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 三叉形器
年代:良渚文化,距今5300—4500年
尺寸:高4.8厘米,宽8.5厘米
材质:玉
出土地:1987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瑶山7号墓出土
收藏地:中国国家博物馆
【引言】良渚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中治玉水平最高的文明,无出其右者。不仅仅是制作工艺先进,其雕刻技术也是十分发达,在一毫米见方,能雕刻出四到五根线条。玉器的种类异常丰富,有琮、钺、冠状饰、璧、锥形器等。在这些器物中,最为特别的是三叉形器,目前仅发现于良渚文化当中。
神王之国——良渚
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确认的文化之一。自1936年西湖博物馆的施昕更先生发现以来,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
良渚文化的核心分布区——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位于北纬30°—32°、东经119°10″—121°55″之间,与世界古代著名的文明发源地所处的纬度大致相当。环太湖流域,西依茅山和天目山山地,北、南分别以长江和钱塘江为界,东濒东海,总面积约3.65万平方千米,这里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非常适宜人类的生存繁衍。
良渚古城遗址是整个良渚文化的核心,是良渚文明的都城,它与良渚玉器等一同构成良渚文明最具代表性的物质遗存。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处于一处面积达1000平方千米的“C”形盆地北部。古城南北分别峙立着大遮山和大雄山两座天目山余脉,西部散布着一系列低矮山丘,这三处山体均距古城约2千米,向东则是敞开的平原,总体有一种以山为郭之感。发源于天目山脉的东苕溪,自西南向东北蜿蜒流过,最终向北注入太湖。可见,古城所在的区域有着广阔的腹地、优越的自然环境,由此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自2007年良渚古城发现和确认之后,经过七八年不间断地考古发掘、调查和勘探,良渚古城的结构布局和格局演变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良渚古城的核心区可分三重,最中心为面积约30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宫殿区,其外分别为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城墙和面积约800万平方米的外郭,堆筑高度也由内而外逐次降低,显示出明显的等级差异。同时古城北部和西北部还分布着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和与天文观象测年有关的瑶山、汇观山祭坛,在古城外围也存在着广阔的郊区。良渚古城核心区、水利系统、外围郊区总占地面积达到100平方千米,规模极为宏大。整个城市系统的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显示了良渚先民在规划古城之时视野之广阔。
玉三叉形器的发现
在良渚文化发现50周年之际,浙江省的考古工作者在反山遗址发现了良渚文化贵族墓地,这是良渚文化发现以来最具影响的考古成果之一,在这些贵族大墓中发现了很多精美的玉器,引起了研究者们研究史前玉器的高潮,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良渚玉器的研究一直是良渚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这些精美的玉器当中,就要造型特殊的三叉形器,或称为“山形器”,人们对这种形制特殊的玉器一无所知。在红山文化发掘中,共发现5件三叉形器,分别出自南列的M12、M14、M16、M17和北列的M20,一般与玉钺同出,放置在墓主头部。在瑶山贵族墓地发现7件三叉形器,分别是M3、M10、M9、M7、M12、M2、M8。出土的位置也大致在墓主头部。在浙江桐乡普安桥遗址M11中发现一件三叉形器。
从出土的地点来看,这些三叉形器主要在良渚遗址群内,这一带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区域。另外,在嘉兴地区也发现一件。其他良渚文化的分布区域至今未见到此类玉器出土。目前发现三叉形器的反山、瑶山、汇观山,这几处遗址都是良渚遗址群内埋葬贵族的高等级墓地,而且不是每一座墓都用三叉形器随葬。由此说明,这种玉器是在贵族内部有更高身份地位的人才能随葬的。所以,三叉形器是良渚社会特殊权贵阶层所能使用的有阶层指示特征的玉器。
玉三叉形器的文化内涵
