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旦抛下“锚”,“船”就漂不远了
定格“第一印象”,你可能被表面的假象欺骗
第一印象,是在和不熟悉的社会知觉对象第一次接触后形成的印象。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容易出问题,特别是在归纳问题时,印象错误的直接原因是先入为主的锚定心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原因是人们有服从第一印象或服从权威的心理。再加上思维懒惰是不少人的惯常心理,得出的第一印象就很可能与客观真相有差距,甚至还很可能被表面的假象欺骗。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人际交往的开端——第一印象,同样会决定一个人的交往“命运”。成语“先入为主”就是对第一印象所起作用的最好概括。在心理学上有一种锚定理论,说的就是这种先入为主的现象。
一、感性的认识阶段
大家都知道,人们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然而,人的认识又是怎样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认识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而是要经历一个逐步形成、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些过程,认识才是完整的。
举例来说明,人们对地球引力的认识就是如此。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不是飞上天;将一块石头向上抛,它又必然降落到地面上。若干世纪以来,这种现象已被人们无数次地看到。然而,这到底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呢?原因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人们是看不到的。人们为寻找到答案,于是开始探索、研究。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实验和艰苦的努力,终于找到了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就是地球引力的结果。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发现的。
从这个事例我们知道,人们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逐渐形成的。刚开始是观察到事物的种种现象,对事物现象有一个简单的认识,然后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探索,最终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个对事物现象认识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感性认识,而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叫做理性认识。人们的认识就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逐步形成的。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一些新人和新事,通过直接接触和交往对他们产生认识。就一般情况而言,这个认识是这样的过程:如与一个陌生人接触,首先得到的是关于他的身材容貌、穿戴打扮、举止神态、说话声调等印象的认识,这种初步的对其外部特征了解的认识,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在与这位陌生人接触一段时间后,了解到他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各种印象越积越多,经过头脑思考,对这个人的生活态度、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知识才能、为人处世等方面产生一些看法,这种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们把它称之为理性认识。
生活中,不管是对哪些事物,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这样:由实践到认识。首先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感性认识,然后经过分析思考,能动地上升为理性认识。
那么,感性认识的具体概念是什么呢?感性认识,就是人们在实践中凭借感官,与事物直接接触所获得的对表面现象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如我们初次与人交往而产生的关于这个人的身高、长相、穿戴等表面特征的认识,就属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包括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1.感觉,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最初反映,是主体的感官对内外环境适宜刺激物的反映形式。它所反映的是事物表面的个别属性,是由感官、脑的相应部位和介于其间的传导神经组成的分析器系统协同活动的产物。感觉因分析器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机体觉等多种不同种类。感觉是外部刺激力,包括人的机体本身的某些物质过程,向意识的最初转化。比如,我们凭视觉看到梨是黄色的,触觉摸到它是硬的,味觉尝到它是甜的等;你第一次与小张见面,看见他个子高大,浓眉大眼,身体结实,穿戴朴素,这就是通过眼睛看到的对小张的外表形象的具体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感觉。
2.知觉,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它为主体提供客观对象的整体映像。例如,把梨的颜色、形状、大小、硬度、滋味等各种不同的感觉综合在一块儿,便形成梨这个整体的形象;你进一步和小张接触,看到小张的身材容貌、穿戴打扮、举止神态,和小张握手,感到他的手刚劲有力,和小张谈话,听到他说话慢条斯理。这些感觉综合起来,在你的脑子里就有了小张这个人的整体形象。这就是知觉。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总和,它是主体依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对感觉所提供的各种特征和外部联系分析和综合的产物。知觉已经显示出事物的主要外部特征,以及现象的各要素之间的整体联系。主体进行新的概括、形成表象的基础,这是知觉的整体性结构。
3.表象,是指曾经作用于感官事物的外部形象在人的意识中的保存、再现或重组。根据性质的不同,表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忆表象,又称再现性表象,一种是想象表象,又称预见性表象;按照概括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表象不是知觉形象的简单重复,它再现的不是客观事物的全部联系和特性,而仅仅是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对人的实践活动起最重要作用的特征。
相信大家都听过或看过“望梅止渴”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有些士兵甚至晕倒在路边。
看到这种情况,曹操担心贻误战机,心里非常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梅子已经吃到了嘴里,立刻精神大振,不由得提高了行进速度。
在这里,曹操的话之所以能使士兵达到止渴的效果,就是因为士兵们听到曹操的话,回忆起过去见到的梅子的样子和过去吃梅子时的感觉,于是似乎觉得又酸又甜的梅子就在眼前,顿时感到不再口渴了。这就是我们大脑对梅子的回忆而产生的效果。这种认识形式就是表象。人的表象是对事物的功能和意义的理解和概括。正是这些方面在人的大脑皮层中构成稳固的联系。表象是具体形象性和抽象概括性的统一。由感觉到知觉再到表象,是人的认识由个别的属性和特征上升到完整的形象,由当下的感知达到印象的保留和概括的再现过程,其间反映出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向。但是,从人的完整认识过程来看,这些感性认识形式是对事物的表面特征的描述,还不具备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
