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达Ⅱ:张辉诚的创新教学心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1 起点从传统讲述迈向“学思达”课堂

传统单向式讲述上课方式,依赖老师在课堂上口头单向式提供知识。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经常存在着资料的不对等关系,例如老师讲课前会事先准备好的备课资料,往往是抄录自教师手册、备课用书、大学专业书籍、网络资料等,因此老师的资料永远比学生的课本资料多,老师得以在课堂上讲解和补充。然而,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这样的模式越来越遭受到严峻的挑战。

当代学生随手用手机、电脑上网,就能查到比老师备课用书多更多的资料,甚至网络上的教学影片都教得比老师好、有趣、活泼、专业且吸引人,而越来越成熟的线上评估系统,也比学校的考试拥有更高效率,可以更快知道学习成效。影响所及,从小学到大学,教学影片、线上评估系统铺天盖地,知识无所不在。

当学习行为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老师垄断知识的优势正在快速消失,甚至连学校的功能也开始遭受挑战与解构,例如全世界第一所没有任何实体校园的“密涅瓦大学”(Minerva school)的出现就是一个重要趋势。这些现象都指向同一个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校教育、教师教学的当务之急。

只是很不幸的是,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却经常背道而驰。

传统单向式教学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损害

我一直认为亚洲教育走向“填鸭式”当道(老师从头到尾单向式讲述的教学方式),是由三个环环相扣的支柱组成的,分别是单向讲述、密集考试,再加上教科书的误用。

老师一旦选择单向式讲述,密集的小考便随之而来,这两者是孪生结构,因为老师在单向式讲述后无法得知学生学习成效,只好不断地利用各种考试来确认。在长期重复讲述与考试之下,会让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造成老师常常感叹“不给学生考试,学生就不读书”的窘境。当学生习惯没考试就不读书,一旦离开学校往往就会是其学习的终点,于是学校和老师反而成为摧毁学生持续学习的最大元凶。

当填鸭式的单向讲述加上密集考试,教科书也就跟着一起无辜受害。三者结合起来就会严重危害学生的学习方式、阅读能力与学习兴趣。为什么说“教科书会无辜受害”呢?试分析如下。

1.缺乏自学能力的养成

教科书上资料严重不足,导致学生无法自学(还因此造福了参考书业者),老师上课时只好耗费绝大多数时间,用在补充课本上不足的资料,好让学生能够看懂、听懂。因此,“学思达”训练学生自学的首要关键,就是老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自己看得懂教科书。

2.缺乏大量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养成

一本教科书通常需要一学期(五个月上下)才能读完,几乎每堂课约莫只能读一到十页不等。这个现象意味着:学生在学校失去了长期、频繁、快速阅读完一本书的训练与能力养成,同时也就失去了在学校训练大量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机会。

教科书当然不是整个世界,是老师把整个世界浓缩在教科书当中,把学生“关押”拘束在教科书的“井底”之下,使其看不到真正的大千世界。大量阅读,才是比较健康的阅读与学习模式,更是学生离开学校之后,进入社会的真实学习状态,老师要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前训练出学生有大量阅读、主动搜寻及判读资料、深入思考理解的习惯和能力,而不是使这样的能力在学校反被破坏殆尽。“学思达”迷人之处就在于:学生自学能力一旦养成,就能加速学习,实际学习的知识量往往会超越教科书的内容好几倍。

3.偏重低阶记忆,缺乏高阶认知能力的养成

因为考试不能看书,所以教科书的内容几乎都要背起来。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并非在阅读,而是背书。从布洛姆(Bloom)认知目标的角度来看,这种方式训练的只是“记忆”,也就是最低层次的认知能力。更不幸的是,假使我们的学生花了十二年不断训练记忆、理解等低层次认知能力,而且用最高效的方式,能一字不漏地把每个知识点都背下来,但将来照样会被机器人所取代和淘汰。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阿尔法狗)”打败世界围棋冠军,意味着人类在分析和评鉴方面的能力也开始逊色了;而人类在未来能够长久保有优势的,只有应用和创造。所以在教学现场应该以记忆、理解、分析、评鉴为基础,不断训练学生各种应用与创造能力,这个大方向的主轴可能才是教学转变的当务之急——“学思达”正可以挣脱记忆的枷锁,不断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各种中、高层次认知能力。

4.缺乏批判思考与判断力的养成

传统以讲述、记忆为主的教学,背后的预设是“教科书上的知识全都是对的”。这意味着学生失去了和多元观点的接触,同时也失去了分析和评鉴的能力训练——“学思达”老师经常有意识地通过“学思达”讲义来补充各种多元观点,甚至引用错误的资讯,让学生在课堂上判读、讨论、表达,借以训练学生的批判思考与判断力。

