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码村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南宋宁波第一家族

史惟则(四明史氏先祖)

在如今的宁波东钱湖畔,有一座南宋石刻公园,那是一个以史氏家族墓道石刻为主题的公园。“宋有天下垂三百年,南渡以后台衮相继者,鄞史氏为盛。子孙众多,荣爵宠秩,与其国家相为始终。”(明)郑真:《荥阳外史集》卷43, 《故宋文林郎史公墓表》。因宋兴而兴,因宋衰而衰,正是史氏大家族有关史氏家族的专著,目前有美国学人戴仁柱《丞相世家:南宋四明史氏家族研究》(中华书局2014年),陈恩黎《四明史氏家族》(宁波出版社2010年),郑传杰、郑昕《史氏家族》(宁波出版社2011年),张如安《鄞县望族·鄞县史氏家族》(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及夏令伟《南宋四明史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暨南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叶伟华《南宋四明史氏家族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郑国画《南宋四明史氏三相政治活动及其比较研究》(宁波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林啸《史弥远与南宋中后期政局》(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相关论文,数量较多,此不一一枚举。的特点。

一、明州史氏起源

明州史氏自称出自溧阳史氏,溧阳史氏在历史上是名门望族。这样的说法并非特指明州史氏是溧阳史氏血缘意义上的后代,而指情感上认可溧阳史氏是明州史氏的祖先,即文化意义上的鼻祖。

南宋史氏墓前石刻像(选自宁波博物馆官网)

史氏是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从江苏溧阳迁居鄞县的。有关迁鄞始祖,说法各不相同,一说是史惟则,一说是其子史成(978—?),但二人生平事迹均不详。到史成的儿子史简(1035—1057)开始求学,师从宁波第一代教育家“庆历五先生”之一的王致学习,得慈溪学者叶世儒欣赏,将其孙女嫁给他。史简只活到二十多岁,生前只是地方政府的衙役。后来被追封为冀国公。他家境贫寒,死后基本上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全靠妻子叶氏(1033—1118)支撑家庭的生活。她十九岁嫁给史简,二十五岁时丈夫去世。叶氏是个很能干的女人,她不但将儿子史诏培养成才,而且使史家一度达到小康水平。她后来被追封为冀国夫人。

二、八行先生史诏

第三代史诏(1057或作1048年,误。—1129),从学于“庆历五先生”之一的楼郁(1008—1077),学问为人所称道,但不远游,也不参加科举。史诏带着母亲叶氏,从城内洗马桥迁居大田山(今鄞州区东吴大涵山),后又迁到东钱湖东岸的下水村。他的五个儿子均出生于此,并在此建立了最早的祠堂,即“林染桥史家”宗祠。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三月,受权相蔡京影响,朝廷下诏以“八行”取士,开始推行一项与文治相配套的新政。所谓八行,即“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悌,善内亲为睦,善外亲为姻,信于朋友为任,仁于州里为恤,知君臣之义为忠,达义利之分为和”(清)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七,《四库全书》文渊阁本。。有此八行的学人,进学可获得优惠政策和奖励,“凡有八行实状,乡上之县,县延入学,审考无伪,上其名于州”, “苟备八行,不俟终岁,即奏贡入太学,免试补为上舍。”同时又制定“不忠、不孝、不悌、不和、不姻、不睦、不任、不恤之刑”,犯八刑者,也要接受相应的惩罚。记载“八行”“八刑”新政内容的石刻就是《大观圣作碑》(也称《御制学校八行八刑之碑》)。当年九月开始,这种《大观圣作碑》就遍布全国各地儒学。王应麟对此甚有意见,《困学纪闻》卷十五《考史》称:“大观八行,因《周礼》之六行,附以六德之忠、和。奸臣不学如此。”所谓“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史诏积极响应,以“孝、友、睦、姻、任、恤、中(忠)、和”八种优良道德品质建立家范,史称“八行垂训”。他的事迹由地方政府上报朝廷,被赐号“八行高士”。现行有关史氏文献记录,让人觉得是史诏独创了八行。其实非也,他仅是因执行北宋政府新政成为典范而已。史诏本人没能成为政府官员,但是自此,史家开始接近权力了。

三、史师才与明州史氏初登政坛

史氏第四代有五个儿子,长子史仲、二子史才、三子史木、四子史禾、五子史光。此时,史家人丁兴旺,下史村成为史氏的新起点。其中,除二子、三子外,史仲、史禾、史光三支迁入城内江东张斌桥,繁衍成“藤下史氏”,并建立了祠堂。