上面这个过程,从感觉到知觉再到表象,已经显示了认识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从对事物表面的个别特征的反映到各种特性的综合反映,从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到以后的回忆和再现,个别特性的反映——综合反映——事后的回忆,这三个阶段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以上是对感性认识的详细论述,那么,感性认识与第一印象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感性认识是第一印象的主要形成原因,它具备以下特点:一是突显因素比其他信息更能吸引人,人们通常是因为突显作用而发现人才。充满个性的人往往与众不同,如能歌善舞者一般很注意自身的穿戴,播音员具备甜美的嗓音,运动员拥有特殊的身材等。自身的优点通过突显作用而显示于外界,为人们所认识。二是突显作用可影响对因果关系的知觉,如在游行队伍中,喊口号的人易被认为是活动的组织者;在班级活动中,发言较积极的人易被认为是班干部、好学生;站在主席台上讲话的人易被认为是领导者等。但实际情况未必就是如此。三是突显作用使人的评估易走向极端。如一对恋人初次约会,男方的穿着不修边幅、衣服不整洁,女方一定会认为其生活懒散,而服装鲜艳美观,则会使人刮目相看;再如,初次接触,语言随便,就会让人认为这是个油腔滑调的人。四是突显能增加印象的整体一致性,在新闻宣传中,突显群体的成员,树立典型形象,那么他就代表着整个群体的形象。比如,长期以来,解放军救灾救难、见义勇为,涌现出许多英雄战士。新闻对他们的宣传,也就成为解放军整体的形象,人民每逢危难时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人民子弟兵会来救援。再比如说,对中年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的宣传,容易让人联系到忘我拼搏、生活俭朴、不善处理个人生活等特点,并将此视为中年知识分子群体的形象特征。
总的来说,感性认识的内容是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它是从直接接触具体事物当中产生的对事物具体形象的认识,因此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可怕的心理定式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口渴需要喝水时,你常以为暖水瓶里装着很多水,你用力一提,原来瓶是空的。由于用力过大,暖水瓶被提得很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提水壶之前,你已经有了一种心理准备,这种准备提供了足够的力量可把装满水的壶提起,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瓶内没水,你支付的力量远远大于提空壶所用的力量,因此感到水壶格外地轻。这种现象的理论根据便是心理定势。
什么是心理定式呢?所谓心理定式,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
心理定式又被称做心向。它是主体对一定活动的一种预先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不是人的局部的心理活动,而是主体的完善的个性状态。定式以一定的活动方向,预先准备的形式,对已经形成的生活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客观环境发生反映。心理定式能够完全表现在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中,影响力甚大。
那么,构成定式的心理因素都有哪些呢?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刚刚发生过的感知经验,这些经验很快被整合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对随之而来的知觉活动产生影响,制约着知觉的程度和方向。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关于“心理定式”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描述,就在于刚刚获得的感知经验,已成为同类知觉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它以简化的心理模式无形地影响着随后的知觉活动。这是第一类心理因素。
另一类是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起动力作用的一些心理因素。例如,需要、情绪、价值观以及已养成的习惯、行为方式和个性倾向等,都可构成某种心理定式,它将不自觉地、甚至无意识地对人的活动发生影响。例如,当人的需要特别强烈时,与该需要相联系的心理定式也显得特别强烈。从本节开头所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口渴需要喝水的愿望越强烈,那么提壶倒水的心理定式也就越强烈,它支付的力量也就越大。这是第二类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定式一共具备三个特点:(1)它是由早先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在人的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容易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2)它是对先前经验的间接、概括性的反映,并影响人的后继心理活动趋势;(3)它具有相对的成熟性和稳定性。说它有积极的一面,是因为思维定式有助于人们进行类比思维,从而更加顺利和便捷地解决某些问题;但同时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那就是容易使人们盲目运用特定经验和习惯的方法,对待一些貌似而神异的问题,结果浪费时间与精力,影响处理事情的效率。
心理定式有它积极的一面,其积极一面表现在心理定式存在于各种心理活动之中,通常它能够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好处,主要表现在时间的节省和效益的提高上。例如,人们可以按照生活中曾学到的经验定式,顺利地进行常规的工作与学习;除了积极的一面,心理定式还会形成一种惰性,所以心理学家们也进行了一系列反定式的努力。有一部分心理学家指出:反定式的努力“表现在能够进行借鉴移植、触类旁通的思考,能够因一种现象而‘连动’,产生出多种新鲜思想或更深的见解。这里不仅能够进行‘纵向连动’,即发生一种现象后,立即向纵深发展,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推测其产生的结果;而且还能够进行‘横向连动’,即看到一种现象后,很快地联想到与之相关或相似的事物。善于‘思想连动’的人能够闻一晓十、融会贯通、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别人一方面的成功经验移植到另一方面,从而运用于自身,创造出自己的成功经验;也能进行‘智慧杂交’,选取前人智慧宝库中的精华,通过巧妙的组合,形成新的成果。有了这种触类旁通的能力,我们的新思想、新发展、新方法就会源源而来,层出不穷。”可见,心理定式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心理定式消极与积极的一面。
先来看一个消极方面的案例:阿西莫夫是美籍俄国人,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一生中撰写了400部书。在《智力究竟是什么》这篇文章中,他曾经讲过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阿西莫夫就表现得很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扬扬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这个人与阿西莫夫是熟人。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说出正确的答案。”阿西莫夫点点头表示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准备在五金商店买几根钉子。来到商店后,他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成拳头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完钉子,走出商店的同时,又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做出什么举动?”阿西莫夫听完这道题,心想,这还不简单吗?便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阿西莫夫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汽车修理工一听,开心地笑起来:“哈哈,你这笨蛋,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有必要做手势吗?”智商160的阿西莫夫,这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个“笨蛋”。这就是心理定式带来的消极一面。
虽说心理定式有弊的一面,但只要我们用得巧用得妙,它就会发挥出你所估计不到的效用。
