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兽形到人形的自我意识觉醒:《山海经》“神”符号探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山海经》中的人形“神”

本书对于人形“神”的界定可分为狭义的人形“神”与广义的人形“神”。狭义的人形“神”是指外形与人类外形一样的“神”,这些“神”在《山海经》中没有明确指出由兽形部分组成,本书默认为人形。广义上的人形“神”是指我们民族的文化祖先,如黄帝轩辕、青帝伏羲、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等,在《山海经》中有兽形成分存在,但在历代神话传说中逐渐衍变为人形之后才并被大家熟知。以上两者本书一并归入人形“神”的研究范畴。

《山海经》各个篇章命名是以五方依次命名。其中也涉及了五色,且仅有五色,即赤、青、黄、白、黑。而“帝”对五行也有所对应。《洪范》记载:“鲧矱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一)人形“神”黄帝轩辕

黄帝是上古五帝之一,不仅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祖先,也是我们民族的祖先。

《西山经》记载:“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为祥。”这里有一种玉膏,玉膏在源涌出时会形成一片沸腾的景象。黄帝时常吃这种玉膏。这里还有一种黑颜色的玉石。用玉膏浇灌丹木,之后再经过五年的生长期,丹木就会开出色泽美丽的五色花朵,结出口感香甜的五色果实。黄帝于是就采摘峚山中玉石的精华,把它们投种在钟山向阳的南面。后来便有了瑾和瑜这种美玉。这些美玉质地坚硬而又精密,色泽润厚而又有光泽。五种颜色的符彩一同散发出来相互辉映,刚柔调和,非常和美。无论是天神还是地鬼,都会来吃这种玉膏。君子佩戴它,还能起到抵御妖邪不祥之气的侵袭的作用。

《西山经》记载:“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轩辕之丘,即轩辕丘,传说上古帝王黄帝曾经居住在这里。因黄帝娶西陵氏女为妻,因此也号称轩辕氏。再往西四百八十里,有一座轩辕丘,这里没有花草树木。

《西山经》记载:“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山里住着一位神,他的外形和样貌像黄颜色的口袋,他发出的精光红如火,他拥有六只脚和四只翅膀,却浑浑沌沌没有面目,他知道唱歌跳舞,原本是帝江。帝江,即帝鸿氏,据神话传说也就是黄帝。“黄帝”一词的来源丁山先生考证认为:“是春秋士大夫糅合后土‘黄示’与‘皇天上帝’两个天神地祇为一神的创举,不是晚周阴阳家以五色配五方的原理凭空杜撰出来的‘黄帝以土德王’的新说。”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443页。

今天,我们常常自称“炎黄子孙”,其中“黄”就指的是黄帝。每年在陕西黄帝陵,都会有大型祭祖仪式。《西山经》记载黄帝从撷峚山中取出玉石。君子服食这种玉膏,可以防御不祥。《西山经》记载山里住着一个神,他的外形和样貌像黄色口袋,发出的精光红如火,他拥有六只脚和四只翅膀,浑浑沌沌没有面目,他却知道唱歌跳舞,原本是帝江。民族祖先与文化祖先在我国古代史传记载、文人作品或民间传说中常常被神化为“神”。《山海经》中有关黄帝的记载仅见于《西山经》之中。

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传说黄帝神通广大,是受人广泛信仰、崇拜的神明。黄帝的神性具有祖神及创造事物之神的二重性。对黄帝的祖神崇拜,即包括对血缘联系的崇拜,以及崇拜他带领本族征服外族的功绩与他治理国家的政绩。

黄帝本姓公孙,生长于姬水(古姬水在今河南新郑)之滨,故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轩辕丘),故号轩辕氏,少典之子。少典,一说是部族名,一说是人名。以土德王,土色黄,故称黄帝。《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孔颖达疏:“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史记·天官书》记载:“黄帝行德,天夭为之起。”裴駰集解:“号有熊。”司马贞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黄帝,中央含枢纽之帝。”《礼记·月令》记载:“(季夏之月)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国语·晋语》及《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都说黄帝是少典之子。《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其国号为“有熊”。

《史记·五帝本纪》详细记载了黄帝事迹:“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史记·五帝本纪》中记黄帝同蚩尤和炎帝后裔共工作战的时候,曾经训练熊、罴等六种野兽参加战斗,实际上就是这些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组成了黄帝的部落,所以叫作有熊氏,则是因熊氏族在这六个氏族中居首位的缘故。据《中国官制大辞典》记载,传说中的黄帝,是在我国北方发展起来的一些氏族和部落的祖先,与炎帝后裔共工同时。黄帝号有熊氏,又号轩辕氏、缙云氏,这是许多氏族、部落融合到黄帝部落的反映。从黄帝的另一个号——缙云氏,来推测“黄帝受命得景云之瑞”(见《左传·昭公十七年》服虔注),以云名官,有青云氏、缙云氏、白云氏、黑云氏、黄云氏诸名,称为“云师”,疑亦为黄帝部落诸氏族首领的称号。

黄帝创造事物的神性表现在他始作衣服、房屋、舟车、弓矢,以及主管雷雨、能行法术等等上。又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亦是道家、神仙法术的始祖。《淮南子·说林》中,黄帝为阴阳历数占卜大师。《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医经》部分记载黄帝为医学先驱。《管子·五行》和《吕览·古乐》则言黄帝有成命百物的法力。可见,黄帝后来随着他具体神性的增加,已演变成了具有广泛神力的神明。

据《中华文明实录》记载,黄帝的创造发明很多,如宫室、舟车、蚕丝、医药、棺椁,甚至文字、历法、算数、音律等,后人称他为“能成命百物”,赋予帝王形象。随着五行、五方观念的发展,“黄帝”称号逐渐被确认为华夏族团结奋斗的旗帜。今天,世界各地的华裔,都以自己是黄帝的子孙而感到自豪。

据《中国经济史辞典》记载,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有比较发达的农业,人们大力开发低洼沼泽地,开始役使大牲畜,发明了养蚕,创制历法、文字、声律等,并开始实行井田制。他反映了原始共产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进步。

据《大学历史词典》记载,传说有许多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算数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黄帝与炎帝合称“炎黄”,而汉民族自称为“炎黄子孙”。

据《中国方术大辞典》记载,古代多种方术皆托名黄帝所创,不少经书亦冠其名以为标榜。如《黄帝内经素问》《黄帝阴符经》《黄帝九鼎神丹经》《黄帝龙首经》《黄帝阴阳遁甲》《黄帝太一杂书》等。

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黄帝“于是修德抚民,始垂衣裳以班上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服牛乘马,以引重致远。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用,以利万人。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诸侯咸叛神农而归之……又使岐伯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其史仓颉又取象鸟迹始作文字。史官之作,盖自此始。记其言行,策而藏之,名曰书契……及至黄帝为筑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而易以棺椁,制以书契,百官以序,万民以察,神而化之,使民不倦。后作《云门》《咸池》之乐,《周礼》所谓《大咸》者也。”

据《西北民族词典》记载,黄帝亲自动手或指使臣属发明了养蚕缫丝、舟船车辆、文字、音律、医学、算术等等,因而成为人类聪明才智的化身,受到后人的崇拜和祭祀。

据《中国历代科技人物录》记载,古代学者把许多发明创造都推源到黄帝。《周书》记载:“黄帝烹谷为粥,蒸谷为饭。”《周易·系辞》:“黄帝氏作,刳木为舟,剡木为楫;黄帝氏作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史记》记载:“黄帝作车。”史载黄帝曾刻漏水制器以分日夜。《帝王世本》还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原始时期的养蚕、舟车、文字、冶金、医学、算术、音律等,都被认为是开创于黄帝时期。相传黄帝等人,创制九针创立医药之学。后代托名黄帝之书甚多,最著名者为《黄帝内经》,此书约成于战国时代。

据《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记载,相传黄帝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创始者。举凡兵器、舟车、算术、音律、文字、养蚕、弓箭、衣服、医药等等,皆创于黄帝时代。现有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等,均系托名而作。相传黄帝曾与其臣岐伯、伯高、少俞等谈论医道,故后世习称中医为“岐黄之术”。中医历来尊黄帝为创医药之始祖。

据《中医人物词典》记载,现存《黄帝内经》,系托名黄帝与岐伯、伯高、少俞、桐君等,讨论医药学的著作。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专著。此书原为十八卷,即《素问》和《针经》(后称《灵枢》)各九卷,较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学理论。此外尚有《黄帝外经》《黄帝针经》《黄帝明堂经》等冠以黄帝之名的著作多种。由于《内经》多为黄帝问、岐伯答的形式写成,故后世称中医学为“岐黄”或“岐黄之术”。

据《中医大辞典》记载,传说中我国古代原始公社时期黄帝族的首领,也是汉族(华夏族)的祖先,原姓公孙(一说姓姬),名轩辕,号熊氏。古代相传黄帝为我国文化之创始者,举凡兵器、舟车、弓箭、衣服等,皆为黄帝所作,其中也包括医药。据古医书记载,黄帝曾与其臣子岐伯、伯高、少俞、桐君等医家讨论医药,而创造医药。因此,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黄帝八十一难经》《黄帝针经》《黄帝明堂经》和《黄帝甲乙经》等,均托名黄帝之作。据崔豹《古今注》记载,大驾指南车,起于皇帝。帝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士皆迷四方。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故后常建焉。

据《中国哲学大辞典》记载,据说中国古代的许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均始于黄帝。

据《四书五经辞典》记载,传说黄帝“以风后为相,以力牧为将,命仓颉造字,大桡作甲子,容成造历,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伶伦造律吕,隶首作算数”。相传蚕桑、医药、舟车、宫室之制,也始于黄帝。《周易·系辞》《世本·作篇》等各种文献都盛称黄帝时期有许多发明创造。属于生产技术方面的,有穿井、作杵臼、作弓矢、服牛乘马、作驾、作舟等;属于物质生活方面的,有制衣裳、旃冕等;精神文化方面则有作甲子、占日月、算数、调历、造律吕、笙竽、医药、文字等。其中当然有不少是黄帝以后的发明创造,但也反映了黄帝族获得的辉煌成就。《战国策·秦策》记苏秦把“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与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夏,武王伐纣并称,表明这是黄帝一生中主要的战绩。黄帝族经过夏、周两代与其他各族的冲突、交往与融合,到战国时期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族。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蓺五种”。“五种”,据郑玄注释,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按古史传说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又据古史传说,黄帝非常重视发展农业,掌握了平原农业的许多特点,“岁时熟而亡凶,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故风雨时节,而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路史·疏仡纪·黄帝》)。黄帝充分认识到,必须挖掘土地的潜力,广耕耘,勤播种,才能使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率领百姓“时播百谷草木”,并“淳化鸟兽昆虫,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大戴礼记·五帝德》引孔子语)。传说中黄帝的行为感动了上帝,出现了许多祥瑞之兆:“地献草木”,“九牧昌教”(《论语谶》)。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井的发明,古人也归功于黄帝。如《世本》说:“黄帝见百物,始穿井。”《易》井卦释文引《周书》云“黄帝穿井”,等等。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强了人们摆脱自然以及与自然现象作斗争的能力,增强了部落的整体实力,使整个部落越来越强盛,为后来统一中原各部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形成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独特的中华文明。

据《中华文明实录》记载,蚩尤与黄帝之战,载籍所见,有三种说法:一说是黄帝胜炎帝之后,再胜蚩尤而巩固帝位,黄帝与蚩尤之战似为黄炎之战争的余波;另一说是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三说是蚩尤作兵攻黄帝,兵败被杀。第一种说法如汉代《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第二种说法见于周朝《逸周书·尝麦解》,也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有关黄帝的记载:“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第三种说法如战国至汉代的《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其部落原定居于西北高原,与炎帝同出少典氏,以兽为图腾。后分路东进,在阪泉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蚩尤部落,合而为一,又在涿鹿之野击败九黎族,因而被推为炎黄部族首领。

据《中国经济史辞典》记载,黄帝在神农氏之后,先后打败了蚩尤和炎帝,成为中原各部落的共主,开始了以黄炎集团和东夷集团为主体的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据《大学历史词典》记载,相传炎帝作乱,黄帝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后蚩尤作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故城在今河北涿鹿南)击杀蚩尤。从此,他由部落首领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

据《中国哲学大辞典》记载,据传当时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攻击炎帝族,炎帝遂联合黄帝族与蚩尤族战于涿鹿(今河北怀来县。一说为涿鹿县),蚩尤战败被杀。后炎帝与黄帝之盟破裂,黄帝率领以熊、罴、貔、貅、貙、虎为图腾之氏族三战炎帝于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胜之。从此各氏族拥戴黄帝为部落首领。

据《四书五经辞典》记载,相传姜姓部落首领炎帝被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所败,求助于黄帝,炎、黄两族与蚩尤族战于涿鹿之野,蚩尤战败被杀。后黄、炎两族又发生冲突,三战阪泉,炎帝败服黄帝,自此,黄帝、炎帝、九黎诸族相互融合,成为华夏族。

据《中国丝绸之路辞典》记载,相传炎帝向中原发展时,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与黄帝大战,为黄帝所败。后蚩尤作乱,黄帝又率部在涿鹿(今属河北)击杀蚩尤,遂被各部落拥戴为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与炎帝都被看作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其实黄帝是华夏民族古代领袖中最杰出的一位。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相传古代帝王,如尧、舜、禹及夏、商、周三代首领均为黄帝的后裔。黄帝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故黄帝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根据以上的神话传说,可以看到,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个部落,逐步以黄帝族为主,相互融合,黄帝就成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祖先。后来,各族都认为是黄帝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

(二)人形“神”青帝大皞

大皞是上古五帝之一,也是我们远古神话中的祖先。

《海内经》记载:“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皞爰过,黄帝所为。”大皞又叫太昊、太皓,即伏羲氏,古史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姓风。他首画八卦,教人们捕鱼放牧,用来充作食物。神话记载大皞曾经凭借建木登上天。《海内经》记载有九座山丘,都被水环绕着,这些山丘的名称分别为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这里有一棵叫作建木的树,长着青涩的叶子,紫颜色的茎,黑颜色的花朵和黄颜色的果实。建木的树干高达百仞,而且上不生长枝条,树顶上有九根弯蜒曲折的树枝,树底下有九条盘旋交错的树根,它的果实像麻子,叶子像芒树叶。大皞凭借建木登上了天,黄帝栽培了建木。《山海经》有关青帝大皞的记载仅此一条,独见于《海内经》之中。

传说中的太皞,号伏羲氏,太昊一般指伏羲。伏羲,风姓,燧人氏之子,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比炎帝晚些,其时已进入父系社会,其部落活动在今河南淮阳县附近,大概他是淮河流域的氏族部落的祖先。传说他因为有“龙马负图出于河”(见张晏《汉书·百官表》注)的祥瑞,所以以龙命官,有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诸名,称为“龙师”,疑为太皞部落诸氏族首领的称号。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据《中国历史辞典》记载,大皞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或作大皞、太皞、太皓、太昊,风姓。以龙为图腾。其后裔,春秋时有任、宿、须句、颛臾等。一说即伏羲氏。

据《民间文学词典》记载,大皞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东方天帝,五帝之一,由木神句芒辅佐,掌管春天。

据《中华文化辞典》记载,大皞又作太皓、太昊等,传说人物及古部落名,始见于《左传》等。古代部落社会首领,传以龙纪,居陈(河南淮阳),风姓,春秋时任、宿、须句、颛臾四国即其后。学者以其为古代“东夷”部落集团之祖先。汉代以后以其与伏羲氏为一人,实无据。

据《吕氏春秋词典》记载,大皞即伏羲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孟春》记载:“其帝太皞,其神句芒。”《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上》记载,太皞同“太浩”。

据《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记载,太皞传说中古代东夷族首领,亦作太皓。风姓,居陈。春秋时任、宿、须句、颛臾等国,即其后代。一说古帝名,即伏羲氏,中国神话中人类始祖。

据《中国民间文艺辞典》记载,太皞是神话传说人物,亦作“太皓”“太昊”。传说中古代东夷族首领,风姓,居于陈,传曾以龙为官名,春秋时任、宿、须句、颛臾等国(都在济水流域),即其后代。一说即伏羲。据《孔子百科辞典》记载,“皞”又作“昊”“皓”“浩”,又称“太皞氏”。《世本·帝系篇》记载:“太昊伏羲氏。”葛洪《抱朴子·对俗》记载:“太昊师蜘蛛而结网。”

《二十六史精要辞典》记载,太皞是神话传说中我国东夷族的首领,风姓。神话传说里他人头蛇身(或龙身),可能蛇或龙是他们的图腾。《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陈(河南淮阳县),太皞之墟也。”春秋时期,山东的任国、宿国、须句国、颛臾国,是太皞的后裔。也称“太昊”“太皓”。一说太皞即伏羲氏。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认为:“按伏牺与太皞向来被当作同一个人的名号,事实上伏牺是指远古开始有畜牧业的一个时代,太皞则可能实有其人。”据《全唐诗典故辞典》记载,《吕氏春秋》卷一《孟春纪·孟春》记载:“孟春之月……其帝太皞。”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太昊即太皞,是主管春天的天帝。

据《中医词释》记载,太皞即伏牺。

据《中国历史大辞典》记载,昊又作皞、皓、浩、曎。又称太昊氏,即伏牺。《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大(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杜预注:“太皞,伏牺氏,风姓之祖也。”后世视其为万物的主宰,奉为“五帝”之一,历代奉祀。《礼记·月令》记载:“其帝大皞,其神句芒。”秦汉阴阳家以五帝配四时五方,认为太昊以木德王天下,故配东方,为司春之神。《汉书·古今人表》记载:“太昊帝宓羲氏。”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太昊,有天下号也,作罔罟田渔以备牺牲,故曰宓羲氏。”一说太昊与伏羲并非一人。春秋时的任、宿、须句、颛臾等国,相传是其后代。

据《辞赋大辞典》记载,太昊是楚辞神话人物。五帝之一,即太皓、太皞。王逸《九思》“访太昊兮道要”,自注:“太昊,东方青帝也。将问天道之要务。”《礼记·月令》以黄帝、太皞、炎帝、少皞、颛顼为五帝。

据《汉赋辞典》记载,太昊是传说中的古帝名,即伏羲氏。张衡《羽猎赋》记载:“皇上感天威之缪烈,思太昊之观虞。”

据《唐宋词典故大辞典》记载,太皞即太昊,又称伏羲氏,即木德之帝,为主管春天的天帝。后人用以代指春天。

据《楚辞语言词典》记载,即太皓、太,传说中东方的帝王。

据《中国民间文学大辞典》记载,秦末汉初时,伏羲亦称太昊,故太昊即伏羲。伏羲亦写作宓犠、庖犠、伏戏、包羲、伏犠、虑羲;太昊亦写作太皞、太皓、大皞。据文字记载,伏羲曾效仿蜘蛛结网而发明了鱼网;又发明了瑟,并创作了《驾辩》这首乐曲;又因坐在方坛上,听到了八面来风的声气,受到了启发,于是画出了八卦(八种卦符)。