二子史才(1083—1162)最有名。登政和八年(1118)进士,这是史氏家族第一个进士。初任处州(今丽水市)县尉,北宋灭亡时调任余姚(今余姚市)县尉。建炎四年(1130)明州(今宁波市)被金兵攻陷,境内大乱,史家人和乡民逃难到海上。战后,史家回到明州重建家园,其父史诏回到明州后不久就病死了。史才不得不暂时停职回家守孝。绍兴二十一年(1151)左右,史才得到国子监主簿的职位,后出任右正言、右谏议大夫,充当秦桧在朝中的“打手”,专门攻讦秦桧不满意的人。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六月被罢职,提举洞霄宫。从此,史才退出政治舞台。尽管他的政治名声不佳,但却使明州史氏跻身官宦之家的行列。由此,史氏作为宁波较早的移民家族,逐渐成为宁波文化发展史上的主角之一。

三子史木(1086—1129)曾领导了抵抗金兵入侵明州的民间活动。他志耽典籍,为人精明,可惜英年早逝。

四、史浩与明州史氏的发达

第五代中最有名的是史师仲之子史浩(1106—1194)。父亲死后,三叔史师木承担起教导和培养史浩的任务。绍兴十五年(1145),史浩考中进士,成为明州史氏的第二个进士,时年四十岁。史浩中进士后先是担任余姚县尉,后来转任温州教授,都是些州县小官。绍兴二十七年(1157),史浩进入朝廷担任太学正,稍后转任国子监博士。尽管官职低微,但能在国家高等学府任职已是一种巨大的荣誉。

绍兴二十九年(1159),史浩获得觐见宋高宗的机会,他大胆地向皇帝提出确立继承人的建议,得到高宗的赞赏。事后被高宗选中,出任高宗的养子普安郡王的老师,普安郡王即后来的孝宗。绍兴三十年(1160),高宗正式册封普安郡王为皇子并进封为建王,史浩出任建王府教授。这段时间中,史浩发挥出他过人的政治才干,帮助建王树立形象,赢得了高宗的好感和朝中大臣的支持。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军再次南侵,建王一时冲动,提议带兵迎敌,幸得史浩及时提醒,建王收回此说,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皇位继承危机。绍兴三十二年(1162),高宗正式册立建王为太子,史浩升任太子右庶子。不久,建王即位,即孝宗,史浩升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同年七月,晋升为参知政事。隆兴元年(1163)元月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从此,史浩成为新皇帝的心腹。

孝宗上台,一心想收复中原,起用主战的张浚,准备对金宣战。为此,他为岳飞昭雪平冤,此举赢得天下百姓的一致好评。在恢复中原问题上,史浩反对张浚孤注一掷的战争投机,主张内修政治,提升实力之后再图恢复。这与孝宗的热情相左,双方产生严重分歧。隆兴元年五月,孝宗直接发布对金作战命令,史浩愤然辞职。隆兴北伐的结果不幸被史浩言中。在是否允许金军境内义军投奔南宋的问题上,他又与孝宗不同步。主战派授意御史王十朋弹劾史浩“误国、植党、盗权、忌言、蔽贤、欺君和讪上”,孝宗不得不让他暂时退休。之后,史浩回到家乡明州闲居了五年。乾道四年(1168)重新被起用,出知绍兴府,后调知福州。淳熙五年(1178)三月,孝宗再次任命史浩为相。史浩复相后,碰到了百姓与军队冲突的事件。孝宗将闹事的士兵与发生冲突的百姓一同治罪,史浩认为百姓反抗是合理自卫。因与孝宗意见不合,他再次辞职。坚持原则,不肯苟同皇帝,这表明史浩有独立的个性。淳熙十六年(1189),光宗即位,加封史浩为太师。绍熙五年(1194),史浩以八十九岁高龄病逝。他作为帝师和丞相,给明州史氏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时的明州史氏多人身在官场,已经是典型的仕宦家族了。史浩二弟史渊官至江阴(今江阴市)知县,三弟史溥官至湖州通判,四弟史源和五弟史涓的官职更低些,只在州府里做幕佐官。在史浩的堂兄弟中,只有他的堂弟史浚(1129—1203)做过官,绍兴三十年,史浚依靠父亲史师才的荫补权入仕,监潭州南岳庙。乾道六年(1170),获得实职,出任古田尉,最后官至婺州(今金华市)通判。由于荫补入官起点低且升迁有限,史浚最终成就不大。史浩的另一位堂弟史渐(1124—1194)长期在太学读书,颇具社会影响力。四十岁后回家教导子侄及姻党之后进者,八个儿子中有五个考中进士。

