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发展进程与成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及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诞生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的大潮,马克思主义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来到中国,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社会变迁,马克思主义已经深深根植于华夏大地,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导思想。

当前,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比如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东欧和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等等。但就中国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也有不同的界说:一是“原生态”。一种马克思主义说。有学者根据列宁所下的定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页。。同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可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种观点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依据,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没有体现出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时代和科学的变化而发展的品质。二是“广义狭义”两种马克思主义说。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来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赵曜、王伟光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如果从理论创立的主体看,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包括了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文本为物质载体,即“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种观点从静态(狭义)和动态(广义)相结合的视角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界定,既反映了这一概念的核心内容,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和与时俱进。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等对其的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一种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英]伯基尔(R.N.Berki):《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其实,任何一个理论体系或者学说,最初总是由某位或某几位人物提出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创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一方面与他们自身的素质有关,如有出众的才智、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等,但马克思恩格斯能创立马克思主义,除了自身素质以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它是当时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科学、文化、民族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与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分不开。

政治上,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19世纪上半叶,英、法、德等欧洲主要国家先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纷纷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经济上,从18世纪后半期开始,英、法、德等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引发了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引起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表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井以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暴露出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内在矛盾,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其“合理性”进行质疑。如傅立叶当时就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物资过多的压力所造成的危机”,他说:“这种为人们认识得很不足的危机的原因何在呢?它是由于商业的两个特点:受物资过多的压力,遭破产的迎头痛击的复杂作用而产生的。”《傅立叶选集》第4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本,第91-92页。应该指出,傅立叶的分析显然没有科学地揭露经济危机的根源,但这足以说明,当时已经有人开始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并非是一种合理的、永恒的社会制度。其实,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预示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容纳不下日益增长的社会生产力了,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278页。从而表明:“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于是,资本主义制度将被更先进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社会阶级关系上,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也尖锐起来。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先后爆发了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这表明,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统治,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

周期性经济危机和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说明,虽然这时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已经以尖锐爆发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激烈的冲突,尖锐的矛盾,迫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重大的具有时代意义的大问题:“历史向何处去”,即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永恒的、合理的社会制度吗?陷入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困境的资本主义究竟走向何处?它将被什么样的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但是,“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并不能自发地产生合乎时代需要的思想学说,理论思维还必须从既往的“思想材料”出发。19世纪30年代,人类思想发展的优秀成果,在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有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乔·威·弗·黑格尔(1770—1831)和路·费尔巴哈(1804—1872)。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作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一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他们的“公正性”就荡然无存。他们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日益尖锐化,使得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充分地暴露出来。

在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面对历史和时代发展的难题一筹莫展的时候,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做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社会做了许多构想。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昂利·圣西门(1760—1825)、沙尔·傅立叶(1772—1837)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771—1858)。这三位思想家具有同资本主义旧制度决裂的理论勇气,具有为新世界的到来而努力的善良愿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做了深刻的批评,阐述了新的社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表达了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热切愿望。但是,他们在对世界历史发展动力和资本主义社会前途等重大问题的理解上,仍然裹足不前。他们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但未能从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科学地阐明这些矛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他们预见到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并且详尽地描绘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和美好图景,但未能理解这一历史过渡的现实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做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做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他们通过革命的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科学研究,批判地吸收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才可能在已有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凭空创造的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而是在综合人类思想积极成果和总结当代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实践运用中不断地得到验证和发展的。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二)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19世纪上半期,产业革命的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进入了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并得以深刻暴露。同时,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有组织、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时代的发展向人们提出了“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资本主义的未来是什么、资本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吗?”等问题。为了回答时代提出的这些重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60年代在总结工人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这一系列问题,创立了后来用他们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的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他吸收了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理论成果——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其结构来说,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比如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社会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等等。然而最主要的内容还是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是其批判旧世界和建设新世界强大思想武器,它为无产阶级指明了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批判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改造并汲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思想,把辩证法从唯心主义泥潭中解救出来,重新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另一方面他们又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包括社会历史和人类思维在内的一切领域,从而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是这个人类历史的出发点,物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矛盾,这些矛盾的运动必然会引起这个社会的变革,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发展。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伟大的发现,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纪元。它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列宁所说:“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6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社会形态,主要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从资本主义最常见的商品入手进行分析,对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进行了分析,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特别是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理论,发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真正地位,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提供了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从而雄辩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就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8页。