1915年,护国军在讨伐复辟帝制的袁世凯的“护国战争”中,虽然重创袁军,但终因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惨遭溃败,熊克武也被迫离川出走。时任连长的刘伯承带着只剩下数十人的连队,冒着绵绵的秋雨,踩着泥泞的道路,在敌人整整一个营兵力的穷追不舍下艰难地开往大足县。行进中,刘伯承突然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到路旁小树林中休息。夜幕降临时,刘伯承下令部队,将草鞋“倒穿在脚上”,折回原路,继续前进,走上一小段路后,拐弯朝路旁的一座山上爬去。敌人循着脚印,在他们曾经休息过的小树林内搜索了一阵,毫无所获,在树林外,敌人仔细辨认刘伯承他们留下的足迹,见脚印朝着大足县方向,于是沿着大路往他们前进的方向追去。殊不知,他们离刘伯承率领的军队越来越远。
刘伯承就这样巧妙地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化险为夷。
这招“倒穿草鞋”之计,突破思维定式,打破常规,利用敌人的心理定式,造成敌人判断失误,使部队在比较严峻的形势下转危为安。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从反面知道,囿于心理定式怪圈中的人,缺少这样一种能力,他们的思想老是在规定的轨迹上行动。因此,不论在工作或生活中,他们总是刻板的和不见起色的。要想挣脱心理定式的束缚,首先,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让思想僵化,不要受现成结论的局限,不要受传统方法的影响,要与时俱进,学会从历史的高度看问题,顺应时代潮流,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能总是站在原地思考问题。其次,应认真读书学习,善于博采众长,了解并接受新事物,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从而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进步,跳出心理定式的框框,创新自己的思维方式。
与心理定式相关的是思维定式,它是心理定式的其中一种。它是指由先前的心理活动和实践经验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继活动的趋势。它使人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认识事物或作出行为反应,即按一种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思维定式是个体在知识积累过程中的异化现象,是一个人创新、发展、获取新知识的天敌,是个体凭自有的知识去推断一个新命题的想当然的结论,带有浓厚的个人主观色彩,通常是不正确的。
提一个问题:一个篮子中,总共有四个苹果,由四个小孩子平均分,到最后,篮子里还有一个苹果。请问:他们是如何分的?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四个小孩一人一个。这个答案,或许有些人会表示不服:不是说四个孩子平均分四个苹果吗?那篮子里剩下的一个要怎么解释?首先,题目中并没有“剩下”的字眼;其次,那三个小孩子拿了应得的一份,最后一份当然是最后一个孩子的。至于他把苹果留在篮子里或者拿在手上,其实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就是如此简单的问题,经常会有人为解答这类问题而绞尽脑汁。原因就在于他们囿于认识的固定倾向,而不能识破题目布下的圈套。由认识的固定倾向所产生的消极的思维定式,是禁锢人的思维的枷锁,很难使人得到进步。
我们应该知道,认识的固定倾向是一种习惯,而习惯却是一种因循式的思维形式。习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不假思索的反应行为和适应行为,经常使我们不饥而食,不困而眠,不愠而吼,压倒合理的思想而不给它以自由发挥的机会。如果我们想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就必须从冲破思维定式开始。唯有如此,才能发展自己。
农人说,一花一世界;佛学讲,一叶一菩提。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万物相生,绝无类同。因此,我们认识世界既不能用老眼光,也不能用死眼光,要经常提醒自己:切忌由于过多地羁于定式而心生沼泽。
消除心理定式对人际交往的阻碍
我们都知道,人是群体动物,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善意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除了诸多客观因素制约外,更多地受制于来自各自不同的心理“起伏”或“动荡”的反应状态。而每个人的心理反应又是千差万别、复杂微妙的。稍有不慎,就会使彼此的心理产生阻隔甚至抵触情绪。由于长期形成的心理习惯往往左右着我们对他人好与恶的判断,一旦这种定式成为我们和外界“对接”的第一反应,弄不好就会使我们彼此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隔膜,甚至形同路人,并进而演化成一种对他人拒斥的“条件反射”,久而久之,极有可能形成一种自闭的人格形态。因此,识别各种有害的心理定式,是破除交际过程中各种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同时更是我们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给予重视。
1.处处设防心理
在人际交往中,设防心理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心理现象,它主要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所保持的一种对他人的戒备心理。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所以在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时候,大多数人一般都会采取一些防范措施而不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某些秘密。
人际交往中,有些人会有意或无意采取的设防行为就是设防心理。不可否认,设防心理在特殊的社会活动或特殊的行业中是必要的,但是,在正常的人际社会交往中,这种设防心理会给人际交往带来负面作用,它会阻碍正常的人际交流,对人际交往非常不利。
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我们不必放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阴暗心理,更不必坚守传统的防人心理,毕竟只有用心去交往,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友谊。
2.事事求同心理
有句老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还有一句话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在交际过程中,有的人习惯于以自己的好恶“取舍”,和自己投脾气的,则接纳来往;和自己“味”不同的,则一律拒人于千里之外。这种交际心理定式一旦形成,就会使自己的交际视野和范围变得狭窄起来,把握不好还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健康成长,危害非常大。
生活中,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进行交往,原本没有什么不对。问题是,一个人如果只是凭借个人偏好来选择交往的对象,结果必然会使自己的交际群落越变越逼仄。其实,在我们的人生中,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我们获取财富的宝贵资源,而且还是我们性格磨砺的必备条件。想象一下,如果人们只把自己的交际疆界设定在“臭味相投”的限定内,那么自身从外界获得的信息资源必然是十分贫瘠的,同时还非常容易使人们的个性变得单一而偏执。尤其是在这个信息多向、能力多元的时代里,我们更要努力扩大我们的交际范围,学会和不同个性风格的人打交道。在人际交往中,采取“取长补短”的方法,非常有利于我们的事业与自身的发展。
3.时时放旷心理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有些人习惯标榜不拘小节的心理,通常会不考虑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是一相情愿地把他人当做“无遮拦”的对象,把自己的一些意见和观点毫无顾忌地强加给对方。生活中,这种人看起来大大咧咧,实际上心里很少顾及他人的情绪反应。特别是在公众场合中,这类人通常旁若无人,只顾宣泄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意见,不管正确与否,也不管是不是合理,都只是一味地予以批驳。这种貌似坦率的交际个性,极容易与别人产生矛盾,如果长时间与这类人交往下去,别人慢慢就会对其敬而远之了。
那么,对于这类人,该如何做才正确呢?为人放旷,只要能够顾及场合,做到“看菜吃饭”、“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未尝不是一个良好的交际“润滑剂”,而且这种恰到好处的热闹人的性格,往往能够很好地调节气氛,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增添一些轻松感。
4.惯常自傲心理
