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富豪给青年人的财富忠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经营之神王永庆的财富忠告

态度决定命运

亚里士多德说过:“明白自己一生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非常重要,因为那就像弓箭手瞄准了靶子,我们会更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个人想要成功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可仅有目标还不够。在生活中,很多人做事都半途而废。究其原因,往往不是因为事情本身难度太大,而是由于他们心里觉得距离目标太遥远,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无法坚持下去罢了。

贫苦也是一种福

贫寒的家境,以及在恶劣条件下的创业经验,使我年轻时就深刻体会到,先天环境的好坏不足喜亦不足忧,成功的关键完全在于一己的努力。

——王永庆

很多创业者总是羡慕有的人一出生就有良好的家境、雄厚的资金、丰富的人脉,而自己却一无所有,只能白手起家。他们总是抱怨命运的不公,整天郁郁寡欢。确实,生活总是不公平的。有的人一出生就可以住洋房、开靓车,而有的人花上一辈子工夫也不见得能得到这一切。面对这样的现实,没必要去抱怨、去懊恼。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接受。要知道,换一种角度看,贫苦也是一种福。正因为贫苦,才更有斗志;正因为贫苦,成功的心才更迫切;正因为贫苦,才能吃得苦中苦。斗志、成功欲望和吃苦精神正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

王永庆出生的村子里住着上百户人家,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文化,只能靠做苦力为生,因此全村都很穷。王永庆家也不例外,而且,王永庆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四个妹妹。八兄妹对这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家里为了节约粮食,一日三餐喝稀饭是常事。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点儿猪肉和白米饭,年一过完就又开始吃稀饭了。王永庆的母亲非常贤惠,她知道炒青菜不放油是很难入口的,因此每次炒菜的时候总会放一点儿,可是放多了又负担不起,所以每次都只放一滴半滴。用这么一点儿油炒出来的菜的味道很不好,可就是这样,每次吃剩下的菜,王永庆的母亲都还舍不得倒掉,总要留到下一顿再吃。由于王永庆的父亲体弱多病,王永庆的母亲就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母亲忙里忙外,很是辛苦。王永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所以他从懂事开始,就经常和母亲一起到他家附近的台道上捡木材贴补家用,他们把成形的大块木材拿到市场上去卖,把不成形的小块木材带回家生火煮饭。

家中虽然贫困,可是父母对王永庆的教育依然非常重视。王永庆七岁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去上学。因为学校离家很远,所以王永庆每天总是很早起来,先到附近的井里提水,把家里的水缸填满之后再徒步十几公里去上学。每次放学回家,王永庆还要扛一袋五十公斤的饲料回家喂猪。他在台塑集团庆典上回忆道:“每天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放学回家还要带五十公斤的饲料。”

王永庆九岁那年,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父亲病倒了,全家的生计全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母亲在原有的工作之外,又求得他人允许,租种了一片菜地,贴补家用。王永庆身为长子,为了解决家庭困难,就开始半工半读。他找了一份替人看牛的工作,一个月赚五毛钱贴补家用。家庭的贫困让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人必须得靠自己。于是,王永庆在小学毕业之后就走出家门开始闯天下。在日后的打拼中,只要他一想起自己童年的困苦生活,再大的困难咬咬牙也挺过来了。回忆往事的时候,他总说:“贫寒的家境,以及在恶劣条件下的创业经验,使我年轻时就深刻体会到,先天环境的好坏不足喜亦不足忧,成功的关键完全在于一己的努力。”

贫困是锻炼人生意志的最好的学校,对于创业者来说更是这样。贫困,在不屈不挠的人们面前,会丢掉狰狞的面容,变成含泪的天使。因为贫困,所以奋斗,最终成功!

舒适和快乐是要付出代价的

做生意就像求道一样,要尝尽了苦头,求得那份慧心,才能够悟道。

——王永庆

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向往过一种舒适享乐的生活,幻想可以轻而易举就一步登天。每天只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获得创业成功。但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不劳而获的事永远不切实际。如果想要喝水,首先就得用力打水。在你得到东西之前,也必须要付出某种东西。不幸的是,许多人只会对着桌子说:“上帝啊,请给我一桌丰盛的晚餐,然后我再去买米。”这怎么可能呢?