5.缺乏社会兴趣与开创能力的养成

教科书通常是去年或前年,甚至是更久之前编写完成的。这意味着最新的知识、学生当下时空的事件和内容,并不会出现在教科书当中,学生也就一直背对着时代发展、望向过去,课堂教学难以真正立足于当下,更不用说要转过身来去面向未来了。因此,“学思达”老师经常在“学思达”讲义当中,补充最新的、当下的事件和知识,让学生学习过去的既有知识的同时,还能一直关注于当下与未来。“学思达”老师就是要担任这个重要角色,连接教科书与当代的时间落差,训练学生从低层次能力转向高层次能力,引领学生学习过往、立足当下、勇敢面向未来。

传统单向讲述教学方式,再加上教科书的学习与阅读方式,每天都在学校内进行着,学生的阅读能力、习惯与兴趣,以及理解、分析、评鉴、应用、创造等能力,便难以在学校被训练出来。结果还可能更惨,最后训练出来的学生很可能变得厌恶阅读、厌恶学习!

“学思达”就是想要改变,甚至扭转单向讲述、密集考试和教科书误这三者结合起来的看似合理又稳定的恶性结构。“学思达”可以做到不“填鸭”、完全没有坊间小考测验卷、以教科书为基础大幅超越数倍教科书的内容和知识,还能满足学生和家长对分数的期待(甚至超越明星老师“填鸭”出来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能通过长期、频繁、大量而专注的阅读来培养出学生自学的能力。

※ 张辉诚的教育思索

虽说台湾地区有许多老师倾全力投入在推广“阅读”方面,但是我必须很直接地指出来,比起“学思达”真正每天在课堂上各学科之严肃、专业、深入的阅读,这些推广式的阅读绝大多数很可能只能算是“点缀”。

真正要能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依赖每天在学校的每一节课,长期、频繁而且大量地阅读、思考、讨论和表达,唯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才有可能被大规模地提升和培养出来。

“学思达”老师如何帮助学生展开自学

针对“单向式讲述”所导致的弊端,“学思达”老师的因应之道如下。

首先,只要老师选择采用整堂课全部单向讲述的上课方式,学生马上失去了自学的机会(除非学生上课时不听老师讲课)。因此老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与否,正是学生能否开始自学的关键。老师愿意将全部单向讲述的教学方式,慢慢逐渐减少时间,最终转向全自学的“学思达”模式,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和机会展开自学。“学思达”的上课模式,一开始都是自学,主轴也是自学,所有上课流程——自学之后的问题思考,学生之间的讨论、发表、教师统整,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强化和深化自学,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又不断提升自学效率,顺便培养出各种多元能力。

其次,教科书的资料严重不足,也会成为学生自学的初始障碍。因此,老师如何运用各种资源和工具,帮助学生顺利自学,也成为老师在备课时的核心考量。教科书资料严重不足,老师便要用自己的专业与能力,判断需不需要帮助学生顺利自学。如果需要,老师需要结合哪些资源和工具,快速且高效地帮助学生自学。如果不需要,老师又必须判断这样的自学障碍,需要花费学生多少时间去克服(学生有时间吗),克服的过程,可以训练出学生何种能力。再者,同样的训练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吗?这些都是“学思达”老师在帮助学生展开自学时必须全面考虑的。

第三,大多学生缺少自学的能力、自学的习惯和自学的效益。因此老师必须意识到帮助学生训练其自学能力、习惯,并同时提升其自学效益。“学思达”老师专注于“大多学生缺少自学的能力、自学的习惯和自学的效益”的现实,并且知道这是学生面向未来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因此“学思达”老师必须殚精竭虑、结合专业、长期稳定而频繁地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积累出坚实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们把“自学能力的养成”当作教学主要目标与核心,教学自然而然就会转向“以学生学习者为中心”。当把教学的主体从老师身上转向学生,不仅带动着老师的教学方式改变,另一个关键的改变在我看来,就是“教师专业的改变”。

对“学思达”而言,所谓“以学生学习者为中心”的概念之所以能够成立,其基础是完全来自“教师专业的展现、支持与引导”,两者缺一不可。而这样的结合,又完全指向通过老师的专业不断培养、累积、强化、增强学生的自学习惯与效能。

“学思达”教师如何激发学生自学动力

长期处于填鸭式教育状况下的学生,永远只能被迫地听老师讲述,课前课后皆无须自学,很快就失去了自学的习惯培养和能力养成;即使有放学之后的自学,大多只是为了应付第二天的考试而被迫自学,重点又多只放在记忆和理解方面。

对于这样的现象,多数老师不在乎,甚至连学生也不在乎。这也是“学思达”老师要开始训练学生自学能力时,一开始最常见的困难点:学生不想,或不会,或不习惯,甚至反感自学,而且学生在学校被“填鸭”时间越久,越不习惯自学。至于成绩好的学生,也常对自学出现不适应感觉,原因是他们大多是式填鸭教育的得益者,习惯被“填鸭”甚至乐于被“填鸭”。