据《黄河文化百科全书》记载,伏羲是传说中古帝王。又作宓牺、庖牺、庖羲。因其有德,教民畜牧,取牺牲以充庖厨,故名。据传华胥氏踩了雷泽中雷神的足印感而有孕,生下伏羲。他龙身,牛耳,虎鼻,山准,大眼睛,长九尺一寸,能缘天梯建木“上下于天”。有许多发明创造。他坐在一方坛上,听了八方风的乐音,便画出八种悬挂的符号,叫作“八卦”,以代表天地间的种种事物。又“师蜘蛛而结网”,“作瑟,造《驾辩》之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取牺牲以充庖厨”。后来伏羲由人格化化而为神,做了五帝中的东方天帝,与属臣句芒共同管理东方一万二千里原野上的青土树木。事见《太平御览》《山海经》《淮南子》等。

据《民间文学词典》记载,伏羲又称“庖牺”“伏戏”“宓牺”“牺皇”等。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华胥氏踏了巨人足迹生下他,后与其妹女祸氏成婚而产生下了人类。他教导人类从事渔猎,教人类结网、用火,又创制了八卦,是中国神话中的文化英雄。

据《中医人物词典》记载,伏羲是传说中上古人物,“三皇”之一。传其“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夭枉,即短命早死。“伏羲制九针”是传说中我国针灸的起源,印证了中国针灸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史实。

据《简明中医辞典》记载,伏羲是传说中的上古人物,三皇之一。

据《中国丝绸之路辞典》记载,伏羲一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戯,也称牺皇、皇羲、太昊伏羲、包牺氏等。古史记载:“伏羲人头蛇身。”我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传说称人类由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中国古文化之发明创造,多与他有关。传说他教民制网,从事渔猎畜牧,画八卦以示万象之变化,创制琴瑟,作《驾辩》之曲等。民间又称他生于今甘肃天水,农历正月十六是其生辰。今甘肃天水有伏羲庙、卦台山、龙马洞等纪念性建筑物。1960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的四十座古墓中,共出土了二三十幅画在绢上的伏羲女娲像,年代在4世纪至7世纪末。画面上的伏羲、女娲人首蛇身,朱衣花裙,男左女右,上身相抱,下尾相交,男执矩,女执规。二人身外,上画日形,下画月形,周布星辰,是当今最完善的伏羲像。

据《中华神秘文化辞典》记载,伏羲是神话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一作“宓羲”“包牺”“疱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传说伏羲和女娲本兄妹,或是夫妇。《路史·后纪二》引《风俗通》记载:“女娲,伏希(羲)之妹。”卢仝《与马异结交》诗:“女娲本是伏羲妇。”汉代画像石刻中的伏羲人画蛇身,蛇身下半部与同样人面蛇身的女娲绞结在一起。《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皇王世纪》记载:“太昊帝包牺氏,风姓也,蛇身人首。”伏羲的传说渊源久远,但伏羲被当作神来崇拜却在战国时期。《周易·系辞传》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之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伏羲被列为三皇之一,则在秦以后。汉应劭《风俗通义》卷一:“《尚书大传》说,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伏羲以人事纪,故托戏皇于人……神农悉地力,种漀(谷),故托农皇于地。天地人道备,而三五之运兴矣。”伏羲对人民贡献卓越。其一,作结绳为网罟,教民以田以渔。其二,作八卦。《淮南子·要略》记载,他不但作八卦,连复卦的六十四卦皆出于伏羲。其三,把火种带给人民。《绎史》卷三引《河图挺辅佐》记载:“伏羲禅于伯牛,钻木作火。”一说伏羲是雷神之子。《诗纬·含神雾》记载:“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羲”。《汉书·律历志》把伏羲和大皞合二为一,称“大皞伏羲氏”。这样伏羲成了风姓四国的祖神。

据《古诗百科大辞典》记载,伏羲又作“宓羲”“包牺”“牺皇”“皇羲”“太昊伏羲”,传说中人类的始祖,有圣德,蛇身人首,五帝中为东方天帝。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并创制八卦,道教尊为祖神。北魏时期流行的《老君十六变词》之十一变有“洪水滔天列月支,选擢种民留伏羲”句。

据《中国象征辞典》记载,伏羲是蛇身人首、半神半人的神话人物,东方天帝或东方木德之帝。《礼记·月令》记载:“孟春之月……其帝太皞,其神句芒。”注:“太皞伏羲,木德之君。句芒,少皞氏之子,曰重木官之臣。圣神继天立极,生有功德于民。故后王于春祀之。四时之帝,与神皆此义。”又:“天地生育之盛德,在于木位也。迎春东郊,祭太皞、句芒也。”《淮南子·时则训》记载:“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皞、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东方木德之帝也;句芒,木神。”可见,太皞和他的儿子句芒一样,是东方、春天的象征。木在东,天地生育之盛德在木,传说中伏羲为“蛇身人首”,“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太平御览》卷九引《王子年拾遗记》),创“结网”之技艺(《抱朴子·对俗》;《世本》云:“芒作网。”《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云:“蛛蝥作网罟。”),“作瑟,造《驾辩》之曲”(《楚辞·大招》王逸注),“制嫁娶”(《路史·后记一》注引《古史考》),“取牺牲以充庖厨”(《太平御览》卷七八引《皇王世纪》)。伏羲又是创始文化的文化英雄。《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建木。大皞爰过,黄帝所为。”他能缘靠建木而上下于天,作为天界人间的使者。建木就是后世所说的天梯。

《周易辞典》记载,伏羲是古代传说中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物。又写作“包牺”“庖牺”“伏牺”“宓羲”“伏戏”等,亦称“牺皇”“皇羲”。或说伏羲即“太皞氏”。旧传八卦是伏羲创造的,故前人言及《易》学史,必推源于伏羲氏。《周易·系辞下传》记载:“古有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据《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记载,伏羲是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又称包牺、宓羲、伏戏、庖牺、炮牺等。传说为华胥氏所生,“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诗含神雾》)。曾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结绳为网以渔”(《潜夫论·五德志》)。与女娲相婚,繁衍人类。战国时期,楚族奉其为始祖,后盛传于世。汉代石刻画像,人首蛇身,或人首龙身。今中国南方一些民族中传说洪水泛滥故事的主人公,即指伏羲与女娲。

据《楚国历史文化辞典》记载,伏羲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字或作包、庖、宓;羲字或作戏、牺。长沙楚帛书有伏羲娶女娲为妻,生四子为四时之神的记载。另一种身份是远古帝王,传说为太昊帝,风姓,蛇身人首,以木德王天下。《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帝,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太昊帝庖羲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有圣德,都陈。作瑟,三十六弦。”《庄子·大宗师》记载:“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成玄英疏:“伏戏,三皇也,能伏牛乘马,养伏牺牲,故谓之伏牺也。”《淮南子·俶真训》记载:“及世之衰也,至伏羲氏。”高诱注:“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号曰太昊。”

据《中国文学大辞典》记载,伏羲一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牺,又称牺皇、皇羲等。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和文化英雄。传说是华胥氏在雷泽踩了雷神的足迹生下的儿子,后与其妹女娲氏成婚而繁衍了人类。又传其发明创造很多,文字、婚姻制度、结网捕鱼、打猎、畜牧、琴瑟等的形成都和他有关。古史传说中还记载他制作八卦,以代表天地间的各种事物。一说伏羲即太昊(皞)。

据《中华养生大辞典》记载,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又名宓羲、包牺、庖牺、伏牺。相传“伏羲画八卦,所以六气六腑,五脏五行,阴阳四时,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类推”。

据《掌故大辞典》记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风姓。相传他始画八卦,又教民渔猎。亦作“伏牺”“伏戏”。《庄子·缮性》记载:“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扬雄《法言·问道》记载:“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伏牺而成乎尧。”王嘉《拾遗记·春皇庖牺》记载:“庖者包也,言包含万象,以牺牲登荐于百神,民服其圣,故曰庖牺,亦曰伏羲。”杨炯《盈川集》五《少室山少姨庙碑》记载:“伏羲画卦,唯观鸟兽之文。”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和对远古各部族研究的进展,学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一般认为,中华民族早期血脉来自于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族群,到秦汉之际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血脉。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族的代表,伏羲是各族共同尊奉的先祖。在当代社会,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伏羲创世神话和祭祀伏羲的习俗。伏羲作为“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作为各民族团结协作、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象征,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栾丰实教授在《太昊和少昊传说的考古学研究》(《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2期)一文中归结太昊和少昊的关系,认为主要有三种基本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太昊的时代较早,少昊的时代较迟。如傅斯年先生认为,“太少皆部族名号……至于太少二字,金文中本即大小。大小可以地域大小及人数众寡论,如大月氏小月氏,然亦可以先后论,如大康少康。今观太少,既同处一地,当是先后有”。唐兰先生也认为:“太昊和少昊,都是国家的名称。太和少等于大和小,是相对的。这两个称为昊的国家,可能有先后之分,在少昊强盛的时期,太昊已经衰落了。”“太昊大概在少昊前,所以关于少昊的文献比较多……少昊之国在黄河与淮河之间,又继承太昊炎帝之后,所以发达得比较早。”夏鼐先生也曾认为太昊和少昊“似为有承继关系的前后两个氏族”。第二种观点认为太昊和少昊是同时并存的。如刘敦愿先生认为:“大少两族都是风姓,也就都以凤鸟为其氏族图腾,氏族图腾相同,也就说明有着共同的起源,大、少是相对的称谓,所谓大(太)与少,也就是大与小,长与幼,两者是兄弟部落的意思非常明显。现代原始社会史的研究认为,氏族的起源,最初总是表现为‘二元组织’的(或名之为‘两合组织’的),原始部落最初由两个原始氏族组成,在以后的发展中,由两个胞族组成……风姓大少两族的关系也是这种‘二元组织’关系的表现。”太昊和少昊传说的考古学研究。认为少昊较早,太昊在陈地之虚是昊族向豫东迁徙发展形成的。如徐中舒先生认为:“少氏故地在鲁,太氏在陈,这是族迁徙于不同地区而得名的。古史中称一些民族原住地多称为‘少’,少即‘小’,是指该族早期人口稀少势力弱小时期。‘太’即‘大’,乃该族后来迁徙新地人口众多,势力强大时的称号。”有以下四证:其一,古代文献记载往往将太昊和少昊并列。如《左传》中所载黄帝氏以云纪,炎帝氏以火纪,共工氏以水纪,太昊氏以龙纪,少昊氏以鸟纪;《礼记》和《吕氏春秋》中春天之帝太昊,夏天之帝炎帝,秋天之帝少昊,冬天之帝颛顼;《淮南子》中尊太昊为东方之帝,炎帝为南方之帝,黄帝为中央之帝,少昊为西方之帝,颛顼为北方之帝。当然,《礼记》《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等所配备的春夏秋冬或东南中西北的帝名,显然是人为地整齐化了,是当时(或略早)人编纂出来的,并不完全可信,如其中的颛顼就明显较晚,但还是将他们并列。其二,太昊为风姓,少昊为嬴姓,两者姓氏有所区别。太昊之后一直存续,如:唐尧之时,有不服领导(“为民害”)的“大风”,“尧乃使羿……缴大风于青邱之泽”(《淮南子·本经训》);在夏代,有后相二年征伐的“风夷”和后泄二十一年所命六夷之中的“风夷”;到商代,有见于甲骨卜辞“卜其皿(盟)风方”(《殷契粹编》)的风方;此外,《楚辞·远游》在大皓(太昊)之后还提到“风伯”,亦为太昊之后;而任、宿、须句、颛臾等周代小国,直至灭亡都保持着风姓。少昊的后裔如徐、奄、秦等,一直到周秦时期还保持着嬴姓,历二三千年而不变。他们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太昊和少昊不是时代有先后的同一族系的部族。至于他们都崇拜鸟,或以鸟为图腾,说明两者关系比较密切,或许他们是由同一祖先繁衍分化出来的。其三,由前述分析可知,太昊的分布区域以豫东、鲁西南和皖北为主,个别在沂蒙地区,而少昊的分布区域主要在鲁中南地区的汶河和泗河流域,部分在鲁北中部地区。两者很少有重叠分布现象,或者说,两者的主要分布区处于相邻的不同区域。这是他们非为前后关系而为同时并存关系的坚强证据之一。其四,在所有的文献中,没有太昊早于少昊或太昊发展为少昊的记载。当然,由于远古文献保存下来的极少,如果仅此一条,并不能作为谁早谁晚或者同时的证据。但可以作为上述三条的补充或者反证。因此,栾丰实教授认为姓氏不同且分布区域有别的太昊和少昊主要是一种同时并存关系,在基本理清了太昊和少昊的关系及其各自的主要分布区域之后,就可以从各地发现的考古学遗存中来分辨“太昊文化”和“少昊文化”了。

(三)人形“神”炎帝

炎帝是上古五帝之一,也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祖先。

《北山经》记载:“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又往北走二百里,有一座发鸠山,这座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柘树。山里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乌鸦一样,长着有花纹的头部、白颜色的嘴巴、红颜色的足爪,名字叫作精卫,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精卫鸟原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作女娃。一天,女娃到东海里游玩,淹死在东海没有能够返回,于是女娃变成了精卫鸟,经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以此来填塞东海。漳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大荒西经》记载:“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有个国度叫作氐人国。炎帝的孙子名字叫作灵恝,灵恝后来生下了氐人。氐人国的人能够乘云驾雾,从而上下于天。

《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炎帝的孙子叫作伯陵,伯陵与吴权的妻子阿女缘妇私通,阿女缘妇怀孕三年,之后才生下了鼓、延、殳这三个儿子。殳发明了箭靶,鼓、延二人发明了钟,作了乐曲和音律。

《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炎帝的妻子,是赤水氏的女儿听訞。听訞生下了炎居,炎居生下了节并,节并生下了戏器,戏器生下了祝融。祝融降临到江水居住,便生下了共工。共工生下了术器,术器的头顶是平的,方形的,他恢复了祖父祝融的土地,从而又住在江水。共工生下了后土,后土生下了噎鸣,噎鸣生下了一年中的十二个月。

以上是《山海经》中关于炎帝的内容,可以看出其中主要是炎帝的女儿、孙女、妻子以及后人事迹的记载。管子说“炎帝钻燧生火”,因此后人多认为炎帝就是燧人氏。“炎黄子孙”中的“炎”字指的就是炎帝。炎帝故里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据史料记载,从汉代便开始祭祀湖南省株洲市的炎帝陵。《山海经》中关于炎帝的记载总共有四条,分别出现于《北山经》《大荒西经》和《海内经》之中。

据《中国官制大辞典·上卷》记载,炎帝是部落的首领称号,我国传说中的氏族和部落,最早的是炎帝,号神农氏,活动于渭河的支流姜水,从渭河流域到黄河中流,是古代羌人活动的地方,炎帝可能就是他们氏族部落的宗神。炎帝跟黄帝同时代,且均带有传说色彩。从古到今,被视为中华民族始祖象征的炎帝就是与黄帝齐名的炎帝神农氏。炎帝部落是一个从事农业的部落,他的后裔中的一支叫烈山氏,其子名柱,善于种谷物和蔬菜,在夏代以上就被奉为稷神。烈山就是烧山种田的意思,于是传说“神农有火星之瑞”(见张晏《汉书·百官表》注),以火名官,有大火氏、鹑火氏、西火氏、北火氏、中火氏诸名,称为“火师”,疑为炎帝部落诸氏族首领的称号。炎帝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立市廛,首辟市场。

据《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中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作五弦琴,以乐百姓。

据《世本·下篇》记载:神农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征、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据《中华文明实录》记载,炎帝是神话传说中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神农氏,原定居于西北高原,与黄帝同出少典氏,后分路沿渭水东下,再沿黄河东进,与黄帝战胜蚩尤,结成强大的炎黄部落联盟,后到达今天河南西南部和山东地区。他见当时人民众多,禽兽不足,食物匮乏,因此教人民农耕,制耒耜播五谷。后来又教人民“作陶”和“织衣”,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母系氏族公社进入了繁荣阶段。

据《中国经济史辞典》记载,炎帝是中国古史传说中中原的一个重要部落领袖,姜姓诸部落的宗祖。相传他与黄帝均为少典氏娶有蟜氏所生。最初活动于陕西境内的姜水,以后向东发展,进入中原地区。在炎帝的部落,农业文化比较发达。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人们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穀神农大帝。

据《大学历史词典》记载,炎帝是传说中姜姓部落首领,又称魁隗氏、连山氏、烈山氏。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与黄帝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之野,被打败。后又与黄帝联合,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擒杀蚩尤。一说炎帝即神农氏。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烈山氏。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其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带,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周易·系辞下》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白虎通》云: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杨泉理论》说:“神农始治农功、正气节、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历日。”《主术训》云:“昔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甘雨时降,五谷蕃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时考,岁终献功,以时尝谷,祀于时尝。”

《淮南子》记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路史·外纪》亦云:炎帝神农氏“磨蜃鞭茇,察色,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

《韩非子·五蠹》说:“民食蛤,腥躁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姜姓,又称神农氏、烈山氏。相传以木作耒耜,教民耕种;尝百草,辨药材,教民治病;开创日中为市,使民互通有无。与黄帝同被认为是汉族的祖先,世称“炎黄”。

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正妃,游于华山之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氏焉。有圣德,继无怀氏后,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县)。作五弦之琴,始教天下种谷,故人号曰神农氏,又曰本起烈山,或称烈山氏,一号魁隗氏,是为农皇,或曰炎帝。时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命,箕文谏而杀之。炎帝退而修德,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炎帝自陈营都于鲁曲阜(今属山东省),重八卦之数,究八八之体为六十四卦。在位一百二十年崩,葬长沙(今属湖南省)。纳奔水氏女,曰听訞,生帝临魁……炎帝神农氏长于江水,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以省杀生。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

《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陕西武功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陕西宝鸡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诞生地的史料。后来,两个部落争夺领地,展开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汉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但是一直没有弃用华夏族称谓。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进行了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炎黄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阪泉之战发生于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之间,通过这场战争,黄帝战胜了炎帝,炎帝归服了黄帝,从而形成了炎黄部落联盟,同时黄帝取代了炎帝在黄河流域各部落中盟主的地位。因此,这场战争是华夏族形成的奠基之战与关键之战。

《商君书·画策》记载:“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据《西北民族词典》记载,神农氏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号称烈山氏、厉山氏,原为姜姓部落首领,为少典与有蟜氏女子所生,与黄帝有兄弟关系。原居姜水流域(今陕西省岐山县周围),后率众东征,成为中原东部的统治者。与黄帝发生矛盾,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为黄帝击败。中国人常常自称为“炎黄子孙”,意为“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据《中国丝绸之路辞典》记载,炎帝号烈山氏,一作厉山氏,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传为少典娶有蟜氏而生,原在姜水(即岐水)流域居住,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与黄帝交战,被打败。一说,炎帝即神农氏。

《淮南子·修务训》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龙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据《中华神秘文化辞典》记载,炎帝亦称“神农”,神话传说中尊为南方天帝,黄帝同母异父兄弟。《淮南子·时则训》记载:“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颛顼之国,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所司者万二千里。”高诱注:“赤帝,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火德之帝也。”《世本·帝系篇》记载:“炎帝神农氏。”宋衷注:“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据《绎史》卷四引《帝王世纪》,炎帝人身,牛头。《水经注·漻水》记载:“神农既诞,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众水动。”其外形和样貌、诞生时的灵异皆与农业相关。又《绎史》卷四引《周书》记载:“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即耕而种之,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炎帝不但最先种植五谷,是农业之神,同时又是医药之神。

