,而中宅与下宅的文化更发达一些。这次修谱的原则是自“节”代以上,照旧抄录;“节”代以下,复为增订。由此可知,史氏之前也有类似的草谱存在。他们编纂宗谱的宗旨是“位次森然,序昭穆也;先后秩然,别长幼也;生卒备载,期不忘也;疑信相参,示必考也”史积传、史积淇:《史氏宗谱序》,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这是一册手抄本,流传不广。

二修是在道光十三年(1833),离上次修谱已有三十七年了。主持人是史积汉(1797—1860),字倬云,学名鉴,号菱湖,是中宅的县学生。“近年以来,大荒大疫,其生者无论矣,而死者每不知所终,苟非今而登载诸家乘,何自其卒葬哉?”史积汉:《重修家谱小引》,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于是,与族内诸公,先约采访之期,并议增订之事,完成修谱之作。“故有抄谱一卷,体例未备,挂漏亦多。”应全栻:《重修史氏宗谱序》,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由此可知,到二修时,宗谱的体例仍较简单,“止有《世系图》一卷,于其名下,录其生卒配葬”《原谱凡例》,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宗谱是家族档案,往往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做,如表格之类,这样的方式成本低,容易做,适合底层人士来做。

三修是在光绪元年(1875),距离第二次修谱又过去四十余年了。这次修谱不再由族人来承担,而邀请了著名学人应全栻编纂。应全栻,人称小园先生,是邻村雅应(今称下应)的著名学人。此次修谱始于同治十三年四月,随采随录,成于九月,光绪元年(1875)二月刊刻于世。学人的视野比较宽,在宗谱体例上做了较大的扩充。“采用欧、苏二家之法,为之发凡起例,搜访旧谱,参以谱录,合编而续修之,分为四卷。卷首为谱图,以明世序;次为谱录,以详世略,上溯列祖源流,中通旁支流派;下叙附录迁居,缀以祖训宗规。其列代世传,至旧谱所疏于考据、狃于传闻,并一切谬误而未当者,皆就所知厘正之。”应全栻:《重修史氏宗谱序》,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系谱用图,小传用录。这次使用的谱图与世录模式奠定了史氏宗谱的格局。前后费时五月,又费五月刊刻于世,此为首次刊刻。采访之事,三房各举一人,按户访查。族内名贤史致鼎(惺夫)、史致岚(晴初)参与编修。出游外地或迁居别处者,信息以是否报谱局为原则。“谱录所载有详略,唯一视本家所报之详细为准,非关采访者之事。”《原谱凡例》,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这条原则,今日仍成立。

《鄞东史氏家谱》

四修是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邀请袁政襄为主编。袁政襄是鄞县人,修谱专家,曾主修过《浙江鄞县勾甬鲍氏宗谱》《鄞县武陵桥陈氏宗谱》《桃江张氏宗谱》《鄞邑江北戴氏宗谱》。发起人史悠樑是三修参与者史致鼎的儿子。“纲目条纪,系法欧氏,录本苏氏,世经人纬,允矣尽善尽美。”史悠华:《民国癸亥族谱序》,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从有关情况来看,这次修谱,在体制上扩充不多。

二、传统的四民职业

中国传统的职业,主要是“秀者安于读,鲁者安于耕,巧者安于工,变通者安于商”袁政襄:《重修宗谱序》,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这样的职业归纳实际是按古代典型的士农工商“四民”来分类的,自然也是符合史氏家族职业分类的。农业是主流的职业,但往往留下的记录最少,所以反而无法细写,这是非常遗憾的。所以,下面只能重点谈谈其他职业的史氏祖先的历史。

(一)读书

清代,史氏出了一些读书人,不过科举考试能力不强,大都是国学生或儒士,“大都隐居不仕,授徒乡里,以世其家。史氏之家风洁白,读书为善,代有其人。”魏友模:《史成方先生七旬寿序》,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下面按下宅、中宅、上宅顺序,对其中主要人物加以介绍。

