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自发性与创造性原理
心理剧以行动的方式让人进入生命处境,重新体验生命故事中的行为、认知、情绪及身体觉知,进而以新的眼光与视野体验生命故事,解放生命中自己与他人或文化条规的束缚,找出适应处境的最佳方式,创造出新的人生出路与生活品质。这其中的技术背后隐含了各种心理治疗中的理论、原理与概念。本章就心理剧所涉及的理论、原理与概念一一地加以阐述,使从事心理剧专业的人士,除了了解心理剧的技术之外,更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在从事助人工作时,更人性化、更条理、更专业。
人的一生是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适应的过程让我们存活,也让我们成长。环境包含一般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同时也包含自身的身心环境。环境随时在变,人也需要跟随环境随机应变才能得以存活,并达到身心健康的状态。这个顺应的过程,心理剧创始人莫雷诺把它叫作“自发”。
莫雷诺对自发的定义是:推动个体朝向新处境的适当反应或旧处境的新反应。这句话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个体在新处境中能够适当地反应;第二个含义是指,在面对与过去相类似或相同的处境时也有新的反应,而不是因循守旧地来反应旧的情境。这里面更深的内涵是:人一旦适应处境之后,就会重复旧处境的反应,使得反应成为惯性,一旦反应成为惯性之后,自然而然的就成为固定的反应模式,失去随时应变的能力,失去面对处境的创造力与适应力。
莫雷诺提自发性时,常与创造力合在一起讲。人面对处境时做出适当的反应,这就是一个创造的历程。从物质层面来说:人类面对耕种时,为适应生产环境,人们会使用各种耕种工具,这些耕种工具就是运用自发性时所创造的成品。而这些成品就成为人类生活中的物质文化。以非物质来说,人类面对耕种时,为适应生产环境,人们会创造出各种生产关系与生产制度,如地主、佃农或井田制、均田制、屯田制等制度。而这些制度就成为人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这些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莫雷诺将它称为文化传承,这些文化传承有两个目的:“能在具威胁的情境下带来帮助,以及确保文化传统的延续。”文化传承虽有这两个目的,但是人们越是过度发展文化传承,且越是将注意力放在如何保持其完整或完美上,人们就越无法感受到需要有当下的激励。因此,文化传承本身自发历程中的自发性成分从核心开始减弱,而且文化传承的发展反过来开始威胁并消灭源头的火花。人们在适应生活过程中的自发性连带产生很多的创造性,但是创造性所产生的创造成品——文化传承,在让人精益求精的过程中,并确保文化延续下成为“因循”,无法感受到需要有当下的激励,让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削弱了创造性。
以上述的例子来说,人类面对耕种时,要适应生产环境所产生的农耕用具与农耕制度,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习以为常,无法感受到需要有当下的激励,于是产生所谓的“文化惰性”,削减了自发的能力,甚至成为发展的阻碍。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农耕改革中可见一斑。这也是莫雷诺在定义自发性时,除“推动个体朝向新处境的适当反应”还要加上“或旧处境的新反应”的定义。
莫雷诺进一步说明文化传承的特性。他认为文化传承越多,就越重复相同的历程,这会使得个体越带着相同的感觉以制约的方式加以响应。这样的响应若是处在比较静止的世界,可以带给人们历史遗产,并让个体自我得以延续、保存,同时获得满足感与喜悦;但是,当围绕人的世界正处于革命性的改变,同时改变的本质越来越成为他所处世界的永久特征时,文化传承反成为人类存活的威胁。因此,如何启动人的自发性,特别是在受威胁的处境启动自发性,成为人类生存必需重视的议题。
自发性、创造力与文化传承三者的关系,莫雷诺在其《谁可生存?》一书中以下图说明创造力的准则。
创造力准则有四个阶段:自发性、创造力、暖身过程以及传承。自发性是催化媒。创造力是初始的X,它不具有任何特殊的内涵,创造力可由创造力的行动来确认。为了促使创造力产生变得有效能,创造力(睡美人)需要一个催化媒——自发性。自发性与创造力互动的操作呈现是暖身。互动的产物是传承。此图操作的四个阶段如下:
操作1:自发激起创造力。S→C
操作2:创造力接受自发性。S←C
操作3:从它们的互动产生文化传承。S→C→CC
操作4:文化传承将无限期的累积而且维持在“冷储藏间”。
文化传承需要催化媒——自发性,使其新生。CC→S→CC
自发性不能在真空中操作,它不是向创造性移动就是向文化传承移动。
自发性准则整体的操作模式是:
跟自发性相关的概念是“自发量”。莫雷诺认为人在适应环境时,人会对环境采取某些认知、行为与情绪的反应,这些反应所释放的综合能量称为“自发量”。而这些自发量需足够才能适应所面对的处境。而自发又可区分为“适当的自发”与“病态的自发”。所谓“病态的自发”指的是自发得不恰当。人存活在社会关系之中,自己所释放的自发量过多或过少时,也会影响在同一处境中的人,因此,自发量的释放就不只是单纯的释放,还要顾及周围的人。比如说,自己遇到不如意的事时,任意的发怒,将自己的情绪用行为或语言伤及无辜的旁人,这是冲动或盲动,不是自发。这种不考虑周全的举动,莫雷诺称为病态性的自发。自发是适时、适地、适人的展现,是“不择事而安之”“不择地而安之”,无入而不自得的反应。
个体的生活处境随时都可能改变,在现今社会威胁个体的来源可能来自经济、心理与周遭的社会脉络。在巨大的变化中,个体为了改变,所需唤醒的自发性幅度就必须等比例增加。假如供应(自发量)能够满足要求(变化量),个体就能在他的社会和文化原子中维持相对均衡。若个体无法唤起变化所需的自发量,他在人际与角色间就会出现极大的失衡。
自发性是人适应社会变迁最重要的要素。但是莫雷诺就此提出疑问:“自发性对人类世界是如此重要的要素,为何如此少量的被开发?”莫雷诺认为是:“人类害怕自发性,就如同人类在丛林年代害怕火一样。直到人类学习如何用火时,才不害怕火;人类要直到学习如何训练创造性时才不怕自发性。”莫雷诺甚至说:“如果在19世纪寻找人们最低的共同要素是潜意识,那20世纪发现或再发现他最高的共同要素,就是自发性与创造力。”
人类要如何训练自发性?莫雷诺认为心理剧就是一种自发性训练。此训练是将主角放入一种状态中,让主角进到一个情绪、一个角色或一个个体的关系中。这些运作都是一种刺激。这个状态的组成成分对个案来说并非是全然新颖的,没有任何先例的。此自发性训练意图使个案作为一个整体,让主角带着自己进入自己的行动以及让主角带给自己弹性,使主角在行动中增加可能的结合和变化,让主角的弹性唤起面对任何处境时所需的自发性。人生活在文化传承之下,这使人得以传承文化,在有根的生活之下拥有安全感与满足感,但随时空迁移,文化传承若缺乏自发性来创生与修正,所传承的文化无形中也会束缚人的思想与行动,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甚至导致人的身心疾病。心理剧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训练人们进入自己的行动,让人们更有弹性,唤起人们面对任何处境时所需的自发性,使得生活更为适应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