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好好:通向自由人生的修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心灵写作,让你离自己的心更近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长篇小说。每个生命,无论卓越超群还是普通平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光环,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宇宙。

引爆自己小宇宙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那双看向内在去发现自己的眼睛。而将这双眼睛看到的写下来时,便开始了发现小宇宙的旅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心灵写作,便是发现小宇宙的一种方式了。

最初接触“心灵写作”四个字,是在美国作家娜塔莉·高柏的一本书中,这四个字被用作书名的一部分,指的就是由心而发地去写。

当时的我,做文字编辑工作大概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从一枚不会写稿的小白,经过不断努力,在很多媒体上都能发表自己的作品,几乎达到了每篇稿子都能“嫁”出去的状态。

但是,我知道,我很透支地在写,焦虑天天伴随着我。尤其当我选择成为一位撰稿人之后,更是如此。

我每天辛勤地码字,每天也担心,很担心有一天我写不出来了怎么办,灵感枯竭了怎么办。

而且,随着发稿越来越多,越来越顺利,之前发稿成功带来的成就感会降低。

我在想,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持续地写下去。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好友向我推荐了娜塔莉·高柏的书,我被深深吸引,一口气看下去,收获很大。

虽然给媒体写稿,并不能完全按照自由书写的方式,但这个意识对我来讲,特别有用,那就是看向自己,从内在找素材。

于是,再写媒体稿件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地选择自己有感受的;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有意识地将自己当作最鲜活的个案,去探索、发现,然后用文字去呈现自己丰富的内在。

随着这样持续地写作,我渐渐发现,自己的内在世界,远比我之前认为的要丰富得多、有趣得多、值得探索得多。它甚至比我们所看到的外部世界要更丰富得多。

以前,在完成一篇稿子的时候,要翻看很多资料。进行心灵写作尝试后,我发现自己的写作速度越来越快,不再是写一写,查一查,而是更多地从自己的体验中、认识中、观念中、经历中,从所见所闻所学中去找。好似这一切素材都被融合到生命管道中,再经由我自己的生命体验流动出来,这种感觉特别好。

当然,这不是否定输入的重要性,我依然觉得阅读对于写作来讲很重要。但是,阅读是平日的功课,还需要吸收和内化,再结合自己的经验输出。

输入的方式其实不仅仅是阅读,我们平日里接触到的人与事,所见所闻所感,对于写作来讲,都是重要的输入。

比起过去写稿子时常用的拼接方式,我发现用心灵去写,更有一种浑然天成之感。

而且,我惊奇地发现,当我用这种方式去写作的时候,稿件得到编辑的好评度更高。我也进一步意识到,带着生命温度的文章,才是最能感染人的。其实,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已经带上一种鲜活的、看不见却能被感觉到的能量。

其实,对我来讲,走上心灵写作这条路,还跟自己的一些其他经历有关系。

比如,2009年的我所经历的一次人生低谷。那一年,我因为做孕前检查,发现了巧克力卵巢囊肿,需要做手术,母亲从老家来照顾我。

就在出院后一周,我忽然发现了母亲的一些异样。我督促母亲去医院检查身体,没想到就此迎来了一个晴天霹雳,母亲患子宫内膜癌了。

接下来,看医生,排队住院,做手术,进行放疗、化疗,母亲的身体在经历着巨大的折磨。作为亲人,我知道,我的家人也与我一样,经历着心灵的巨大折磨。

我爱妈妈,常常会在清晨醒来,一下子就坠入痛苦的深渊。我在头脑中,不停地回忆着妈妈健康时的样子。想起婚后,母亲和父亲第一次来京,我们去接他们。母亲站在路边,守着大包小包等着我,皮肤被内蒙古的阳光照射得有些许红黑,却透露着健康的光泽。她身体有力,动作利落,远远地看见我,欢快地挥手,露出那种母亲专属的慈爱的笑容……这一切还犹如昨日,现在,我却要面对妈妈得了癌症的事实。这种断崖式的转换,让我眩晕,不知所措。

然而,还来不及去感受这种眩晕,我又要投入陪母亲看病的奔波中,在忙碌、疲惫和等待各种检查结果的心惊胆战中度过一天。然后,我沉沉睡去,第二天早晨又进入痛苦和奔波的循环……

我不得不去面对前途未卜的恐惧,不知道妈妈的生命还有多久。这忽然让我意识到,人都是会死的。在此之前,死亡好像还只是个概念而已,离我很远很远,好像与我们的生命没有什么关系。妈妈的病,让我意识到,无论我们能活多久,人生在茫茫的宇宙时空中,都是短短一瞬,每个人面对浩瀚的宇宙,都远远不及一粒微尘。

那么,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生命来一趟这个地球,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把自己扎到书中去找答案,也曾坐在海边,对着苍茫的大海去感受深远的渺小和孤独,也曾抬头望向遥远的天空,去感受虚无……

然后,有一个声音在心里越来越响亮:“生命不易,我们需要彼此温暖前行!”

接下来,就又有了一个问题:“以我这个平凡的生命,能为别人做什么?”

