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多调性对位的最初实验
调性“调性”(Tonality)作为一个音乐理论术语,是由比利时作曲家、音乐学家菲蒂斯(Joseph Fetis,1784-1871)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创用的。调性具有“主音”(Tonicality)的含义,在传统调性体系中主音就是中心音,大小调式音阶及主和弦均建立在主音上,是音乐作品得以形成的立足点。据此,调性的概念自然涵盖了一首乐曲的中心音、音阶、和弦以及与其他音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产生于20世纪初的多调性,直到1910年后才被广泛接受,而巴托克无疑是最早采用多调性进行实验的。在《十四首钢琴小曲》Op.6(1908)第一首“巴加泰勒之一”中,巴托克首次采用了双调性对位技术(谱例3-2)。该段落上声部的调号是四个升,下声部是四个降,使两条旋律分别属于E爱奥尼亚调式和C弗里几亚调式。这首作品所采用的双调性手法,不仅明确地记谱在文本上,也能在听觉上清晰感知两个不同的调性层次。
谱例3-2 巴托克:《十四首钢琴小曲》Op.6,第一首“巴加泰勒之一”,第1-10小节
巴托克在1908年创作的另一部多调性作品是钢琴曲《素描》Op.9,下例是该作品第二首的开始部分,其上声部的e爱奥尼亚调式与下声部的降A伊奥尼亚调式,构成了主音不同的双调性对位。
谱例3-3 巴托克《素描》Op.9第二首,第1-5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