五、史弥远与明州史氏的繁荣

经过史浩这一辈的发展,明州史氏人口众多,人才济济。史浩的第三子史弥远(1164—1233)是史氏“弥”字辈中最杰出的人才。史弥远以权相和奸臣的称号闻名于世,事实上这是当时及后世的反对派加给他的恶名。史弥远是一个聪明而有政治才干的人,从小得到父亲史浩的教育,后来又得到明州心学学派大学者杨简和袁燮的教导。淳熙六年(1179),刚刚十五岁的史弥远靠父亲史浩的荫补权得到了承事郎的官职。淳熙八年(1181),他参加朝廷为荫补官举行的考试,并取得第一名的成绩,从此获得实际官职,先后监建康府粮料院、沿海制置司干办公事及地方政府的幕佐官。淳熙十四年(1187),二十三岁的史弥远考中进士,但只是在京担任一些没有实权的低级职位。绍熙五年,其父史浩病逝,他按例停职回乡守孝三年。庆元二年(1196),他回到朝廷,先后任诸王宫学教授、太常丞等职。庆元六年(1200),他出知池州。嘉泰四年(1204),史弥远提举浙西常平。开禧二年(1206),他回朝任刑部侍郎兼资善堂直讲。他借讲书之机发表政见,取得了一定的政治声望。他与宁宗的养子赵询搭上关系,并且得到宁宗皇后杨氏的青睐。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韩侘胄北伐大败,史弥远成为杨皇后和赵询在外廷的代表,杀死专权十年的韩侘胄。政变结束后,赵询被册立为皇太子,成为皇位继承人。此后,作为皇后和皇太子的代理人,史弥远升任礼部尚书。十二月,他晋升同知枢密院事,进入中枢权力系统。嘉定元年(1208)一月,又晋升为知枢密院事。十月,史弥远正式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从此执掌朝政达二十五年之久。

史弥远上台后,由于求和心切,在对金和约中让步太多,使南宋处于十分屈辱的地位,这是他后来臭名昭著的主要原因。实现宋金和平有利内政的稳定,对于新政府而言是必要的。为争取士大夫阶层的支持,史弥远上台后支持理学,提拔了一批理学名臣,如真德秀、魏了翁等。但由于史弥远的专权,理学家大多不肯与他合作。为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上台不久,就将有可能与自己竞争的对手排斥出朝廷。此后,无人再能挑战史弥远在朝廷中的地位。

史弥远为维持专权政治,力求和平局面,错过了北伐金军的良机,引起朝内不少政治派别的不满。嘉定十三年(1220),皇太子赵询病死,宁宗最后选定侄子赵竑为皇位继承人,这一变化使史弥远面临严峻的政治危机。他暗中选择取代赵竑的皇位继承人——皇帝的远房宗室赵贵诚,并通过门客余天锡将其带进宫中,扶植赵贵诚取得皇侄身份。嘉定十七年(1224)九月,宁宗崩,史弥远联合杨后拥立赵贵诚(时已赐名赵昀)为帝,即理宗。这是史弥远发动的第二场政变,拥立理宗的这次政变使他成为新皇帝的保护人,于是他继续担任丞相。理宗初年,史弥远错误估计形势,企图利用金朝境内的起义军李全集团收复山东,结果引狼入室,差点引起大乱。绍定四年(1231),李全事件平息后,史弥远的威望大受打击,加上已年过六旬,他提拔亲信郑清之代替他主持日常政务,自己逐渐淡出政治前台。绍定六年(1233)十月,史弥远在临安相府病逝,终年六十九岁。理宗在他死后给他最隆重的礼节,追封他为卫王,授予他的两个儿子进士身份,辍朝三日以示悼念。南宋是权臣辈出的时代,但他们大多结局不好,史弥远是他们当中唯一一个死后没有被朝廷否定的权臣。