下宅河东第一代为康熙年间的史义宏(1721—1750),字上理,儒士,人称上理先生,世以“贤良方正”称之,属53代。第二代为乾隆年间的史积传,人称世方先生,著名诸生,主持第一部史氏家谱编纂。第三代为史善怀(1776—1839),字慎德。第四代中史善怀的长子史致远(1796—1864),字兆生,例授奉政大夫。第五子史致观(1810—1887),国学生,学名史致琯。第六子为史致琛(1815—1862)。第五代史悠华(1854—1925),学名彩堂,字自东,号成芳(也作“成方”)。儒士,国学生。出继史致琛为子。“至于七十,其经验至富,其见闻至广,或则道德学问之足称,或则勋名功业之有成,循古人因事致敬之义,其能已于一言乎?”魏友模:《史成方先生七旬寿序》,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第六代为史久梅,也是塾师,兼营回生堂药店。

下宅河西的松、柏、梅三房。史积昂(1781—1843),邑佾生。子史善乾(1811—1848),字九占,号韭涧,宿儒,充邑佾生。史善从(1809—1851),字用先,号蓉仙,儒士,精岐黄术。孙史致岚(1832—1875),学名清瑞,字晴初,号晓山,又号雪香。同治八年(1869)为县学诸生,充邑佾生。“亲聆庭训,攻苦揣摩,学有渊源,信不诬矣。”不过,他“青毡旧物,守以糊口,终岁所入,不满百金,而箪瓢屡空,宴如也”袁政襄:《史君晴初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可见他是一个塾师,收入不高,但心态很好。

下宅河东支的史节持,字揆一,康熙年间人,生卒年不详。有三个儿子,均读书。史义精(1716—1766),字麟玉,儒士。史义明(1718—1765),学名文辉,字二耀,县学生。史义廉(1726—?),字昌裔,儒士。

史义声(1709—1761),字鹤鸣,儒士。

史义刚(1724—1760),字允阳,邑佾生。

史义集(1723—?),字浩生,邑佾生。

史积洋(1783—1844),儒士,字观涛,号馆桃。

史善相(1789—1855),邑佾生。

史善金(1791—1853),邑佾生。

史致科(1830—1879),国子监生。

史致芳(1836—1887),字林安,号信予,国学生。史善金之子。

史致芬(1826—1868),邑佾生。

史致瓒(1807—1859),学名史致广,国学生。

史悠炜(1849—1896),儒士。

史善灿,乾隆年间人,“业儒,授徒于家。中年弃儒,皈释”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第44页。。史节魁的四子史小刚,皈释。由读书人、塾师,进而皈依佛教,这也是新现象。