起先,我特别羡慕医生这个职业,从小目睹父亲作为医生恪守职责,在自己看病以及陪妈妈看病的过程中,又遇到过很多德艺双馨的医生。尤其是母亲这种大病,医生一句有力量的话,都能带给病人很大的鼓励。我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还觉得教师也可以,可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一言一行,去感染温暖一个个生命。

我开始不断地思考。

……

进而,我想到,其实任何一个职业,都是可以的;如果愿意,都可以去最大限度地挖掘它的意义。就算没有工作的人,也可以,因为只要我们愿意,总是可以去做些什么,让自己带给周围人一些温暖。比如,一个微笑、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关切的问候,都能带给人美好。

这么想的时候,我对自己如何去用写作的方式实现人生的意义开始渐渐清晰了。

从2000年起,我步入心理学行业,做过心理媒体的编辑,再加上我本人的一些性格特质,以及亲身经历的这么多年来写作带给我的个人收获,让我觉得可以走一条倡导“人人都可以做自己人生作家”的路。

2012年,外公去世。参加完外公的葬礼后,在返京的路上,老姨指着窗外苍茫的草原对我说:“姥爷以前在这里打过仗。那时候,他还是个孩子,战友都牺牲了。姥爷当时年龄小,去放马,才躲过一劫。当时零下三十多度的天气,姥爷是光着身子骑着马回到村子里的。”

对外公的思念正值浓烈,此时的故事直触心灵。真想多听听,老姨却说:“小时候,你外公都给我们讲过,但常常都忘了。大了一些,开始叛逆,不屑听他说话了。现在想听,却再也听不到了!”

泪水涌了出来,车子里是很长时间的沉默。而我的内心,更是多了很多遗憾。我是一个文字工作者,却不曾去认真倾听外公的故事,将其记录下来。如果,我曾经那样做过,对整个家族来讲,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啊!

岁月荏苒,时光匆匆,当日历一天天翻过,无论你经历了什么,毋庸置疑的是,每个人都在收获着自己的人生故事。但到后来,留在自己记忆中的有多少,能留给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的又有多少呢?

就像我外公,出身贫寒,出生入死过。八十四年的生命历程,一定有着太多可品味、可借鉴的生命故事,却没有记录。这真的是一种遗憾。

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老了,即将与这个世界说再见了,我最希望什么呢?

我想:我一定会希望,戴着老花镜,能在重温自己故事的过程中,去想起那些人、那些事,然后告诉自己,我曾经来过,我曾经爱过,我曾经与这么多人、这么多事相遇过,此生无憾了。

我也一定希望,我走过的那些路都能变成鲜活的故事,留给我生命中重要的人,家族的力量就有了更鲜活的流动。当然,我也更希望,我的爱会变成一种力量,即使我不在了,这些爱与祝福,依然能够在孩子翻看这些文字的时候,涌向他。

以己推人,每个人其实都渴望爱的流动与连接。这种认识,成了我要从事心灵写作的很大动力。

而除了记录的功能,心灵写作,由于是内心真实的情感流动,因此就带上了很强的疗愈功能。

很多被锁住的情绪、压抑的回应,都随着文字流动,开始呈现。写作者,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与曾经的往事有了连接,很多时候,疗愈是自然发生的。这一点,在全书中会涉及很多。

不仅如此,由心而发地写,回归内心地写,对我们的未来也是极好的指引。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写着写着就明白了;很多困惑的事情,写着写着就有答案了。尤其是在陪伴儿子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惑和想不开的事情,只要开始写,我就会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答案。比如,儿子三岁左右的时候,对与小朋友的交往表现得很回避。有一次,我带他出去滑滑梯。开始的时候,滑梯边没有人,他玩得很开心。但是,不一会儿,有几位小朋友来了,他就马上离开滑梯,去别处玩了。

当时,他即将上幼儿园。对于儿子的表现,我内心开始焦虑起来,担心他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于是,回到家,我将这件事情写了下来,试图整理自己的焦虑。但是,写着写着,笔下忽然就流露出了这样的内容:“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孩子在感觉到焦虑时,远离焦虑源是很智慧的表现呀!每个人都有适应环境的方法,不要把孩子当成流水线上的产品去加工,尊重他的节奏,全然接纳他就好了!”

这样的文字流动出来时,连我自己都被惊到了。好吧,放手接纳就好。从那以后,我对儿子回避与小朋友交往的事情,真的释然了很多。

被给予空间的儿子,按照他自己的方式与小朋友发展交往。后来,儿子将近四岁的时候,幼儿园老师反馈给我:“丁丁内在的部分被保护得特别好。比如,与人交往,他可以主动与小朋友交往,与小朋友因为某种兴趣在一起玩,也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很专注地做一件事情。”

我听了,特别欣慰。回想当时及时的梳理,我感到特别庆幸。当时通过写作,接收到了自我的指导。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有时候是有关夫妻相处的,有时候是关于与周围人关系的,有时候是关于自己职业发展的……总之,无论是哪方面的困惑,在书写的过程中,都会经常得到一种内在的启示。这让我越发相信,当你肯诚实面对自己、敞开自己、拥抱自己的时候,你会得到来自更高意识维度的爱,你可以把它理解成造物主的爱、宇宙的爱,或者你的任何信仰的爱。十指连心,写下来,是更能规避谎言、去掉掩饰的一种方式。

当然,并非所有文字呈现都是诚实的、开放的。但是,相比快速讲话,写的行为更能让人自我觉察到自己哪里想掩饰,哪里想逃避。如此,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会更深刻。这或许就是十指连心的道理,比起用大脑产生的语言,“写”这个动作离我们的心更近吧。

当我们越来越能倾听自己的内心时,心灵会带给我们丰盛的礼物。

心灵写作,就是与内心相遇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