王永庆经常给员工讲述这个平凡的道理。要想成功,要想创业,要想过舒适的生活,就要先为这一切付出代价。王永庆在一次职工总结会上讲道:“没有什么东西轻而易举就能得到。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是真正能理解并加以实践的人并不多,普通人的弱点就在这里。”举个例子来说,夫人为丈夫做好了一大桌子饭菜,可丈夫却抱怨这不好那不好,不是嫌味淡了就是不够鲜美。试想一下,如果是他自己辛辛苦苦做的一桌菜,恐怕再难吃都会觉得津津有味。

人人都希望星期天能够好好休息,尽情地放松玩耍,但是如果这个星期的工作没有完成或是成天都无所事事,周末再休息恐怕不但会觉得不舒服,甚至还会感到难受。

王永庆认为享乐是工作的附带品,只有工作好了,用心做事,多吃苦,才能真正享受生活。就像是肚子饿了吃饭才会特别香,运动到大汗淋漓之后才觉得特别舒服。那种忽略工作,而一味只追求享乐的人,其最终结果是不能享受真正的快乐。

先苦才知后来甜

要想达到最高处,就必须从最低处开始。

——王永庆

王永庆说:“对事物的感觉我们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别,最关键的就在于你是否对这些事物下过一定的苦工夫。人无论如何都只有先经过一番苦心的追求,才能真正尝到收获的甘甜。”王永庆不仅自己有这样的认识,而且也用这样的信念来教育子女。

王永庆最出色的三女儿王雪红就承袭了父亲这种能吃苦的精神。她不靠父亲的帮助,自己一个人在外打拼14年,蝉联多年台湾女企业家富豪榜首。创业八年之后,她创办的“威盛”市值已经超过了她父亲亲手创办的台塑。在这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她开创出了自己的王国,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虽说不是靠父亲资金的资助,但是父亲对她的教育却是使她成功的根本原因。

王永庆担心子女因为家庭条件很好,养成骄奢的不良恶习,所以每一个小孩到了念中学时或是更小的时候,王永庆就把他们送到英国或美国读书。王家三姐弟回忆他们童年时光时总说:“被父亲送到美国念书,老实说我们的童年并不十分快乐,但是我们要感谢父亲,让我们去历练,去自己面对很多事情。”当时的王永庆虽然已经十分富有,但是他给儿女们提供的学费、生活费却都算得很精确。如同他管理企业一般,什么都做到“刚好合适”。没有给子女一点儿闲钱和机会去享乐。他和儿女们的交流都是靠书信联系,从来都不会打电话,“因为长途电话费太贵了”。每次写信,父亲都会要求他们说明用钱的去向,就连买支牙膏的钱也必须说明。

即便现在对孙子辈,王永庆也十分严格。在美国念大学的长外孙(他长女的儿子),利用暑假空闲的时间回到台湾,到台塑实习。王永庆并没有安排一个舒适安稳的工作给他,而是让他直接下到生产线实习。并且王永庆要求他每天、每周都要写工作报告,总结这周有何收获。王永庆总认为,人在年轻的时候就该多吃点苦头,如果不能吃下人家所吃的苦,那么前途就很难乐观。

对于创业者来说,起点低并不可怕,一无所有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一种勇于吃苦的精神。无论哪个获得成功的人,在他们功成名就之前都早已默默无闻地努力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

所以,王永庆严肃地告诫众多创业者:年轻人要创业就不要怕辛苦,怕辛苦就不要选择创业。他总说:“别人那么辛苦都不在乎,我难道就不能和别人一样辛苦地工作吗?别人做得来,我也一定做得来。”王永庆也很看不惯那些轻易退缩、轻易说辛苦的人。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大型的聚会,聚会结束的时候,一位很有名气的妇人走下台来,台下的丈夫马上伸手过去连声说:“夫人,辛苦了,你真是辛苦了。”王永庆当时就在他们身旁,听到这番话之后非常诧异,气愤地说:“真不明白有什么好辛苦的,她不就是坐在台上看吗?这种夫妻之间的礼貌也太周到了吧?难道是妻子太娇弱了,坐着也辛苦吗?坐了一会儿就满口‘辛苦辛苦’去劝慰是要不得的。”