下宅的史积全(1817—1890),恩授迪功郎。

史积云(1795—1860),恩授迪功郎。

史善荣(1814—1874),议叙从九品职衔。

史善大(1822—1892),恩授迪功郎。

史才善(1824—1882),恩授迪功郎。

史尽善(1828—1882),恩授迪功郎。

史致瑞(1820—1882),恩授迪功郎。

下宅河西诗、礼、乐三房的史积存(1734—1810),恩授迪功郎。

史积中(1740—1810),恩授迪功郎。

史积广(1750—1813),议叙九品职衔。

史积全(1757—1833),恩授迪功郎。

史善祥(1780—1855),恩授迪功郎。

史善楷(1782—1851),恩授迪功郎。

史善明(1813—1890),恩授迪功郎。

史善全(1792—1859),恩授迪功郎。

史致杰(1841—1870),议叙从九品职衔。

史致仕(1781—1856),恩授迪功郎。

史致闻(1787—1856),恩授迪功郎。

史致贤(1790—1866),恩授迪功郎。

史致锷(1805—1879),恩授迪功郎。

史致勋(1833—1890),国学生。

史悠博(1813—1887),恩授迪功郎。

史悠然(1804—1873),恩授迪功郎。

下宅史善懋(1794—1862),宿儒,充国子监生。

下宅的史在益,史节操,吏员,考授府经历,正八品,例授职郎。

史节就(1694—1771),邑佾生,吏员,恩授迪功郎。

史节名(1697—1781),邑佾生,吏员,恩授迪功郎。

史义尚(1710—1780),邑佾生,吏员,恩授迪功郎。

史悠才(1848—1907),钦赏五品军功赏戴蓝翎候补千总。

史悠坤(1846—1911),议叙从九品职衔,例授登仕郎。

上宅的史悠椿(1844—1916),候补县左堂,例授登仕郎。

史节操(1688—1733),由吏员考授府经历,例授迪功郎。

史节挺,恩授将仕郎。

下宅史积和(1757—1830),恩授迪功郎。

史积江(1791—1864),恩授迪功郎。

史善修(1771—1849),字启原,号溪源,议叙九品职衔,例授登仕郎。

史致远(1796—1864),例授奉政大夫。

史致咸(1828—1901),恩授迪功郎。

史致瑛(1809—1858),学名史致润,国学生。

史致琨(1825—1904),恩授迪功郎。

史致雅(1829—1904),恩授迪功郎。

史致昌(1809—1879),恩授迪功郎。

史悠泰(1877—1948?),史致芬之子,儒士。

史悠尚(1817—1889),恩授迪功郎。

中宅的史义昌(1735—1788),儒士。

史义标(1758—?),儒士。

史善与(1787—1837),邑佾生。

史善富(1792—1860),史积荣次子,邑佾生。

史致楹(1815—1868),儒士,邑佾生。

史致岳(1806—1836),儒士。

史致涧(1841—1880),国学生。

史悠槚(1842—1886),国学生。

史悠基(1841—1900),国学生。

史悠煌(1845—1912),国学生。

中宅的史节商(1722—1784),恩授迪功郎。

史节范(1726—1803),恩授迪功郎。

史义规(1742—1813),恩授迪功郎。

史义伸(1749—1831),恩授迪功郎。

史义敬(1734—1814),恩授迪功郎。

史义直(1740—?),恩授迪功郎,乡饮介宾(行乡饮酒礼时辅助于宾客之间的人)。

史义拱(1714—1796),恩授迪功郎。

史节麟(1707—1783),恩授迪功郎。

史节梁(1697—1777),恩授迪功郎。

史义洽(1746—1820),恩授迪功郎。

史宗泰,恩授迪功郎。

史节宏(1703—1780),恩授迪功郎。

史节大(1707—1778),恩授迪功郎。

史节筠(1711—1795),恩授迪功郎。

史义质(1753—1815),恩授迪功郎。

史义烈(1730—1820),恩授迪功郎。

史廷扬(1751—1831),恩授迪功郎。

史义建(1754—1832),恩授迪功郎。

史如成(1762—1833),恩授迪功郎。

史在华(1671—1752),恩授迪功郎。

史在圣(1683—1762),恩授迪功郎。

史义璔(1765—1837),恩授迪功郎。

史义全(1717—1793),恩授迪功郎。

史宗禹(1629—1703),恩授迪功郎。

史在锦(1667—1703),例赠修职郎。

史节明,恩授迪功郎。

史节玉,恩授迪功郎。

史义尊(1724—1796),恩授迪功郎。

史义崇(1718—?),恩授迪功郎。

史义楷(1728—1809),恩授迪功郎。

史义中(1722—1799),恩授迪功郎。

史义直(1720—?),恩授迪功郎。

中宅廿九房的史积备(1729—1798),恩授迪功郎。

史积德(1752—1821),恩授迪功郎。

史积明(1740—1805),恩授迪功郎。

史积荣(1742—1815),恩授迪功郎。

史积广,议叙从九品职衔。

史善行(1761—1833),恩授迪功郎。

史善经(1775—1848),恩授迪功郎。

史善勇(1771—1842),恩授迪功郎。

史善楠(1798—1882),恩授迪功郎。

