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态势
2017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深融合”等各项政策措施协同推进,我国制造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更趋明显,为国民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产业稳增长态势进一步增强
201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79 997亿元,比上年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往年提高0.6个百分点,扭转了工业增加值增速自2010年以来单向放缓的运行态势。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达到7.2%,不仅比去年同期提高0.4百分点,也超过全国GDP增速0.3个百分点。市场信心不断增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持续5年下降的态势。全年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稳中有升,始终保持在51%以上的景气区间,已连续17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以上[1],[2]。
(二)产业发展效益大幅改善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5 187亿元,比2016年增长21.0%,增速比往年提高12.5个百分点,是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规模以上制造业利润总额达66 511亿元,增长18.2%,增速比往年提高4.9个百分点。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5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11.1%;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6%,比2016年提高0.54个百分点。减税降费措施累计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1 700亿元,2017年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5%,比2016年年底下降0.6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92元,比2016年下降0.25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77元,下降0.2元。
(三)新动能新产业加快成长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7.0和4.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高技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2.7%。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行业发展迅猛,其中2017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5 411.3亿元,同比增长24.8%,增速创下近5年的新高;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69万辆,比2016年增长51.2%,累计推广应用量超过180万辆,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3万台(套),增长81.0%;民用无人机产量为290万架,增长67.0%。同时,2017年高技术产业投资42 912亿元,比2016年增长15.9%,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8%。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05 912亿元,增长16.3%,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16.8%,占全部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45.5%。
(四)企业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2017年企业研发经费为13 733亿元,比2016年增长13.1%,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1 276家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新产品开发成效显著,研发产出能力提升。2017年,这些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为4 316.9亿元,比2016年增长9.6%;全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79 042亿元,比2016年增长11%,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4%,比2016年提高0.4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56家,比2016年增加16家;近一半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0%以上。2017年,这些企业申请专利共计21.4万件,比2016年增长7.5%;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1.8万件,增长8%,占申请专利的55.1%,比2016年提高0.2个百分点。每亿元研发经费产生专利申请35.8件,比2016年增加0.5件;其中,每亿元研发经费产生发明专利申请19.5件,比2016年增加0.1件。
(五)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加快
2017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0%,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为5年来最好水平。钢铁去产能超额完成全年5 000万吨的目标任务,1.4亿吨“地条钢”全面出清,河北、江苏、山东等省和有关中央企业在去产能方面成绩突出,合计粗钢压减量约占全国的7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8.2%和75.8%,分别比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此外,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过剩产能也进一步得到化解[3]。
(六)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深化
2017年,我国制造业领域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35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1 201亿美元;制造业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 986家,同比增长24.3%。新订单指数保持较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增长10.7%。同时,国际对接合作深入推进,与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5G、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交流合作广泛开展,金砖国家工业领域合作达成多项共识。
二、主要工作和做法
(一)五大工程扎实推进
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工信部确定了近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了未来3~5年重点建设的22个领域。同时,鼓励各地开展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印发了《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条件》,确定了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升级条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遴选标准,引导有关省份按照“实施指南”、“指导意见”、“升级条件”等文件要求,开展省级创新中心建设。在智能制造方面,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等一系列政策,基本形成国家统筹引导,地方、行业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智能制造专项和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深入开展,2017年共确定202个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97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工信部、国家标准委组织开展了188项智能制造相关国家标准研制工作,制/修订的标准已基本覆盖智能制造体系中的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在替代《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的基础上,联合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全国各地也出台了一批智能制造相关政策,组建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等多个联盟组织。在工业强基方面,建立了重点突出、系统推进的工作机制,形成央地共同发力的良好态势。2017年,明确了36个“一揽子”重点突破方向,启动了4个“一条龙”应用试点。