据《搜神记》和《淮南子》记载,炎帝曾用“赭鞭”抽打各种药草,抽打后,它们之毒性或冷热性能全显露出来,于是据药草的性能给人治病。又传说他亲尝百草,曾一天中中毒七十次。最后尝有剧毒的断肠草,肠子断烂而亡。至今四川、浙江民间还流传着类似的传说。炎帝作为黄帝兄弟,不和,曾于涿鹿之野开战,战争惨烈,“血流漂杵”,以炎帝失败告终。炎帝后代众多,蚩尤、夸父、刑天、共工皆是了不起的英雄,伯陵、赤松子等皆各有所长,女儿瑶姬、女娃则有更为美丽动人的传说。

据《中华文化习俗辞典·文化习俗》记载,炎帝是上古传说时代部落联盟首领。旧时雕塑业、度量衡业、成衣业、盐业、粮食业、糕点业、农业、医药业、说书业从业者所崇拜的行业神祗。传说其为姜姓部落首领,号烈山,一作厉山。曾在姜水流域活动,后向东发展,势力逐渐扩展到中原,与黄帝大战于涿鹿,战败后与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共同打败南方三苗首领蚩尤。炎、黄二帝被奉为华夏祖先。炎帝,一说为神农氏。相传神农砍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又作树五谷于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生。由于神农发明了农业,教民稼穑,因此,农业、粮食业以及有关的糕点业皆奉神农为祖师。俗称其“粟宝山”“炎帝神农氏”“五谷先帝”“五谷王”。旧时湖南一带的农民,每年正月初一和尝新节时,都要朝拜炎帝陵,祈求神农佑助人畜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遇灾年,全村集资宰鸡占卜,以血祭神农。灾消后,搭彩轿、抬金匾、舞龙狮、备三牲,于炎帝陵前还愿,酬谢神佑。相传神农不仅发明了农业,而且还发明了医药业。史载神农尝百草而辨药性,教人医病。因此,医药业也奉神农为祖师。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药王神诞,苏州一带的医药行业士人云集三皇庙,供奉祭祀,香火极盛。民间相传开辟鸿蒙,三皇治世,种五谷以养民,造衣服以遮身,故三皇为旧时成衣坊、帽坊所供奉的祖师。传说炎帝死后,灵魂化为火德星君,因此煮盐业工人将炎帝作为行业祖师供奉。旧时自流井地区的煮盐工人组织“炎帝宫”行会,祀奉炎帝。由于三皇五帝为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在其时代人类有众多的发明,因此,许多行业如说书业、度量衡业等行业都奉三皇为行业祖师。炎帝作为三皇之一,自然也在供奉之列。

据《中华文化人物辞海·文化人物》记载,炎帝是远古传说中姜姓部落首领。一作赤帝,号烈山氏。原居于西北高原,与黄帝同出于少典氏。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曾与黄帝战于阪泉(今河北省涿鹿东南),被打败。旋与黄帝部落联合击败蚩尤于涿鹿。炎、黄两部族从此结成巩固的部落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华夏民族的主干。传说他“因天时,相地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教民艺五谷,而农事兴”。一说炎帝即神农氏,因为“南方火德之帝”,故又称炎帝。

据《中国历史辞典》记载,炎帝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与黄帝同出于少典氏,长于姜水,因姓姜。姜水为渭水支流,在今陕西岐山以东。这一带是古代羌人活动的地区,炎帝可能是古代羌人部落的宗神。或说号神农氏,可能是较早以农业为主的部落。支系甚众,是与黄帝部落相仿的强大势力。在阪泉(河北涿鹿东南)为黄帝部落所败,中原地区形成了以黄帝为首领的强大的部落联盟。华夏族习惯上以黄炎(或炎黄)子孙自命。

据《民间文学词典》记载,炎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五帝之一,又兼为农业与医药之神,一说即为神农。他使太阳发出光和热,由火神祝融辅佐管理南方一万二千里的土地。他还教会人类种植五谷,寻找草药、进行商业活动。

据《军事大辞海》记载,炎帝是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的首领。相传少典娶于有蟜氏而生。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一说火帝即神农氏。《孔子家语·辩物》记载:“昔黄帝以云纪官……炎帝以火,共工以水,太昊以龙,其义一也。”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记载:“神农氏,姜姓也……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据《中华文化辞典》记载,炎帝又作赤帝。传说人物及古氏族、部落名。始见于《左传》《国语》等。传说时代部落社会之著名首领。今与黄帝同被尊为中华民族之祖先。传与黄帝同出自少典氏族,居于姜水(陕西境内渭水上游一带),因为姜姓。当神农时代末期,曾与黄帝争夺中原地区部落联合体的首脑地位,但被黄帝打败。先秦时期姜姓居民分布甚广,其国有齐(山东)、许、申、吕(均在河南)等,皆为炎帝后。而炎帝之孙伯陵(《山海经·海内经》)之后,已先于齐国公室居于山东。周朝王室祖先弃之母名姜嫄,亦出自炎帝氏族之后。以此炎帝亦被中原华夏族奉为先祖之一。传炎帝尝为“火师”,“以火纪”,故又演为“火德之帝”(《淮南子》注)。在后世天帝系统中,炎帝为南方之帝。有关炎帝之神话甚丰。《山海经·北山经》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变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又有炎帝少女追随“神农时雨师”赤松子往昆仑山,因而“得仙俱去”之神话(《列仙传》)。

据《中外历史人物词典》记载,炎帝是传说中上古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烈山氏,一作厉山氏。与黄帝同出少典氏。原居渭河流域,后率众东迁,在黄河中游与九黎族相遇,联合黄帝族在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之野大败九黎,杀死其首领蚩尤。不久与黄帝族又起争端,双方在阪泉(今河北怀来县)之野连战三场,失败后其余众归入黄帝族,组成了强大的炎黄部落联盟。在联盟内部,炎黄两系势力继续长期争夺领导权,最后融而为一,成为中原华夏族的祖先。一说炎帝即神农氏。

据《中国帝王后妃大辞典》记载,炎帝又号烈山氏、厉山氏。传说其父为有熊国君少典氏,母为有蟜氏。据传他因天时、就地利,用木制作耒、耜,教民农业生产,使男耕而食,女织而衣,不用刑而天下大治。曾尝百草,发明药材,教人治病,并做琴、制瑟。后因侵凌诸侯,各部落咸归黄帝,于是与黄帝战于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一说在今山西运城盐池县附近)之野,三战而败。后与黄帝部落结为联盟,打败蚩尤。相传与黄帝同为华夏族始祖。一说炎帝与农业、医药的发明者神农氏为一人。据传,炎帝(神农氏)因尝百草中毒而死。葬炎帝陵。

(四)人形“神”白帝少昊

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也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祖先。《山海经》关于少昊的记载总共有五条,分别出现于《西山经》《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北经》《海内经》之中。

《西山经》记载:“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再往西二百里,有一座长留山,天神白帝少昊曾经居住在这里。长留山中的野兽都长着有花纹的尾巴,禽鸟的头部也都有花纹。长留山上盛产有彩色花纹的玉石。这是员神磈氏的宫殿。这个神,主要掌管着太阳落下西山时候,夕阳光线射向东方的反影。

《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东海以外有一深得不知底的沟壑,就是少昊建国的地方。少昊就在这里抚养帝颛顼长大,帝颛顼幼年玩耍过的琴瑟就丢在这条沟壑里。

《大荒南经》记载:“有缗渊。少昊生倍伐,倍伐降处缗渊。”有一个地方叫作缗渊。少昊生下了倍伐,倍伐被贬之后就居住在缗渊。

《大荒北经》记载:“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这里有一种人只长着一只眼睛,这只眼睛生长在脸面的正中间。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些人姓威,是少昊的子孙后代,吃黄米。

《海内经》记载:“少皞生般,般是始为弓矢。”少皞生下了般,这位般最初发明了弓和箭。

少昊之国和羲和之国的甘渊(汤谷)在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的天台山中。东夷人均崇拜鸟,少昊时代对鸟的崇拜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吴玉丽教授在《从古文字看先民的美意识与图腾崇拜》一文中又说:“百鸟之王少昊,名鸷,是一只鸷鸟,更是鸟崇拜最典型的氏族部落,在其氏族部落内,各氏族全以鸟为名,《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的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谣者也。’自称为少昊后代的郯子把上述传说归化为历史,固然不足为信,但作为反映少昊之国丰富多彩的鸟图腾崇拜,则是确信无疑的。而且,根据考古发现并证实,鸤鸠为布谷,爽鸠为鹰,鹘鸠为鸟、枭、雕。当时,以鸷鸟为图腾的少昊之国,征服并包容了分别以凤鸟、玄鸟;伯赵鸟、青鸟、丹鸟及五鸠、五雉、九扈等鸟类为图腾的大小部落(氏族),并给各部落(氏族)首领按其势力和特氏分别授予不同权限和职能的官衔,共同管理天下政事。”

《拾遗记》卷一记载:“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历穷桑沧茫之浦。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际,与皇娥宴戏,奏便娟之乐,游漾忘归。穷桑者,西海之滨,有弧桑之树,直上千寻,叶红椹紫,万岁一实,食之后天而老。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薰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时之候。故《春秋传》曰:司至是也。今之相风,此之遗像也。帝子与皇娥并坐,抚桐峰梓瑟,皇娥倚瑟而清歌,白帝子答歌。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亦曰金天氏。时有五凤,随方之色。集于帝庭,因曰凤鸟氏。”

据《中国经济史辞典》记载,少昊又作少皞。中国古史传说中东夷集团中的一个重要部落。活动于今山东一带。黄帝打败蚩尤后,曾任命少昊部落酋长挚为东夷集团首领。相传他设立了掌管历法、农业、治土、手工业和司法等方面事务的官职,分别由以各种鸟类为图腾的氏族酋长充任,反映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国家权力的萌芽。

据《二十六史精要辞典》记载,少昊是传说中我国东夷族的首领。《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山东曲阜有“少皞之墟”。少皞族的后裔,主要活动范围是山东半岛。春秋时代的郯子,自称是少皞的后代。少皞名挚,或作质,号金天氏,穷桑帝。

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说:“少皞族可能是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接受了太皞族的文化,因此称为少皞。成为夷族文化的继承者,春秋时郯国(山东郯城县)自称是少皞的后裔。”少皞氏以鸟名为官名,如凤鸟氏、玄鸟氏等等,共二十四种,可能就是二十四个氏族合起来的一个部落。

据《中华神秘文化辞典》记载,少昊是西方天帝。《拾遗记》记载,少昊诞生很不寻常。其母皇娥,天上仙女,在天宫里织布,喜驾木筏,沿银河溯流而上,直驶西海边穷桑树下。有英俊少年,自称白帝之子,也从天而降水边,弹琴唱歌,与皇娥交谊娱乐。他们共驾木筏,一弹琴,一唱歌,其乐无穷。后皇娥便生少昊。少昊长大成人,到东方海外建立少昊国。《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少昊所建是鸟的王国,他为国王,臣下皆鸟。凤凰、燕子、伯劳、鷃雀、锦鸡掌四季天时;祝鸠等五鸟掌政事;五种野鸡掌工业工程;九种扈鸟掌农业。又《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绎史》卷七引《帝王世纪》记载:“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这里,少昊作为颛顼的叔叔曾经养育过他,而作为侄儿的颛顼,也曾帮助叔父治理过国家。又《淮南子·时则篇》记载,后来,少昊带儿子玩,回到西方治一万二千里之地,做了西方天帝。少昊的后代般,发明了弓和箭;倍伐,做了婚渊的主神;台骀,做了汾水水神;皋陶,帮助尧治理国政;伯盖,协助禹治理洪水。据说在北方海外建立“一目国”者,也是少昊之后。

据《中华文化人物辞海·文化人物》记载,少昊是上古传说中东夷部族首领,名挚,定青阳,号金天氏,一作少皞。该部族以鸟为图腾,主要活动于奄(今山东省曲阜),下分二十四小支,分布于山东半岛。春秋末年郯子朝鲁时,提到少昊氏以鸟名官。其后世繁衍于今江淮地区,相传后来代夏而起的商部族和春秋时的郯国均为其后代。

据《民间文学词典》记载,少昊又名“穷桑氏”。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西方天帝,五帝之一。由金神蓐收辅佐,掌管秋天。曾在归墟建立少昊王国。据《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记载,少昊一作少皞,黄帝子,嫘祖所生,名挚。修太昊(即伏羲)之法,故称少昊。国于青阳,故又号青阳氏,其子孙始复姓青阳。都于曲阜,在位八十四年。现曲阜城东,尚有少昊陵。在雕塑、工艺绘画等方面均有其形象刻画。

据《唐代诗词语词典故词典》记载,少昊是上古部族首领,号金天氏。传说死后为西方之神,主秋。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记载:“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少昊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在此借指秋天。《礼记·月令》记载:“孟秋之月……其帝少皞,其神蓐收。”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降居江水,有圣德,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以金承土,帝图谶所谓白帝朱宣者也,故称少昊,号金天氏。”(引自《太平御览》卷七九)李咸用《送人》记载:“少皞开宫行帝业,无刃金风剪红叶。”

据《中国文学大辞典》记载,少昊一作少皞。传说中远古东夷族首领。名挚(一作质),号穷桑氏、桑丘氏,又号金天氏、金穷氏,最早见于《山海经》。相传与颛顼为叔侄关系,在当天帝之前于东海之外大壑建立“少昊之国”时,颛顼曾看望过他。据《左传·昭公十七年》云,少昊之国是个鸟的王国,臣僚百官都由鸟来做,如凤凰掌管四季天时,鹁鸪掌管教育,鹫鸟掌管兵权,布谷鸟掌管建筑,鹰掌管刑罚等。此说表明东夷族以鸟为图腾。

据《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记载,昊又作、皓、颢。又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或称朱宣。相传为己姓,名挚(或作质),系黄帝之子,生于穷桑(今山东曲阜北),能继太昊之德,故称少昊或小昊。都于曲阜(今属山东),设官分职,皆以鸟名(《左传·昭公十七年》),死后葬于曲阜之云阳。

据《二十五史人名大辞典》记载,少昊亦作少皞、少皓,一说名清,或名挚。号金天氏。传说中古代东夷族首领。相传曾为鸟师,故以鸟为官名。春秋时的郯国即其后代。

据《中国古代礼俗辞典》记载,少昊是古代传说中的远古东夷族首领。东夷族以鸟为图腾,相传他曾以鸟名为官名,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手工业和农业。春秋时的郯国即其后代。昊,或作皞。后世视其为万物的主宰,奉为“五帝”之一,历代奉祀。《礼记·月令》记载:“其帝少皞,其神蓐收。”

《辞赋大辞典》记载,少昊是五帝之一,古代神话人物。屈原《惜诵》记载:“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王逸注:“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为太皞,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昊,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屈原《离骚》记载:“诏西皇使涉予。”王逸注:“西皇,帝少皞也。”少皞即少昊。《楚辞·远游》王逸注:“西皇所居,在西海之津。”《山海经·西次三经》记载:“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郝懿行注:“是神,员神,盖即少昊也。”

据《中国神话人物辞典》记载,少昊是西方天帝,号金天氏,其母曰皇娥,其父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少昊生于穷桑,故又号穷桑氏(《拾遗记》)。《尸子》云:“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说明穷桑乃少昊之都,其地在东方。《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据说少昊于此曾建立其鸟王国。而其神职又传在西方。《山海经·西次三经》记载:“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郭璞注:“日西入则反景东照,主司察之。”郝懿行注说:“是神,员神,盖即少昊也。”可见曾为百鸟王之少昊又降为“司反景”之山神了。

袁珂先生在《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中说:少昊之最后神职,盖在与蓐收共司“西方之极”万二千里地(《淮南子·时则训》),又为西方之天帝。由此可见,少昊所处之地或东或西,其神职时升时降,正说明神话传说之纷歧无定。少昊后代为国于下方者,有北方海外之一目国,子孙有“为弓矢”的般,有“降处缗渊”的倍伐,有汾水水神台骀,还有大傩逐疫食蛊的穷奇等等。

《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记载,少昊是殷祖契之别称,名挚,上古部落联盟首领。《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世本》记载:“少昊名契。”(《路史》注引)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记载:“少昊……始作书契。”

据《中国官制大辞典》记载,少昊是部落的首领称号。传说中的少皞,号金天氏。与太皞都属东夷部落集团,史籍记载在今山东曲阜,其后裔主要活动在山东半岛上。《左传·昭公十七年》记郯子说他祖先少皞氏以鸟名官,大概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部落。从凤鸟到五雉、九扈,一共有二十四种鸟,可能少皞部落一共包含有二十四个氏族。这二十四个氏族各有分工:凤鸟氏就是历正,主管历法,其下有玄鸟分管春分、秋分;伯赵氏分管夏至、冬至;青鸟氏分管立春、立夏;丹鸟氏分管立秋、立冬。祝鸠氏就是司徒,鴡鸠氏就是司马,鸤鸠氏就是司空,爽鸠氏就是司寇,鹘鸠氏就是司事,这五鸠是聚合氏族成员的。五雉就是管理五个手工业部门的工正,他们的责任是改善器物用具、统一尺度容量,使氏族成员分配得到平均。九扈就是管理农业生产的九种农正,其责任是督促氏族勤于农事,使他们不能懒惰放纵。

据《中国历史辞典》记载,少昊是传说中的远古部落首领。或作少昊,名挚,或作质,字青阳,号金天氏,黄帝后裔。以凤鸟为图腾。周初封伯禽于少皞之墟,春秋时郯国自称少皞的后代。少皞氏大概活动在今山东一带。

据《中华文化辞典》记载,少皞又作少皓、少昊等。传说人物及古部落名。始见于《左传》等。名挚,嬴姓。居于鲁(山东曲阜)。古代部落社会首领。传以鸟纪,即以凤鸟、玄鸟、丹鸟等命名职官,反映原始政治制度初起时的状况。又传其有“四叔”(幼弟),其中重为句芒(木正)、该为蓐收(金正)、修及熙为玄冥(水正),“世不失职”(《左传》)。或以其即金天氏(《左传》杜预注)。学者以少皞为东夷部落集团之首领。有关少皞之神话颇富。如谓少皞为“白帝”(《山海经》,一说为白帝与皇娥之子,见晋《拾遗记》),居长留之山,“主司反景”(察日落时东方之日影)。又谓其国在“东海之外大壑”,并曾“孺帝颛顼于此”(《山海经》)。其意不尽知。后世有以其为“五帝”之一者(《礼记·月令》《帝王世纪》等)。据《中外历史人物词典》记载,少昊是传说中古代东夷族首领,一作少昊。己姓,名挚,号穷桑氏、金天氏。即位时,凤鸟适至,故设置各官皆以鸟命名,反映了其部落可能以鸟为图腾。其活动中心在奄(今山东曲阜)。下分二十四小支,分布在山东半岛大部地区。后因宗支繁衍,达于今苏北及江淮之间地区。相传商部族即是他的直接后裔,春秋时郯国亦是其后代。