处处唯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趾高气扬,轻视别人,甚至贬低别人、嘲笑别人,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种心理对于交际危害很大,这些人也很难与别人相处。
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乌龟和兔子赛跑,顷刻,兔子就遥遥领先,它沾沾自喜,以为乌龟永远不会赶上自己,于是到路边呼呼大睡,一觉醒来,乌龟已至终点,兔子望尘莫及。这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之所以说浅显,是因为这个故事妇孺皆知,一看就能明白它的含义;说深刻,那是因为“谦受益,满招损”的教训比比皆是,但还是有人会重蹈“骄傲的兔子”的覆辙。这一点十分值得人们思考。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具有自傲心理的人,总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认为自己十全十美,别人一切方面都不如自己,听到他人的赞扬就眉飞色舞,受到批评就恼羞成怒;常常固执己见,强调自己的意见正确合理,别人的相反看法都是不正确的、不合理的;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具有自负心理,做事总以为自己什么都行,别人什么都不行;待人轻慢,缺乏礼貌和谦虚,不懂得尊重人、理解人,喜欢摆架子。以上种种都是自傲心理的具体表现。
有句古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能否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对于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具有非常直接而现实的意义。古人曰:“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也正是这一道理。自知之明,包括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知道如何发展自己的优势,避免自己的劣势。对自我进行评价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对自己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过程。经过分析,既会看到自己的优点,也会发现自己的缺点或不足之处,刻画出自己的真实形象。同时,还要注意在集体中利用同事的帮助实现自我评价。因为自我评价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自我反省过程,它与社会和你周围的同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处于各种不同的评价和议论的包围之中,有人会赞许、称颂你,有人会批评、责备你。在各种各样的评价中,恰当地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进而获得正确的自我评价。这对于自身的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定式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干扰作用。前者有助于认知思维活动迅速、敏捷而有效地进行,后者则相反,它使创造性思维活动受到限制,难以突破旧框框,或使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甚至造成认知的歪曲反映。我们了解了这一规律可利用定式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这将有利于我们对新事物新特征的认知,有利于开展创造性思维。
三、以“貌”取人,谬以千里
古人曾有“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警句来告诫人们:评价人不能以外貌、衣着作为衡量标准,海水那么浩瀚不能用斗来测量。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提倡、宣传这句话,但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生活中,许多人注重一个人的实质大多数是注重在外表,处对象也要挑长相出众的,对内在根本不重视,而在这个逐渐进步的社会中,居然还有人用“貌”来决定一个人的品质。殊不知,这是何等荒谬!
史书记载,齐相国晏婴便是位身高不满五尺的矮子,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司马迁将他比为管仲,推崇备至,用“不辱使命,雄辩四方”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外交活动。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一次,齐王派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将出使楚国,觉得晏子的相貌实在不怎么样,就想趁机羞辱齐国。楚王特意在城门旁开一小门,准备迎候晏子。晏子到得城门口时,守门的侍卫打开小门,请晏子从小门进城,晏子心里清楚楚王的用意,便停在门口,对侍卫说:“请你禀报楚王,问他这里是什么地方,如果我出使的是狗国,那我自然该从这个小门洞里进去,如果楚国不是狗国,那我还得从大门走进去。”侍卫急传话给内宫,楚王一听,无奈,只好让晏子从大门进城。晏子进宫拜见楚王,楚王看着矮小的晏子故作不解之状,取笑他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说:“这是什么话?临淄城里挤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一举起来,就能够连成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走路的人肩膀擦着肩膀,在后面走的人脚尖能碰着前面人的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那么,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打着哈哈说:“大王您这一问哪,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又怕犯了欺君之罪;实话实说吧,又怕大王生气。大王,您说我该怎么办呢?”楚王说:“实话实说,但说无妨,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派出使者有个规矩,访问国的君主贤德呢,就派上等人去,访问国的国君不贤德,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好,就只配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心里闷着一口气,却只好假装无事的样子,招呼晏子到厅堂,安排酒席款待晏子。席间,两位兵士押着一位犯人来见楚王,楚王问此人所犯何罪,兵士按设计好的话回答:“这齐人是个劫匪。”楚王故意摇头对晏子说:“齐人怎么喜欢做这样的事?”晏子也摇摇头说:“齐人在国内从不做犯法之事,到了楚国便成了这个样子,真是风气不同啊!”
从晏子身上我们明白,不能以外貌来衡量一个人。幸而晏子并未因此自暴自弃,反而坦然面对自己的相貌,还主动争取出人头地的机会。
至于刘备冷落的凤雏先生在《三国演义》的第57回有记载。庞统,号“凤雏”,是一位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在赤壁之战时避乱于江东,被鲁肃推荐给周瑜,入营献“连环计”,致使周瑜火攻成功。周瑜去世后,诸葛亮借吊孝之际拉拢庞统,并写荐书一封劝其投靠刘备。同时鲁肃也将庞统推荐给孙权,孙权因其容貌丑陋、态度傲慢而不予重用。于是庞统被鲁肃荐往荆州投靠刘备,到荆州庞统并不拿出子敬、孔明二位的荐书,刘备亦嫌其相貌丑陋不予重用,仅让其做耒阳县令。他终日饮酒为乐,不理政事,刘备派张飞前去责罚才发现他的才华,于是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后庞统随刘备取蜀,设计斩杀杨怀、高沛,得涪水关,但在攻雒城之际疑诸葛亮欲争功,不听其书信劝阻,冒进至落凤坡,中张任埋伏,被乱箭射死。这使得诸葛孔明惋惜不已。
这是刘备的以貌取人,差点失之良才。
著名作家泰戈尔说得好:“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识人学主张勿以貌取人,是因为以相貌取人容易识错人,用错人。
事实上其貌不扬的人,有不少有才学的人,而相貌出众的人,也有不少平庸之辈。任何人也没有找到人的才能与人的相貌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以貌取人的方式,实在是非常荒谬。
一次应聘时,一个长相普通的女硕士突然心血来潮,打算与自己长相漂亮的本科生朋友一起去当地一家有名的公司面试,两个人在学历一栏填的都是“本科”。一个漂亮的女主管接待了她们,接过两个人的资料后看了一下,然后只问长相漂亮的本科生一些问题,而对长相普通的女硕士当作空气一样不理不睬。最后当场通知本科生明天就可以来这里报到了,然后就忙自己的事情了。对此,女硕士没有生气,而是主动找到女主管问不肯给予面试机会的理由,女主管简单地想了一下,毫不客气地指出女硕士的容貌欠佳,会影响工作效率。难道容貌就是招聘人才的必要条件吗?对此,女硕士想不通了,她和朋友应聘的职务是电脑程序员,并不是要经常接待客户,漂亮的容貌难道比能力还要占上风吗?