江苏等多地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加大配套资金的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四基”项目。同时,发布工业“四基”发展目录,开展了“工业强基战略研究”。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强基工程项目,编制工业强基成果,总结工业强基典型成果和实施成效,交流推广项目实施的好经验做法。2017年9月12日,在江苏常州召开了2017年工业强基现场会,总结工作成效,交流先进经验,宣传典型成果,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在绿色制造方面,组织实施绿色制造专项,启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发布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7年发布了39项工业节能技术、119项工业节能装备及80项“能效之星”产品,促进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和推广应用。2017年,共支持142个重大绿色制造项目,发布了首批201家绿色工厂、193种绿色设计产品、24家绿色工业园区和1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示范名单。在高端装备创新方面,重大专项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三年行动扎实开展,首台(套)保险补偿工作加快推进,围绕先进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快政策推动和资金支持,统筹高端装备制造研发、制造、应用各环节[4]。
(二)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2016年,开启了试点示范城市(群)创建工作。截至2017年5月,已批复宁波、泉州、沈阳、长春、武汉、青岛、成都、吴忠、湖州、赣州、合肥、广州12个城市和苏南五市、珠江西岸、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郑州-洛阳-新乡4个城市群,各试点示范城市(群)按照创建方案建立了组织实施机制,出台了专项服务政策,在制造业创新体系、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业强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质量品牌、中小企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实践探索。
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是国务院加强制造强国建设的又一重大部署,是推动“中国制造2025”全面落地实施的重要抓手和举措。同年11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从创建主体、创建要求、组织实施三个方面对创建工作进行了部署,旨在鼓励和支持地方探索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新模式,率先形成一批“中国制造2025”标志性成果,引领带动全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第一批示范区将从已经批复的16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中遴选产生。
(三)制定一系列重大政策
国务院各部门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文件。
制定并出台了一批支持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人民银行、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共同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银监会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创业公司债券试点的指导意见》《保监会关于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政策文件的出台,进一步优化了制造业发展的金融环境。
陆续印发了一批支持制造业创新的政策:工信部、财政部、保监会印发《关于开展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建立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并开展试点工作。财政部、税务总局、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意见》,科技部、工信部、司法部、财政部、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共同实施。
相继实施一批支持中央企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如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牵头成立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和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积极支持中央企业制造业优化结构、转型发展。此外,人社部、财政部还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通知》等人才政策。
(四)加快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2017年11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支撑。这是我国推进工业互联网的纲领性文件,将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指导和规范。工信部等有关部门也发布了《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等一批政策,明确以“双创”平台为抓手,夯实融合发展基础,营造融合发展生态。同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继续扎实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正式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立项程序,开展制造业互联网融合试点。
(五)推动质量品牌不断提升
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加速消费品工业升级步伐。工信部、质检总局联合开展2017年工业质量品牌行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开展首个“中国品牌日活动”,工商总局发布《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进中国品牌建设的意见》,工信部复核了63家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组织制定了轻工、机械等10个行业的品牌培育标准,同时积极推进品牌培育试点和企业示范。
2017年,我国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3.71%。同时,各地方也积极推动质量品牌提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实施意见或方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六)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工信部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明确各地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支持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发展,推动形成差异化发展新格局。上海、浙江、湖北、辽宁、陕西等省(直辖市)细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积极谋划新项目、培育新动能。工信部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已有7批共333家产业园(集聚区)成为示范基地。各地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落地,因地施策,不断加大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探索出一系列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专栏1[5] 部分地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强省建设的主要做法
辽宁:加强制造强省顶层设计,健全完善建设推进体系;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工作,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助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升级。
江苏: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氛围;突出自主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注重改造提升,着力推“陈”出“新”;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特色发展;强化要素保障,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支撑。
浙江:抓试点,开展县级试点示范工作;强保障,实施财政专项激励政策;促改革,激发实体经济发展活力。
山东:加强战略研究和政策支持,强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积极推进工业品牌建设;大力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开展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探索推动区域“共享工厂”建设。