据《汉赋辞典》记载,少皞即少昊。张衡《思玄赋》记载:“过少皞之穷野兮,问三丘乎句芒。”据《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记载,少昊是传说中古代东夷族首领,一作少昊,字青阳,黄帝子,己姓。以别于太昊,故称少昊。以金德王,故又称金天氏。东夷族以鸟为图腾,相传他曾以鸟为官名,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手工业和农业。邑于穷桑,定都曲阜,号穷桑帝。春秋时郯国自称为其后代。

据《中国民间文艺辞典》记载,少昊是神话人物。传说中古代东夷族首领。传说他是仙女皇娥和启明星生的儿子。《拾遗记》卷一:“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亦曰桑丘氏。”一说号金天氏,亦曰金穷氏。东夷族以鸟为图腾,相传他曾建立少昊国,即鸟之王国,并以鸟名为官名,如凤凰、燕子、伯劳、鷃雀、锦鸡、祝鸠等,他们分别掌管着天时、政事、工业和农业。又传说过若干年后,他带着儿子到西方做了西方天帝。少昊后裔有北方海外的一目国等。

据《古代汉语大词典》记载,少昊是传说中古代东夷族首领。名挚(一作质),一说号金天氏。

据《孔子百科辞典》记载,“皞”又作“昊”“皓”。“颢”。又称“青阳氏”“金天氏”“穷桑氏”“云阳氏”,或称“朱宣”。传为上古帝王。己姓,名挚(一作质)。黄帝之子,生于穷桑(今山东曲阜北)。能继太皞之德,故称少皞或小皞。都于曲阜(今山东曲阜)。以鸟名为官名,设有工正和农正。春秋时的郯国即其后代。死后葬于曲阜之云阳。

(五)人形“神”黑帝颛顼

颛顼是上古五帝之一,也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祖先。《山海经》关于颛顼的记载总共有十六处,分别出现于《西山经》《海外北经》等八卷中。

《西山经》记载:“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不周之山,即不周山。据古人讲,因为这座山的形状有缺而不周全的地方,所以叫不周山。山的西北部不周全,风从这里刮出,称为不周风。传说山形有缺而不周全的原因,是共工与颛顼争帝位时发怒触撞造成的。

《西山经》记载:“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磐。其下多积蛇。”耆童,即老童,传说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儿子。

《海外北经》记载:“务隅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九嫔,指颛顼的九个妃嫔。务隅山,帝颛顼埋葬在他的南面,九个妃嫔埋葬在他的北面。

《海内东经》记载:“汉水出鲋鱼之山,帝颛顼葬于阳,九嫔葬于阴,四蛇卫之。”汉水从鲋鱼山发源,帝颛顼葬在鲋鱼山的南面,帝颛顼的九个嫔妃葬在鲋鱼山的北面,在这里有四条巨蛇卫护着他。

《大荒东经》记载:“东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东海以外有一深得不知底的沟壑,是少昊建国的地方。少昊就在这里抚养帝颛顼成长,帝颛顼幼年玩耍过的琴瑟还丢在沟壑里。

《大荒南经》记载:“有季禺之国,颛顼之子,食黍。”有个国家叫季禺国,这个国家的人是帝颛顼的子孙后代,他们吃黄米饭。

《大荒南经》记载:“有国曰柏服,颛顼生伯服,食黍。有鼬姓之国。”有个国家叫伯服国,伯服国由颛顼的后代组成,这里的人吃黄米饭。

《大荒西经》记载:“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有个国家名字叫作淑士国,这个国家的人是帝颛顼的子孙后代。

《大荒西经》记载:“有芒山。有桂山。有槄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槄山,始作乐风。”有一座山叫作芒山,有一座山叫作桂山,还有一座山叫作槄山,山上有一个人,号称太子长琴。颛顼生下了老童,老童生下了祝融,祝融生下了太子长琴,于是太子长琴住在槄山上,开始创作乐而风行于世间。

《大荒西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吴姖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山)上,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印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大荒当中,有一座山名字叫作日月山,这座山是天的枢纽。这座山的主峰叫吴姖天门山,这里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这里有一位神人,形状像人却没有胳膊,他两只脚反转着连在头上,名字叫作嘘。帝颛顼生下了老童,老童生下了重和黎,帝颛顼命令重托着天,并用力往上举,又命令黎撑着地,并使劲往下按。于是黎来到地下并生下了噎,他就处在大地的最西端,主管着太阳、月亮和星辰运行的先后次序。

《大荒西经》记载:“有池,名孟翼之攻颛顼之池。”有个水池,名字叫作孟翼攻颛顼池。

《大荒西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谓大荒之野。”大荒当中,有一座山,名字叫作大荒山,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这里有一种人的头上的前边和左边、右边各长着一张脸庞,这个人是颛顼的子孙后代,三张脸庞和一只胳膊,这种三张脸庞的人永远不死。这里就是所谓的大荒野。

《大荒西经》记载:“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有一种鱼身体一半都已经干枯了,他的名字叫作鱼妇,这是帝颛顼在死了之后,又立即苏醒活过来而变化成的。风从北面吹过来,从天上涌出大泉水,于是蛇变化而成为鱼,这就是之前说的鱼妇。死去的颛顼就是趁蛇变成鱼这一过程还没有结束的时机,托体鱼躯重新复苏的。

《大荒北经》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在东北海以外,大荒的当中,黄河水流经的地方,有一座附禺山,帝颛顼与他的九个妃嫔就葬在这座山中。卫丘的西边有个沈渊,这里是帝颛顼洗澡的地方。

《大荒北经》记载:“有叔歜国,颛顼之子,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有个叔歜国,这里的人们都是颛顼的子孙后代,吃黄米,能够驯化并驱使四种野兽,分别是老虎、豹子、熊和罴。

《大荒北经》记载:“西北海外,流沙之东,有国曰中,颛顼之子,食黍。”在西北方的海外,流沙的东边,有一个国家叫中国,这里的人都是颛顼的子孙后代,吃黄米。

《大荒北经》记载:“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有山名曰章山。”在西北方的海外,黑水的北边,有一种人生长着翅膀,他们的名字叫作苗民。颛顼生下了驩头,驩头生下了苗民,苗民的人姓厘,他们吃的是肉类食物。还有一座山名字叫作章山。

《海内经》记载:“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在流沙的东面,黑水的西岸,有朝云国和司彘国。黄帝的妻子雷祖生下了昌意。昌意自天上降到若水居住,生下了韩流。韩流长着非常长的头部,小小的耳朵,有着人的脸庞以及猪的嘴巴,还有着麒麟的身体,他罗圈着双腿,还有小猪一样的蹄子。他娶淖子族人中叫阿女的为妻,生下了帝颛顼。

颛顼,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礼记·祭法》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鬻子》中记载了颛顼:“五帝谓黄帝、颛顼、高辛、唐、虞也。”“昔者帝颛顼年十五而佐黄帝,二十而治天下。其治天下也,上缘黄帝之道而行之,学黄帝之道而常之。昔者帝喾年十五而佐帝颛顼,三十而治天下。其治天下也,上缘黄帝之道而明之,学帝颛顼之道而行之。”《列子·汤问》记载:“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庄子·大宗师》记载:“颛顼得之,以处玄宫。”《吕氏春秋·古乐》记载:“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爲帝。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熈熈凄凄锵锵帝颛顼好其音乃令飞龙作效八风之音。”《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五帝本纪》记载他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全都被他平定了,没有不归服的。《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史记·律书》记载:“昔黄帝有涿鹿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成汤有南巢之伐,以殄夏乱。递兴递废,胜者用事,所受于天也。”以往黄帝时有过涿鹿地区的战斗,以平定炎帝造成的灾害;颛顼有与共工氏的对阵,以平定少昊氏造成的灾害;成汤有伐桀到南巢的战斗,以殄灭夏朝的祸乱。一代又一代,迭兴迭废,战胜得以统治天下,那是受命于天的原因。《史记·历书》记载:“少皞氏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扰,不可放物,祸菑荐至,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其后三苗服九黎之德,故二官咸废所职,而闰馀乖次,孟陬殄灭,摄提无纪,历数失序。”少皞氏衰落以后,诸侯九黎作乱,民神不分,群类混淆,灾祸接连发生,沴气犹不能尽。颛顼即位后,就任命南正重负责天事,所有的神祗都属他管理;任命火正黎负责地事,管理民事,使恢复以前的样子,不得相互侵扰渎乱。后来诸侯三苗随九黎一起作乱,所以重、黎二官都不修所职,润余的排列失了次序,正月的设置也与正岁不合,摄提所指失了规律,历法与天运的次第不符。《史记·陈杞世家》记载:“陈,颛顼之族。”陈国是颛顼的后代。《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从前颛顼统治天下时,任命南正重掌管天文,北正黎掌管地理。

据《中国官制大辞典·上卷》记载,颛顼是部落的首领称号,亦号高阳氏。颛顼部落为夷人中的一个分支,春秋时代的卫国传说是“颛顼之虚”,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地区。其后裔有祝融,春秋时代的郑国传说是“祝融之虚”,地处嵩山东麓的外方地区,其后裔发展到八姓之多。其中的芈姓,传说就是春秋时楚国国君的祖先。

据《中华神秘文化辞典》记载,颛顼是黄帝曾孙,天帝。《山海经》记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娶淖子阿女为妻,生帝颛顼。颛顼颇有才干,幼小时曾辅佐叔父少昊治理国政,长大成人后回到中国,做了北方的天帝。中央天帝黄帝亦曾一度把中央天帝宝座传让给他。颛顼果然不负重托,表现出统治天下的能力。他做的第一件大事“绝地天通”就惊世骇俗,《国语·楚语下》记载:“古者民神不杂。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山海经·大荒西经》亦载:“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颛顼叫重双手托天,黎双手按地,天和地的通路便被断绝了。又《尚书·吕刑》记载:“皇帝哀矜庶戮之不幸,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这里,实际包括黄帝和颛顼两人的神话。“遏绝苗民”是黄帝的事,而“绝地天通”则为颛顼所为。颛顼的后代也像其他天帝一样非常繁衍,南方荒野有季禺国和颛顼国;西方有淑士国;北方有叔歜国,还有长寿的彭祖,以及富有音乐天分的老童和长琴。又传说颛顼的“不才子”甚多,《搜神经》卷十六云:“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儿鬼。”

据《中华文化人物辞海·文化人物》记载,颛顼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黄帝之孙,帝喾之父,号高阳氏。下分八个氏族。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史记》称他“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曾击败共工氏。他任命南正重掌管祭祀天神之事,命火正黎掌管民事,实行人神分职。这反映了远古时代原始宗教向神权过渡的情况。

据《中国历史辞典·第三册》记载,颛顼是传说中五帝之一。姬姓,昌意之子。号高阳氏。相传少皞末年,社会秩序紊乱,颛顼继位后,命南正重司天,专掌祭祀,命火正黎司地,掌管民事,安定了社会秩序。这一传说反映了专职行政机构正在形成,原始社会行将解体。

据《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记载,颛顼为传说之古帝,黄帝之孙。年十岁即佐少昊治政,二十岁即帝位,国于高阳(今河南杞县),故称高阳氏。都于帝丘(今河北濮阳县),在位七十八年。在石刻画像等方面有所表现。

据《中华文化辞典》记载,颛顼是传说人物及古部落名。始见于《左传》《国语》等。又称高阳氏。古代部落社会首领,史称“五帝”之一。传为黄帝之孙,姬姓。居帝丘(河南濮阳)。曾与共工氏“争为帝”(《淮南子·天文训》)。曾废除以前部落社会以自然物(云、火、水、龙、鸟)命名官职的做法,“而命以民事”(《左传》)。反映原始社会政治组织的进步。对原始社会宗教事务作重大改革,“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犂司地以属民”,“绝地天通”(《国语·楚语》),即改变以往部落社会中民事与宗教事务不分的旧例,使宗教为少数部落显贵所执掌,是人类早期文化发展中的一大进步。

据《中外历史人物词典》记载,颛顼是传为古代部落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黄帝孙,昌意子。生于若水,居于丘(今河南濮阳县南),号高阳氏。所辖九黎族众,信奉巫教,利用鬼神迷信,反抗其统治。为改变这种“民神杂糅”的现象,他命重任南正,专管神事;又命黎为火正,专管民事,组成机构,加强对民众监督。这种将神事和民事分开、隔绝下方凡民与上方诸神通路、实行人神分职的做法,标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权过渡,史称“绝地天通”。又传他曾与共工发生激烈冲突,争当天帝,在夺权斗争中,战败共工氏。

据《唐代诗词语词典故词典》记载,颛顼是古帝名,五帝之一,相传为黄帝之孙。《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借指冬天。张濯《迎春东郊》记载:“颛顼时初谢,句芒令复陈。”

据《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记载,颛顼相传为上古帝王,姬姓,号高阳氏,黄帝后裔。生于若水(今四川雅砻江)。相传长而佐少昊,二十岁登帝位,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少昊氏衰,“九黎乱德,民神杂糅”(《国语·楚语下》),他命重为南正,掌管祭祀,使群神各有分序;命黎为火正,掌管土地和人民,各有所属。一说颛顼是国名,相传上古有颛顼国,其人食黍(《山海经·大荒南经》)。

据《中国古代礼俗辞典》记载,颛顼是古代传说中的远古部族首领。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号高阳氏,鲧、禹、舜均为其后。《大戴礼记·帝系》记载:“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产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产句芒,句芒产蟜牛,蟜牛产瞽叟,叟瞽产重华,是为帝舜,及产象、敖。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记载:“《史记》云:‘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孔氏《左传》疏云:“先儒旧说及谯周《古史考》皆以颛顼、帝喾为帝之身号,高阳、高辛皆国氏土地之号。”相传颛顼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东南),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一作北正)之官,掌管民事。能继黄帝之志,颇有政绩,故得后人奉祀。《礼记·祭法》记载:“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

据《楚国历史文化辞典》记载,颛顼是古史传说中的古代氏族首领。《左传》谓其名为“颛顼”,长沙马王堆帛书《五星占·水星》称为“端玉”,《潜夫论·五德志》称为“颛顼氏”。一说号“高阳氏”。《史记》等史籍常以“帝颛顼高阳”连称,并谓颛顼为黄帝之孙,楚族始祖火正祝融之曾祖。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空桑,一度迁居高阳。少皞之末,与共工氏族战于不周之山,后又征服九黎氏族,继黄帝之后为帝。据《国语·楚语下》,曾对原始宗教进行改革,命重为南正(一作“木正”)、犁为火正(一作“北正”),使之分管天事与民事,“是谓绝地天通”。其后裔有梼杌、有虞氏、夏后氏、祝融八姓等,长时期受到这些氏族的祭祀。后世受五行说的影响,按方位将其配置于北方,尊为北方之神,故又称为“北方之帝”“黑帝”“玄帝”或“黑精之君”。

据《中国文学大辞典》记载,颛顼是传说中部族首领,号高阳氏。据传是黄帝的曾孙,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据说他刚出生时,头上就戴着干戈,他十岁时辅佐少昊,二十岁在北方成为天帝。曾与水神共工争夺帝位,后杀共工。做了天帝后,任重为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一作北正)之官,掌管民事。

据《掌故大辞典》记载,颛顼是古帝名,五帝之一。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十年而佐少皞,十二年而冠,二十而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而崩,号高阳氏。

据《辞赋大辞典》记载,颛顼是古代神话人物,号高阳。《楚辞·远游》记载:“轶迅风于清源兮,从颛顼乎增冰。历玄冥以邪径兮,乘间维以反顾。”洪兴祖补注:“北方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颛顼乃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屈原《离骚》记载“帝高阳之苗裔兮”,王逸注:“高阳,颛顼有天下之号。”传说颛顼佐少昊有功,受封于高阳,列为神之五帝、人之五帝之一。《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帝丘即今河南濮阳。据《史记》《帝系》《世本》等记载,凡舜、夏、秦、楚、陈、田齐、东越、闽越等,均为其后,而楚族、楚国尤为明晰而看重。王逸云:“屈原自道本与君共祖,俱出颛顼胤末之子孙,是恩深而义厚也。”

据《资治通鉴大辞典·下编》记载,颛顼是传说中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号高阳氏,下分八个氏族。活动据点在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曾在争权斗争中击败共工氏。他重视人事治理,发展农业生产,曾命南正重、火正黎“绝地天通”,实行人神分职,标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权的过渡。

据《中国百科大辞典》记载,颛顼是传说中上古部族首领。又称高阳氏,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东南)。曾命重任南正,掌祭祀;命黎任北正(一作火正),掌民事。一说他为黄帝子昌意的后裔,曾逼令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禁绝巫教,顺从黄帝族的教化。

(六)人形“神”天帝

天帝是上古天神的最古尊号。

《西山经》记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上多棕枏,下多菅蕙。”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有一座天帝山,天帝山上有着茂密的棕树和楠木树,山下生长着许多茅草和蕙草。

《西山经》记载:“西次三经山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之泽,西望帝之搏兽之丘,东望渊。”西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叫作崇吾山,它雄踞于黄河的南岸,站在山上往北看就可以望见冢遂山,往南看就可以望见泽,往西看就可以望见天帝的搏兽山,往东看就可以望见渊。

《西山经》记载:“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崖。”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有一座钟山。钟山山神的儿子叫作鼓,鼓的外形和样貌是人的脸面以及龙的身体,他曾和钦神联手在昆仑山南面杀死天神葆江,天帝因此将鼓与钦诛杀在钟山东面一个叫崖的地方。“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

《中山经》记载:“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再往东十里,有一座山叫作青要山,确实是天帝的密都。

《中山经》记载:“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再往东二百里,有一座山叫作姑媱山,天帝的女儿就死在这座山中,她的名字叫作女尸,死后化成了草。这种草的叶子都是一层一层的,花儿是黄颜色的,果实与菟丝子的果实类似,女子服用了这种草就能变得漂亮,讨人喜爱。

《中山经》记载:“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天帝的两个女儿就居住在这座山里,她们常常在长江水的深渊中游玩。从澧水和沅水吹来的清风,交会于湘水渊潭之上,这里正是九条江水汇合的中间,她俩出入时会有旋风急雨相伴随。

《海外南经》记载:“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有一位叫作二八的神人,他的手臂连在一起,在这旷野中为天帝守夜执勤。

《海外西经》记载:“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刑天与天帝争夺神位,天帝砍断了刑天的头,把他的头埋在了常羊山。刑天没了头之后,便以乳头作为眼睛,以肚脐作为嘴巴,他一手持盾牌,一手操大斧挥舞着。

《海外东经》记载:“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竖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天帝命令竖亥用脚步测量大地,从最东端走到最西端,总共是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于是,竖亥右手拿着算筹,左手指着青丘国的北面。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大禹命令竖亥测量大地。还一种说法认为测量出的数据是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

《海内西经》记载:“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在开题西北。”贰负神的臣子叫作危,危与贰负合伙杀死了窫窳神。于是天帝便把贰负拘禁在疏属山中,给他的右脚戴上了刑具,并且用贰负自己的头发反绑上他的双手,把他拴在山上的大树上。这个地方在开题国的西北面。