女主管作出了如此的回答:公司里的男同事很多,漂亮的女性会让他们赏心悦目,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她的话外音就是说女同事只能作为公司里的“花瓶”,督促男同事们工作而已,这岂不是对女性的不尊重?
这位女硕士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亮出了自己的硕士证书和一些证明自己能力的证书,然而,女主管的意思还是很坚定,非美女不用!
女硕士感到非常气愤,丢下了这么一句话:“以貌取人的公司永远不会发达起来!”
这个故事更是加深了人们对“以貌取人”荒谬性的认识。
识人不以相貌为标准,才能真正地识人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是真正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材。中国历史上的大圣人孔子就主张识人莫以相貌为标准。
孔老夫子“知过勿惮改”,他曾以言语来看宰予,以相貌来看子羽,后来他认为都看错了,就公开承认自己的失误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这不仅使自己,也使别人能接受“以貌取人”的教训。
我们应该知道,事物的外在表象与其内在本质常常是不同的,有时恰恰相反,不要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要学会透过表象辨认事物的内在本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千万不能以貌取人。歌德说得好,“外在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在美才能经久不衰”,我们都要引以为戒。
外表美与心灵美
心灵美是指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所显现出来的美。它是人内在素质美的体现,是人的美的核心。比起人体美,心灵美更为重要。
有一篇寓言,讲的是蜜蜂和蝴蝶相遇,蝴蝶嘲笑蜜蜂长得丑,蜜蜂反驳说:“外表美丽并不重要,最主要的是心灵要美,我们蜜蜂虽然丑,但是我们能酿出香甜的蜜为人类造福,而你们虽然长得好看,却危害庄稼,损人利己。”蝴蝶听完,羞愧地飞走了。
古人云:“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内心恶毒的人,即使再美丽,仍旧是一个丑陋的人;外表有一点丑的人,只要善良、诚实、博爱,也是一个美丽的人。生活中也是一样,一些看起来挺“牛”的人,往往没有什么惊人之举,而一些貌不惊人的人,往往有着惊人的成就。
心灵美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由四个方面构成:
一是道德。从根本上来讲,伦理本质与审美本质都建立在对社会进步发展有利的基础上,善的心灵一般也是美的心灵。因此,要注重思想品德和情操的修养,要有远大理想,要具有正直、诚实的美德。道德是生命的发扬,道德是心灵的归宿。
二是情感。审美的特殊作用在于情感体验,只有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认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心灵美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三是才识。生活中,才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有力保证。心灵美的人应具有丰富的学识和出众的才能。思想的深邃、情操的高尚离不开知识的积累。
四是性格。生活中,每个人的性格是在他的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形成的。性格美的人是指一个人性格发展健全并具有吸引人的气质习性。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面对挫折不悲观、不气馁,开动脑筋,顽强拼搏,意志坚强;面对人生、面对他人情感丰富,关心社会,为人正直,乐于奉献,富于自我实现感;热爱知识,追求真理,等等。
总而言之,人的内在心灵美是道德美、情感美、才识美和性格美等有机的结合。
当然,我们在强调心灵美的同时,也并不是忽视外形美。中华民族是古老的文明之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祖先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也知道用简陋的壁画打扮洞穴,用花鸟虫鱼装饰瓷盘瓦器;《白毛女》里的杨白劳在年关交不起租、揭不开锅的时候,也忘不了用仅有的一点钱为女儿买二尺红头绳。这充分说明了人们都有对美的向往,追求外表美和心灵美,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
可见,爱美之心不可无。但是首先应该具备一颗美丽的心灵。毋需多言,要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是每个人首先追求的,同时并不排斥对外表美的追求。因为生活本不是单调的,而是斑斓多彩的。
为何以相貌取人多失?这是因为相貌不能反映人的实际情况。因为奸佞的人,对人虽暗藏杀机,表面却可以笑脸相迎;良善的人,虽有菩萨心肠,对人也可能怒目相看。一个长得面目可憎的人,也许他心地最善良;一个生得很漂亮的绝世美人,也许她为人比毒蛇还狠。因此,看人要重在其行,而不在其貌,不然,以相貌取人必多失。
四、以“学历”聘人,扼杀多少人才
“学历是块敲门砖”,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当前一些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上不重能力重学历的现象。这种做法,使没有文凭、学历较低的人被“否决”,把很多没有“敲门砖”但有真本领的人挡在了用人单位的大门之外。这不禁使人思索:衡量人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改变选人用人“唯文凭是举”的状况?难道有学历的人一定就是人才吗?
对于“学历”一词的理解,严格地说它只能代表学习过程记录的以往历史,它根本不能代表一个人目前和将来的知识水平。可有的人却仅以一张学历看待人,这是极不准确的。时代在突飞猛进,知识在不断更新,时代要求人们要不断地学习,古语有“学无止境”之名句。也就是说,人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学习没有最终结局。只有这样,一个人才不至于落伍。知识无限,学习过程无止境,这么一来,证明学习过程的历史记录为何要有终结呢?这么做并没有什么意义。
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对“学历”是这么理解的,认为学历越高,其业务水平就越高,工作能力就越强。但事实证明,持这种观点的人是非常可悲的。其一,他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人,他违背认识论观点。其二,他不懂什么是衡量人才的真正标准。
回顾历史,手无红色证书但成绩斐然的大有人在。在此,我们不妨举出实例,司马迁、李时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写出了宏篇巨著,流芳百世;而范进中了举,其结局又是怎么样呢?这不禁使人思索:衡量人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改变选人用人“唯文凭是举”的状况?