第六代“弥”字辈中可谓人才济济。史浩一共生有四个儿子,除史弥远外,其他三子也都有官位。长子史弥大(1134—1192)乾道五年(1169)考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正字、提举浙西常平、宗正少卿、宁国府知事、太子詹事、礼部侍郎等职,一度与孝宗的太子建立起良好关系,不过由于他在绍熙三年(1192)英年早逝,致使他没能像他的父亲史浩那样成为朝中新贵。次子史弥正(1137—1195),以荫补入仕,历直秘阁、浙东提刑、台州府知事等职,他有文采,以道德高尚著称于世。幼子史弥坚(1164—1232)是史弥远的双胞胎兄弟。他没有考中进士,也以荫补入仕,但却颇有政治才能,先后担任过两浙转运判官、处州通判、临安府知事等职。史弥远上台后,他为避嫌外任湖南安抚使,在任内成功平定了瑶人罗世传之乱,其后历知镇江府、江宁府等,官至兵部尚书。嘉定十一年(1218),因反对史弥远长期专权而退休。

史渐的长子史弥忠(1161—1244),字良叔,号自斋,于淳熙十四年(1187)中进士,历任鄂州附近的县尉、吉州知事和福建转运使等职。他在政治上反对史弥远专权,为人正直有声誉,在士大夫中颇得好评。八子史弥巩(1171—1250),字南叔,号独善,绍熙四年(1193)进入太学读书,但迟至嘉定十年(1217)才考中进士,历监都进奏院、知婺州和处州等,他跟兄长一样强烈反对史弥远专权,因此仕途并不顺畅。三子史弥悆,于淳熙十四年与其长兄史弥忠一起考中进士,累官江州通判、常州知事等。五子史弥忞(1173—1259),字勉叔,嘉定七年(1214)中进士,官至瑞安知府,后被封朝议大夫、直宝章阁、鄞县开国男。七子史弥应,也在嘉定七年考中进士,历知连州、真州。史渐的另外两个儿子史弥恕以荫补入仕,官至江州通判,四子史弥愿以荫补为国子监生。史渐一系是史家的后起之秀,由于他们大多不肯和史弥远合作,因此官位都不高,但进士人数多,中级官员也多。

史木长子史若冲的儿子中无一人考中进士,他们都靠荫补权得到官职。史木幼子史湛有五个儿子,也都无官职,其中长子史弥文为太学生,次子史弥彰为国子监生,均颇有一定的名气。史才之孙、史浚之子史弥逊在庆元二年考中进士,不过他终身只做过县尉一级的地方小官。他的二弟史弥迥则以荫补入仕,做过知州。三弟史弥逮曾经在太学读过书,不过他没能通过科举考试。这一房虽然兴起最早,但也衰落得最早,在明州史氏最盛时代,他们已呈衰落之势。史弥谨在庆元五年(1199)考中进士,做过州通判。史弥茂以荫补而得到最低的官阶。史弥茂是史氏家族中跟史弥远关系最好的,也是史弥远的心腹,经常能够在幕后参与日常政务的决策。史弥炳以国子监生入仕,官至知武冈军。

史渊之子史弥高以荫补入仕,只做过县尉之类的低级地方官。史源之子史弥宁同样以荫补入仕,官至淮东转运使,他还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并与宗室联姻。史涓之子史弥林以荫补得到州县监酒税的监官职位,虽是最低级的地方官位,不过他是明州心学学派大师杨简和袁燮的高徒,在学术上颇有影响。史弥林的弟弟史弥厚也以荫补入仕,官至镇江府通判。

史弥远这一辈人中,有九人考中进士,通过荫补权总共有三十四人取得官位。虽然史弥远的专权给史氏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名声,荫补权也是制度规定的为他们所享有的特权,但史家在这一时期的繁荣主要还是由族人杰出的科举考试能力所致。

