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病理研究
病理研究进展推动了对川崎病发病机制和并发症的认识。日本于1958-2008年(总共50年)的尸检数据表明,有380例(占总尸检数的0.03%)发现有血管炎,其中一半是川崎病,其他包括结节性动脉炎、过敏性紫癜和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1]。川崎病发病6~8天出现冠状动脉炎,表现为动脉全层炎症、结构受损、扩张,局部大量单核/巨噬细胞浸润;至发病25天,炎症细胞渐渐消退,不同部位的动脉损伤病理变化基本同步化[2]。4例川崎病在发病7~22天死亡,取心脏标本检测心外膜微血管和动脉瘤,结果嗜酸性粒细胞(EOS)所占比例分别为16%和3%。同时检测95例川崎病病例外周血EOS所占比例,结果高于发热对照组,表明外周血EOS可反映川崎病宿主免疫状态[3]。急性川崎病病例冠状动脉瘤和心肌组织中有显著炎症和新血管生成,发病2~3周后死亡病例的微血管密度最高,促进血管生成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抑制作用的蛋白表达水平。研究表明,新生血管在川崎病早期就已出现,有多种新生血管因子参与,新生血管表达与调节紊乱参与川崎病血管病变[4]。对6例15岁以上的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死亡病例进行尸检,共检测到24个动脉位点,10个无瘤表现,7个仅轻度扩张,7例有冠状动脉瘤和血管再通,在1例39岁患者中发现有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无动脉瘤组动脉有新生增厚内膜,扩张组管腔扩张伴有血栓栓塞,动脉瘤组栓塞后可见血管再通、内膜增厚、部分阻塞;远期病理研究表明,有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病史的患儿有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5]。
另有研究报道了川崎病淋巴结肿大的特征,23例为颈淋巴结肿大,26例为其他部位淋巴结肿大;病理改变可见窦扩大、副皮质区扩大及坏死性改变,伴有被膜下和周围结缔组织明显的非化脓性炎症[6]。应用激光多普勒流式仪和毛细血管镜动力学检查检测川崎病患者的甲床,评估皮肤血流和微循环,结果发现川崎病患者热退期毛细血管形态异常,动静脉直径扩大,毛细血管间距增大,毛细血管环数减少,毛细血管流速下降且与冠状动脉直径呈负相关;而在恢复期,这些指标均恢复正常[7]。
病理研究表明,川崎病对心脏的损伤还表现在心肌细胞的损伤。29例川崎病患者在急性发病40天内死亡,取心脏底部、中部和心尖组织病检,结果显示心肌间质可见大量分叶白细胞和单核细胞。无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在第6天就可见心肌炎性细胞浸润,到发病10天时最为明显,至20天渐消退;发病伊始,炎症为心脏弥散性分布,10天后局限在心底和心包。在产生川崎病时,心肌炎早于冠状动脉炎,10天达高峰,20天缓解[8]。Yonesaka等报道了16例川崎病病例两次心肌活检前后的比较结果(第一次心肌活检的年龄为2~12岁,第二次心肌活检的年龄为4.9~16岁),发现在早期多见心肌细胞变性、肥厚、炎性细胞大量浸润,后期多见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纤维束紊乱;电子显微镜显示后期有微血栓;瘤处活检无显著性差异[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