从发现的这些三叉形器在墓中的出土位置来看,一般均位于死者头部,每墓只出一件。这种玉器一般与玉梳背、锥形器和玉钺共出。三叉形器和玉钺是略高于半数高层贵族的配置,这两种器物有必然的对应关系,即有钺就有三叉器,反之亦然。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如在瑶山墓地,根据出土器物并结合其他方面,南排墓地都有玉钺随葬,所以我们认为是男性贵族墓。这些三叉形器均在南排墓内,这就导致了这两类器物的对应关系。一般与三叉形器共出的还有较长的玉管,我们可以看到三叉形器的中间叉有竖向贯孔,两侧叉上有竖孔或横穿,中叉上方与玉长管相接,可以判断三叉和玉长管是组成一种套装器来使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三叉形器一般是男性贵族所使用的一种配饰。
我们可以看到三叉形器的一般形制是下端呈圆弧状,上端为对称的方柱,中间的方柱与两边的平齐或是低于两端,这或许是时代早晚造成的形制差异。已发现的三叉形器多数没有纹饰,少数正面刻划有纹饰,仅有一件双面都有刻划。说明这种器物主要注重的是单面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考虑双面的视觉观察。在其正面刻划的纹饰有兽面纹和鸟纹等。如反山M14:135为一件三叉形器。在其正面的中部刻划有神人兽面纹,神人以宝盖头结构刻划代替,兽面纹包括眼部、眼梁、鼻梁、鼻部、嘴部、下肢以及鸟形爪。眼部为重圈,重圈内有三组弧状线分割,椭圆形眼睑,眼睑内填刻划纹饰,纹饰中所填均为椭圆形螺旋线。在左右两叉上刻有两个鸟纹,鸟首内填划圆形螺旋线以及小尖喙,鸟首下有垂囊,内填椭圆形螺旋线,鸟身的纹饰与兽面的重圈眼部特征一致,刻划有羽状鸟尾。这件三叉形器在背面也有纹饰,其可分为两个主题:左右各为一半的重圈眼部以及鼻梁和眼梁,中间的凸块之上部似乎仅为装饰,内填圆形或椭圆形螺旋线和小尖喙组合。下部为鼻部,也可以视为左右双眼和鼻部,其中双眼内为圆形螺旋线刻纹,椭圆形眼睑,之间以绞索状弦纹相连,鼻梁上刻划圆拱纹样,鼻部内填圆螺旋形鼻翼图案。这种复杂的图案刻划技术,并非一般人所能掌握,在那个时代可算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
三叉形器纹饰细节
那么良渚人为何要制作这种形制奇特的器物用于装饰?这些器物让研究者们摸不着头脑。它的原形是什么呢?对此,刘斌先生认为,三叉形器可能是象征神鸟的独立性法器,并提到了三叉形器和鸟的关系,颇有新意。王书敏先生顺此思路,进一步认为鸟在良渚社会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属性,是良渚先民崇拜的神灵,三叉形器是由鸟逐渐演变而来。他从外在形态、文化内涵和当地的文化传统三个方面论证三叉形器和鸟的关系,最后指出,良渚的三叉形玉器起源于良渚的图腾崇拜神——鸟。它是鸟的化身、鸟的升华,同时也是鸟神性的转移——将鸟的神性转移到三叉形器上。三叉形器借鉴了鸟的形态,也借鉴了鸟的神性。只有良渚社会的权贵阶层才能使用这种带有神性的物品——三叉形器不仅仅是其身份的象征,更是其神性的象征。
独树一帜的良渚玉文化
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基因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充分利用了一种珍贵的材料——玉。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是中国玉文化的重要代表。其中良渚文化的玉器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在中国史前玉器中独树一帜,是史前玉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体现良渚文明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良渚玉器的发现和研究可知,良渚人创造出一套以琮、璧、钺、冠状饰、三叉形器、玉璜、锥形器为代表的玉礼器系统,其中不仅许多玉器上雕刻有神徽图案,而且玉琮、冠状饰、玉钺柄端饰等许多玉礼器的构形都与表现这一神徽有着直接的关系。玉礼器系统及神徽在整个环太湖流域的良渚玉器上表现得极为统一,是维系良渚社会政权组织的主要手段和纽带,显示出良渚文化有着极强的社会凝聚力,且存在统一的神灵信仰。良渚文化的玉器与崧泽文化相比,无论在数量上、体量上、种类上以及雕琢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似乎有些一夜而就的感觉。这种跳跃式的发展也正是伴随着王权兴起而产生的一种现象。良渚国王和权贵通过一整套标示身份的玉礼器及其背后的礼仪系统,达到对神权的控制,从而完成对王权、军权和财权的垄断。以大量玉礼器随葬的良渚文化的大墓,集中体现了王者的高贵以及男女贵族的分工。良渚文化所创造的玉礼器系统以及君权神授的统治理念,也被后世的中华文明吸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