然而,真正能让学生持续学习、终生学习的关键在于:老师能否通过课堂重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自主学习的习惯、探索答案的驱动力、结合及运用各种学习资源的能力,以及发挥出应用知识及创造的能力。因此“学思达”的起始,就是通过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探索,然后再结合小组间的讨论与资源共享,最后再进行上台的同学、老师与全班同学之间的共同讨论,周而复始地反馈、刺激、重复、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1.通过提问引起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类共有的天性,也是最容易驱动学生自学的关键。而学生的好奇心最简单、快速被诱发起来的方法,就是老师在课堂上直接反问学生问题。学生一旦接收到了问题,好奇心很容易就被诱发起来。

2.阅读教科书或资料

学生的好奇心一旦因老师的提问而被诱发起来,学生便很想要知道问题的解答,老师便可以运用这个“求解”(渴望解答)的动力,引导学生开始阅读教科书或资料,让学生到资料中自行探寻答案。

学生直接阅读教科书或资料,不一定能看得懂,所以老师就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重新审视教科书内容,有哪些地方是学生看不懂的,老师必须判断:需不需要帮助学生看懂、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看懂(如补充注解、影片或亲口说明)或者需要提供给学生其他补助工具(更多书籍、平板、网络、教学影片)。然后又要帮学生想:学生有这些工具吗?若有,应该如何善用?若无,应该如何帮助学生补足工具?或者,如何用其他方式替代?这些都是老师必须帮助学生先预先设想好的。

3.分组和正向竞争机制

当然,光靠设计问题和补充足够而完整的自学资料、影片或工具,可能还不足以形成长期而稳定的自学动力,因此“学思达”又加入“分组”和“正向竞争”机制。

“分组”可以让学生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可以相互帮助、相互教导、相互讨论,如程度好的学生教导程度弱的学生。当然,这是理想状况,也是“学思达”成熟之后的真实景况。但迈向成熟之前,可能就会先遭遇许多真实的困难点:学生不想自学,也不想讨论、不想合作,甚至不愿意教别人,或是教别人却教不来、别人学不会,由此而逐渐产生的反弹,甚至会联动起更多学生、老师和家长一起反弹。于是老师的事先说明、事间的应对姿态(萨提亚的重要性马上就出现了)、事后的机制调整,就显得非常重要。

“竞争”,又可以让学生产生另一股动力,特别之处在于“学思达”老师刻意将“竞争”与“分组”及“正向”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入团队合作,同时也进入团队竞争,不再只是单打独斗式的个人成绩恶性竞争。“学思达”希望通过分组之后的“组内合作”(全组分数绑在一起,个人回答都代表全组分数)与“组间竞争”(组与组之间为竞争关系)刺激学习,全都是以“加分”为主的正向激励。所有竞争最后都通通有奖,口头上的鼓励、实质奖品,都是可以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从中得到成就感,无论是团队第一名或最后一名,都得到学习的乐趣。当然,老师也可以根据对学生的判断以及自己的能力衡量,未必一定要加入竞争的机制;但如果课堂上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竞争的机制其实简单有效,不妨一试。

“学思达”的竞争机制,随着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习惯逐渐成熟,就变成可有可无的了,老师甚至可以取消竞争机制——不只是竞争机制,就连分组、讨论、上台、设计问答题,也都可以逐渐撤除,最后只剩单纯的自学状态。唯有如此,学生离开学校之后,才会真正进入终生的自主学习中。

4.随机抽签上台发表

最后一个强化学生自学的动力,就是“随意抽签让学生上台发言”的机制设计。由老师针对问题的难易和种类来决定要抽几个人上台发言,可以一个人、两个人,也可以一组,甚至两组、三组。对学生而言,“随意抽签”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准备好,每个人也都会有较高的准备意愿。这是因为个人的自学,经由全组讨论之后,个人就代表全组,同时个人意见有了全组的资源,个人就不再显得孤单无助。

对“学思达”老师而言,正是通过环环相扣的机制来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好奇心→设计问题(设计问答题)→补强学生不懂之处(讲义或影片)→分组及正向竞争(分组活动、竞争机制的建立)→抽签让学生上台发言(老师的主持、追问、应对能力的强化)。

同时又考虑到学生的专注时间有限,于是通过“学思达”的五个流程(自学→思考→讨论→发表→统整),不断切换学生学习的样貌,让学生的学习样貌多元,可以自主地动眼睛、动手脚、动身体、动嘴巴、动脑,不会流于单一呆板。

考虑学生自学能力薄弱,于是就开始切分知识点,一开始让学生自学的范围缩小、设计问题较简单、题数较少,逐渐让学生习惯自学之后,就可以加长自学范围、增加问题难度、增加问题数量(甚至一个问题当中包含好几个子题)。

也就是说,“学思达”老师的所有课程设计都是建立在先认识清楚学生的现况、能力及特质基础上来进行的,所有机制都可以灵活调整和变化。这些过程都是有机的,不断变化、不断调整,也不断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