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管
【乐器名称】大管(巴松)又称“低音管”(英Bassoon 意Fagotto 法Basson 德Fagott 俄Фагот)
【乐器本调】C调
【应用谱号】低音谱表、次中音谱表
【结构组成】哨片(双簧片),S弯管、高音短节、底节、低音长节、喇叭口和音键系统
【使用材质】槭科色木或枫木
【乐器特色】
大管(bassoon)为双簧乐器。与双簧管原理相似,通过苇制双簧哨片震动来发音,吹奏者通过直吹让气流通过哨子,S弯管最后进入管体,使管中空气柱充分振动。管体总长达254—260厘米,管身弯曲成U字形,喇叭口朝上,插接双簧哨片的S弯管为一条S形状的细金属管。大管在木管中的作用,既可以提供和声的低音,又能演奏曲调。它和圆号的音色较为和谐,常与之组成和弦。大管音色鼻音浓厚,适合吹奏如歌的旋律,快速断音显得特别诙谐,常用作表现幽默的吹奏效果。
1629年大管声部出现在总谱中。1653年意大利诞生了第一支大管,16世纪末,德国乐器制造师齐克蒙特施尼(Schnitzer)改进了乐器的管身与构造,包括机械装置、簧哨等,使得音色变得更加柔和了。18世纪前半叶,大管开始被乐队采用,19世纪中叶(1855年)大管构造运用了波姆体系的机械原理,乐器基本定型为现在的状态。
【音色音域】
大字一组降B至小字二组e。
大管低音区发音色彩阴郁浓厚,像管风琴的低音,适合表现深沉真挚富于情感的旋律,气息的气速相对较慢较缓,比较粗犷有振动力;中音区发音柔和丰满,音色接近男声,是常用的旋律音区;高音区和最高音区,发音较富性格,声音略显紧张,也是大管穿透力最强的音区,有丰富的表现力,带有一定的戏剧风格。
【演奏技巧】
大管属于机件非常灵巧的乐器,对于快速的音阶、琶音,或在和弦基础上构成的节奏性音型以及其他形式的经过句,都能演奏得非常迅速而清楚。和其他簧管乐器一样,大管能吹奏出单吐音,吐音的速度并不比其他簧管乐器慢,甚至在某些地方更有优势。大管的吐音方法有“双吐法”“三吐法”“双音多音滑舌”以及“循环呼吸”等。大管能够轻松地演奏各种音程的断奏跳进,如八度、十度、十二度,甚至两个八度的跳进,只要它的延续时间不要太长,都能演奏得非常出色。同音反复也能像弦乐的分弓演奏一样迅速地吹奏。
大管在巴洛克初期主要以伴奏形式为主,大多时候重复弦乐的低音或者演奏持续低音,专业术语称之为basso continue。基本上巴洛克早期的作曲家大部分是这样使用大管的。从巴洛克中后期开始,大管不仅用作吹奏低音伴奏声部,还相对增加了独奏声部。到了古典主义时期,大管被经常作为独奏声部,典型的作曲手法就是将大管与双簧管、单簧管放在一起,长笛作远距离的重复演奏旋律。
【应用曲目】
巴洛克时期代表作品:
加里阿德《六首巴松协奏曲》,法施《G大调协奏曲》,泰勒曼《F小调奏鸣曲》,维瓦尔第共为大管创作了39首协奏曲,其中37首被广泛演奏。
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作品:
拜耳沃德《F大调协奏曲》,佛朗兹·丹兹《g小调协奏曲》《C大调协奏曲》及两首《F大调协奏曲》,德维耶纳的十二首奏鸣曲、三首四重奏、一首协奏曲、六首二重协奏曲,胡梅尔《F大调协奏曲》,科热鲁赫《降B大调协奏曲》《C大调协奏曲》,莫扎特《降B大调协奏曲》,罗赛蒂《F大调协奏曲》《降B大调协奏曲》《降E大调协奏曲》,斯塔米兹《F大调协奏曲》,万豪尔《C大调协奏曲》《F大调双巴松协奏曲》等。
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作品:
博沃德《巴松与乐队》,大卫德《巴松与乐队》,埃尔加《浪漫曲》《巴松与乐队》,罗伯特·福赫《降B大调协奏曲》,福茨克《巴松与乐队“爱发牢骚的老人”》,格里埃尔《诙谐曲与即兴曲》,圣-桑《G大调巴松奏鸣曲》,韦伯《F大调大管协奏曲》《C小调行板》《匈牙利回旋曲(Op.35)》《F大调协奏曲(Op.75)》等。
20世纪代表作品:
普罗科菲耶夫《为四只大管而作的幽默的谐谑曲》,艾尔文·埃特勒《巴松奏鸣曲》,古尔德《巴松奏鸣曲》,古柏杜丽纳《巴松与低音弦乐器的协奏曲》,保罗·欣德米特《巴松奏鸣曲》《为小号与巴松而作的协奏曲》《为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巴松及竖琴而作的协奏曲》,雅阁布尔《为巴松、弦乐及打击乐而作的协奏曲》《四首巴松小品》《为巴松而作的帕蒂塔》,维尔森·奥斯博恩《巴松狂想曲》,坦斯曼《巴松奏鸣曲》《巴松与钢琴组曲》,约翰·威廉姆斯《五棵惊恐的树》《巴松协奏曲》,费拉里《巴松小协奏曲》,贝里奥《模进十二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