有人说,把衡量人才的软标准硬化为学历这一硬杠杠,能够较好地体现选人用人的公平性;也有人说,单位里出现一个岗位空缺,够资格的人以十计甚至数十计,这么多人来竞争,不用“学历尺”量又用什么量呢?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存在片面性。因为学历不等于能力,拥有文凭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人才。
曾经,有一家公司开发产品时遇到了技术难题,于是诚聘博士、硕士数名,本科学士若干,并按学历职称高低给予其不同等级的优厚工资,合力解决。出乎意外的是,三个月过后,购置仪器、设备不论,只工资、差旅费即花去近二十万,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公司老板眼见市场商机紧迫,甚是着急,于是亲到研发部视察询问,不想主管博士引经据典告之问题要解决最少还要1年时间。对此,老板表示非常无奈,急召公司各位经理研讨对策,欲终止此项目,寻找其他途径,但又可惜资金人才流失,踌躇再三,总无良策,后办公室主任提议广告招标处理。老板没有办法,心想只有这样了,全做死马当活马医。果然广告连登三日,没有一个人来应聘。然而,到了第四天,忽有两位毫不起眼的青年人来应标。办公室主任见两人坦言来公司应聘过,因两人学历职称不够落聘,欲打发了事,不想两人均只说时限三天,不解决问题不要钱,别的不愿再多谈。主任没有办法,只好将两人领到研发实验室。对此,研发部众人均以冷眼观之,三天过去后,主任见两人没音信,打电话准备让人将两人赶走了事,不想研发部职员告之,当天两人在实验室工作不到三个小时,便给主管博士留下一封信离开了,博士看后不言不语而走。主任害怕是两人将博士人才给得罪了,于是急忙找到两人留下的书信来看。但见信上留诗一首,诗曰:“学历非学力,博士非博学。今朝解此题,教你识人才。”主任看完信后,大惊!再看信后又附修改后设计简图一份及博士留言:“绝妙!按其更改,问题得解。己不如人,愧见同仁,此去再造,万勿来访。”
经过这么一件事,这家公司再招人才,绝不再只要求学历……
只要能够胜任工作,便是人才,须知,校园学习只是终身学习的很小一部分,反过来说,北大毕业等于零。如果你不继续加强学习,在工作中不能勇攀高峰,那么最终会被社会淘汰。
学历不代表能力
当今社会,人们对高学历越来越看重,本科生比比皆是,研究生越来越多,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以学历挑选人员。然而,高学历并不代表高能力,知识分子未必是“能力分子”,选拔人才、提拔人才时更要注重其实践能力。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噌噌噌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瞪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噌噌噌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
过一阵儿,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噌噌噌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云集的地方?
博士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
提起日本的西武集团,国内读者知道的可能不多。但在日本,它却是一家赫赫有名、势力庞大的企业。西武企业集团是日本一个经营饭店、铁道、百货等服务行业的庞大的企业组织。西武集团经理堤义明被松下幸之助誉为“日本服务第一人”。西武集团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堤义明独特的用人之道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说,堤义明挑选员工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不以学历聘人,但要求员工绝对忠诚。西武集团聘用新职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学毕业者和高中程度的人都有同等机会成为西武的职员。堤义明从来就反对迷信一纸文凭的“学历信仰症”,他手下很多高层经理都没有学历,却有学识、诚意和人格。但与此同时,他对聘用有学历、学识和教养的专家也不反对。
在一次与松下幸之助的谈话中,堤义明作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把松下幸之助和本田宗一郎这样的人,送到东京大学受教育,那很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松下电器和本田汽车了。这一假设谁又能够否认呢?
社会上,一般的大企业招聘人才时,都千方百计地吸引具有高学历的年轻人到其企业就职,但是堤义明从来不追随别人的做法,不存心去抢大学生。他说:“一般的大企业打的算盘是,每聘用十个大学生,将来有一个成才,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这个观点我并不同意,我宁可仔细地挑选恰当的大学生,然后把更多的工作机会留给那些没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的一般年轻人。我的打算是,十个大学生就有两个以上的人成才;那么,每接收二十个学历较低的人进企业工作,就希望有一个人将来会出人头地,有所成就。”
堤义明在解释为什么不用一流大学生的原因时,他如此说:“我的西武集团,不是一流大学生的安乐窝,但却保证是一流人才的工作场所。随便把经理的职位给一个一流大学生,他可能因为自己是一流大学出身的聪明人,觉得自己该坐经理的职位,基于这种心理,他很难安心的工作,也不会珍惜他的职位。可是,一个没有大学学历或是来自三流大学的年轻人,你觉得他有潜力又力求上进,让他升任经理,他肯定喜出望外,而且会加倍地努力,做好他的分内工作。理由很简单,这类人懂得珍惜自己所得到的每一次机会。”
在日本,这种排除学历条件,挑选、培养有潜力人才的方法,是极其少见的,而堤义明却坚持这么做。西武集团出现了一种很独特的现象,就是没有人拿读过什么大学来炫耀自己,甚至也没有人提自己过去的学历,因为这是件毫无意义的事。
堤义明认为,学历只能证明一个人受教育时间的长短,而不能证明一个人具有的实质性的才干。
从堤义明的用人方式,企业领导应该能受到一些启发。以正确的眼光去发现人才,并真正做到发挥人才的作用,是每个领导都应做到的。学历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有才能的唯一标准,不要被学历遮住了选拔人才的视野,人才的实践能力才是领导所应注重的。