六、史嵩之与明州史氏的最后辉煌

到第七代“之”字辈,长房出现衰败之象,三房史师木一系崛起。史师木之子史渐作为太学生在京城读书多年,这一系后来发展为典型的书香世家。史渐有五个儿子考中进士,可以说史渐一系既是官宦大族也兼做学问。明州史氏最后的辉煌就是由史渐的孙子史嵩之创造的。史嵩之(1189—1257)是史渐长子史弥忠的长子,字子申,号野乐。嘉定十三年考取进士,在荆湖战区从事军事辅助工作,先后担任光化军司户参军、枣阳知事、襄阳府通判等职。绍定五年(1232),理宗提拔他为刑部侍郎、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成为南宋中部战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他上任后主持与蒙古组成宋蒙联军共同与金军谈判。端平元年(1234),在他的领导下,南宋荆湖战区部队与蒙军一起攻下金朝的临时都城蔡州。之后,他主持荆湖战区工作,逐步收复了之前失掉的黄州和滁州。嘉熙三年(1239),他收复中部军事重镇襄阳,成为最受理宗倚重的封疆大吏之一。同年五月,理宗下诏任命他为右丞相,都督两淮、四川、荆湖军马,事实上是将南宋三大战场的军事指挥权都交给了他。史嵩之入朝主政后,边境形势得到好转,但是他本人独断专行的作风引起了人们的反对。淳祐四年(1244),其父史弥忠卒,他守制时被理宗提前召回。反对派利用他没有完全为其父守孝三年一事制造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淳祐六年(1246)十二月,理宗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只得下令命他退休,史嵩之从此退出政治舞台。由于学生运动的影响,史嵩之成为史氏家族中名声最差的一个。从此之后,明州史氏家族再无人进入中枢权力系统。

除史嵩之外,史氏仍有不少人入仕。史弥远的长子史宽之早死。次子史宅之(1205—1249),字子绎,号云麓,以荫补入仕,少年时代因进出宫廷而与同龄的理宗成为少年好友。淳祐八年(1248),晋升为副相。淳祐九年(1249)病死在任上。史弥远的幼子史宇之(1215—1293)也是以荫补入仕,早年担任枢密都承旨,后绍定六年出知处州、温州、绍兴府等地,宝祐二年(1254)晋升为兵部尚书。不久,退休回到明州居住。宋亡之后,他又过了十多年隐居生活。

史嵩之的弟弟史岩之(1193—1270),于嘉定十年考中进士,后历任真州知事、军器监、太府卿等职。绍定三年(1230),受命知临安府。嘉熙二年(1238)升任刑部尚书。史嵩之垮台后,他先后担任过绍兴、福州等地的重要职位。开庆元年(1259),出任沿江制置副使,奉命率军救援鄂州。由于他在此战中观望不前,结果被荆湖战场主帅贾似道弹劾,被迫退休。史嵩之的堂兄弟史能之、史有之、史胄之(均为史弥巩的儿子)分别在嘉熙元年(1237)、宝祐元年(1253)和淳祐元年(1241)考中进士,另外一个堂弟史望之也考中进士。

史弥大之子史守之(1166—1224)为人正直,反对史弥远专权,追随楼钥、杨简、袁燮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史弥定之子史宜之和史定之都做到中高级官位,史宜之官至兵部尚书、浙东安抚使。史定之(1166—1224),字子应,自号月湖老渔,以祖荫补修职郎,授豫章丞。绍熙末年为成都府录事参军,以狱囚自刎降一官放罢,庆元四年(1198),知邵武县,兴修县舍,以记为请,陆游谓其“以才称于世,且犹能秉笔有所纪述”。嘉泰初,改知兰溪县。开禧三年,知吉州。嘉定间,知饶州、池州,广浚城隍。晚年著有《乡饮酒仪》《太极图论》《易赞》《著说》《饶州志》《番阳志》等书,其中《月湖集》已佚。他在当时的学界颇有名声。

史弥坚的三个儿子都担任过中高级官职,其中成就最大的是史宾之,官至户部侍郎。史渊的孙子史抑之和史挺之做过知州。史涓的孙子史佺之,绍定二年(1229)考中进士,但职位较低。

理宗宝祐五年(1257),史嵩之也离开人世,自此史氏衰落。如史蒙卿(1247—1306),字景正,号果斋,为咸淳元年(1265)进士,官至平江府教授。史芳卿,字景敷,号白山,官至瑞安县丞,表明史氏已逐步退出政坛。进入元代,史氏家族更是衰落,史吉卿(1239—1292)于至元廿九年(1292)因“嗜学不舍”“优游于图书之府”而死,史芳卿入元后“杜门读书”,卒年不详。只有史弥巩的曾孙史駧孙于泰定元年(1324)考中进士。可以说从第八代“卿”字辈起,史氏人数虽不少,但影响都不大,后人多平民,史弥远的曾孙史鄞孙穷得连茶叶都喝不起。史懋祖的祖产八千多亩土地被地方恶霸占去,他自己则被继母卖到富人家做奴仆。

史定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