王永庆每天4点就会起来去台北高尔夫球场打球。偶尔在高尔夫球场会遇到一些认识王永庆的人,他们都用讨好的口气说:“王董事长,您真是辛苦啊,既要管理好公司,还要每天早晨风雨无阻,早早地就出来运动,真是太不简单了。”王永庆听后只是客气地说声谢谢,但是心里却想:这也算辛苦吗?那些做鲜花和海鲜生意的人为了打理生意,每天早晨2点就必须起来进货。即便再冷的天也不例外。他们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早些起来,可以拿到更加便宜的货源,然后用尽心思去争取十几元的差价。每天刚算计完当天的所得又得开始新一天的生意。我来打高尔夫,需要花大约一百美元,如果不是会员还要花二百美元,这是在享受。那些每天为了自己的生计,整日忙碌的人都没有说辛苦,我有什么值得说辛苦的。

台塑在进军海外市场之后,王永庆就经常对员工说:“我们有很多不利的因素存在,对手拥有比我们更强大的支持力量、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更快的物流支持,如果不努力,很快就可能输给对方。我们能依靠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劳能吃苦的美德,倘若这一点再失去了,那么一切都会输给别人。因此,我们不能忘本,先苦才有后来甜。”

做人要上进,做事要上心

无论是企业家、政客、学生,还是家庭主妇,如果不努力,都不可能获得他们想要的成功。台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我认为与这四十八年间我们永不停息的努力以及由此形成的信誉是分不开的。

——王永庆

美国有一句名言:If you can dream it, you can do it.这句话翻译成中文,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想得到,你就一定能做得到。一个想要成功的人可以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没有庞大的关系网,但是唯独不能没有的就是上进心。只要有上进心,踏踏实实地努力走好每一步,那么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王永庆最初没有足够的资金,所以只能将米店开在一个偏僻的巷子里。刚开始的时候,顾客很少,生意也冷冷清清的,王永庆就想尽办法招揽顾客。他想:我一定要做出自己的特色。那时台湾当地还没有普及电话,买米就一定要上门来买。可是很多顾客只有到了煮饭的时候才发现自家米缸是空的,于是就随意到任何一家米店买点米用着。对顾客而言,长期这样“临时抱佛脚”很不方便;对于米店而言,没有固定客户,只有等到顾客上门才有生意做也非常被动。王永庆观察到这一点后就立刻开始想办法了。

当有顾客再到王永庆那里买米的时候他就问:“您要买的米,我帮您送到家里怎么样啊?”顾客看到这样的诚意当然是满心欢喜地答应了。等王永庆把米扛到顾客家之后,并不马上离开,而是亲自为顾客把米倒入缸中。他害怕新米和陈米混在一起会生虫变质,所以每次倒米之前他总会有意地往缸里看看,如果缸里还有陈米,就先将其倒出,然后将米缸擦得透亮,再把新米倒进去,最后再把陈米放上。王永庆这样用心替他人考虑的举动使很多顾客都颇受感动,也因为这样他赢得了更多的顾客。

做完这一切之后,王永庆还没有离开。他把早已准备好的小本从怀中掏出来,记下了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然后对顾客说:“下次就不用您大老远跑一趟了,不等您吃完我会自动把米送来。”顾客很是纳闷,问道:“你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需要米呢?”王永庆笑笑说:“这个请您一定放心,我到时肯定给您送来。”接着,他又询问了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这户人家一共几口人,有多少个大人,多少个孩子,每个人大致吃多少。由此,王永庆就算出这家米的用量。估算到快要吃完之前他就主动把米送到顾客家里了。这样一来,凡是他的顾客再也没有出现没米下锅的情况,也因为这样他又多了不少固定顾客。王永庆上心、务实的服务,被人们一传十、十传百,最后整个嘉义镇都知道王永庆的米店了。

一勤天下无难事

天下的事情没有轻轻松松、舒舒服服能让你做成的,凡事一定要经过苦心的追求、经历,才能真正明了其中的奥妙而有所收获。

——王永庆

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智力都相差无几,但是为何有人收获成功,有人却遭遇失败呢?其中最关键的因素不在于先天的智力水平而在于后天努力的程度。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舒舒服服就能成功的人,凡事都有因果联系,如果你下苦工夫,那么自然会有好结果。