史善玉(1754—1831),恩授迪功郎。

史善观(1784—1851),恩授迪功郎。

史善尊(1782—1856),史积荣长子,恩授迪功郎。

史善迎(1782—1854),恩授迪功郎。

史善风(1789—1857),恩授迪功郎。

史致武(1822—1895),恩授迪功郎。

史致淋(1836—1897),国学生。

史致福(1805—1873),恩授迪功郎。

史致廉(1804—?),恩授迪功郎。

史久文(1820—1905),恩授迪功郎。

史悠才,军功正五品,候补千总。

中宅三友房的史积炽(1754—1825),恩授迪功郎。

中宅史积经(1758—1833),恩授迪功郎。

史积流(1772—1848),恩授迪功郎。

史积足(1760—1850),恩授迪功郎。

史积德(1758—1833),恩授迪功郎。

史积球(1762—1837),恩授迪功郎。

史善术(1817—1887),恩授迪功郎。

史通善(1816—1887),恩授迪功郎。

史善鹏(1819—1909),恩授迪功郎。

史致宏(1800—1874),恩授迪功郎。

史致宝(1803—?),恩授迪功郎。

史致月(1828—1900),恩授迪功郎。

史致彰(1834—1902),恩授迪功郎。

上宅的史致耀(1792—1864),恩授迪功郎。

史致中(1826—1897),恩授迪功郎。

史积琅(1801—1870),恩授迪功郎。

史悠裕(1821—1902),恩授迪功郎。

史积备(1737—1832),恩授迪功郎。

史积忠(1751—1821),恩授迪功郎。

史善良(1753—1836),恩授迪功郎。

史善功(1776—1850),恩授迪功郎。

史善述(1773—1857),恩授迪功郎。

史善足(1790—1870),恩授迪功郎。

史善国(1802—1884),恩授迪功郎。

史致震(1835—1901),国学生。

史兆庆(1777—1849),恩授迪功郎。

史致梧(1815—1884),恩授迪功郎。

史致魁(1805—1880),恩授迪功郎。

史致均(1801—1874),恩授迪功郎。

史致杨(1808—1896),恩授迪功郎。

史致杠(1821—1900),恩授迪功郎。

史致权(1811—1880),恩授迪功郎。

史致盛(1824—1899),恩授迪功郎。

史致益(1835—1909),恩授迪功郎。

史致和(1830—1900),恩授迪功郎。

史悠昌(1825—1894),恩授迪功郎。

史悠官(1819—?),恩授迪功郎。

史悠琨(1828—1899),恩授迪功郎。

史致奎(1781—1858),恩授迪功郎。

史致木(1818—1890),恩授迪功郎。

史致美(1802—1871),恩授迪功郎。

史致昌(1809—1879),恩授迪功郎。

史致林(1817—1888),恩授迪功郎。

史悠昌(1800—1873),恩授迪功郎。

史悠尚(1817—1889),恩授迪功郎。

这些迪功郎之类,应是花钱捐来的。

(二)移民外地工作

为了生存,村人往往会迁移到其他地方工作或居住。早在乾隆年间,史氏就有人居住在城中。史节魁有六个儿子,其中史廷可、史廷良、史廷秀、史千丰四兄弟,徙居杭州城新桥。上宅的史久圣(1841—?),寓居宁波城中。其弟史久仁(1844—?),寓居宁波城中,后客居福建,未归。史久武(1823—1892),寓居宁波城中。史久春(1853—?),迁居宁波城中。史善仁之子,史致耕(1823—1868)、史致耔(1828—)、史致勋(1821—?)三兄弟,迁居余杭仓前镇。史悠煊(1865—?),迁居杭州。史悠承(1832—1887),迁居宁波城中。史久清(1869—1887),迁居宁波城中。

迁移的方式,或经商,如史善凤外出就贾,托迹于石浦,侨居江北。史致山,道光间贾于慈溪后山北,未归。史善良(1810—?),出贾于外,未归。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第36页。史致守(1859—?),出贾于外,未归。下宅河西的史积涛,出商于外,亡于黄河渡口。上宅的史致畅,木行失业,出外存否未卜。或打工,如史久河(1880—?),在上海。史久盈(1889—?),在上海。史久序(1876—?)与史久厢(1889—?)兄弟,在上海。史济如(1893—?),在上海。史美茂(1908—?),在上海。史久厚(1880—?),在上海。这些人应是在上海打工。同治元年(1862)八月初九,太平军进攻东钱湖,史致华(1802—1862)“奋不顾身,以死自徇”。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史悠长(1833—1892),国学生。次子史悠高(1844—1904),亦“援例入成均”,为国学生。“后为资生设策,兄弟同作沪上游。长子悠长具良材,擅奇艺,见重夷人,委以重任。季子悠高亦因之获选,积寸垒铢,囊有余储。岁时而归,以奉慈闱。孺人于此始可无家境忧矣。”史悠樑:《节母陆孺人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由于两个儿子到上海工作,家境得以殷实。