《海内西经》记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海内的昆仑山,位置在西北方,这里是天帝在下方的都城。

《海内经》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洪荒时代到处是漫天大水。鲧偷拿了天帝的息壤,用来堵塞洪水,没有等待天帝发布命令。于是天帝派遣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野。禹从鲧的遗体中生出。天帝命令禹最后使用土,制住了洪水,因此划定了九州区域。

天帝是中国神话中天上的主神,主要指昊天上帝,也指五方天帝。有关上帝的记载较多出现于最大的政治行为中,例如帝王更替甚至改朝换代时。《荀子·政论》记载:“居如大神,动如天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于群神。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史记·夏本纪》禹对舜说:“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您用清静之心奉行上帝的命令,上天会经常把美好的符瑞降临给您。《史记·殷本纪》记载:“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我畏惧上天,不敢不去征伐。如今夏桀犯下了那么多的罪行,是上天命令我去惩罚他的。《史记·秦本纪》记载:“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乃用緌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平王说:“西戎不讲道义,侵夺我岐山、丰水的土地,秦国如果能赶走西戎,西戎的土地就归秦国。”平王与他立下誓约,赐给他封地,授给他爵位。襄公在这时才使秦国成为诸侯国,跟其他诸侯国互通使节,互致聘问献纳之礼。又用黑鬃赤身的小马、黄牛、公羊各三匹,在西畤祭祀天帝。《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发往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越王曰:‘吾已决之矣。’遂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操练士兵,将报复越国一箭之仇,便打算先发制人,在吴未发兵前去攻打吴。范蠡进谏说:“不行,我听说兵器是凶器,攻战是背德,争先打是事情中最下等的。阴谋去做背德的事,喜爱使用凶器,亲身参与下等事,定会遭到天帝的反对,这样做绝对不利。”越王说:“我已经做出了决定。”于是举兵进军吴国。吴王听到消息后,动用全国精锐部队迎击越军,在夫椒大败越军。越王只聚拢起五千名残兵败将退守会稽。吴王乘胜追击包围了会稽。《史记·封禅书》记载:“闻昔泰帝兴神鼎一,一者壹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听说过去泰帝制神鼎一个,一就是一统的意思,天地万物都统于宝鼎,与宝鼎所示现象相联系。黄帝作宝鼎三个,三象征天地人。禹收集九州的铜,铸成九鼎,象征九州,都曾经用来烹煮牺牲祭祀上帝和鬼神。遭逢圣主盛世鼎就会出现,迁延经过了夏商二朝,到周末世德衰败,宋国社坛被毁以后,鼎就沦没了。从此隐伏不再出现。《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者,乃断斩非鬼神者。百馀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也。其后黄帝接万灵明廷。明廷者,甘泉也。”黄帝一边作战一边学习修仙,恐怕百姓有对仙道非议者,就断然把非难鬼神的人杀掉。经过百多年的修炼然后能与神仙往来了。黄帝在雍城郊祭上帝,住了三个月。鬼臾区号称大鸿,死后葬在雍城,所以那里才有鸿冢这个地方。此后黄帝在明廷与万千神灵相见。明廷,就是甘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其后十四年,秦缪公立,病卧五日不寤;寤,乃言梦见上帝,上帝命缪公平晋乱。史书而记藏之府。而后世皆曰秦缪公上天。”过了十四年,秦缪公即位,病卧五天不省人事;醒来后,自说梦见上帝了,上帝命缪公平定晋国内乱。史官记载下来藏于内府。而后世都说秦缪公上天了。《史记·封禅书》记载:“是时既灭两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后世怠慢,故衰秏’。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史记·赵世家》记载:“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又有一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兒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于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今余思虞舜之勋,適余将以其胄女孟姚配而七世之孙。’董安于受言而书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过了两天半,简子醒过来了。他对大夫们说:“我到了上帝那里非常快乐,和百神在钧天游览。听到了宠伟的乐曲多次演奏,还看到了万舞,不像是夏、商、周三代的音乐,那乐声非常动人。有一头熊要来抓我,上帝让我射他,熊被射中了,死了。又有一只罴过来,我又射他,罴被射中,也死了。上帝非常高兴,赐给我两个竹箱,都配有小箱。我看到一个小孩在上帝身边,上帝又托付给我一只翟犬,对我说:‘等你的儿子长大了,把这只犬送给他。’上帝还告诉我:‘晋国将逐渐衰落,再传七代就要灭亡,嬴姓的人将在范魁的西边大败周人,可是你们却不能占有那里。现在我追念虞舜的功勋,到时候我将把舜的后代之女孟姚嫁给你的第七代孙子。'”董安于听了这番话就把他写下来妥为保存。他把扁鹊说的话报告给简子,简子赐给扁鹊田地四亩。《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其在成王时,召王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当国践祚,召公疑之,作君奭。君奭不说周公。周公乃称‘汤时有伊尹,假于皇天;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假于上帝,巫咸治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般:率维兹有陈,保有殷’。于是召公乃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意者泰山、梁父设坛场望幸,盖号以况荣,上帝垂恩储祉,将以荐成,陛下谦让而弗发也。”《隋书·礼仪》记载:“五时迎气,皆是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属,非祭天也。天称皇天,亦称上帝,亦直称帝。五行人帝亦得称上帝,但不得称天。”刘向《说苑·正谏》记载:“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李白《枯鱼过河泣》诗:“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唐甄《潜书·得师》记载:“居位如天帝,失位不如农夫。”

据《中国官制大辞典·上卷》记载,天帝是传说中古代部落酋长或部落联盟首领的称号。相传古代有五帝,其说不一,或指伏羲(太皞)、神农(炎帝)、黄帝、尧、舜,见《周易·系辞下》;或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见《世本·五帝谱》《大戴礼记·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纪》;成指少皞、颛顼(高阳)、高辛、尧、舜,见《帝王世纪》。《左传·僖公二年》亦有“今之王,古之帝也”之说。

殷人的至上神,或称为“上帝”。周人的至上神一般称为“天”,但有时也称为帝或上帝。关于“帝”的观念殷墟卜辞中有大量记载,如谓“帝其令风”“帝其令雨”“帝其降堇(馑)”“帝降食受(授)又(佑)”“王乍(作)邑,帝若(诺), ——邑,帝弗若(诺)”等等。《尚书·洪范》亦言:“我闻在昔,鲧陻洪水,汩阵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这里“帝”与“天”并用,表达的是同一意思。巫是人与上帝交通的媒介,巫通过占卜向上帝请示,传达上帝的旨意。在殷周之时,诸如风雨的变化、年成的好坏、官吏的任免、都城的迁徙、人间的祸福等等,无不问卜。

据《中国历史辞典》第三册记载,天帝是上古传说中最尊贵的天神。夏称其先王为帝,有帝禹、帝杼、帝槐等。殷因袭。秦统一后,秦始皇采三皇五帝名号,合而为一,称皇帝。最高统治者名号由此定称。

据《孔子文化大典》记载,天帝常见于两种用法:一指最高的天神,上帝。《论语·尧曰篇》第二十:“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一指君主,即后世的皇帝。《礼记》有“其帝炎帝”“其帝少皞”“帝舜”“帝尧”等。指上帝时,与“天”同义。《礼记·文王世子篇》第八:“梦帝与我九龄。”郑玄注:“帝,天也。”

据《中国帝王后妃大辞典》记载,甲骨卜辞中的帝,是操纵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即天神上帝、天帝。商朝的最高统治者,在世时称王,死后称帝。春秋战国时,对古代的一些部落联盟的首领和功绩卓著的人物,都加上了帝号,如黄帝、帝尧等。战国末期,秦昭襄王、齐缗王一度称西帝、东帝,帝成了君主的称号。秦始皇以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也简称为帝,如汉文帝、康熙帝。同时,在很多场合,帝仍有天神上帝的含义。

据《简明古汉语字典》记载,天帝是神话或宗教中所谓最高的天神。《列子·汤问》记载:“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李商隐《李贺小传》记载:“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邪?”泛指神灵。《汉书·高帝纪》记载:“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者赤帝子斩之。”贾谊《陈政事疏》记载:“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

据《中国古代礼俗辞典》记载,天帝是最高的天神,古人以为宇宙万物的主宰。帝的概念产生于夏商之前,殷墟卜辞即有“大甲不宾于帝,宾于帝”的记载,先秦文献记载更多,或直称帝,或尊称“皇天大帝”“昊天上帝”。《周易·益》记载:“王用享于帝吉。”王弼注:“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孔颖达疏:“帝,天也。”《诗·大雅·生民》记载:“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郑玄笺:“帝,上帝也。”《周礼·春官·司服》记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公羊传·宣公三年》记载:“帝牲不吉。”何休注:“帝,皇天大帝,在北辰之中,主总领天地五帝群神也。”对帝的认识,周代之前,人们认为帝能给人类以祸福,其神性在于满足人们提出的种种具体要求,而西周以后,帝的神威扩大,成为万事万物的主宰,加上历代统治者的宣传,其神性与社会道德、政治制度的结合更加密切,因而被冠以皇天、上天、旻天、昊天、太一等美名。据文献记载,夏代即重视对上帝的祭祀,至周代则成为制度。周代郊天之祭,每于春、冬两季举行,天子每每率领公卿、大臣亲赴郊外,鼓乐交鸣、杀牲祭天,春天祈求上帝保祐五谷丰登,冬祭则以所获报答上天的福祐。此外尚有庙祭和封禅之祭,庙祭是天子亲赴庙堂供奉上帝,封禅则是受命的帝王到泰山设坛祭祀上帝。秦皇、汉武均曾亲赴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周代以后,祭祀上帝之制历代承袭,除定时之祭外,凡遇大事必告祭上帝,此制一直延续到清末。

据《楚国历史文化辞典》记载,天帝即“上帝”“天帝”,亦指远古帝王。《九歌·大司命》记载:“吾与君兮斋速,导帝之兮九坑。”《招魂》记载:“帝告巫阳。”其帝谓天帝;《天问》记载:“彭铿斟雉,帝何飨?”其帝谓帝尧;又:“帝乃降观,下逢伊挚。”其帝谓殷之先王汤。

(七)人形“神”夸父

夸父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英雄。《山海经》中有关夸父的记载总共有四条,分别出现于《海外北经》《大荒东经》和《大荒北经》之中。

《海外北经》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神人夸父和太阳赛跑,追赶着太阳跑,已经追上了太阳。夸父口渴了,想要喝水,于是就喝黄河和渭河的水,喝完了两条河水,夸父觉得还是不解渴,于是又要跑到北面去喝大泽中的水,还没走到大泽,夸父就渴死在了半路上。夸父死时扔掉了拐杖,后来变成了邓林。

《海外北经》记载:“夸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夸父国在聂耳国的东面,那里的人们身体高大,他们右手握着青颜色的蛇,左手握着黄颜色的蛇。邓林就在他们的东面。邓林是由两棵非常大的树木形成的树林。另一种说法认为夸父国叫博父国。

《大荒东经》记载:“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在大荒的东北角,有一座山名字叫作凶犁土丘山。应龙就居住在这座山的最南端。应龙杀死了蚩尤和夸父,因此不能再回到天上。天上因为没有了兴云布雨的应龙,因此而使下界经常闹旱灾。下界的人们在天旱的时候,就会装扮成应龙的样子求雨,这样就可以得到大雨。

《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大荒当中,有一座山名字叫作成都载天山。有一个人的耳上穿挂着两条黄颜色的蛇,手上握着两条黄颜色的蛇,名字叫作夸父。后土生下了信,信生下了夸父。夸父自不量力,想要追赶太阳,一直追到了禺谷。夸父口渴,于是喝了黄河的水解渴,喝完之后还是觉得不够解渴,于是夸父准备到北方去喝大泽的水,还没跑到大泽,夸父就渴死在这里了。应龙在杀了蚩尤以后,又杀了夸父,因位不能上天了,于是他就去南方居住,因此南方的雨水偏多。有学者通过原型分析认为夸父逐日传说是巫师夸父为春社祈雨而牺牲故事的演变。

夸父是中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之一。《列子·汤问》记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在中国神话传说及东方神话之父袁珂所著《中国神话传说》中非常精彩。在黄帝时期,北方大荒中,有一座名字叫作成都载天的大山,居住着大神后土的子孙,称夸父族。夸父族人都是热心公益,善于奔跑,身怀巨力的人。因为他们长的个个身材高,力气大,所以又称巨人族。他们仰仗这些条件,专喜替人打抱不平。夸父族的人帮助蚩尤部落对抗黄帝部落,但是后来被黄帝打败。

据《中华神秘文化辞典》记载,夸父是古神名,炎帝后裔。《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又《海外北经》云:“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两段文字,虽然略有不同,但互为补充,生动地描绘了夸父不顾一切地追赶太阳,欲逮住太阳,征服自然的英勇行为。因此,夸父逐日的遗迹在后世广为流传。《朝野佥载》戴,辰州有三座高约数十丈的小山,相传是夸父追日至此、支鼎煮饭用的石头;《郡国志》记载,台州覆釜山有巨迹,是夸父逐日之所践;《安定图经》记载,安定有振履堆,夸父曾在这里振履,落下的泥土,便成了土堆。又《山海经》记载,蚩尤为炎帝复仇,战争失利,邀请夸父助战。夸父为炎帝后裔,为伸张正义,毫不犹豫地带兵参战,虽然最后战败,为应龙所杀,但夸父见义勇为,英勇战斗的精神将与世永存。

据《文学百科大辞典》记载,夸父是中国神话人物。炎帝后裔。相传夸父两只耳朵上各贯穿一条黄蛇,两只手各握一条蛇,居住在成都载天。他立志追赶太阳,要在日落处的禺谷逮住他。他追得口干舌燥,喝干了黄河水还不成,又想去喝大泽的水,结果没走到就渴死了。又说,他和太阳竞走,进入日轮火热的光圈中,口渴了,就去喝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想去北方喝大泽的水,就在途中渴死了。临死时,抛掉手中的拄杖,变成一片桃林,为后来寻找光明的人解除口渴。这个夸父追日的神话传说流传很广。又传黄帝神龙杀死蚩尤和夸父,他的后代建成族国,名字叫作博父国(夸父国)。另外,传说夸父是兽的名字,是一种猿类的兽,形状像猕猴,能举石掷人。

据《中华文化辞典》记载,夸父是神话人物。见于《山海经》《淮南子》等。传其原在山中,以黄蛇为弓把。因“不量力”,而与太阳竞走(一说为追赶太阳)。渴极后饮黄河与渭河水仍不足。想往北饮大泽水,“未至,道饮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称邓林)。此即闻名的夸父追日神话。《山海经》以夸父为后土之孙,可备一说。

据《中国武术大辞典》记载,夸父是古代神话中的大人。据《古汉语实用词典》记载,夸父是神话传说中人物。一说追赶太阳至其下落处,口渴,尽饮黄河、渭河水仍不足,又奔北方大泽,中途渴死,手杖化为邓林(桃林)。一说为炎帝之后,黄帝、蚩尤之战中被杀。

据《中国百科大辞典》记载,神话人物。与太阳神相抗争的巨人。他立志追赶太阳,后闯入烈日中,喝干了黄河、渭河之水,仍感焦渴,以至于死。遗留的手杖化为“邓林”,为后人蔽荫纳凉,造福子孙。

据《中国帝王大全》记载,夸父是后土的子孙,炎帝后裔,古代巨人国的君王。其生卒年、在位年代均不可考。死于干旱造成的饥渴。葬地在河南西部的邓林地带。

据《中国神话人物辞典》载,夸父是古代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炎帝的后裔。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以两条黄蛇作为耳饰,手也持两条黄蛇。夸父想追赶太阳,当追至太阳入口处,焦渴难当,饮干了黄河和渭河的水仍感不足,欲北饮大泽。当他还未走到大泽,就已干渴而死。他遗下的手杖化为邓林,即桃林。张鷟《朝野佥载》卷五记:辰州东有三山,鼎足直上,各数十丈,传说这是夸父与日竟走,至此煮饭,此三山是夸父当年支鼎之石。《太平御览》卷四七引《郡国志》记载,台州覆釜山有巨人的脚印,传说是夸父追赶太阳时所踩。同书卷五六引《安定图经》写道振履堆传说是夸父追日时,倒鞋中之土而堆成的。另一种传说是,夸父为一巨人部族的名字,追日夸父是此部族之一员。至今河南灵宝一带还流传着夸父“知日之出,不知日之入”,后世因而不断探求太阳运转入没处的传说和夸父后裔——八大社山民赛社的习俗。现灵宝有夸父山,山上有夸父庙,其东西百里之内皆为桃林,灵宝县又叫桃林县。

(八)人形“神”后羿

后羿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英雄。《山海经》关于后羿的记载总共有四条,分别出现在《海外南经》《海内西经》《大荒南经》和《海内经》之中。

《海外南经》记载:“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持戈。”羿,神话传说中的天神。凿齿,传说是亦人亦兽的神人,有一个牙齿露在嘴外,有五六尺长,形状像一把凿子。羿与凿齿在寿华的荒野之中打仗厮杀,羿在昆仑山的东面射死了凿齿。在那次交战中羿手里拿着弓箭,凿齿手里拿着盾牌。另一种说法认为凿齿拿着戈。

《海内西经》记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夷羿莫能上冈之岩。”夷羿,即后羿,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善于射箭,曾经射掉九个太阳,射死毒蛇猛兽,为民除害。海内的昆仑山,屹立在西北方,是天帝在下方的都城。昆仑山,方圆八百里,高一万仞。山顶有一棵稻谷,样子像大树,这棵稻谷高达五寻,粗细需五人合抱。昆仑山的每一面有九眼井,这九眼井的围栏由玉石砌制而成。昆仑山的每一面有九道门,这九道门都有叫作开明的神兽守卫着,这里是天神们聚集的地方。众多天神聚集在八方山岩之间,赤水的岸边,不是夷羿这样有本领的人就不能攀上那些山冈岩石。

《大荒南经》记载:“有人曰凿齿,羿杀之。”有一位神人叫凿齿,羿射死了他。

《海内经》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彤,朱红颜色。矰,一种用白色羽毛装饰并系着丝绳的箭。帝俊赏赐给后羿红颜色弓和白色矰箭,用他的射箭技艺去扶助下界各国,后羿便开始去救济世间人们的各种艰苦。“羿在两周传说中,有时称夷羿,有时称帝夷羿,有时称有穷后羿,有时称阻穷;而其本事则不出‘善射’与‘作弓’两大端”。

神话中的后羿是一名射日英雄,历史中的后羿是有穷氏的部落首领。《管子·形势》记载:“羿之道,非射也;造父之术,非驭也;奚仲之巧,非斫削也。”后羿射箭的本领,不在于射箭的动作;造父驾车的本领,不在于驾车的表面动作;奚仲的本领,也不在于木材的砍削上。