世界上各跨国公司在我国都有自己的选人“秘诀”,选拔人才的具体标准也各有千秋。对人才来说,真正重要的是能力和业绩,即使他没有学历。这才是人才标准中最核心的部分。
跨国公司的这一人才观与国内高度重视学历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一项对进驻上海的全球五百强企业进行的调查同样证实了这一点,这些公司的人才标准有三个:知识、能力和业绩,而能力和业绩则是最重要的。
在中国可口可乐系统中需要普通工人、销售、业务管理、市场开发、品牌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人才,但也有共同的要求。智力的发展、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对情商、口头表达能力、领导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人际关系技能、面对失败保持情绪稳定性的培养更为重要。可口可乐(中国)饮料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郭明非常看重人才的“能力”培养。
当然,强调用人不能只看学历,并不是否定学历教育的作用,更不是贬低知识的力量。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其中有知识型、研究型的,也有创业型、技能型的。而人才成长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学历教育一条路可走。寒窗苦读、高校深造,可以成才;发奋自学、博览群书,可以成才;立足岗位、钻研业务,也可以成才。人才的类型不同,成才的途径不同,衡量人才的标准自然也不能是单一的。把学历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显然有失偏颇。同时,一个单位招揽人才,是为了让他干事创业,而不是当摆设。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所谓“遛遛”,就是通过实践来检验,就是坚持人才的实践标准。因此,衡量和评价人才,选拔和使用人才,应当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综合考察其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情况,而不能以偏概全,唯学历是举。这样,才能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局面,企业的发展也才有保障。
五、看不清、看不准,因为你戴着“有色眼镜”
心怀成见者,看待人与事时就仿佛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或变形眼镜,而他所看到的人与事也就失去了本来的颜色或面目。因此,“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也就成了一句批评心怀成见者的名言。
从前有一个人遗失了一把斧头,他怀疑被隔壁的小孩偷走了。于是,他就暗中观察小孩的行动,不论是言语与动作,还是神态与举止,怎么看,都觉得小孩像是偷斧头的人。由于没有证据,所以也就没有办法揭发。隔了几天,他在后山找到了遗失的斧头,原来是自己弄丢了。从此之后,他再去观察隔壁的小孩,再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偷斧头的人。
生活中,喜欢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或许也是许多人的一种悲哀。从大的说在国与国的相处间如此,小的说在现实生活中如此,甚至在电脑小小的方寸窗口中显现的也是如此。
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看一个人,不能轻易地评价一个人的好坏,判断一件事的善与恶。简单地、不负责任地,或者道听途说地对别人评头论足,其实是一种卑劣的行为,从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是以一种暴力去伤害别人,你轻易的几句话,可能会给别人以撕心裂肺的痛,会把别人伤得鲜血淋漓,会把别人刺得体无完肤。
我们如果将成见比喻为荆棘,那么,一个人幼小时所接受的父母偏颇的灌输,成年后所受到的种种欺骗式的宣传,以及人生道路中的种种挫折和遭遇,都会在他的心田里种下荆棘之苗。因此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不及时根除这些荆棘之苗,他心中就会长成一片茂密的荆棘之林。曾几何时,电影或戏剧中的反面人物,无不是相貌丑陋,正面人物无不是相貌英俊,于是不谙世事的少年儿童,心中便会形成一种成见,认为相貌丑陋的人,其心灵一定丑恶,相貌英俊的人,其心灵一定美好;而有了这种成见,就可能将貌丑者善意的帮助视为恶意的欺骗,而将貌美者恶意的欺骗视为善意的帮助。古往今来,关于继母刻薄寡恩、虐待其夫前妻子女的故事很多,故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成见,认为继母绝不会疼爱前人的孩子。而以这种成见看继母,她们即使有疼爱前人孩子的表现,也会被视为“做秀”,她们对孩子应施的管教,也会被当做虐待的证据。由此可见,成见的荆棘一日在我们心中生根,便会蒙盖我们的心智和眼睛,看人时自然就会戴着“有色眼镜”。
在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小镇上,曾住着两个老太太,她们在三十多年前不知为何小事产生矛盾,就一直互相记仇为敌,并波及到了下一代。但两位老太太都是《波士顿新闻报》家庭版的忠实读者。可以说,假如没有这个报的这个专栏,她们也许早就被这种仇恨和相互的骚扰搅得难以生存了。那个家庭版中有一个专栏,由读者间的通信组成,方式是: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或只想发发怨气,就写信给这家报纸,署上你的化名,然后,另一位有相同烦恼的女士会化名回信,告诉她如何处理这类事情。这两位老太太都一直与这家报纸的专栏保持联系,一个化名叫杨梅树,一个化名叫海鸥。后来,化名海鸥的老太太死了,化名杨梅树的老太太鉴于道义,便越过篱笆去帮助做点事。当她第一次走进她的死对头的前庭时,发现桌上摆着一本巨大的剪贴簿,整整齐齐地贴着多年来她与专栏上化名杨梅树的来往信件。原来,两位现实中至死都不肯和解的老太太,在专栏中是一直保持联系的知心朋友。活着的老太太痛哭不已,但遗憾的是不能再补救那已被白白浪费的美好时光。苦涩的心情只能留给自己慢慢品味……