村中下宅禄房堂沿中留下的史致耀祝皇太后恭报

(三)经商

史氏中的经商家族,最早出现于清代的中宅,一是史积冈家族,二是史积汉家族。

1.史积冈家族——由农而商

中宅三友房史积冈(1775—1842),字文峰。父亲声宏(义成),有贤行。母亲早卒。两世力田,有义行。嘉庆十一年(1806),父亲故世。史积冈“幼习农业,足称上农(古指种植条件好、收益较多的农民)”。农隙之时,亦有志于文墨。二十七岁,从商习贾。“克勤克俭,积久,亦囊有余资矣。购良田,营华屋,非公所重。”由此可知,史积冈经商致富以后,转而投资农业。这是保本之行。他性嗜酒,“平生好施予,尚义礼,遇饥寒无告者借贷于门无吝色,久而不归,亦不计其息”。为宗祠总干,著有劳绩。据史悠樑《先王父葆卿公行状》记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修鲍王庙,他捐资,董匠,易地重建,朝往夕返,始终不怠。庙成,他则积劳而卒。有一次,他对夫人钱氏说:“民有四,士居首,农居次。吾将以长男课耕,次男课读,可乎?”袁信芳:《史君文峰家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得到夫人支持,于是聘请名师,“鸡黍之供,毕诚毕敬,同学诸文士,察其贤者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不贤者远之,亦不峻拒,日就月将,文行兼优,卒成名士,而公之心始慰”袁信芳:《史君文峰家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

史善海(1801—1868),字曙楼,号瀛洲,为史积冈长子。业农桑,布种不违时,常以惰农自戒。史悠樑:《从伯大生府君家传》,见《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可见,这是一个勤劳的种田家庭。

次子史性善(1812—1845),学名秉彝,号葆卿。夫人为柴氏。从小读书用功,“嗜学如饥思食,渴思饮,转忘饥渴之在其身”, “邃密文法,精诗律严,一时多称观止”, “卒以文名著,请业请益,咸乐追随”。他在附近柴家担任塾师,“教育弟子,循循善诱,宏奖风流”,著名弟子有柴季眉、柴小桥。道光二十三年(1843)服曾祖父母丧礼阙,赴罗宗师岁试,入邑庠。道光二十四年(1844),吴宗师视学,又补廪膳生,参加浙江乡试,不第。次年过世,年仅三十四岁。其时,长子史致乾十一岁,次子史致鼎才七岁。史悠樑:《先王父葆卿公行状》,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

史致乾(1835—1861),字大元,史性善之子。“励志躬耕力穑,有秋便能。综理家政,外而春粮秋税,邻里馈遗,宾客回答,内而庭除龟湢,条次井井。”说明家庭管理能力较强。可惜早卒,年二十七岁。史悠樑:《先伯考大元府君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

史致鼎(1839—1896),学名锡祺,字大魁,又字新甫,晚号惺夫。为史性善二子。“稍长,从师攻苦力学,经书以外,兼修子史。”因家境窘迫,想弃儒而就商。幸得父亲学生柴小桥、柴季眉的栽培得以坚持下来。当时遇太平天国之乱,停试数科。同治五年(1866)受学于吴学政,为县学生。以后多次参加乡试,均不第。光绪十四年(1888),在廿九房设馆。史悠樑:《易初史先生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后应陈仁初聘,在教书后约董缙恒、钱风翰,同设帐于竹中精舍,“考核经义,参稽掌故,无日少懈。至拟制艺文字,犹其余事”袁政襄:《史君惺夫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史致鼎为人师,为后进所宗仰。后假馆小亭林顾氏,小亭林多顾二鹿先生手订之本,有藏书数万卷。往往挑灯展读,达旦不倦。与其子顾鸿彩医生,“同佐雅谭,拈题唱和,饶有兴致,间得佳句,还共饮赏”。光绪十七年(1891)乡试,为堂备(主考官在落卷中选优者,在其卷内批下“备”或“堂备”字样)。光绪二十年(1894)乡试,荐卷(试卷被推荐)。一生以塾师为业。初应郑弼葊先生之聘,设馆数载,教学相长,益若匪浅。“顾不给于养,为巨室作拟题,经岁不下百余首,以是用佐菽水。”张雅诗:《史君惺夫亲家诔》,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也就是帮大家猜题,拟写作文,换取报酬。晚年丧偶,郁郁家居,无意功名。著有《竹荫轩诗文稿》《小字大魁》。“性敏沉,研究经史,皆有所获。”“天资秀挺,学力坚贞,恒虚心以待物,不与世浮沉。其学诗也,得力于汉魏乐府尤多。至于唐宋元明,精于诗者,靡不搜罗遗书,悉心研究,故兴之所至,发为讴吟,非声锵金石,即律中宫商。文则尤闳中而肆外者矣,根柢六经,以及历代史学诸子百家,流览博观,都能领其精英。故著述留贻,篇篇可观。惜功名不显,稿中撰文所丐言者,仅耀于鄮东一乡。”袁政襄:《竹荫轩诗文稿序》,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曾编纂《历代帝王纪要》数卷,后知人已有同名书,没有刊刻。光绪十九年(1893),鲍王庙重修,出资出力。史致鼎曾对儿子说:“读书非为谋利,他日家道优裕,昆仲析居,当置若干学田,以资培植后嗣,断书香于弗替,汝其勉旃。”史悠樑:《四一奉祠旅衢记》,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他过世不久,两个儿子也相继过世,只剩下老三史悠樑,“辍儒业,离郡经商,凡十载,家隆隆起”陈锡祉:《五世总像记并序赞》,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