1975年1月9日,王永庆这个只有小学学历的人在美国圣若望大学接受了荣誉博士的称号。在赠予典礼上,他走上台去说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话。他说:“我幼时无力进学,长大时必须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一个身无专长的人,永远都感觉只有刻苦耐劳才能弥补不足。而且我出生在一个近乎赤贫的家中,如果不能刻苦耐劳简直就无法生存下去。直到今天,我还认为是生活中受过的煎熬,使我产生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幼年生活的困苦,也许是上帝赐予我的福音。”勤奋刻苦不但是他成长的座右铭,也是促使他成功的主要动力。

王永庆一生都很勤奋,七岁的时候他就帮助母亲上山捡柴,料理家务;十五岁便外出到米店打工;十六岁就自己开米店,整日辛劳,靠一斤米赚一分钱维持店面生意……到最后登上台湾首富的宝座。虽然事业越做越大,但他从来没有倦怠过。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位记者向他提问道:“您认为您能有今天的成功,哪一项因素最重要?是靠运气吗?”王永庆回答说:“运气可能对成功有作用,但是今天可以靠运气,明天呢?后天呢?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还在于勤奋。”

王永庆要求台塑公司的员工也是这样。他把公司的资产分成有形和无形的两大类。有形的资产是可见的,可计算的。而无形资产就是整个企业的灵魂和文化。无形资产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员工是否勤劳肯干,士气高昂。在王永庆看来,无形的资源远比有形的资源重要得多,一个公司只要能够算出来损失了多少就不是很严重的损失;如果一个公司的员工工作不努力、做事不勤奋,这个损失就很严重了。

有的人会说成功是件很难的事,只有天才才能成功。其实,只要勤奋,每个人都能成功。古语说得好“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天道酬勤”。命运和机会都蕴藏在勤奋之中,当机会降临的时候,就看你是让机会偷偷溜走,还是用自己更加勤奋的工作,牢牢抓住机会,铸就一番伟业。

人脉决定高度

世界上所有的百万富翁的共同点是什么?著名的成功励志大师卡耐基的答案是:一本厚厚的名片夹。意思就是说,所有的百万富翁都拥有网罗人脉的能力。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对人际关系相当重视。创业初期的年轻人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人脉就是钱脉

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回报的,因此,你之前帮助别人的,等你需要帮助时,别人也会回报你。

——王永庆

当今社会,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也许成败就在于你结识了哪些人,哪些人成为了你的贵人,你又成了谁的贵人。古语说得好“活着靠人带,死了靠人拜”,在你刚开始干事业的时候,你可能一没钱,二没经验,三没技术。这些都不要紧,只要你拥有一颗真诚的心,多结交朋友,掌握好人这个资源就够了,因为人脉可以帮你把这些看似没有的东西都变出来。

王永庆从做生意开始就非常重视积累人脉。台湾当时对粮食等重要物资的监控很严,严禁私人越区运输粮食,而王永庆违反禁令被捕入狱,在牢中度过了29个日日夜夜,这令他终生难忘。但也正是在这次牢狱之灾之后,他放弃了米店经营。在朋友的支持下,开始做木材生意。由于经营木材生意,他经常往返于台湾各大著名的林场,与客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做木材生意对客户的条件放得很宽,往往是等到客户卖出木材之后再结账,而且从不需要客户作任何担保。即便这样,也没有一个客户拖欠和抵赖过。原因就在于王永庆不但了解每一个客户的为人,而且他理解他们做生意的艰难。正因为有了这份信任,客户和他很快就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现任华夏海湾塑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赵廷箴,当时从事建筑生意,建厂时需要大量资金周转,他找到王永庆表明了自己的困难,王永庆二话没说,立刻借给他十几根金条,还不收利息。这样的举动不仅帮助了赵廷箴,而且两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等赵廷箴的营造厂成立之后,工程上所需要的全部木材赵廷箴都从王永庆那里买进,成了王永庆最大的客户之一。

王永庆后来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说道:“人和人之间都是相互回报的,今天我帮他一把,明天他就会帮我一把,所以赵廷箴先生才会从我那里买木材。”正因为结识了木材界众多的“绿林好汉”,王永庆在木材业才能迅速崛起,并站稳了脚跟。直到今天,木材业还是他的重要产业之一。由于当时的台湾百废待兴,建筑业蓬勃发展,王永庆的木材厂自然非常红火,到1946年,也就是王永庆30岁时,他已经积累了5000万元的资本了。