河南:构建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推进体系、企业服务体系三大体系;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郑洛新(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两大载体;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推进智能化改造、推进绿色化改造三大改造。
湖南:坚持推进产业合作对接,着力强化精准服务;聚焦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推动产业迈向更高端。
广东:建立健全制造业发展工作机制和规划政策体系;以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抢占制造业发展制高点;以工业技术改造促产业提质,促进效益稳步提升;突出发展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培育发展新增长带、增长点;深化培育大型骨干企业,逐步壮大各类企业;以推进“互联网+”为牵引,释放工业新动能。
四川:配套实施七大工程,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狠抓创新驱动发展,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注重加强工作协调、注重加大资金整合支持、注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三、初步成效
(一)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2017年,新批复信息光电子、印刷及柔性显示、机器人3家创新中心,总数达到5家;各省市已认定和培育了48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初步形成了领域明确、区域竞合、上下衔接的创新格局。当前,已正式运作的国家级创新中心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组织上建立了“公司+联盟”的“小核心+大协作”组织架构;机制上在技术与资本结合、知识产权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融资上初步构建了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业务上已在技术研发、转移扩散、服务行业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2017年,新认定70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7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和24家部重点实验室。同时,核心技术加快突破,重点领域“卡脖子”问题进一步缓解,中芯国际28nm芯片制程工艺进入量产,高速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升
截至目前,智能制造专项共支持了428个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其中,含2017年共完成的202个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立项。这些应用项目成功开发出215项重点领域急需的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突破和应用了关键技术装备316项,发布了22项国家标准。航天云网、树根互联、海尔等一批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壮大,培育出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围绕流程型智能制造、离散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五种智能制造模式,实施了三批20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其中,前两批109个项目的成效十分明显,生产效率平均提高32.9%,能源利用率提升11.3%,运营成本降低19.3%,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8%,产品不良品率降低26.3%。
(三)绿色制造工程推进效果显著
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水平持续提升,工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17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同比分别下降约4.3%和6%。主要工业产品单位产品能耗保持下降趋势,氧化铝、合成氨等重点产品综合能耗持续下降,钢铁、水泥、纺织、印染等重点行业污染排放强度明显下降。2017年上半年与2015年年底相比,吨钢综合能耗下降0.68%,吨氧化铝综合能耗下降4.02%,吨合成氨综合能耗下降2.1%。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吨钢烟粉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约7%和20%,吨水泥熟料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约25%,纺织印染单位产品废水排放强度下降约10%。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从对全国5 689家工业企业开展的专项节能监察情况来看,重点行业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地区的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升。
(四)高端装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和项目,初步形成了研发、制造及应用等环节协同的高端装备创新体系。高端装备在攻克难点、试点示范、工程化产业化方面取得一批新的重大进展:高档数控机床、“两机”、大飞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效显著,C919大型客机已成功完成多次试飞,AG600水陆两栖飞机成功首飞,“复兴号”实现时速350km商业运营,“蓝鲸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成功试采可燃冰,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全球首座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电站建设顺利,三峡升船机等重大装备取得标志性进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得到推广。
(五)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强
通过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开展的“一揽子”突破行动,在基础材料、零部件和工艺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集中解决了一批“卡脖子”问题,产业技术基础体系进一步健全,不少产品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辽宁忠旺生产的高速列车车体底架用7000系高性能铝合金结构材料突破了产品生产过程中易裂、力学性能不达标的难题。中车戚墅堰研究所自主开发的高铁齿轮传动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外产品。同时,一批产业发展急需、具有创新技术的标准及时出台,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数控机床、新材料、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发布了1.1万余项行业标准,培育了19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此外,通过需求牵引,建立了上、中、下游一体化组织模式,通过实施重点产品“一条龙”推广应用,在推动整机和基础技术协同发展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六)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进一步深化
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骨干企业“双创”普及率达60%。通过开展制造业互联网融合试点,信息物理系统测试验证等融合发展支撑平台建设加快,企业“上云”行动成效显现,一批新型工业APP实现商业化应用。2017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云平台使用占比达38.3%,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55.1%。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普及率达63.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36.4%,关键业务环节全面信息化的企业比例提升至40.3%,比2016年分别提高1.4、3.1和1.5个百分点。
第二节 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但是与欧美等制造强国相比,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特征还较明显,最突出的核心问题是创新体系不完善,使得我国在重大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都存在不少短板和瓶颈。关于重大技术装备,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发动机、高档数控机床、专用设备和测试系统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方面则更为明显,我国很多机械行业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差,90%左右的大型优质铸锻件和几乎全部的高档液压件、密封件依靠进口。我国ICT整机产业影响力持续攀升,但在ICT设备核心元器件和基础软件方面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我国创新投入整体仍不高,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以华为为例,华为的研发投入在我国企业中遥遥领先,但根据欧盟发布的“2017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华为当年研发投入为95亿欧元,仍明显落后于大众公司的137亿欧元、谷歌的129亿欧元和微软的124亿欧元。