2.史积汉家族——由塾师而商人

中宅三友房的史积汉(1797—1860),字倬云,学名鉴,号菱湖,县学生。“入塾习章句,辄能颖悟。比稍长,博览群书,历严寒酷暑,手未尝释卷,刻意冥搜,率常废寝食。帖括之文,初不求工,顾必取资经籍,而以清真雅正为宗旨,皆有目共赏,卓尔不群。”道光三年(1823),杜文宗到宁波选考人才,他补为县学生。“由是名噪乡邑,远近从之者日益众,后进之士习举子业,经其口讲指画,悉有法度可观。”可惜,屡困省闱,参加浙江乡试不第。但他“安之若素,谓士之遇不遇,莫非命也。其遇者,童子操觚,骤掇高第;其不遇者,浮沉场屋,为老师宿儒。吾读书穷理,未窥其奥,名在孙山外,分内事耳,有何咎于有司之不明?彼自号通儒,诿于时运,而郁郁不得志者,抑何所见之不广哉?”可见,他的心态较好。平时,他“诗酒自娱,豪爽之气,扑人眉宇,坐花醉月,至老不衰。课读之暇,邀二三知己,相与谈古今得失之事,以佐觞咏,态度轩昂,须发苍古,洵飘飘乎有风外意。为人不立崖岸,诚以待友,和以处众,而亲礼贤士,体恤姻戚,故三党(三党指父族、母族、妻族)多称之。他若排难解纷,凡里中有不平常事”。“晚年,为他姓纂修家乘,辨源流,序昭穆,质则不诬,详而有实,矢高矢慎,不敢或私,其为功岂非浅鲜哉!”张崇廉:《菱湖公传赞》,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这说明他参与了他姓族谱的编纂。

史善恩(1824—1884),字惠堂,号苇塘,史积汉子。“自幼沉毅敏悟,在塾攻书,矫然自异。趋庭之训,无时或忘。”他经历了三次转型,一是当塾师。“乃家境贫乏,道光间,岁荐饥严。授徒乡里,所入修脯,不给于用,不得已,弃儒服贾。”二是进入商业界。“初学业于慈北,尊师重友,每事必禀命而行。继乃至宁海胡氏经营八载,淬励倍常,主人甚相契合。后又至梅林王氏,主事十二年,屡获利益,司计者倚为左右手。”太平军进宁波时,仓皇出走。三是独立创业。同治元年,“立业于奉邑。家无余资,赖亲友赞成之,始得措时理。数年之间,无甚生色”。同治五年(1866), “渐至亨通,由是利常倍蓰,而声誉日益隆,家业亦日益起”张崇廉:《苇塘公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这是他“才识精明,谨厚持重”的结果。光绪五年(1879),援例入成均,为国学生,以继家声于弗替。一般的经商之人,唯利是图,看见人“施施然而骄,有告贷者,辄谢绝不与通”,他则轻财重义。

史致习(1854—1916),字传曾,号兆财,例授登仕郎。史善恩之子。“性伉爽,有大略”,未成童即随父亲到奉化蒪湖(莼湖)经商。因僻处乡村,数遇盗,难以发展。夫人张氏主张“争利于市”,认为“(宁波的)江东为水陆交会地,距故乡又近。若以固有之资财及前得之经验,移其业于此,所获必较厚”张美翊:《史母张太孺人七十寿序》,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于是,“近浮桥设店,大营金铁,迄今三十余载”。这家铁器行位于浮桥东。此序写于民国十三年(1924),倒推三十余年,则迁移是光绪十七年(1891)以后的事。“箕裘绍述,旗鼓重张。”二十余年,“商战屡捷,益能恢广其先绪,而家道蒸蒸日上”史悠樑:《传曾先生生圹记略》,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虽饶于资,但自奉菲薄,惟于义之所宜尽,则积而能散。戚党有贫乏者,每解衣推食,施无吝色。至若造梁砌路者善举,躬自倡率,为里中之有力者劝。”史悠樑:《传曾先生生圹记略》,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

