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去年我岳父生病住ICU的时候,大夫说不能天天靠输液,买点“养乐多”练练胃,不然胃功能就退化了。人体功能不用会退化,但过度使用、成天吃饱喝撑,胃功能就会过度损耗而退化,所以需要取得平衡。
一阴一阳谓之道,在阴和阳之间取得平衡叫作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出自《论语·庸也》,指的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理方式。
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二章写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和”就有点中庸之道的意思。
中庸不是保守,而是平衡,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哲学。任何事情都只能取得平衡才会有好的效果。
偃武修文走极端,大宋王朝从此武功不振,留下个“靖康之耻”的千古悲剧;穷兵黩武走极端,汉武帝也使大汉王朝在他的晚年走向衰弱。
人生也一样,需要中庸与平衡。中国有很多话是描写中庸与平衡的,比如不卑不亢、过犹不及、欲速不达、光而不耀等。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五章说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这里说的也是中庸之道。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深深懂得:在政治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国家交往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小国外交尤其如此。所以,他搞的是平衡外交。这大概和他当年苦苦哀求马来西亚不要放弃新加坡,但新加坡还是被舍弃这段让他落泪的经历有关。平衡外交让新加坡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席之地。
事情都有阴阳正反两面。正是基于这个特点,我们要在一个点上、一个度上取得平衡,人生的技巧就在于掌握点、把握度。凡事都有度,不可不认真,也不可太认真;不可不理解,也不可太理解;不可不民主,也不可太民主;不能不换位思考,也不能全换位思考;压力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过分强调信誉而失去原则不是好现象,过分提供服务而迁就对方也不行。
人生要知分寸,掌火候,懂进退。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生活永远在平衡之中。人生需要掌握中庸之道,掌握各种平衡技巧。
喜欢抬头看世界的人请低头看世界,喜欢低头看世界的人请抬头看世界。平视这世界就是一种中庸和平衡。强硬的人不会柔软,柔软的人不会强硬,都不是好事。只有有柔有刚、刚柔相济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不失时机地亮剑最好,亮剑晚了不赶趟了,提前亮剑可能会遭遇灭顶之灾。
话不能说太满,事不能做太绝,都要留余地。
不能不表达,也不能说太多,话说三句是咸盐,贵在咸淡正合适。
人生就要在理想与现实、兴趣与工作、速度与完美、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取得平衡。人生能做到的最高境界是,不多不少,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