这就不免会让人想象,人到底是怎样的?生活中,每个人的大脑都是一块柔软的蜡,尤其在童年时更是如此。这块蜡保存着人希望获得的一切观念的痕迹。人的全部信念几乎都应当归功于教育;这些信念都是人在还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年龄获得的。我们认为,人在童年时期获得的真观念或假观念都是我们自己的本性固有的,我们和这些观念一起来到了人间;而这种信念则是我们各种谬误与成见的来源之处。
要想使有理性的存在物相信他们最不理解的事物对他们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这怎么可能呢?问题在于有人使人们产生了难以置信的恐惧,而当人感到恐惧时,他就不再思考;问题在于有人特别顽强地使人们不相信理性,而当理智的能力遭到破坏时,人就会相信一切而什么都不加考虑了,从而作出一些错误的判断也在所难免。
现实中,成见使我们牢固地接受我们的教养者的观点。我们认为这些人是比较聪明的;我们料想他们会深信他们教给我们的知识。我们完全信任他们。因为在我们必须得到旁人帮助时,他们经常给予我们关怀,所以我们认为他们不会欺骗我们。这就是驱使我们根据教养者有害的教训形成上千种谬见的原因。即使禁止思考我们听到的言论,也不仅不会破坏我们对他们的信念的信任,而且有时甚至会促进这种信任。这就是人们戴“有色眼镜”看人的原因。
此外,被成见的有色或变形眼镜遮住双眼,或是说被成见的荆棘占满心胸的人,与人相处时,不是无端怀有戒心,便是随意冤枉无辜,同时由于受成见所囿,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因而很难融入他所怀有成见的群体。故成见太多的人难有挚友,多是孤家寡人。而一个人的品行、能力一旦在别人的心中形成某种成见也很不妙。由于报端屡次刊登保姆偷盗主人财物的新闻,使得一些人对保姆怀有成见,认为她们手脚不干净。有些人甚至像防贼一样防备保姆,白天上班将保姆和孩子锁在家里,下班后才许其出门。某女士家中少了几百元钱,便疑为保姆所窃,但因无证据,又不好明说,于是保姆的一举一动都让她感到像个贼。保姆进屋,该女士要监视,看她是否偷东西;保姆出门,该女士要盯梢,看她是否拿了家里的东西到外面去卖。她的怀疑令保姆深感委屈。后来,她的儿子承认是他拿了那笔钱到网吧玩游戏,保姆这才得以洗去不白之冤,事情才算得以告终。
在生活中,有的人看起来可能讨厌、吝啬乃至狡诈,然而从另一角度看,有可能大方、热情、正直甚至善良。这往往取决于我们观察对方的视角。因此,常常是看人的心态,决定了看人的角度,看人的角度又决定了人的“好坏”。《流浪者》中拉兹的亲爸爸就是以一种先入为主的角度去看待拉兹的:贼的儿子永远都是贼!通过一系列的恶作剧来惩罚“自己的儿子”,到醒悟时悔之晚矣,要是当初就以一种平常的眼光看待拉兹,就不会把他逼到犯罪的道路上去。
因此,认识一个人,切忌以自己主观想象作为衡量别人的标准,主观意识太强,往往会造成识人的错误与偏差。
历史中成就大业的统治者,正因为其不以有色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唯才是用,才成就了自己的大业。战国时期,齐国曾是一个小国,齐宣王不用有色的眼光选拔大臣,大胆地启用百里奚为自己的相国,从而使齐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美国内战时期,一开始北军节节败退,作为统帅的林肯反思了自己的败因:选用人才的标准太过挑剔,不容许有任何的缺点。知道了这一点后,林肯摘掉了自己的有色眼镜,大胆任命格兰特为将军,从而保证了北军的胜利。因此,以一颗公正的心去看待别人,才可以真正地辨别好坏,识清真伪。下面这个故事也很能说明问题。
曾有一个年轻人坐火车从纽约到波士顿。在火车上,年轻人发现他隔壁座位的老先生是位盲人。
年轻人的博士论文指导教授是位盲人,因此他和盲人谈起话来,没有一点儿困难,他还冲了杯热腾腾的咖啡给老先生喝。
当时正值洛杉矶种族暴乱的时期,他们因此谈到了种族歧视的问题。
老先生告诉年轻人,他是美国南方人,从小就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他家的佣人是黑人,他在南方时从未和黑人一起吃过饭,也从未和黑人一起上过学。到了北方念书,有次他被班上同学指定办一次野餐会,他居然在请帖上注明“我们保留拒绝任何人的权利”。在南方这句话就是“我们不欢迎黑人”的意思,当时全班的人都十分意外,他也因此受到了系主任的一顿教训。
他说在商店里,有时碰到黑人店员,付钱时他总将钱放在柜台上让黑人去拿,从来都不与黑人的手接触。
这时年轻人笑着问他:“看来,你肯定不会与黑人结婚了。”
他大笑起来:“我不与他们进行往来,如何会和黑人结婚?说实话,我当时认为白人和黑人结婚,是件非常丢脸的事。”
不幸的是,他在波士顿读研究生的时候,发生了车祸。虽然大难不死,可是眼睛完全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了。他进入一家盲人重建院,在那里学习如何使用点字技巧,如何靠手杖走路等。慢慢地他终于适应了车祸后的生活。
老先生感叹着说:“我最苦恼的是,我弄不清楚对方是不是黑人。我向我的心理辅导员谈这个问题,他也尽量开导我,我非常信赖他,什么都告诉他,将他看成良师益友。
“有一天,那位辅导员告诉我,他本人就是黑人。从此以后,我对黑人的歧视完全消失了。我看不出对方是白人,还是黑人,对我来讲,我只知道他是好人,不是坏人,至于肤色,我已经毫不在乎了。”
当火车即将到站时,老先生说:“我失去了视力,也失去了偏见,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在站台上,老先生的太太已在等他,两人亲切地拥抱。年轻人猛然发现,他太太竟是一位满头银发的黑人。
这个故事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眼睛在很多时候误导甚至欺骗了我们,盲人倒是幸运,因为他必须用心去打量这个世界,并且“看”得更为真切。所以,看待事物不仅要用眼,还要用心。仅用眼睛去观察世界,多半是不全的;而用心则能真切体会实际的灵魂。
卢梭有言:“人类的真正感情,最不应该让成见给束缚了。”然而,我们最不应该让成见束缚的感情,却常常为成见所束缚。特别是那些脑袋里塞满先入之见而又不自知,无论干事识人均只凭经验的圈子去套的人,要想让他们客观地看待人或事,就像让他们脱胎换骨一样难。胡适在与友人谈治学时曾说,要“心平气和,虚心体察,平心考查一切不合己的事实与证据,抛开成见,跟着证据走,服从证据,舍己从人。”这一方法如果用于为人处世,倒是可以帮助我们抛开有色眼镜,铲除心中成见的荆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