3.史善凤家族

河西支的史善凤(1829—1880),外出就贾,托迹于石浦。太平军占据宁波期间,他带领家眷避难东钱湖。事后,侨居于江北,“维持家业渐饶,储有薄资”。同治十年(1871),居守。同治十二年(1873), “设泰和布肆,兼理农业,不复作远行计”。也就是说开过“泰和”布店。“疏财仗义,凡三党有急难告者,无不尽力佽助,以是家无余蓄,致多窘迫。”张嘉禄:《恭祝大阃范史老任母柴老孺人六旬荣庆》,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三个儿子中,史致灿(1861—1905),字骏华,号光甫,出继善性,议叙从九品职衔。次子史致炳(1865—1919),字荣华,号荣棠,托业于城市。三子史致焕(1869—1904),字宝华,号文耀,设肆于湖南。可见,他远到湖南经商。

4.史久枬

史久枬(1863—1916),原名久楠,字泗绥,号祯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其父史悠昱(1824—1878),字人杰。祖史致远(1796—1864),字兆生,恭房祖。其家中土地不多,终岁勤劳,勉强自给。史悠昱“幼时产乏中人,奉严命务农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终岁勤动,足资衣食”。他曾对人说:“吾妻能馌,吾子能牧,亩亩中非无乐事,惟冀物阜年丰,我愿足矣。”⑦ 史悠樑:《例授奉政大夫人杰史公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后来人口增加,仰事俯育,入不敷出,仍不管。“终岁勤劳,粗足自给。”范凤书:《前清中书科中书兼州同衔国学生史君久楠家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习惯于农业生活,没有更高的要求。史悠昱有三兄弟,但其兄与三弟没有儿子,而他正好有四个儿子,于是他将长子久根过继给兄长,将三子久棋过继给三弟,但仍然保持了长幼顺序。这是孝友制度。四个儿子,或课以耕,或课以贾。由此可知,他选择了农耕与经商两条道路。

史久枬读书以后,颇聪颖。光绪二年(1876),以乏膏火资,即没有学费钱,遂弃儒而就贾。是冬适严寒,其父担心他不耐劳,要他返乡务农。次年,父亲故世。过了一段时间,自叹:“长守此亩中,何日能出人头地邪?世之席丰履厚者,必历艰辛而后得,苟有援引,吾往焉。”范凤书:《前清中书科中书兼州同衔国学生史君久楠家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这就是农民与商人的不同之处。史悠昱当了一辈子农民,没有到过外面,不知道还有其他职业适合他,以种田为满足。而其子因为到宁波城里的商店工作过,不安于种田,而有更高的职业追求,要出人头地。于是往东走,来到蛟川(即镇海)学习商业。“敦厚周慎,能得肆主欢。”同县张君传十分器重他,聘他为“锦盛洋货庄”的出纳,如此来到宁波城中工作。“持筹握算,既敏且勤,而尤临财廉,取与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历三十年如一日。诚意所孚,而信从者众,亦可谓无忝厥职矣。”范凤书:《前清中书科中书兼州同衔国学生史君久楠家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

史久枬“天资颖悟,处事谨慎。立业郡城,主宾契合,诚市井之巨嬖也”。光绪十七年(1891),代办军装,赏加五品军功。光绪二十二年(1896),以资授中书科中书暨州同衔,赠奉政大夫,追封三代,悉如其官,光宗耀祖。光绪二十六年(1900),邻居家着火,他家也受牵累。于是,“纠众集赀,鸠工庀材,先肯堂构,兼营宫室,轮奂落成,视旧有加焉”范凤书:《前清中书科中书兼州同衔国学生史君久楠家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十岁的他,急流勇退,回到家里,当时母亲应氏尚在,两位兄长早逝,他“抚恤其遗孤,经纪其家业”范凤书:《前清中书科中书兼州同衔国学生史君久楠家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故有人赞他:“世之人贪婪无厌,竞逐商场,恒知进而不知退。君则避廛市而居乡井,颐养天年,怡然自得,其殆合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之义欤!生平恬淡寡欲,无声色货利之求,而遇义之所当为者,则慨然引为己任,此岂非古君子之淡泊明志,而尤能急公好义者欤!”范凤书:《前清中书科中书兼州同衔国学生史君久楠家传》,章大澍《鄞东史氏家谱》(第1册),旧学堂1944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