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没有失败者,只有幸存者
马云语录:其实每一个创业者都有很痛苦的经历,无论是60年代的人创业,还是70年代的人创业,或者80年代的人创业,每一阶段都有痛苦。但是有一点,无论怎么痛苦,既然你选择创业了,那么就必须明白创业者只有坚持走下去,才有出路可言。经历就是最大的财富,没有失败者,只有幸存者。
作家海明威有一句名言:“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表现了他铮铮铁汉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坚忍的意志力。
人们都向往失败,讨厌失败。可是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它往往需要人们付出代价才能够获取,而且通往成功的路上荆棘密布、困难重重,只有懂得柔忍之道的人才能够突破困难,抵达成功的彼岸。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写了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
一位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的老渔夫,决心独自一人出远海捕大鱼。果然他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是鱼实在太大了,一时半会无法制服。钓索太紧了会被鱼拉断,太松了又无法让鱼消耗力气,于是老渔夫与鱼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搏斗。
他用他的背部和两只手,轮换着拉住钓索,太紧了就放出去一些,松了就绷紧些,饿了、渴了,就吃生鱼、喝少量的水。他的背和两只手都被钓索给勒伤了,但是用海水清洗过后,老渔夫还是继续拉着;左手累得抽筋了,就换右手。就这样,他与大鱼搏斗了3天,大鱼终于筋疲力尽地浮上水面,被老渔夫杀死。
这条鱼足有18英尺长,比他的小船还要长,老渔夫只好将鱼绑在船的一边。可是回航的时候,鱼的血腥味一再引来鲨鱼的袭击。老渔夫用尽一切手段反击:用鱼叉来叉,可是鱼叉被鲨鱼带走了;把小刀绑在船桨上乱扎,刀子折断了;用短棍打,短棍也丢掉了;最后他只能用舵把来打那些穷凶极恶的鲨鱼。但是等到回港时,那条鱼只剩下了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每个人都有可能像老渔夫那样,为了一些目标顽强奋斗,当你克服了一些困难的时候,还有新的困难在等着你。无论怎样努力,最终可能仍然不会有好的结果。也有的人可能会像老渔夫那样犯下致命的错误——“出海太远了”,可是仍然有勇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重重困难之中彰显自己生命的意志力,不论目标能否实现,都要有顽强的毅力坚持忍耐下去,因为这是生命的意义,也是做人处世不可回避的力量。
当你发现一片繁荣的时候,请记住背后的灾难很快来了,全世界的调查证明85%的企业倒闭都是在前一年形势特别好,特别是整个市场形势很好,或者这个企业特别好的时候,第二年公司却突然倒闭。
早在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马云已经感觉到了泡沫必将结束,互联网的冬天快要来临。因此,他迅速做出了决定。
2001年,是一个中国互联网企业疯狂发展的年份,在中国一个月至少能诞生一千家互联网公司,那时候马云就觉得不对,他不相信中国具备一个月诞生一千家互联网公司的能力,因为做一个互联网公司很难,需要人才、技术、资金,还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他觉得,中国在各方面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一个月诞生一千家互联网公司,也一定会出现一个月关闭一千家互联网公司的情况。
而在整个2000年大扩张时期,奉行“不打甲A,直接进世界杯”战略的阿里巴巴,在中国香港、美国、欧洲、韩国,每月的花销都是天文数字,而且这些网站都是只出不进,这些给阿里巴巴酝酿了很多潜在的隐患甚至危机。因此,在“西湖论剑”的第二天,他便召开了一个会议宣布公司进入紧急状态。阿里巴巴全面收缩战线,撤站裁员,做出回到中国、回到沿海、回到中心的战略决定。而正是马云的及时醒悟,及时叫停,拯救了公司,拯救了员工,拯救了整个阿里巴巴。
马云的这种危机意识也来自于他的使命感——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马云认为,只有达到这个目标才是成功的。“无论是互联网的冬天还是互联网的泡沫期,我们都始终坚定地一路走来。”
1995年,当马云投身国内互联网并到处宣传互联网时,别人说他是骗子;1999年,当互联网概念为人们所知,而他仍坚持B2B模式时,别人说他是疯子;现在,当他表示5年内要把阿里巴巴做成世界前10名的站点时,别人说他是狂人。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马云只在乎自己怎么做。
课堂收获:机会不是别人施舍给你的,而是需要你自己去争取和创造的,拥有坚强的意志力的人才会为自己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在没有机会的时候为自己创造机会。历经了挫折与拼搏后获得的结果,不论是胜是败,都是人生最宝贵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