《管子·小称》记载:“匠人有以感斤,故绳可得断也,羿有以感弓矢,故彀可得中也。造父有以感辔策,故遬兽可及,远道可致。天下者,无常乱,无常治。不善人在则乱,善人在则治,在于既善,所以感之也。”工匠可以影响到斧斤的运作,因此绳墨可以断;羿可以影响到弓矢的运作,因此张弓能够射中目标;造父可以影响到辔鞭的运作,因此可以赶速兽、致远道。天下没有永久的混乱时期,也没有永久的大治时期。坏人当政时就会乱,善人当政是就会治。天下的形势非常好,那是因为善人有办法施加影响的缘故。

《管子·形势解》记载:“羿,古之善射者也。调和其弓矢而坚守之。其操弓也,审其高下,有必中之道,故能多发而多中。明主,犹羿也,平和其法,审其废置而坚守之,有必治之道,故能多举而多当。道者,羿之所以必中也,主之所以必治也。射者,弓弦发矢也。故曰:‘羿之道非射也。'”后羿是古代善于射箭的人。他调整好弓箭之后就会坚持掌握着弓箭。他在操控弓箭时,会审视位置的高下,掌握了射中目标的道理,所以才能百发百中。英明的君主就像后羿一样,调和好治国理政的法度,审明其当废当立的规定之后坚持实行,把握了必治的规律,所以就能做到办事又多又好。道理,使后羿一定能够命中,使君主一定能够治国。射箭的动作,不过是弓弦发射出箭而已。所以说:“后羿射箭的本领,不在于射箭的动作。”

《韩非子·守道》记载:“寄千金于羿之矢,则伯夷不得亡,而盗跖不敢取。尧明于不失奸,故天下无邪;羿巧于不失发,故千金不亡。邪人不寿而盗跖止。”把千金放在后羿的神箭保护之下,伯夷就不会离开,盗跖也不敢前来窃取。帝尧懂得不放过坏人这个道理,所以天下才能没有奸邪之人;后羿射箭的技艺高超、箭无虚发,因此千金才不会丢失。如此一来,奸人活不长,盗跖也不敢再出来活动了。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人主之听言也,不以功用为的,则说者多‘棘刺’‘白马’之说;不以仪的为关,则射者皆如羿也。”君主听取臣下的意见,如果不把功效作为目的,那么谏言进说的人就会多半说一些例如在棘刺上刻猴子、白马不是马那样的话;如果不把箭靶当作射击的目标,那么射箭的人就都成为像后羿一样的射箭手了。

《孟子·离娄下》记载“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逢蒙向羿学习射箭的方法,把羿的射箭的技术都学到了,想着今后天下就只有羿的箭术能够超过自己了,于是逢蒙就杀害了羿。孟子说,这事羿自己也有责任,因为学生是羿自己交出来的。羿后来就这样被自己的徒弟逢蒙杀害了,悲剧性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孟子·尽心章句上》记载:“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说,技艺高超的工匠不会因为笨拙的工匠而放弃准绳和墨斗,羿不会因为笨拙的射手而改变自己射箭时弯弓的限度。君子应当引导众人,而不发表见解,这就好像能跳跃一样。只用在道路中间站着,有才能的人就会来跟从。

《墨子·非儒下》记载:“古者羿作弓,伃作甲,奚仲作车,巧垂作舟;然则今之鲍、函、车、匠,皆君子也,而羿、伃、奚仲、巧垂,皆小人邪?且其所循,人必或作之;然则其所循,皆小人道也。”古时候羿制作了弓,季伃制造了甲,奚仲制造了车,巧垂制造了船。既然如此,那么今天的鞋工、甲工、车工、木工都是君子,而后羿、季伃、奚仲、巧垂都是小人吗?

《荀子·儒效》记载:“羿者,天下之善射者也,无弓矢则无所见其巧。”后弈是天底下最擅长射箭之人,然而后羿手里如果没有弓箭,那他就无法显示高超的技艺。

《荀子·王霸》记载:“羿、蜂门者,善服射者也。”后弈和蜂门,使擅长射箭的人佩服。

《吕氏春秋·审分览》记载“夷羿作弓”,夷羿创作了弓。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于是天下广狭、险易、远近、始有道里。”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一起出现,晒得庄稼焦枯而死,晒得百姓民不聊生。有一个名字叫作后羿的英雄,他力大无穷,同情受苦受难的百姓。于是他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并且命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这是说羿被谪凡间,不能再上天,才请西王母的不死之药,以求长生不死。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南宫括字子容。问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南宫括,字子容,他问孔子说,后羿擅长于射箭,奡擅长于荡舟,他们二人都不能够善终;禹和稷二人亲自耕种,而为什么得到了天下呢?

《潜夫论·五德》记载:“羿恃己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髡、尨圉,而用寒浞。浞,柏明氏谗子弟也。柏明氏恶而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施赂于外,愚弄于民,虞羿于田,树之诈匿,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烹之,以食其子。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传说羿依仗着自己善于射箭,不管百姓的事,他放纵自己在野外打猎射箭,并且抛弃了武罗、伯因、熊髡、尨圉,任用寒浞。寒浞是寒国国君柏明氏家族里面专门说别人坏话的后辈。柏明氏因为厌恶他而抛弃了他。夷羿收留了寒浞,而且对他很信任,并且任用了他,还让他做自己的相国。寒浞当了相国后,在宫里向后妃们讨好献媚,在朝外向大臣赠送财物。寒浞愚弄百姓,让羿沉迷于打猎,并且设置了一套奸诈邪恶的手段,以此夺取了羿的政权,使得朝廷内外都服从他。尽管如此,羿还是执迷不悟。当羿将从打猎处回宫时,家臣趁机杀了他,把他煮了,拿着他的肉给他的儿子吃。他的儿子不忍心吃他的肉,后来被杀死在穷石的城门口。

据《掌故大辞典》记载,古代传说的羿有三,皆以善射知名,《左传·襄公四年》记载:“羿为夏有穷氏之国君,因夏民以代夏政。因不修民事,为家臣寒浞所杀。”《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唐尧时十日并出,草木枯焦,羿射落九日。”《说文解字》记载,“羿为帝喾射官”。《论语·宪问》记载:“羿善射。”羿擅长射箭。羿,传说是夏代有穷国君主,善射,曾夺夏太康的王位,后被其臣寒浞所杀。

据《中华神秘文化辞典》记载,后羿是有巨大神力的天神,人们心目中战胜一切自然灾害的神性英雄。羿本天神,受命于帝俊,带神弓神箭,始去征服自然灾害,救民于水火。羿已由天神演变为征服一切自然灾害的神性英雄。羿这位立下巨大战功的英雄,其处境并不佳。帝俊“不顺羿之所为”,因为十个太阳,都是帝俊之子。而羿竟射下了九日。

据《中国历史辞典》第三册记载,后羿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有穷氏的后羿应是两回事。传说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尧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羿还向西王母求不死药,其妻嫦娥窃食奔月,完全是神话故事。

据《民间文学词典》记载,后羿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善于射箭的天神。他受帝命下凡为人民射落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解除了“十日并出”的旱灾,又到处降妖除怪,斩了猰貐、九婴、大风等怪物。他曾与宓妃相恋,并因此而射瞎了河伯的一只眼睛。其妻子嫦娥偷了他的仙药升入月宫。

据《中华文化辞典》记载,后羿是传说人物。始见于《论语》《左传》等。古代有穷氏部落首领。传其先祖世为射官,帝喾尝赐彤弓素矢。学者以羿乃善射之号(《左传》孔颖达疏)。夏朝初年,率部落自鉏(河南滑县)迁于穷石(河南洛阳),夺取夏朝政权,因又称帝羿。后被其相寒浞所杀,夏朝政权亦为浞所篡夺。夏臣靡又据有鬲氏等部落灭浞,复立夏王室之后少康为王。文献中有关羿之神话颇富(非指夏时之后羿)。如谓尧之时“十日并出”,怪害横行,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擒诛怪害,使“万民皆喜”(《淮南子·本经训》)。一说帝俊“赐羿彤弓素增”,而“羿射九日”(《庄子·秋水》成玄英注引《山海经》)。又谓羿曾“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嫦娥)窃以奔月”(《淮南子·览冥训》)。羿所诛怪害中之“凿齿”,今学者颇疑乃华东地区先民之一部。据《当代汉语词典》记载,后羿是传说中的夏代有穷国的君主,善于射箭。也叫后羿。据《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记载,后羿相传为上古射官,其先祖善射,世代相传,至帝喾时赐以彤弓素矢,封于鉏(今河南濮阳西南),尧时为诸侯,以射为天下除害,是夏代有穷氏君。

据《中国文学大辞典》记载,后羿是亦称夷羿、仁羿。神话人物。本是天神,曾奉天帝之命到人间除害。关于他的神话,传说有《羿射九日》《羿除诸怪》《羿射河伯》。尧之时,夏代有穷国国君名后羿,是一位沉湎于田猎,荒淫的暴君,因常与羿的事迹相混,故羿又被称为后羿。

据《简明鲁迅词典》记载,后羿是《奔月》中的主要人物。羿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是善射的英雄。小说里,他当年射日、射封豕长蛇的英雄行为却已成为过去;现在“遍地精光”,每日长途奔波不见猎物,不得不只给嫦娥吃乌鸦肉炸酱面,弄得他常常心怀惭愧和内疚,处在孤独、寂寞和难堪的境地。而轻薄卑劣之徒如逢蒙者以为羿已不能为其所用,而且也不能再战,于是乘机下石,想踏着死尸爬上来。当逢蒙以卑劣的手法打上来时,羿给了有力的一击,并无情地揭露了他丑恶的嘴脸。这是作者用讽刺的手法“对长虹们给一打击”。但嫦娥终于离羿而去,“飞升”月宫。羿的悲哀、孤独、寂寞之感无法驱除,但他作为一个正直、善良不为恶势力而退缩的战士形象,被清晰地勾勒了出来。

据《辞赋大辞典》记载,后羿是古代神话人物。尧时射官之羿。屈原《天问》记载:“羿焉彃日?乌焉解羽?”王逸注引《淮南子》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一日也。”又,夏之有穷后羿,古之诸侯。屈原《天问》曰:“帝降夷羿,革孽夏民……冯珧利决,封豨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浞娶纯狐,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淮南子》曰:“古有善射者羿,夷羿慕之,乃亦名曰羿。”又,屈原《离骚》记载:“羿淫游以佚田兮,又好射乎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又《天问》述“羿浞代夏”,见于《左传·襄公四年》。其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髡、尨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浞因羿室,生浇及豷。”

据《古汉语实用词典》记载,后羿是又称“夷羿、仁羿”。神话传说中人物。相传本为天神,奉天帝之命至人间除害,曾射九日、河伯。一说即夏代有穷国君主后羿,擅射猎。

据《大学历史词典》记载,后羿又称夷羿。传说中夏代东夷族首领,名羿,善射箭。推翻太康统治,取得夏代王位,后因贪于狩猎,不修民事被寒浞所杀。神话传说其妻为嫦娥。尧时十日并出,草木枯死,毒蛇猛兽为害。他射九日,杀毒蛇猛兽,为民除害。

据《二十六史精要辞典·上》记载,后羿传说为有穷氏部落首领,以善射著称。神话说,尧时十日并出,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淮南子·本经》)。这个神话极力渲染了后羿的勇武。有穷氏的先祖为何姓,已不可考。传说其首领在帝喾以前世代相继为“射正”,帝喾时被封在鉏,并“为帝司射”。直至经历了舜的时代,而到夏,后羿曾向名师专门学习过射箭技艺,而且后羿的两臂比一般人长,是天生的有利条件,所以后羿的射箭本领很高。到夏政衰乱之际,后羿从鉏迁到了穷石,推翻了太康,“因夏民以代夏政”后羿取代太康占据了夏的帝位后,凭借自己善射的本领,一味放纵于打猎游乐而不修民事,并且弃良臣,信谗佞,重用寒浞,终于被寒浞一伙所杀。

据《中国丝绸之路辞典》记载,后羿又称夷羿,传说中夏代东夷族首领,名羿。原为有穷氏部落首领,善于射箭,曾推翻夏代统治,夺取太康的王位。不久因不理民事,专喜狩猎,为民众所害。神话传说他曾射落九日,并在西王母处得到不死之药,其妻嫦娥偷吃后,遂奔月宫。

据《中华神秘文化辞典》记载,后羿是有穷国国王。后羿本是普通农民的儿子,因仰慕天神羿的射技,自己也喜欢射箭,故取名“羿”,后来做了国王,人们尊称为后羿。《史记·夏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帝羿有穷氏,未闻其先何姓。帝喾以上,世掌射正。至喾,赐以彤弓素矢,封之于鉏,为帝司射,历虞、夏。羿学射于吉甫,其臂长,故以善射闻。”此叙后羿家世渊源。《路史·后记十三·夷羿传》记载,后羿的射技,为楚狐父所授。《路史》注引《括地象》云:“羿五岁,父母与之入山,处之木下,以待蝉鸣。欲还取之,而群蝉俱鸣,遂捐而去。羿为山间所养,年二十,习于弓矢。仰天叹曰:‘我将射四方,矢至五门止。’因捍即射,矢靡地,截草经,至羿之门,乃随矢去。”羿凭借精湛的射艺,能除暴安良,济困扶贫,做了有穷国的国王。然《左传·襄公四年》记载,后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髡、龙圉而用寒浞”。结果被小人寒浞暗算,落了个可悲的下场。所以《楚辞·离骚》曰:“羿淫游以佚田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据《中华文化人物辞海·文化人物》记载,后羿是夏朝东夷族首领。有穷国国君。一作夷羿,妘姓。主要活动于今山东省德州北部地区。善于射箭。夏王太康贪于田猎,常流连忘返,不理国事,他趁机兴兵,据河而战,夺取了太康的王位。后被部将寒浞“行媚于内,施赂于外,误羿于畋”,并煽动部众将他杀死。传说帝俊(东夷族崇拜的部落神)赐给他彤弓素缯,命他为民除害。当时天有十日,酷热难当,地裂草枯,禾苗尽死,人民困苦不堪。他赫然震怒,挽弓射落九日。一说尧时十日并出,土焦苗枯,长蛇猛兽竞相作恶。羿射落九日,使天气温和,万物复生;又射杀长蛇猛兽,从此人民得以安宁。其事迹载于《山海经》《楚辞》《吕氏春秋》《列子》等。

据《中国历史辞典·第二册》记载,后羿一称夷羿。有穷部落的首领。趁太康失政,夺取了王位。恃其善射,不修民事,醉心田猎,胜过太康。宠信寒国伯明氏遗弃的无赖子弟寒浞,使浞为相。浞从中弄权,组织家众杀死后羿,占有其家室。

据《文学百科大辞典》记载,后羿是中国神话人物。一种传说他是为民除害的英雄,其妻为嫦娥。天帝赐给他一张弓和一口袋箭,叫他去扶助下方国家的人民。尧时,有十个太阳并出,把禾苗晒焦了,老百姓都饿着肚子;同时还有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等恶禽猛兽为害人民,他遵照尧的命令,先杀死凿齿怪兽和九头怪婴,把大风鸟射落下来,接着又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然后去洞庭湖杀死一条大蟒,去桑林捉住了大野猪,所有人世间的恶魔都除掉了,天下的人民都非常高兴。另外一种传说,他是夷羿,夏代东夷族首领,善于射箭,推翻了夏代统治,夺得太康王位,号称有穷氏,因喜爱狩猎,不理民事,而又重用奸佞之人寒浞为相,不久被家众杀死。

据《中外历史人物词典》记载,后羿是夏初东夷族首领。亦称夷羿、羿。妘姓,传为颛顼之后。以善射著称。太康初年,自鉏(今河南县东十五里)迁于穷石(今洛阳市南),利用夏王朝内讧之机,发兵攻入夏都,“因夏民以代夏政”。当国后不修民事,淫于田猎,弃其贤臣武罗、伯姻等,委政于谗佞之臣寒浞。寒浞利用后羿的一部分家众将其杀死,篡夺了王位。神话中传说尧时十日并出,禾苗焦,草木枯,猛兽为害,民不聊生。他怒而挽弓,上射十日而落其九,下杀凶兽,拯万民于水火之中。

据《中国帝王后妃大辞典》记载,后羿又称帝羿、夷羿。传说中夏代东夷族部落首领。

据《帝王世纪》记载,为有穷氏(今山东德州南)之子,其姓不详。其先祖自帝喾以上为射正,帝喾时赐以彤弓素矢,封于鉏(今河南滑县东),为司射之官,故其以善射闻名。夏后氏衰落时,他自鉏迁于穷石(今河南孟县西,一说在河南洛西),利用夏民的不满情绪,逐走太康,后又逼走帝相。当政后依仗其善射,不修民事,荒淫于田猎,不任其良臣武罗、伯姻、熊髡,尨圉,而信用伯明氏(属东夷)之谗子弟寒浞。后为寒浞所杀。时寒浞让其子食其肉,其子不忍,亦被杀。

据《齐鲁文化大辞典》记载,后羿又称夷羿。传说中夏代东夷族首领。原为有穷氏(今德州北)部落首领。夏王太康贪于田猎,常狩猎十洛水边,流连忘返。他据河反抗,夺取太康王位。神话中说他是射箭神手,曾使彤弓素缯为民除害。当时十日并出,植物枯死,猛兽长蛇为害,他挽弓射去九日,射杀猛兽长蛇。后因不理民事,被家众所杀。

据《掌故大辞典》记载,后羿是上古少数民族的领袖,善射,好狩猎。相传夏太康沉湎于游乐,后羿推翻其统治,自立有为穷国君,号“有穷”氏,后来不恤政事,为其臣寒浞所杀。参阅《尚书·五子之歌》《楚辞·离骚》《史记·吴世家》。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其妻为嫦娥。《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禾草全部枯死,人民无物可吃。又有怪兽、大风、巨猪、长蛇危害人民。尧派后羿射去九日,铲除各种怪物。《楚辞·天问》王逸注谓,后羿曾梦与洛水之神宓妃交接,并曾射瞎河伯的左目。

据《古汉语实用词典》记载,后羿是有穷氏部落首领。名羿。擅长射箭。夺夏王太康位。耽于狩猎,不理政事,为部下所杀。传说尧时十日并出,他射下九日,为民除害。

据《中国百科大辞典》记载,后羿是神话人物。相传尧时,天上出现十个太阳,植物枯焦,蛇兽为害,他射去九个太阳,射杀长蛇猛兽,为民除害。他是夏代东夷族首领,推翻夏代统治,成为有穷氏之君,因沉溺于狩猎,不理民事,为寒浞所杀。

据《中国帝王大全》记载,后羿,又称羿、夷羿,姓妘,生卒年不详。东夷族有穷氏部落首领,夺取夏朝政权自立为王,沉湎田猎,被臣下寒浞纠合家奴杀死。

(九)人形“神”蚩尤

蚩尤是位天神,也是兵神。蚩尤是神话中的英雄形象,在中原地区神话中常以反面形象出现。《山海经》中有关蚩尤的记载总共有四处,分别出现在《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和《大荒北经》中。

《大荒东经》记载:“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蚩尤,神话传说中的东方九黎族首领,以金作兵器,能唤云呼雨。数,屡次,频繁。在大荒的东北角上,有一座山的名字叫作凶犁土丘山。应龙就居住在这座山的最南端。他因为杀了神人蚩尤和神人夸父,所以不能再回到天上,天上没了兴云布雨的应龙,下界就时常闹旱灾。于是下界的人们一遇天旱,就会装扮成应龙的样子求雨,这样就得到了大雨。