如果你想要创业,然而你既没有一个有钱的老爸,没有一个家财万贯的家业做支撑,也没有一个高官为后盾,是不是就永远不能改变现状,一直穷困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你储备好了充足的人脉资源,有一群可以在你最需要帮助时,二话不说就伸出援助之手的朋友,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你就会成功。因为人脉就是你的一笔巨额隐性财富。

贵人相助好办事

朋友之间交往产生的结果是: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能变成双份的快乐;一份痛苦两人分担,只剩下一半的痛苦。

——培根

创业者都希望得到贵人相助,那么哪些人才是你的贵人呢?其实在你周围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贵人,尤其是身边的朋友。在你创业的某个阶段,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给你最需要的东西——也许这个东西并不贵重,也许它仅仅只是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个眼神,他就是可以帮你渡过难关的贵人。那么贵人从何而来?在平时应该如何积累人脉呢?这是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知道的事情。

其实,积累人脉并不需要刻意为之,只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和他人坦诚相见,大方沟通就行了。对于第一次见面的人千万不能置之不理,要想办法让路人成为朋友,让邂逅成为永恒。王永庆和尹仲容刚开始的时候并不认识,但赵廷箴与他关系不错,所以在一次商务宴会上,赵廷箴利用自己的关系,将王永庆介绍给了尹仲容,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台塑建立之初,危机四伏。由于这是台湾第一次自行自主研发生产PVC塑料粉,因而对于产品的质量到底如何谁也不敢保证。当时台湾又实行了进口管制的政策,因而很多企业都一次性地大量进购了很多PVC塑料粉垫底。所以,1957年3月到12月这段时间台塑的危机非常严重,这段时间生产的PVC塑料粉一吨也没能卖出去。不仅销路出现了问题,而且工厂员工也没有了积极性,整日怠工。当时台塑的处境真可谓是骑虎难下,四面楚歌,几乎已经面临破产。面对这样的困境,王永庆挖空心思也没能想出解决的办法。这个时候,老朋友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尹仲容是台湾经济部门的负责人,对时局看得非常清楚,他连忙向王永庆支招:如果市场仅仅限于本省那么结果只有一个——死路一条。现在的任务是必须努力去争取海外市场,唯有扩大销路才能挽救现在的局面。

于是,王永庆开始思考如何拓展海外市场。由于规模很小,以当时每月一百吨的产量计算,在市场上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所以,王永庆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一方面努力扩大规模,增加产量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又积极联系其他合伙人筹资组建深加工厂,为他们自己的产品找出路。这项措施在1958年的8月收到了成效。产量从每月一百吨一下子增加到了二百多吨,这样生产成本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可是比起日本那时的月产量还差了很多,所以,在海外市场上仍然不具竞争力。因此,王永庆决定第二次扩充。当时在沈观泰的鼎力协助下,台塑在1960年顺利完成了一千二百吨的扩建。这次扩建之后,产量大增,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王永庆还成立了一个深加工公司——南亚塑料公司,帮助台塑销售PVC粉,这样将生产和销售做到了有机结合。他在台塑年庆大会上感激地说:“回想当年,在外汇管制日益加强的时候,如果不是沈观泰先生支持我的扩建计划,那么还不知台塑要落后多少年。”

综上所述,创业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留意身边的人,培植自己的贵人。贵人多了,就可以大大缩短成功的时间,就可以得到想象不到的资源,让你如虎添翼,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顺。

为他人着想赢得人心

做生意应该是合理的,应该为生意伙伴着想,而不应该只想到自己。

——王永庆

在商业竞争中,我们常常会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而只专注于自己,其实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最优化的方式应该是双赢。也就是说,不能踩着对方的肩膀往上爬,也不用对对方卑躬屈膝,而是双方都获得相应的利益。这就好比吃一顿自助餐,人人都可以各取所需,这才是最好的合作。

王永庆一直都认为做生意应该是合理的,不仅要为自己着想,还要为生意伙伴着想。在和对方谈判的时候,一定不能咄咄逼人,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只有理解了对方,双方达成一种默契,才能获取最终的胜利。如果让对方认为台塑是一个既没能耐又不会做事的企业就麻烦了。在谈判桌上,如果某件产品价格为三百美元,而对方开价三百五十美元,你就应该喊二百八十美元,而不是二百美元。如果那样做的话,对方就认为你对做生意一窍不通,根本就不懂如何谈判,你的价格喊得越荒谬,就越容易被人骗。

