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I.口译的定义
口译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一种在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传递信息的口头交流方式,口译活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时,从事口译职业的人被称之为“舌人”“象胥”等,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文献记载。数百年来西方各国虽然也有从事口译的人员,但大部分都是兼职人员,口译成为正式的专门职业是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由于要签订《巴黎和约》的缘故而产生了英语与法语之间的口译需求,因此大会招募了一批专职译员作连续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从此口译的职业性得到了认可。而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则诞生于1945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战胜国在德国纽伦堡(Nuremberg)审判二战战犯时使用了同声传译,这也是第一次开始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口译。受此启发,联合国也于1946年开始大量使用同声传译。1953年,最早的一批同传译员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会议口译工作者协会(L'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Interpretes de Conference, AIIC),这个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口译职业化的正式开始。到了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以及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增长,口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口译工作者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沟通作用。
口译(interpreting)是指译员(interpreter)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将源语(source language)信息转换为目标语(target language)信息的即席翻译活动。
口译和笔译都是一种用不同的语言来解释和再现原文所表达思想内容的活动,虽然它们都是语言间的翻译活动,但两者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笔译翻译的内容是确定的,译员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推敲,可以查阅工具书、浏览互联网或查阅其他相关参考资料,还可以通过第三方核实、求助等方式反复斟酌修改译本。而口译则是一种具有不可预测性的即席翻译活动,需要进行现场即席翻译,译员面临较大的现场压力,译责重大。“译言既出,驷马难追”,有些口译场合,如商务谈判等,口译的内容很可能千变万化,这就要求译员具有高超的即席应变能力和流利的现场表达能力。
口译的质量标准跟笔译也有区别,笔译强调“信、达、雅”,口译则强调“准、顺、快”。“准”是指完整准确地译出原话内容,所译的语言风格尽量贴近原文,无错译、漏译。错译指的是主要意思翻译错误、数字翻译严重错误、严重语体措辞错误、随意加减、严重语法错误等。漏译指主要内容或者重要细节没有给予翻译。“顺”指的是自然而流利,译语的表达要地道,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不拘泥于原话的词语和结构,同时表达的方式必须流畅,干脆利落而不是结结巴巴。“快”是指译员必须在说话人发言结束后的两三秒后脱口而出,及时进行口译,否则会影响口译效果,导致听众的不信任感。
口译员的单位时间劳动强度大大超过了笔译。一个小时的同声传译所处理的词语量大约是9000字,而联合国的签约笔译员每天规定的笔译工作量一般是6到8页,即2000~3000字,假定同声传译员一天工作两小时的话,词语处理量可以达到差不多20000字。这样看来,口译一天所处理的词语量大概相当于笔译的10倍。
另外书面语比较严谨,口头语比较自然、随意、松散,笔译对翻译思维的周密性、用词的准确性、结构的严谨性,要求比较高,而口译则对译员思维敏捷性、随机应变能力要求比较高。例如,在翻译“他吃得很多。”时,笔译可以翻译为“He has a good appetite.”,而口译则只要翻译为“He eats a lot.”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