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心理剧的人际关系论
人是在人际互动与人际关系中成长的,在实务治疗过程当中,来访者之所以有各种心理症状或身体的症状,往往是在人际关系互动中受了伤。弗洛伊德认为“心理疾患是童年问题未获解决的结果”。客体关系学者提出的“依恋理论”也指出:“童年时期父母的依恋关系影响到成人时期的人际互动关系。”我们很清楚,人可以在人际互动当中健康成长,也可以在人际互动当中不健康地成长。比如:一个孩子出生时,若其父母是健康的照顾者,在照顾孩子健康时,会设身处地地感受到孩子的需要。例如孩子饿了,会给孩子喂奶;孩子冷了,会给孩子添加衣物。时时感受到孩子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照顾,让孩子感受到他是值得被照顾的。当他有需要的时候,有人会关心他、照顾他。这样的被照顾方式,让孩子除了身体上得到滋养与保护,在心理上也感受到爱的滋润,自然在灵性上也会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换言之,孩子在健康照顾者身上得到了身、心、灵整体的照顾而健康地成长。反之,在不健康照顾者的孩子身上,很多父母不知孩子的冷、热、饥、渴,甚至在给孩子喂奶时,将自己对丈夫的不满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比如说:边喂奶边嫌孩子不乖、不好好吃奶,甚至边喂奶边说“要不是你,我就不会嫁给那个男人,都是因为你,才让我那么苦”之类的话,让孩子不仅在生理上没有得到适当的照顾,同时,在心理上感受到自己是问题的制造者,进而在自我价值上感受到自己是不重要的、没价值的。让孩子在身、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创伤而影响日后跟他人的互动。
人的身、心、灵在人际关系中可健康成长,也可能在人际关系中不健康地成长。因此,当我们的身、心、灵受伤时,就必须回到人际关系中修复。心理剧创始人莫雷诺曾说:“Psychodrama is repairing social atom.”心理剧是在修复社会原子,也就是在修复人际关系,而修复人际关系最好的方式,就是与他人的人际关系的互动。笔者认为,心理学是一种协助个人“清明自己”的一种方式。人出生之时,犹如一张白纸一样,用中国人的说法,是处在“太极”之中,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好无坏、无美无丑、无黑无白、无阴阳之分。但在呱呱落地之后,依其所处的生活环境、社会处境、阶级层次而习染出是非黑白、好恶美丑的阴阳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太极生两仪”。因此,人的自我概念当中就会觉得自己有很阳光的一面,也有所谓的阴暗面,也就是有自己喜欢的一部分,也有自己不喜欢的一部分。更进一步说,自身有自己很清晰明了的部分,也有混沌无明的部分。而这些阴阳在自处时,不会特别显示出来,只有在与他人互动过程当中,才能逐渐地了解到自己喜欢自己的部分,和讨厌自己的部分。就如同美国社会学家Cooley所说的“镜中之我”,自我概念的形成,是在与他人的互动当中塑造出来的。
人在与他人互动之时,往往只展现出好的一面,也就是说,展现出“阳光的”一面,让别人喜欢,不会随意说出自己不好的一面,即所谓“阴暗”的一面。比如说:男女朋友初次约会时,男方往往会把自己打扮得帅气、潇洒,女生则会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呈现出来,以便相互吸引。一旦相互吸引,进一步交往时,男女双方在生活互动过程当中,就不经意地呈现出自己所谓“阴暗”的一面,如不自信、爱生气、不洗澡、不刷牙、睡觉鼾声如雷等习性。在双方交往初期,往往就会开始指出或嫌弃对方这些“缺失”,希望对方能够为自己改变,而自己也因为喜欢对方,企图改变自己的“缺失”,但是,时间久了之后,人往往不喜欢别人指责或说出自己的缺点,于是,双方开始争执、斗气,久而久之,自己或对方就不愿意指出对方所谓的“缺失”,开始“相敬如宾”,只说对方想听的话,而不愿意说出对方看不到的“缺失”,因为一旦说出对方所谓的“阴暗面”时,自己和对方都不舒服。但是,生活当中种种的互动又会见到对方的“阴暗面”,在说与不说之间矛盾纠结,最后大部分都以不说来应对。因此,渐行渐远,而后将“相敬如宾”演变成“相敬如冰”,各自退到原来的自己,以分手或离婚收场。
人与人的互动交往,只呈现出阳光的一面,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人生是一个修行的历程,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调整、提升自我的过程”,也就是“清明自我的过程”。所谓清明自我,就是更清楚明白自己所谓的“阴暗面”“无明”,或者说“潜意识”的部分,所谓“修行”,就是让自己从阴阳两极、是非对错、美丑好恶之中提升出来,让自己回到太极之中,回到“清静无为”之中。人修行与清明自我,是在人际互动当中完成的。因此,在我们人与人互动交往的过程中,当碰触到彼此生命的“阴暗面”时,要让自己去面对、去探索,进而相互了解、相互清晰彼此、相互照亮彼此生命、清明彼此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