《大荒南经》记载:“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有一座山叫作宋山,宋山之中有一种红颜色的蛇,名字叫作育蛇。山上还有一种树,书的名字叫作枫木。枫木,原来是蚩尤死后所丢弃的手铐脚镣,这些刑具就变化成了枫木。枫木,也有人说是枫香树,叶子像白杨树叶,圆叶,分着枝杈,有油脂而且芳香。桎梏,脚镣手铐。神话传说蚩尤被黄帝捉住后给他的手脚系上刑具,后又杀了蚩尤而刑具丢弃,刑具就化成了枫香树。这与上文所说应龙杀蚩尤有所不同,属神话传说分歧。

《大荒北经》记载:“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应龙在杀了蚩尤以后,又杀了夸父,他的神力因为这件事而耗尽,所以他上不了天就到南方去居住,所以南方的雨水很多。

《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妭,雨止,遂杀蚩尤。”蚩尤制造了许多许多兵器,用来攻击黄帝。于是黄帝派遣应龙到冀州的原野去攻打蚩尤。应龙积蓄了很多的水,蚩尤则请来风伯和雨师,一起兴起了一场大风雨。于是黄帝就降下名字叫作妭的天女去助战,雨被止住了,蚩尤也被杀死了。

蚩尤,中国神话传说上古时代九黎族首领,骁勇善战,被奉为兵主战神。相传蚩尤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铜头铁额,十指脚趾,个个本领非凡。蚩尤曾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战蚩尤。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下,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九黎部落与炎黄部落发生涿鹿之战,蚩尤战死,其部众大多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华夏族。上古时期,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这中原一带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古籍中提及蚩尤最多的,是其与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展开的激战,具体情况有三说。第一说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即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战胜炎帝后,蚩尤作乱,黄帝又在涿鹿之战中击败蚩尤,从而巩固天子之位。第二说见于《逸周书·尝麦篇》,即蚩尤驱逐赤帝(炎帝),赤帝求诉于黄帝,二帝联手杀蚩尤于中冀;第三说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即蚩尤作兵攻伐黄帝,黄帝令应龙迎战,双方在冀州之野大战,蚩尤兵败被杀。尽管各说略有差异,但蚩尤与黄帝曾经交战是无疑的。战争过程则更为曲折,且极具神话色彩。蚩尤善战,“制五兵之器,变化云雾”,“作大雾,弥三日”,黄帝“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鱼龙河图》载黄帝“不敌”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即依靠女神“玄女”的力量方才取胜。一说黄帝借助风后所作之指南车方在大雾中辨明方向,获得胜利。蚩尤的结局,传说多称兵败被杀,或者臣服于黄帝,并主军事!后来天下又乱,黄帝画蚩尤的形像,威慑天下,天下都以为蚩尤不死,并且居黄帝之幕府,于是“八方万邦皆为弭服”。轩辕黄帝战蚩尤,是中国传说时代极其重要的事件。黄帝胜利之后,一统中原地区,成为华夏正统。因此汉文史籍特别是长居主流的儒家典籍对蚩尤多有恶评,尽管未必公允。后来,蚩尤逐渐恶俗化,成为具有“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并“食沙石子”的形象。《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云,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其后《龙鱼河图》(《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云,“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述异记》云:蚩尤“食铁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如剑戟,头有角”。而《皇览·冢墓记》复云:“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现今山东阳谷县十五里园镇),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脾冢,在山阳巨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又传言:黄帝杀之实一蚩尤部将(山东人),在蚩尤重伤陷绝境处(柳树庄附近立马关)舍身换穿蚩尤衣,为主撞山崖自杀。追兵至,辨衣着为蚩尤。真蚩尤葬于涿鹿矾山镇。”《封禅书》记齐祀八神,“三曰兵主,祀蚩尤”。蚩尤遂终以战神形象,载入史册。蚩尤与炎帝的关系相当复杂,说法各异。一种观点认为,蚩尤可能一度臣属于炎帝或曾经加入以炎帝为首的部落联盟。但后来蚩尤与炎帝发生激烈冲突,并大败炎帝。以夏曾祐、丁山、吕思勉为代表的一些史学家,认为蚩尤即炎帝。他们以《水经注》对涿水的记载为主要根据,考证出蚩尤、黄帝对战的“涿鹿”和炎黄对战的“阪泉”实为一地。两次大战实为同一次,而蚩尤与炎帝之所指也便相同了。另外,蚩尤和炎帝都以牛为图腾,这与蚩尤在后世的图腾形象一致。而另一种观点提出,蚩尤为炎帝之后。二者属于同一部族,均为部族或其首领的称号。则黄帝先在阪泉之野击败炎帝部族,蚩尤部族看不惯而与黄帝大战于涿鹿,战败之后,首领擒杀,大部分族人则归顺黄帝,部分被迫南迁,成为后来南方各地的苗族。在长期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社会中,一向强调“正统”观念,史家又多有“成王败寇”的传统。黄帝战蚩尤逐渐被描述为正义与邪恶的战争,以《史记·五帝本纪》为代表,流传甚广。蚩尤被妖魔化始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在非儒家文献如《逸周书》《山海经》中对蚩尤与黄帝交战的描述则相对客观。在道家经典《庄子》中,更借盗跖之口,对蚩尤多有同情,而谴责黄帝。另外,蚩尤与黄帝的除敌对关系外,还可能有过臣属关系。黄帝曾使蚩尤主管金属冶炼,辅佐少昊。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则把蚩尤说成黄帝“六相”之首,地位甚高。战国时代的韩非也有类似的记载,但更具神话色彩。蚩尤乃九黎首领,记载颇多,偶有争议。蚩尤代表的九黎与另一部落集团三苗的关系,根据《尚书》与《国语》等多种古籍及其传、注记载,三苗出自九黎,而为九黎之后。九黎战败,族人流散,演变为三苗。《六韬》说“尧伐有苗于丹水之浦”,《吕氏春秋·召类》则说为“尧战丹水以服南蛮”。有学者认为古书中的三苗本在北方,与后世的南方少数民族无关。近代有大量学者如王桐龄、梁启超、闻一多、胡适等认为,现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但章太炎、吕思勉等少量学者与此看法不同,认为现代的苗族与三苗无关。今人常称蚩尤是东夷的首领。其实“东夷”是商、周时代“华夷五方”格局形成后的称呼,时代较蚩尤晚得多,或曰东夷乃蚩尤之后,更为恰当。蚩尤败于黄帝,族人四散。后世可能与之相关的民族有汉族、苗族、瑶族、羌族等。蚩尤虽然在儒家典籍中形象负面,但神话传说一直有崇拜蚩尤的传统,华北地区的河北、山西一带有相关的崇拜活动。如南朝任昉的《述异志》记载冀州(今河北)有乐名《蚩尤戏》,民人头戴牛角而相抵;在太原的村落中人们祭蚩尤神。秦始皇亲祭蚩尤,为八神之一的战神,后世帝王、武将出征之前常祭拜蚩尤以求庇佑。传说蚩尤战败,身首异处,其墓即“蚩尤冢”也有多处,亦有民祭祀。山东省巨野县还在2001年斥资重建蚩尤墓并修建了“蚩尤广场”。蚩尤见之正史,载于《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纪。因其有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名。历代史家为之作注。裴骃撰《史记集解》引应劭曰“蚩尤,古天子”;又转达引《汉书音义》臣瓒引《孔子三朝记》云:“蚩尤,庶人之贪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说法。之后,司马贞撰《史记索隐》,对“天子”与“庶人”两说提出质疑。先引太史公原文“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析其意,蚩尤非为天子,又引《管子·地数篇》所言“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说明蚩尤并非庶人。进而提出“蚩尤盖诸侯号也”之说。然则,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引《龙鱼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引述这一夹杂神话的民俗传说,显然对“诸侯”“天子”“庶人”诸说都有否定之义。因为,仅是一幅遗像便足以使“八方万邦皆为弭服”,其威风远非一般诸侯可比,亦非庶人可及。然而,又有天遣玄女助黄帝而非助蚩尤之说,可见蚩尤亦与“天子”无缘。诸学者之所以把“天子”“庶人”“诸侯”等概念硬往蚩尤身上套,明显是局限于周秦封建社会结构模式的认识框架,因而不能正确诠释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蚩尤身份及这一概念的社会历史的内涵。蚩尤所处的时代,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正值“神农氏世衰”之时。当时部落林立,各部落依仗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武力互相争斗,不再服从由于发明耒耜的功绩而自然形成的部落联盟首领炎帝神农氏的约束。“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蚩尤最为暴”。此所言“诸侯”,并非周秦社会制度下分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贵族,而是指原始社会末期的各部落酋长。蚩尤是其中之一。

《尚书·吕刑》记载:“王曰:‘若古有训,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

《尸子》中记载了黄帝与蚩尤大战,在中原斩杀蚩尤:“黄帝斩蚩尤于中冀。”

《庄子》也记载了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涿鹿之战:“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

《吕氏春秋·荡兵》记载了蚩尤将兵器改造得更加锋利:“人曰‘蚩尤作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剥林木以战矣,胜者为长。长则犹不足治之,故立君。”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史记·殷本纪》记载:“昔蚩尤与其大夫作乱百姓,帝乃弗予,有状。”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

《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记载:“田千秋,家在长陵。以故高庙寝郎上书谏孝武曰:‘子弄父兵,罪当笞。父子之怒,自古有之。蚩尤畔父,黄帝涉江’。”

《史记·天官书》中将彗星命名为蚩尤之旗:“蚩尤之旗,类彗而后曲,象旗。见则王者征伐四方。”“其后秦遂以兵灭六王,并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因以张楚并起,三十年之间兵相骀藉,不可胜数。自蚩尤以来,未尝若斯也。”“元光、元狩,蚩尤之旗再见,长则半天。其后京师师四出,诛夷狄者数十年,而伐胡尤甚。”

《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蚩尤祠的位置:“三曰兵主,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监乡,齐之西境也。”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党之兵;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举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

《汉书·高帝纪》记载:“高祖乃立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廷。”集解:“应劭曰:‘黄帝战于阪泉以定天下。蚩尤亦古天子,好五兵,故祠祭之求福祥也。’瓒曰:‘孔子三朝纪曰“蚩尤,庶人之贪者”。’索隐案:此纪云‘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则蚩尤非为天子也。又管子曰‘蚩尤受卢山之金而作五兵’,明非庶人,盖诸侯号也。刘向别录云‘孔子见鲁哀公问政,比三朝,退而为此记,故曰三朝。凡七篇,并入大戴记’。今此注见用兵篇也。正义龙鱼河图云:‘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山海经云:黄帝令应龙攻蚩尤。蚩尤请风伯、雨师以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以止雨。雨止,遂杀蚩尤。’孔安国曰‘九黎君号蚩尤’是也。”

《大戴礼记·用兵》记载:“公曰:‘蚩尤作兵与?’子曰:‘否!蚩尤庶人之贪者也,及利无义,不顾厥亲,以丧厥身。蚩尤惛欲而无厌者也,何器之能作?'”

据《事物异名分类词典》记载,蚩尤是恶人的代称。王錂《春芜记·说剑》记载:“你早提三尺殛蚩尤,莫教鬼哭与神愁。”《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记载:“黄帝杀蚩尤于黎山之丘,掷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化为枫木为林。”《路史·后经四》记载:“(黄帝)传战,执尤于中冀而诛之,爰谓之‘解’。”《梦溪笔谈》卷三:“解州盐泽,卤色正赤,俚俗渭之‘蚩尤血’。”《皇览·冢墓记》记载:“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亘天,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髀冢,在山阳巨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传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述异记》记载:“轩辕之初立也,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铁石,轩辕诛之于涿鹿之野。蚩尤能作云雾。涿鹿今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今冀州人掘地得髑髅如铜铁者,即蚩尤之骨也。今有蚩尤齿,长二寸,坚不可碎。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尤不用牛头。今冀州有蚩尤川,即涿鹿之野。汉武时,太原有蚩尤神昼见,龟足蛇首,遭疫,其俗遂为主祠。”

据《中国经济史辞典》记载,蚩尤是中国古史传说中东夷集团的著名首领。相传他开始以铜作兵器。曾与黄帝战于涿鹿,失败被杀。后世奉为战神。据《大学历史词典》记载,蚩音,神话传说人物。东方九黎族部落首领。他有兄弟八十一人,能唤云呼雨。相传他以金作兵器,常兴兵作乱。后与黄帝、炎帝联军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失败被杀。

据《中国历代科技人物录》记载,蚩尤传说为上古东方九黎族首领,有兄弟八十一人,懂得铸造兵器,制作皮甲。《太白阴经》记:“蚩尤割草为甲。”则蚩尤为皮甲之发明人。《管子》记载:“葛芦之山,发水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蚩尤亦为剑、铠、矛、戟之发明者。

据《二十六史精要辞典·上》记载,蚩尤是神话传说中九黎族的首领。有兄弟八十一人,全是兽身人言,他们进入中部地区,扰乱各部落,被黄帝部落在涿鹿(属河北)打败杀死。

据《中华神秘文化辞典》记载,蚩尤是战神,炎帝后裔。宋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记载:“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据《太平御览》卷七九引《龙鱼河图》:蚩尤一共有八十一个或七十二个弟兄,一个个的形状都长得狞猛异常,铜头铁额,兽身人语。《述异记》等书说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亦说蚩尤头上生有坚利的角,耳旁毛发直竖像剑戟;亦说蚩尤八只手、八条腿;亦说沙子、石头、铁块是蚩尤喜欢吃的食品;亦说蚩尤善于制造各种兵器;亦说蚩尤能征风召雨、吹喷烟雾,具有超人的神力。总之,蚩尤是一员具有超人神力的强悍的战将。炎帝战败,他发动七八十个弟兄,发动南方的苗民,召集南方山木水泽间的怪物,与黄帝大战,且使黄帝连吃败仗。战争虽终以蚩尤的失败告终,蚩尤也被黄帝所杀,然据袁珂研究,民间的同情似乎却在蚩尤一方。《皇览·冢墓记》云:“蚩尤冢,民常十月祀之。”《述异记》卷上云:“太原村落间祭蚩尤神,不用牛头。”民间流传牛肉不能祭神。且还出现了“蚩尤戏”“蚩尤城”和“蚩尤旗”。由此可见蚩尤影响之深远。

据《中华文化习俗辞典·文化习俗》记载,蚩尤是神话传说中东方九黎族首领,旧时盐业所崇拜的行业神祗之一。有兄弟八十一人,相传曾用金作兵器,并有呼风唤雨之本领,后与黄帝战于涿鹿(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失败被杀。旧时山西解州盐池区奉宿沙氏、池神、条山风洞之神、蚩尤为祖师神。民间相传解州盐池原是蚩尤的墓冢,一年九月九日前后有大风雨,是化盐的季节,方圆二十里,准备一些草梗、木屑、竹枝、树梗、旧衣服和破棉絮等投入坟冢,晚上狂风大作,池中结冻,翌日一看,满池皆是盐,且味道咸美,从此便供奉“蚩尤之旗”,即蚩尤的冢气。传说从蚩尤的坟冢中常有像一匹匹深红颜色玉帛状的气雾涌出,人称蚩尤旗。在解州盐区每年十月都要举办祭祀蚩尤的活动,届时焚香跪拜,供置食品,以祈神灵保佑盐业丰收,财源不断。同时在山西蒲州,盐民又视蚩尤与其妻为盐池孽神,同祀关羽、张飞为镇邪之神。

据《中华文化人物辞海·文化人物》记载,蚩尤是远古神话传说中九黎族首领。主要活动于今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交界地带。相传有兄弟八十一人。他以金作兵器,铜头铁额,能呼风唤雨,曾与向中原推进的炎帝族作战,获胜。后炎、黄两族合力进攻九黎族,蚩尤兵败被杀。九黎族的一部分加入炎、黄部族,一部分南下与土著苗人部落杂居,故后人以蚩尤为南方苗人的祖先。

据《中国历史辞典·第三册》记载,蚩尤是传说中九黎部落的领袖。相传曾“以金作兵器”。率领九黎部落在中原地区与炎帝部落、黄帝部落作过长期的斗争,威震中原。最后在涿鹿之战中失败被杀。据《民间文学词典》记载,蚩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与黄帝作战的恶神。有兄弟八十一人,一说七十二人,皆为铜头铁额,兽身人语。为争夺天帝之位,他与黄帝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大战,失败后被杀。

据《文学百科大辞典》记载,蚩尤是中国神话中人物。传说姓姜,炎帝后裔。相传早先炎帝和黄帝作战,炎帝失败,蚩尤起兵为炎帝复仇。他创造了戈、殳、戟、酋矛、夷矛五种兵器,去攻伐黄帝,黄帝首先派遣生翅膀的应尤去阻击。应尤积蓄了大量的水,准备对付蚩尤,蚩尤却请来了风伯和雨师,纵起一场大风雨,使应尤施展不出计策,黄帝便派他女儿天女魃,用她身上的旱气消灭了暴风雨,遂擒杀蚩尤。关于蚩尤之死,又传说,黄帝在黎山之丘砍断他的头,使他身首异处,以免久后再成精作怪。他身上摘下的刑具化成枫树,枫叶是他的斑斑血迹。还传说,蚩尤坟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常有红颜色的云气从坟里冲出,人们称之“蚩尤旗”。他是一个战神的形象。

据《中华文化辞典》记载,蚩尤是传说人物及古部落名。始见于《尚书·吕刑》《逸周书·尝麦》等。传为古代部落社会首领,乃东方部落集团“九犂”(山东、河北、河南交界处)之长。当神农氏时代末期,蚩尤作乱,十是黄帝率众部落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并擒杀蚩尤。是为传说时代一场重要的战争。后世学者以蚩尤为炎帝后裔,未可定论。文献有关蚩尤为神甚丰,而多以贪虐、残暴为形象。《山海经》尝谓其在与黄帝之战中,“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以旱神魃之力方得止雨而杀蚩尤。并云蚩尤死后,其桎梏化为“枫木”。然汉以后民间仍有祭蚩尤之俗,奉为兵神故也。

据《历代赋辞典》记载,神话中东方九黎族首领。有兄弟八十一人,相传以金作兵器,并能唤云呼雨。后与黄帝战于涿鹿(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失败被杀。扬雄《甘泉赋》记载:“蚩尤之伦,带干将而秉玉戚兮。”那些蚩尤一样的勇士,佩带干将一样的利剑,手持玉柄大斧。

据《中外历史人物词典》记载,蚩尤是传说中东方九黎族首领。其活动中心在今山东、河南、河北交界处。会造金属兵器。据传他有兄弟八十一人,个个兽身人言,铜头铁额,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勇猛善战。原居东方,后率族众进入中原,与东迁的炎帝族发生长期冲突,战败炎帝,将炎帝族驱逐到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后炎帝请来黄帝族支援,双方在涿鹿之野展开激战。他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又造了大雾迷蒙黄帝的士兵。黄帝则请来旱神女魃,吸干雨雾,又造指南车辨明方向,最后将其战败擒杀。一说蚩尤是黄帝的属神,一说蚩尤为炎帝之裔,亦号炎帝。

