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饰
战国玉器纹饰常见的有蟠虺纹、蒲纹、乳丁纹、卧蚕纹、勾云纹等几种。图1战国早期龙形佩上面装饰的就是最常见的蟠虺纹。
蟠虺纹的“蟠”,就是“盘曲”、“盘绕”的意思;“虺”(读huǐ),当“小蛇”讲。《国语·吴语》里有这样一句话:“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意思就是说,如果连小蛇都不能制服,那么遇到一条大蛇该怎么对付呢?蟠虺纹的形状是一头儿像谷纹一样圆圆的脑袋,另一头儿甩出一条或直或曲的尾巴,就像蝌蚪一样(图8a第一行右上角即是)。春秋时期的蟠虺纹就已经以非常成熟的纹饰姿态出现,琢制的质量很高,表现为颗粒大,光润而饱满。在图案的整体分布上,以蟠虺纹为主,适当地夹杂少量的卧蚕纹、勾云纹、勾连云纹作为填充。发展到了战国早期,蟠虺纹与勾云纹的比例开始倒挂,两头卷起的勾连云纹、卧蚕纹的数量有所增多,而蟠虺纹的数量则开始减少(图8b第二行左上角即是),如果计算比例,更像以非蟠虺纹为主要纹饰,用蟠虺纹作为填充,这是战国早期蟠虺纹饰的一个特点。战国晚期的蟠虺纹已经有了变形,不再是光润圆满的粒状,而是有了相对规整的造型(图8c)。图8就是一组各时代的蟠虺纹,其中:
图8 春秋战国晚期 蟠虺纹
a.春秋晚期龙形佩,1988年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出土;
b.战国早期玉璧,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擂鼓敦曾侯乙墓出土;
c.战国晚期龙形佩,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出土。
经过对比,可以有一个感性认识:
从琢玉的刀法上分析,战国时期的蟠虺纹可以分为两种刀法:一是浅层隐起蟠虺纹,这种刀法的使用贯穿于战国的早中晚三个时期;二是减地平凸蟠虺纹,主要出现在战国早期,带有春秋特征,战国中期以后逐渐减少。
战国早期蟠虺纹玉器比较容易与春秋晚期相混淆,而与战国晚期的风格差别较明显。春秋晚期的蟠虺纹铲地很深,而战国早期较浅;春秋晚期蟠虺纹颗粒饱满,但是排列稀疏,战国早期的蟠虺纹铲地较浅,或者很浅,而颗粒间的排列较密;春秋晚期的蟠虺纹多、非蟠虺纹少;战国早期的蟠虺纹少而非蟠虺纹多。
这些就是判断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蟠虺纹的基本着眼点。
再把图1的蟠虺纹与春秋晚期、战国晚期相比较,断代为战国早期就没有任何疑问了(图9)。
图9 春秋战国晚期 蟠虺纹
关于图1——我朋友收藏的那件龙形佩的断代问题讲完了。有点意犹未尽,还要再啰唆两个小问题:一是老三代玉器上的鸡骨白;二是关于汉剫。
先说第一个。图1这件战国早期的龙形佩,上面带有大小四五块儿鸡骨白(图10),在这件龙形佩为真的前提下,上面鸡骨白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因为掩埋的时间跨度达到了鸡骨白生成的时间要求。图11是我用逆光的方法,把龙形佩最高点的鸡骨白拍照下来,这也是用强光电筒从背面打光观察的效果。通过观察可见,鸡骨白的形成也有其自身规律,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白色的深浅有变化,块儿状边缘不规范;二是靠近边缘的深、越向里越浅。这两点都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图11得到印证。如果能符合这两点的鸡骨白,基本上可以判断为真。
图10 战国早期 龙形佩鸡骨白(常光)
图11 战国早期 龙形佩鸡骨白(逆光)
再说第二个。汉剫,本来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开料工艺瑕疵,由于开料工艺原始,难免有跑偏的时候,而且不跑偏的少。在玉器的整体设计时,总要把带有汉剫的一面设计在没有纹饰的背面。有些跑偏后可以通过光工把锯痕化净,所以观察老三代片状玉器,薄厚有时相差挺明显,除了开料跑偏以外,为消除汉剫而过度减地也是一个原因;有时由于锯口跑偏太大,光工不可能磨平,就会留下打磨后仍然处理不掉的锯痕。常见的汉剫分为两种,一种是局部形成的“啃肉”,譬如本藏的那件殷商时期的玉环(图12);另一种是呈直线状。在清代的古玉收藏者中间,据说曾经出现过以汉剫的有无来判定是否老三代玉器的荒唐玩儿法,直接导致了清仿的老三代玉器都东施效颦地做出汉剫来保真。
图12 殷商 玉环上的汉剫
图1这件战国早期龙形佩的背面也有一条自右下向左上贯通的直线状汉剫(图13),与1978年湖北省随州市擂鼓敦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双龙出廓素面璧(图14)特征极其相似,汉剫的线左右贯通、笔直,线上带有很自然的崩碴儿,素地上明显带有光工的磨痕,可是汉剫的崩碴儿却依然故我地存在,这就是战国时期汉剫的基本特征。
图13 战国早期 龙形佩汉剫及局部
图14 战国早期 双龙出廓璧汉剫及局部(湖北省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