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镇国之宝,礼器之尊 后母戊鼎
年代:商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尺寸: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2厘米
材质:青铜
出土地: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侯家庄武官村出土
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引言】青铜鼎是中国商周时期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礼器,甚至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我们现在常常提起的“禹铸九鼎”“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成语和故事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众多的青铜重器之中,商代的后母戊鼎以其体积最大、分量最重、精美的纹饰、高超的工艺和曲折的经历,成为最耀眼夺目的礼器“明星”。
礼器之尊
后母戊鼎是目前中国发现的体积最大、分量最重的青铜礼器,是当之无愧的青铜器家族中的“巨无霸”,也是社会知名度最高的青铜礼器,家喻户晓,蜚声中外。后母戊鼎口沿方折,上面有两个立耳,鼎身为长方体,深腹平底,腹下有四个圆柱状足(其上半部中空)。鼎耳外廓饰双虎食人头纹,耳侧饰鱼纹。鼎身装饰以云雷纹为地纹的兽面纹和夔龙纹,四面相交处有扉棱。鼎足上部装饰兽面纹,下部则为三道弦纹。该鼎腹内铸有呈品字形排列的“后母戊”三字铭文。后母戊鼎硕大厚重、庄严沉稳、装饰华丽、繁简适宜,整体具有恢宏雄霸的气势。
铸造这样一件庞然大物,是如何完成并实现的呢?第一步,肯定是要准备好充足的原料、足够的人员、开阔的场地等。其次,由专业的陶工为大鼎制作模范,并雕刻好纹饰、铭文。接下来,由炼工按一定的比例配置铜、铅等金属料块,在窑炉中将其熔化成合金液体,然后注入大鼎的模范制作内。仅仅这一铸造工作的环节,就需要数以百计人员同时参与,规模之大、忙碌火热的场景可想而知。这还要有统一的指挥、合理的分工以及紧密的协作,稍有差错,很可能就功亏一篑。最后,浇铸完成,冷却定型,就可以除去模范,得到大鼎了;再用磨工将大鼎打磨光亮。众所周知,青铜主要是铜、锡、铅的合金。合金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后母戊鼎的铜占84.77%,锡占11.64%,铅占2.79%,与殷商一般青铜器的成分基本相同,并且与《周礼·考工记》上所说的“六分其金而锡居一”的记载基本吻合。因此,完全可以说,后母戊鼎是中国殷商时期文明发达、科技先进的最好物证,它的出土,直观证实了殷商时期的科技发展水平。
国宝经历
后母戊鼎的名气,不仅仅因其体积大、分量重、纹饰精、工艺高,还与其曲折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1939年3月,河南安阳武官村村民吴希增等在农田中掘获后母戊鼎,出土时双耳断损。因日伪搜寻,出于民族利益与情感,村民又将其埋于地下。1946年7月,安阳县古物保存委员会获悉后母戊鼎的埋藏地点后,在当地驻军的协助下将其从武官村再次掘出,陈放于萧曹庙供社会各界参观。不过,此次后母戊鼎重见天日,只保留下了一只耳,而另外一只耳至今下落不明。1946年10月,后母戊鼎作为蒋介石六十寿辰的寿礼被运往南京。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后母戊鼎未及运往台湾,留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50年3月,“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更名为南京博物院,后母戊鼎成为南京博物院的藏品。之后,专业人员修复后母戊鼎,为其仿制并装配了缺失的一耳。因此,我们现在见到的后母戊鼎,有一个耳并不是“原配”,若有兴趣,可以辨别一下,考考自己的眼力和鉴别力。1959年3月,后母戊鼎被调入正在筹建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就是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
后母戊鼎纹饰细节
命名波澜
围绕着这件青铜大鼎,还有一个历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就是该鼎的名字是“司母戊”还是“后母戊”。其实关于青铜器的改名或者命名存在不同意见,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是这件铜鼎的命名不仅在学界是个焦点,在社会上也是个广受关注的热点。2010年到2011年,该青铜大鼎的收藏机构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图录和展览中将以往命名的“司母戊鼎”改称为“后母戊青铜方鼎”“后母戊鼎”,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司”“后”之争,由来已久,至今尚无定论。1946年7月,也就是这件青铜大鼎再次出土后不久,《申报》特派员邵慎之将其铭文释为“后妻戊”;而学者张凤在“《中央日报》”发表文章将其释为“司母戊”,自此就拉开了关于该鼎称名中“后”“司”之辩的序幕。一些著名的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如夏鼐、董作宾、郭宝钧、容庚、曾昭燏、翦伯赞、陈梦家、胡厚宣等,都赞成“司”。他们认为,“后”这个字用于帝王配偶是在春秋才出现,《白虎通》中记载“商以前皆曰妃,周始立后”。殷墟卜辞当中并没有此用法,而是以“毓”字来描述王后。有学者经考证后认为“司”字应当“祭祀”之意使用。周礼的四时祭祀分别名叫礿、祠、尝、烝,“祠”字金文省作“司”是合理的。因此这件青铜大鼎,自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并展出至21世纪初,“司母戊”之名沿用了约60余年,具有了相当的社会认知度。不过,另有一些专家和学者,根据新的学术研究与成果,主张应称作“后母戊”。不管怎样,这种探讨无疑会加深人们对这件青铜大鼎的了解、认识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