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两大基石作为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马克思恩格斯还吸收了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合理理论,批判了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唯物史观揭示的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回答了资本主义为什么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问题,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根源,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力量源泉及变革道路。科学社会主义论证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给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指明并使其认识到变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的行动条件和正确途径。它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完成其历史使命的理论原理和策略原理,是活的行动中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密不可分,但又各有其确定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哲学这个理论基础,没有政治经济学提供的科学依据,便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而哲学、政治经济学则以科学社会主义为落脚点和归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本身并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使负有解放全人类伟大使命的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所进行的斗争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并解放全人类这个主题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那么终结则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它的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中存在并发挥它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历史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西方科学技术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从而形成资本垄断的局面。垄断组织的迅速发展,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人类历史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各国内部的矛盾,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胜利的历史条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统治的俄国成为东西方矛盾的焦点和帝国主义统治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俄国在经济上实行农奴制改革以来,一方面,全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另一方面,俄国资本主义又带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的封建农奴制的特征。这使俄国变为一个军事的封建的帝国主义国家。当时俄国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无产阶级、农民群众与沙皇专制制度、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相互交织,资本主义与农奴制残余的矛盾、民族矛盾、俄国人民与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等异常突出和激烈。沙皇的横征暴敛也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集合点,并由此也成为帝国主义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这就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曾得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强调,无产阶级“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日益成熟的革命条件,是抱着“本本”不放,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针对当时情况做出的个别的论断,还是从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四)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任何一种思想理论体系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而任何一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思想理论体系都有历史局限性。恩格斯认为,他和马克思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其历史局限性就在于,他们只能在那个时代条件下进行认识,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他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至于将来条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们也不得而知,所以他们的理论还会为后人所纠正。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具体情况,根据现存条件来阐明和发挥。各国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各国实践的主题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像一切发展的科学一样,一般都包含着对前人理论的重要突破,是与具体实际的结合的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所以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与生命力所在。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恩格斯就曾经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322页。这个思想在列宁的表述中更清楚,他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意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列宁选集》第3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也说过:“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页。邓小平在1989年5月的一次谈话中这样说过:“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292页。可见,“与时俱进”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领袖那里,是一贯的,一脉相承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科学。既然客观实际在不断发生变化,那么,马克思主义就必然要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发展,而不可能一成不变,停滞不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这个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在开始创立它的时候就做过明确论述,在《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一文中,恩格斯说:“海因岑先生以为,共产主义是从一定的理论原则即自己的核心出发并从此进一步做出结论的学说。海因岑先生大错特错了,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被共产主义者作为自己前提的不是某种哲学,而是过去历史的这个过程,特别是这个过程目前在文明各国的实际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322页。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早在1843年就强调“新思潮的优点就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测未来”, “我们不主张我们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6页。恩格斯在晚年还谆谆教诲说:“我所在的党没有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19-420页。从客观实际中引出结论,又随着客观历史进程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接受客观事实的检验,从中引出修改和发展某些论断的必要结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成为一种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的奥秘所在。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把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科学,一种把冷静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同坚决承认广大群众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和革命首创精神出色地结合起来的革命科学。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指出:“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无产者阶级的理论家”,他们从被剥削被压迫的贫困中看出“能够推翻旧社会的贫困的破坏的一面”,从而使“这个由历史运动产生并且充分自觉地参与历史运动的科学”成为“革命的科学”。恩格斯指出:“在共产主义作为理论的时候,那么它就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个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8、312页。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揭露资本主义时候的一切对抗和剥削形式,考察其演变、证明其暂时性并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必然性,帮助无产阶级尽可能迅速而容易地消灭任何剥削为己任的理论。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帮助广大群众实际斗争的革命科学,因而它必定要在广大革命群众的实践斗争中不断地吸取营养,不断地用群众实践的新经验、新知识来补充自己,用新结论、新原理来代替某些旧的过时的原理和结论,以便进一步指导革命实践,因此,它不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不能把自己看成是万古不变的永恒真理。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他们所创造的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是“活的行动理论,即同工人阶级在其每个可能发展的阶段一道工作的理论”,而不是“一堆应当熟记和背诵的教条,像魔术师的咒语和天主教的祷词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3-94页。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科学精神、创新精神。

再次,马克思主义是向人类文明成果开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赢得世界历史性的意义,就是因为它是在吸取和改造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而形成起来的。列宁说“马克思主义同 ‘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及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又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列宁指出,“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1页;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1页。。因此,随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本身的认识日益深化,并且在新的探索中提出种种新的学说、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观念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必然要研究这些新变化、新思潮和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