与他人做生意时还要兼顾他人的习惯,王永庆要求他的员工在处理业务的时候要尽量使用对方的语言。王永庆曾说:非洲及东南亚等落后地区的国家发出的那些信件和电报都比我们要强得多,他们会考虑到我们的习惯,用我们的语言进行商务贸易。而这点我们恰恰做得不够好,我们常常习惯用自己的语言和别人沟通,在商务贸易中这样做很不礼貌。

王永庆还注意到,美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在经营自己事业的时候都非常用心。只要我们这边一发电报,即便是20万的生意,他们也会派人前来。如果是我们到他们的工厂参观访问,他们一定会到机场迎接,带我们到宾馆后,就会对第二天陪同我们参观工厂等事项作详细说明,而不会像我们一样只是坐在一起喝酒、疯玩,以为这样才是礼遇。即使是喝酒,他们也和我们不同,他们知道自己能喝多少就喝多少,我们却看不得对方的酒杯空着。

如果懂得尊重他人,照顾对方,合理地保护自己,那么大家就都会有发展。如果只为自己考虑,那么世界上哪有这样愚蠢的傻瓜会被你三番五次骗呢?人与人相处就是这样,时时都要用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去理解他人,这样才能获得朋友,赢得商机。

与人为善结善缘

人总会做错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只要发现做错了,就得马上更正,更正后还可以好好做人。

——王永庆

美国当代著名的成功学大师金克拉说过:“如果财富丢了,你就只失去了一点儿;如果没了信誉,你就会失去更多;如果没有了爱,你将失去人生的全部。”优秀的管理者总是善于和下属员工沟通。他们不会随意责骂下属,而是以一种仁爱的方式善待他们。他们懂得如何说话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下属的过错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创业是一项团体的事业,只有那些能发挥每个人的力量、集合所有人的优点和潜力的人,才能成为领军人物。

王永庆对待他的下属就是这样。王永庆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尽管他对下属的要求十分严格,但在关键时刻,他还是以仁爱为本。阿明是王永庆的老司机,跟着王永庆走南闯北十几年了。随着年纪的增大,阿明已经不能再做司机了。于是,王永庆念在阿明追随他多年的情分上,就安排他在台塑高雄工厂里当库管员。这份工作既不需要花太多精力也不需要什么技术,而且收益也不错,对阿明是再适合不过了。但是阿明过于沉迷赌博,欠下了很多债。为了还清债务,阿明不惜铤而走险,把仓库中的原料私自偷运出来,拿到市场上变卖还债。到了年末仓库盘点的时候,主管才发现很多材料不知去向,事情败露之后阿明再也不敢去上班,整天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

王永庆知道之后,马上派人到乡下找到了阿明。阿明见到王永庆之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心想:这下全完了,王总素来严厉,这次犯事肯定要坐牢了。结果出乎阿明的意料,王永庆并没有报警,而是狠狠地骂了阿明一顿,让他吸取教训再也不要赌博了。王永庆说:“人总会做错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只要发现做错了,就得马上改正,改正后还可以好好做人。我就是这样不断地要求自己,你一直跟着我,这么多年来吃了不少苦头,这次因为糊涂犯下了大错,在经济上给公司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我想你自己心里也很内疚,所以我就不再说什么了,明天继续回到公司上班,把你的过错弥补回来。”阿明听了这番话当时就感动得差点跪下了。从此以后,阿明就开始勤勤恳恳、心甘情愿地为王永庆卖命工作了。

在台北老家新店市直潭,王永庆还专门在老宅子里整理出一块小花园,并在花园中盖起了一座“报恩亭”,用来怀念祖先。他常常对公司员工说:“做人一定要善,只有善,别人才愿意和你打交道。”

王永庆对基层员工也很爱护。一位曾经被王永庆召见过的职员回忆说:“在我的想象中,王总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人,是个整天都板着一张脸的大人物,想不到这次接触,却改变了多年来我对他的印象。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和蔼的上司,他从不吝惜自己宝贵的时间与下属进行沟通,他会不厌其烦地跟你讲做事的原则和方法,尽管要求很严,但是他往往很爱护努力工作的员工。”

在经营公司的时候,老板和下属的沟通一定要讲究人性化。老板是人,员工也是人。作为老板千万不能滥用老板的权力,一定要讲究策略,得人心才能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