二、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速度滞后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在很多领域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逐步提升,也逐步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不过,整体上产品质量和品牌的提升速度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例如,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国,但2016年全部手机企业的利润总和还不如苹果公司一家。“在2017世界500强企业”中,丰田汽车全球营业收入达到2 546.94亿美元,利润达到168.993亿美元;而同时进入榜单的上海、东风等中国6家车企总利润为117.227亿美元,远低于丰田汽车一家企业的利润。产品附加值小与产品市场规模大不相适应,过低的利润空间与我国巨大的制造业市场规模形成了巨大反差。由于国内高品质产品的供给不足,我国消费者持续通过“海淘”、境外消费等形式,采购国外高端产品。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含零售及B2B)达7.6万亿元人民币,预计2018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增至9.0万亿元。可见,我国巨额的高端消费市场没有得到满足。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
三、人才结构性缺失问题逐步显现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成为各地共识,地区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才驱动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自2017年以来,地方吸引人才的政策大量出台,人才已经成为各地谋求发展提升的争夺焦点。不过,目前大多数地区的人才政策聚焦于领军人才、专家型人才,更倾向于高学历人才。对制造业领域急需的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关注不够,制造业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仍显不足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而且,制造业人才宏观环境仍需提高。欧洲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瑞士德科集团(Adecco)和新加坡人力资本领导研究所(HCLI)联合发布的《2017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美国的人才竞争力指数是69.34,德国是64.94,日本是60.72,而我国只有45.34,排名第54。该报告指出,我国在高等教育、企业培训等方面人才培养表现突出,但对全球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弱[6]。同时,制造业人才观念仍需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不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等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不通畅、社会地位不高、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还未根本改善。
四、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再次凸显
长期以来,由于利润空间的巨大差异,资金在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内集聚、逐步脱离实体经济等趋势明显。据统计,一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为5%~8%,近几年多数工业行业利润率出现下滑,利润进一步变薄;而房地产行业保持了15%左右的销售利润率、30%左右的主营业务毛利润率,银行业保持了50%左右的营业利润率。这是由于工业企业和房地产、金融业等之间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大量资金抽离了实体部门转向虚拟经济,加剧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这一问题近年来又再次显现。从金融机构贷款投向来看,资金投向工业领域增速,从2011年第四季度的9.3%逐步下降到2017年第四季度的5.1%;而同期投向房地产贷款的增速,从2011年第四季度的13.9%,经过27%的高位后,逐步达到2017年第四季度的20.9%。从金融机构贷款投向大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对标情况来看,投向大企业的增速从2011年第四季度的11.6%降低至2017年第四季度的12.6%;而投向小微企业的增速则从25.8%逐步回落至16.4%。
五、企业成本负担仍然较重
近年来,制造业成本持续上涨,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负担,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产业发展环境亟待优化。
一方面,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逐步减弱,我国制造业用工成本持续增加,人员月工资普遍达到三、四千元。据相关新闻报道,2017年上海企业用工工资已经高于4000元,我国用工成本已高于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并且成本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根据经济学人智库预测,到2019年,中国制造业每小时劳动力成本与越南和印度的数据之比分别从2012年的147%和138%上升至177%和218%。
另一方面,能源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9%,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5.9%,如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价格同比上涨11.6%,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10.6%,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10.4%,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7.1%[7]。
第三节 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加快补齐工业短板,推动创新能力和工业基础能力提升,是我国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塑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举措。在提升创新能力方面,建议加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力度,形成一批国家级的创新载体,提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同时,鼓励各地根据本地制造业发展需求,探索整合本地创新资源,打造一批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与国家创新中心互为依托、互相补充。在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方面,要建立从顶层设计、政策扶持、技术攻关、示范应用、企业培育到人才培养的体系化推进机制,发挥中央政府的统筹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组织实施一批示范项目,重点在传感器、发动机、芯片等基础领域,提升行业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加强统筹,推动整机、系统和基础零部件联合攻关。注重引导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承担技术攻关的重任,建设新兴“产、学、研、用”体系[8]。
二、引导各地聚焦优势产业差异化发展
自“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以来,部分地方也出现了一些盲目追逐投资热点、低端重复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共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领域,有21个地区要重点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有19个地区提出要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如果这种趋势蔓延到各市县,那么可能存在新一轮重复建设的隐忧。为了避免“十三五”期间出现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建议继续滚动编制发布《〈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结合国家战略需要由中央层面对接各地实际,加强与行业发展政策的衔接,增强规划的刚性和统筹性,着力解决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同质竞争等问题。引导各地方深入分析自身优势所在,科学地制定工作目标,探索细化完善各地差异化发展的支撑政策。综合考虑不同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和特色差异,以及不同产业发展路径和特点差异,因地制宜、分业施策。同时,要加强研究,探索合理的差异化补偿机制,缓解产业整体推进中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三、着力提高制造业供给质量