据《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记载,蚩尤是古代传说中九黎部落首领。相传有兄弟八十一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造兵器刀戟大弩等,能呼风唤雨,勇猛善战。曾率九黎部落与黄帝、炎帝部落争斗不已。涿鹿之战中,被黄帝所杀。传说其墓在今山东东平县境。一说,为苗族始祖,至今苗族仍奉其为祖先。

据《中国历史大辞典·下卷》记载,尤或作蚘、邮,又称阪泉氏。相传为炎帝后裔,姜姓,为诸侯中最凶暴者,始用金(铜)制造各种兵器。与黄帝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战败被杀。或说为少昊时九黎之君(《吕氏春秋·荡兵》高诱注)。涿鹿之战,为黄帝所杀,身体异处,葬于两处,一在今山东阳谷寿张,名蚩尤冢;一在今山东巨野,名肩髀冢。

据《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记载,蚩尤是古代九黎部落首领。传说有兄弟八十一人(八十一个氏族),能制造刀戟弓弩等兵器,能呼风唤雨,勇猛善战。曾与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争斗不已。后兵败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东南),被黄帝所杀。其冢在今山东东平县。有谓乃“南蛮”之始祖,与今苗族关系密切,苗族奉其为祖先,予以祭祀。

据《中华军事人物大辞典》记载,蚩尤是传说中九黎族首领。“两皞”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其活动范围以今山东、河南、河北一带为中心。据传他有兄弟八十一人,皆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常兴兵征战,威震诸部落。后在涿鹿被炎、黄联盟之师击败。他作战时能起大雾,使炎、黄军迷失方向。黄帝发明指南车战而胜之,蚩尤被擒杀。

(十)人形“神”共工

共工是位水神。《山海经》中有关共工的记载总共有六条,分别出现在《海外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和《海内经》中。

《西山经》记载:“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传说山形有缺而不周全的原因,是共工与颛顼争帝位时发怒触撞造成的。

《海外北经》记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天神共工有位臣子名字叫作相柳氏,他有九个头,这九个头分别在九座山上吃东西。相柳氏所触碰之处,就会掘成沼泽和溪流。大禹杀死了相柳氏,相柳氏的血流过的地方都会发出腥臭味,再也不能种植五谷了。大禹挖填了这些地方,可是多次填满却多次塌陷下去。于是大禹就把挖掘出来的泥土为众帝修建了一座帝台。这帝台在昆仑山的北边,在柔利国的东边。相柳氏拥有九个头部和人的脸庞,还有蛇的身体,颜色是青色的。射箭的人不敢向北方射,就是因为敬畏共工威灵所在的那座共工台。共工台就在相柳的东边,台子是四方形的,在每个角上都有一条蛇,蛇身上的斑纹与老虎相似,头朝向着南方。

“深目国在其东,为人举一手。一曰在共工台东。”有一个深目国,在相柳氏所在地的东方,那个国家的人们总是举着一只手。另一种说法认为深目国在共工台的东方。

《大荒西经》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在西北海以外,大荒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座山断裂不能合拢,这座山的名字叫作不周山,有两头黄颜色的野兽守护着他。这里有一条水流,名字叫作寒暑水。在寒暑水的西方有一座湿山,在寒暑水的方面有一座幕山。还有一座山叫作禹攻共工国山。

《大荒北经》记载:“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山。其所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共工有一位臣子,他的名字叫作相繇。他长了九个头,还长着蛇的身体,他自己盘旋着自绕成一团,贪婪地霸占九座神山来索取自己的食物。但凡是他所喷吐停留过的地方,都会立即变成大沼泽,并且气味不是辛辣就是苦的,百兽之中没有能够居住这里的。大禹堵塞了洪水后,杀死了相繇。相繇死后,血又腥又臭,使地里的谷物不能生长,加之那个地方又水涝成灾,使人们不能居住。于是,大禹填塞这里,可是屡次填塞却屡次塌陷。于是大禹把这里挖成一个大池子,诸帝就利用挖出的泥土建造了几座高台。诸帝台在昆仑山的北面。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妭。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妭,雨止,遂杀蚩尤。妭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妭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有一座山的名字叫作系昆山,在这座山上面有一个共工台,射箭的人因敬畏共工的威灵,因此不敢朝北方拉弓射箭。有一个人穿着青颜色的衣服,她的名字叫作黄帝女妭。蚩尤制造了很多兵器用来攻击黄帝,黄帝于是派应龙去冀州的原野上攻打蚩尤。应龙积蓄了很多水,蚩尤请来了风伯和雨师,他们兴起了一场大风雨。黄帝派遣名字叫作妭的天女助战,雨被止住了,蚩尤也被杀死了。女妭因神力耗尽因此不能再回到天上,她居住的地方没有一点雨水。叔均将这件事禀报给黄帝,后来黄帝就把女妭安置在赤水的北方。之后叔均做了田神。女妭常常逃亡,引发旱情,如果要想驱逐她,就可以祷告说:“神啊请向北去吧!”祷告之前需要清除水道,疏通大小河渠。

《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炎帝的妻子,是赤水氏的女儿,名叫听訞,她生下炎居,炎居生下了节并,节并生下了戏器,戏器生下了祝融。祝融降临到江水居住,便生下了共工。共工生下了术器。术器的头是平顶方形,他恢复了祖父祝融的土地,从而又住在江水。共工生下了后土,后土生下了噎鸣,噎鸣生下了一年中的十二个月。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讙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讙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列子·汤问》记载:“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颓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国语·楚语》记载: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乱德,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的事件。历史上,共工也称帝江,就是江水之帝的含义。面对共工的崛起,少昊指定的继承人颛顼自然不服气,于是乃命重黎对抗共工。重黎即重部落和黎部落。重是少昊之子,也在江水流域;黎部落是颛顼妻子女禄的娘家部落,女禄的禄是黎字的通假。女禄所在的部落也叫滕濆氏,是祝融离朱后代的一支。滕濆氏也叫滕奔氏,奔是濆的通假。濆字就是喷泉的意思,滕濆即滕涌的喷泉。滕濆氏在今天的山东滕州,滕州就是因滕涌的喷泉而得名。黎(禄)姓滕濆氏地理位置在今天滕州一带,与他祖先祝融所在的邾娄很近,女禄与颛顼的后代也有一部分称祝融的。滕濆氏本和共工同族,但因兄弟分家不愉快所以也出来支持颛顼攻打共工。就这样得到了江水流域重和黎部落的支持,颛顼实力大增,把共工逼走。

《文子》曰:“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此时共工依然强大,为了取得长久的和平,颛顼与共工还搞了联姻关系,颛顼和女禄的后代老童娶了共工大臣根水氏和竭水氏为妻。在帝颛顼时期(约公元前25世纪),颛顼部落联盟与共工部落联盟在中原地区(今河南北部)作战。原始社会晚期,相传黄帝之孙颛顼号高阳氏,继黄帝为该部落联盟首领。他生于若水而居帝丘(今河南濮阳东南),正处黄河(约当今卫河)东岸附近。炎帝共工的后裔为炎帝族分支共工氏部落联盟的首领,居住在九州黄河中游河西地区(约在今河南辉县境),在颛顼部落联盟的上流。在颛顼高阳氏政权取得黄帝(黄帝并非一人,为一个时期的政权领导统称)之位时,颛顼以借口带领军队南征北战,降服各路诸侯,共工氏为其中之一。

《左传·昭公廿九年》记载:“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

著名神话学者丁山考证,“共工”的合音可读为“鲧”,“能平九土”的共工之子“句龙”,就是“治水土定九州”的“禹龙”,夏人祭祀“神社”,就是纪念先祖“禹皇”。许慎《说文解字》解“禹”为“虫也,象形”。丁山根据甲骨文、金文字形,解“禹”为“虺蛇”即“勾龙”。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论证夏朝的图腾即为“句龙”:“夏有祀龙之官者,当因民族祀典,以龙为尊。龙者,句龙也。而世传夏后氏郊鲧宗禹,此余所以疑禹即句龙;句龙平九土,亦演自夏后氏图腾神话。”闻一多《天问疏证》也曾说:“共工子勾龙即鲧子禹。”当今被考古界定论为夏朝遗址的二里头文化陶器上,便绘有“蛇身龙”,龙身修长、弯曲如勾,可称“勾龙”。“勾龙氏”为夏人的祖宗——禹皇,“勾龙”当为夏族的先祖图腾,因此,中国第一个世袭帝制皇朝——夏朝的图腾即为“勾龙”。夏朝为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统一国家,夏朝的国家图腾:“勾龙”,当然也为华夏民族的先祖图腾。

《国语·鲁语上》记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实际上是说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主,即中原部落联盟的一个首领。这反映了九个氏族住在九个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徐旭生说,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辉县。郭沫若说,共工氏长期活动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这个地方古代称为九州,可能来源于共工氏的九个氏。后来,这里往西的山区中还有九州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余部延续下来的。共工是古代传说中神农氏的后代,属于炎帝一族,身为水神,共工有人的脸庞、手足和蛇的身体。在黄帝的继承人颛顼治世的时代反叛,被颛顼击败,共工怒而头撞不周山(传说中支撑世界的支柱),造成世界向东南倾斜。之后共工仍不断地作乱,洪水暴发,最后大禹治水成功。

《中国官制大辞典·上卷》记载,共工部落的首领称号。共工是炎帝后裔中的一个部落,传说共工受命时自以为具有“水德”(见陈柽《通鉴续编》),以水命官,有东水氏、南水氏、西水氏、北水氏、中水氏,称为“水师”,疑为共工部落诸氏族首领的称号。共工曾经治水失败,其子后土善于平治九土,继续治水成功,被尊奉为土正,死后又被奉为社神。《尚书·尧典》记舜时在部落联盟议事会设有九官,其一为共工,由垂担任,管手工业;又称为工,见《淮南子·齐俗训》记载:“尧之治天下也,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大田师,奚仲为工。”共工,为氏族名,又称共工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国上古奇书《列子》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兼容”而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共工氏是黄帝王朝时代的部落名,把共工与驩兜、三苗、鲧列入四凶之一。

据《二十六史精要辞典》记载,共工是古代传说中的天神。《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另外《国语·周语》等古代书籍对共工的传说记载不一。古代的官名,水官如《尚书·尧典》记载:“共工方鸠僝功。”工官如《尚书·舜典》记载:“咨垂,汝共工。”人名如《尚书·舜典》记载:尧时的大臣,与欢兜、三苗、鲧并称为四凶,被尧流放到幽州。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则认为是部落名称:“在传说的炎帝后裔中,比较有点头绪的是共工部落。‘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水土,故祀以为社’。据说,共工氏也曾治水,但失败了,他的儿子治水成功,被奉为社神。这些传说都和农业有关系。‘九有’‘九土’,从字面上看是九个地方,所以‘伯九有’也就‘霸九州’,实际上反映了九个氏族住在九块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共工氏所以被传说成一个神话人物,主要是因为他同东夷的蚩尤打过一场著名的战争。打仗的地方在太行山东侧,今河南北部到河北南部的某些地方,说明共工氏曾在黄河中游活动过。但他们长期活动的地方应是今河南西部伊水和洛水流域。这地方,古代称为‘九州’,可能来源于共工氏的九个氏族。后来,这里往西的山区中还有‘九州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余部延续下来的。由于共工氏这一支逐渐衰亡了,所以他们的历史很少流传下来。”

据《前四史职官辞典》记载,共工是官名。《尚书·尧典》记载:“共工,方鸠僝功。”《尚书·舜典》记载:“咨垂,汝共工。”此二官所掌有两说,一说为水官,掌水;一说为工官,为百工之长。官名,掌利器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序官》记载:“垂作共工,利器用。”注:“应劭曰:垂,臣名也,为共工,理百工之事也。”官署名,王莽改少府为共工。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汉书·王莽传》《后汉书·宋弘传》。共工氏是筹谋、齐举齐攻、恭敬、供奉供给的意思。“共”字在甲骨文中写作两手搬一块方形物体状样子,表示双手合作的意思。甲骨文中的“工”字写作上“工”下“口”,“工”的形状为斤锛之类斫木工具,所以甲骨文中的“工”字表示用斤锛之类工具整修东西,或者进行这类活动的工匠。可知“共工”一词的含义是合作完成一件复杂的事情。兴修水利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用现代话说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工种,数以百计的工匠通力合作,同时还需要相当程度的组织协调工作才能完成。由“共工”这一名称可知,共工氏是一个善于组织人力治水的部落,他们专注于研究农业生产中的水利方面。

据《中华神秘文化辞典》记载,共工是水神,炎帝后裔,火神祝融之子。《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共工人面,蛇身,红发。《淮南子·本经训》记载:“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江淮通流。”又《管子·揆度篇》记载:“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十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在黄帝与炎帝的战争中,共工用水助炎帝作战,起了相当的作用,充分表现了水神共工的神威风采。《吕氏春秋·荡兵》记载:“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共工氏固次作难矣。”又《淮南子·天文训》描绘道:“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虽是战败者,但他头触不周山,使“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打破了天帝所统治的旧世界的格局,充分显示了共工的英雄本色。因此,人们曾在大荒北野修建共工台,纪念共工。

据《中华文化人物辞海·文化人物》记载,共工是远古传说中黄帝的水官。神话中说他为人面蛇身赤发,身乘二龙。《淮南子·天文训》中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一说他是炎帝后裔的一支,是尧的臣子,与驩兜、三苗及鲧并称“四罪”,或称“四凶”。后被舜流放到幽州。

据《中华文化制度辞典·文化制度》记载,共工是水官名。《尚书·尧典》引郑玄注:“共工,水官名。”工官名。

据《中国象征辞典》记载,共工是神话传说中的水神。炎帝的后裔,祝融之子。《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淮南子·坠形训》高诱注:“共工,天神也,人面蛇身。”《国语,周语下》记载:“(共工)雍防百川,堕高堙庳。”《竹书纪年》记载:“共工治河。”先民对于洪水只能采取避而逃之的办法以求生存,共工却采取筑堤防、堵百川,挖山土、填低地的方法治理水患,因而被先民塑造为水神的形象。共工形象还有另一面,即社会性的一面。《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项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袁珂认为此乃“黄(帝)、炎(帝)战争之继续”,“与颛顼斗争之说更符‘黄、炎用水火、共工次作难’之古传”。

据《中国历史辞典·第二册》记载,共工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与颛顼争为帝(或说与祝融战),怒触不周山,结果天柱折。天倾西北,日月星辰都向西方移动;地维绝,地不满东南,水潦尘埃都向东方流去。古代官名,水官或工官。

据《民间文学词典》记载,颛顼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人面蛇身赤发,乘二龙,曾与颛顼争夺宇宙统治权,怒而触倒不周山,使得天塌地陷。一说他为炎帝后裔,故在炎帝败于黄帝之后起而与黄帝作战。又传他曾发过洪水。

据《文学百科大辞典》记载,共工是古代神话中人物,炎帝后裔。传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江水,生共工。他是人面蛇身赤发,身乘二龙。黄、炎大战,炎帝战败,其后裔起而复仇,共工与颛顼争帝之战,就是黄、炎战争的继续。在这场战争中,共工因不胜而发怒,一头撞向北边的不周山,撞断了撑天的柱子,撞折了联系天地的绳子,从此天空就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都往那边移动,江河百川夹带泥沙流向东南大地。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另外传说他是水神,十分之七时间住在水中,十分之三时间住在陆地,振滔洪水,冲平高山,凭借天势来挟制天下。

据《中华文化辞典》记载,共工是传说人物及古部落名。始见于《左传》《国语》《尚书·尧典》等。尝为九州(河南辉县等地)之伯。其子句龙“能平水土”,因任后土。传其于黄帝与炎帝战争时,使“固次作难”(《吕氏春秋·荡兵》)。曾与黄帝之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西,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天文训》)。又曾与高辛氏“争为帝”,结果大败(《淮南子·原道训》)。《国语》谓共工曾试图用“壅防百川、堕高堙庳”的方法治水,而未成功,致“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一说共工曾谏尧“孰以天下而传之匹夫”,被尧“举兵而诛”于幽州之部(《韩非子·外信者说右上》)。后共工“从孙”四岳佐禹以疏导之法治水,成功,被“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国语·周语》)。故学者多以共工为炎帝(姜姓)之后。《左传》以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因有“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华北)”(《淮南子·本经训》)的传说,唯与共工治水之说不符。《尚书·尧典》中“共工”演为职官名,掌管百工。

据《中外历史人物词典》记载,共工是神话传说人物。古史载其曾与颛顼争做“天帝”,发生大战,一直打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后被颛顼战败,怒而头触不周山,折天柱,绝地维,使天倾西北,地陷东南,造成日月星辰西驰、百川大河东归的局面。他虽然因此身亡,但却重新安排了山河,改造了自然。一说他与祝融交战,怒而头触不周山。

据《中国历史大辞典》记载,共工又称共工氏。相传为上古部落首领。曾与颛顼争为帝,侵陵诸侯,怒而触不周之山,致使“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淮南子·天文训》)。相传为尧之臣,尧时担任水官,不善,后被流放(《史记·五帝本纪》)。官名。管理百工之事,相当于后世司空。相传舜时由垂担任(《尚书·舜典》)。

据《楚国历史文化辞典》记载,共工是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传为人面蛇身赤发,身乘二龙。或谓与“四神”共司十日四时。长沙楚帛书:“共攻(工)□步十日四时。”惟古籍多记共工为凶神,与楚系神话传说似有不同。《山海经·海内经》谓炎帝后裔“祝融降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此记载尚保留有共工为司岁之神的遗痕。《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古人推算年、月、时(季)、日以日月星辰为客观依据,而日月星辰的运行又似源自共工触不周之山,《淮南子》的记载或源自楚系神话,是把共工当作司历法之神来看待的。古史传说中的部族首领。《尚书·尧典》《史记·五帝本纪》谓共工是尧的臣属,为工师(《左传》谓“共工氏”为水师),后被舜流放于幽州。

《宗教大辞典》记载,共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归藏·启筮》说他“人面、蛇身、朱发”(《路史·后纪二》注引)。《左传》记载:“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昭公十七年)《管子·揆度》记载:“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淮南子·本经训》记载:“舜之时,共工振滔滔洪水,以薄空桑。”传说水神共工与北方天帝颛顼争上帝的宝座,“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而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同上书,《天文训》)。共工成了胜利的英雄。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则记“共工与祝融(火神)战”的这种象征水火之争的神话。又《楚辞·天问》记载:“康回冯怒,地何故以东南倾?”王逸注:“康回,共工名也。”

据《中国文学大辞典》记载,共工是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炎帝之后裔。曾与颛顼争当天帝,失败后怒触不周之山,发下洪水。又说他在舜之时振荡起滔天洪水,致使大禹用十三年时间才将洪水制服。

《山海经》人形“神”以我们民族文化祖先为主,包括黄帝轩辕、青帝伏羲,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等“帝”身份的人形“神”,也包括夸父、后羿、蚩尤、共工等“英雄”身份的人形“神”。人形“神”在《山经》中有记载,但主要记载于《海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