消费需求升级已经是我国市场尤其是消费品市场的重要特征,品牌消费能力正在逐步释放。需要把握这种趋势,加快提升我国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一般来说,品牌的塑造投入成本巨大,收益相对缓慢,企业的积极性往往不高。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支持,提高企业创品牌树口碑的积极性。首先,要引导企业加快新产品的开发研究,进行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针对市场多样的需求提供更多个性化的产品。注重环保、绿色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节能、降耗设备的供给能力,增加绿色产品供给[9]。其次,要以食品、药品等为重点,加快与国际标准并轨,完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大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力度,尽快扭转部分消费品低端低质形象。最后,加大力气形成一批特色品牌。引导企业建设品牌文化,注重提升内在素质等软实力,提高品牌形象意识,提升品牌附加值,树立“中国制造”良好形象。
四、加快推进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
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企业,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归根到底,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人才是关键。为进一步增强人才支撑能力,要以制造强国建设、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领军人才。一是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健全完善引才政策和服务保障机制。尽快形成适宜高端人才、领军人才的培育、发展的产业环境和土壤,让本土的人才能充分成长和提升质量,让外来的人才愿意来、留得住。二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推行加强终身技能培训相关政策,持续提高技能人才素质,为技能人才打造一个可以持续提升的空间和渠道。三是完善人才流动优化配置动态机制,对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进行动态监测,并定期研究和发布人才供求变化情况,促进人才合理高效流动,避免虹吸效应对部分地区发展的负面影响。四是要完善制造业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政策,推行股权、分红激励等措施,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释放制造业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五、择机开展“中国制造2025”政策评估
适时进行效果评估是政策、战略、规划等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更客观地总结政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加强相关政策的预研和储备。《中国制造2025》发布和实施已近三年,我国制造业发展总体情况、国际环境、企业特征、营商环境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更好发挥宏观指导作用,需要对《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来实施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建议从政策需求、政策供给、政策效率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进展和取得的效果,以及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及时掌握出现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准确反映突出问题,归纳总结实践经验,对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路径等进行相应调整完善,提出进一步促进《中国制造2025》落地的建议,加快推进制造强国战略进程。同时,建议对制造业相关的各类产业政策也进行系统的评估与梳理。对于一些过时、不再适应当前制造业发展需求的产业政策,要及时废止和清除;对于一些存在漏洞与不足的产业政策,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进行修订,使之更好地满足当前制造业的发展需要。
六、打造高效、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资金、人才等相关政策的支持,而是要包括能支撑企业生存、创新、提升等各方面需求的综合性政策体系,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尤其是高端生产要素向先进制造业集聚的发展环境。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研究和推广降成本典型经验。目前,各地在降成本方面已经形成很多好的做法,需要及时总结推广,如广东省明确提出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施“零收费”、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推进售电侧改革试点、取消普通公路车辆通行费等一揽子措施,需要系统地研究和借鉴。
(2)继续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分割。要及时清理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推动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利用规则、价格、竞争来配置资源。
(3)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加强制造业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环保等相关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合力。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倾斜,向科技型创新型小微企业倾斜。
七、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欧美等国(地区)对我国制造业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相关政策措施的关注逐步加大。2017年年初,美、欧等国(地区)先后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对弈市场力量》《中国制造2025:建立在本土保护上的全球野心》等一系列研究报告。2018年年初,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向国会提交的2017年中国履行加入WTO承诺报告》。这些报告对“中国制造2025”在加大研发投入、注重质量效益等方面给予充分肯定,但总体上仍以指责和曲解为主[10],实质上是对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施加压力,真实意图在于改变我国对外投资和贸易体系,降低我国制造业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对他国发展政策的指责是发达国家的一贯做法,在这方面我们应对经验较少,必须认真对待并及时总结。要定期向国外企业宣传中国的产业政策,及时澄清客观事实,发挥好第三方智库和知名学者的作用,对恶意攻击我国制造业政策、肆意放大我国制造业局部缺点的言论,要及时予以反击和驳斥,防止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执笔人
邵立国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制造业发展研究室 主任
念沛豪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制造业发展研究室 副主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N].人民日报,2017-03-01(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信息报,2018-03-01(003).
[3]苗圩.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谱写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新篇章[N].中国工业报,2017-12-26.
[4]苗圩.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谱写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新篇章[N].中国工业报, 2017-12-26.
[5]根据各地材料整理。
[6]Adecco集团发布2017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中国领跑金砖国家[J].国际人才交流, 2017(02): 8.
[7]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9%,2018-01-10。
[8]乔标.工业基础能力五大难关待破[J].瞭望,2017(50): 34-35.
[9]苗圩.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N].学习时报,2017-03-01(001).
[10]邵立国,陈笑天.国际组织对“中国制造2025”的质疑及启示[N].企业观察报,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