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战胜畏惧,成功就在勇气后
很多问题是你自己造成的
人的人性中有很多无法回避的弱点,比如自私、狭隘……更为明显的是,几乎每个人在遇到问题或者在与人交往中出现问题时,总爱强调问题出在别人身上,很少有人首先想到出现问题的责任在于自己。
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搏击高手参加比赛,自负地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夺冠。当打到中途时,搏击高手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始终找不到对手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让自己越来越招架不住。比赛结果可想而知,搏击高手失去了冠军奖杯。
后来,他愤愤不平地回去找师傅,央求师傅帮他找出对手的破绽,好让他能在下次比赛时打倒对手。师傅却笑而不语,只是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要他在不擦掉这条线的情况下,设法让线变短。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请教了师傅。师傅笑着在原先那条线的旁边,又画了一条更长的线。两者相比之下,原来那条线,看起来立刻短了很多。
师傅说:“夺取冠军的关键,不在于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不能擦短地上的线一样。只要你自己变得更强,对方也就在无形中变弱了。而如何使自己变强,才是你需要苦练的。”
可见胜败的真谛,不在于如何攻击对方,而在于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强。生活中,困扰人们的难题大多是由人们自己造成的,因而敢不敢抛开恐惧的心理向着前方行走,成为胜负成败的决定因素,而决定这种选择的也往往在于自己,人只有不断追求成长,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梦想中的成功。
人与人交往,难免会出现隔阂与矛盾,当我们与对方发生争执或者矛盾时,其实应该好好想想—人际关系中很多问题不是别人造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自己。我们很难改变别人,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别人;我们不能抱怨别人,只有通过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才能使自己得到进步。这是一种明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会在人生的旅途中栽跟头。
心瑜刚到一家网路公司当企划的时候,老板很欣赏她的资历,一开始就要她当个网站的小主管。她自知自己专业不够,工作经验也不够,所以心瑜婉拒了老板的好意,愿意从企划作起。
明莉是公司的元老,能力不太够,工作态度也不太端正,因而她始终升不上去。心瑜一进公司的工作表现大大超过了明莉,让本来该成为心瑜部属的明莉,暗地排挤她,老板私下找心瑜,要她多多包涵明莉。心瑜吃了很多暗亏,但因为老板的交代,一直隐忍不发,其实,老板知道心瑜的加入,会引发明莉的反感,但念在明莉是公司的第一批员工,不想“处理”她!而心瑜的“不吭声”却让明莉“食髓知味”,认为心瑜是个好欺负的人,于是更加肆无忌惮。
某日当设计部经理质疑明莉的企划出了大问题时,明莉竟然撒了个大谎,说:“这是心瑜的主意,我只是照她的意思做罢了。”心瑜听到再也忍不住了,当明莉回到座位后,心瑜当着同事的面,将档案夹往明莉桌上摔去,并且很大声地说:“你说谎!什么是我的主意!你敢再说一次试试看!”明莉没想到心瑜发了这样大的脾气!两人争吵起来,而心瑜更加气愤,把老板要她宽容的话也说了出来。同事一看苗头不对,赶紧报告老板。老板虽然欣赏心瑜的工作能力,但却觉得她幼稚、脾气差,慢慢不再重用她。
看看这个案例,其实心瑜本来没什么错,有问题的人也不是她,但是她就是因为自己的情绪失控的问题最后让老板反感她,甚至连不明就里的同事也开始排斥她,以为她爱吵架,究其原因,责任还是在于自己。
所以说,出现问题大多是自己造成的,倘若心瑜多一点智慧化解冲突,她就可以“保住”老板的欣赏,并换来同事的肯定。
古人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最应该反省的是自己,只有严格地要求自己,不断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更杰出,世界也才有可能因此而变得更美好。
活着的鱼,都会逆流而上
选择更好的生存方式是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本能,连埋在地里的种子也有积极向上生发、寻找光明的正能量。正是这种能量激发它破土而出,推动它向上生长,并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发芽、长大、开花,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美丽与芬芳。这种生命的正能量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如西方有句谚语所说:“活着的鱼,总是会逆流而上的。”
生活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港湾,它的哲理处处在告诉我们,生命的价值在于自强不息,生活的意义在于敢与激流险滩抗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总奢望待在风平浪静的避风港中,就不会逆流而上,完善自我,追求完美的人生。
世界上“险滩激流”很多,它们是考验我们是否有“逆流而上”的决心的试金石—我们要相信自己,要敢于“逆流而上”。
小李是一个很有工作能力的人,凭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去一些著名的大公司工作。不过,他现在却依然在一家小公司里任职。其实,四年前,小李在这个公司就已经学不到任何新东西了,也没有升职的机会。小李也想过跳槽,只是每当他表露这个意思的时候,上司总会很体贴地允诺加薪什么的,小李心一软就打消了念头。同时,他也认为,跳槽有风险,现在这家公司还是蛮稳定的。小李接连错过了许多跳槽的机会。直到32岁生日后,小李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原地踏步了很久,跟周围同龄的人已经差了好大一截。
小李的例子给了我们很多启示:面对是否应该“逆流而上”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抉择。就好像龟兔赛跑,兔子跑到一半看到了胡萝卜,很难控制自己不去大吃一顿,而且不舍离去。它因为依恋了眼前的美餐,失去了夺冠的机会。人在职场中发展,千万不能像兔子那样只顾眼前,而没有远见。像小李这样,原公司已不能为他提供发展的空间,只要他不惧怕风险,有不安于现状的心,就不会优柔寡断地难以取舍,最终错过了职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小李的选择是不明智的选择。
人要在惊涛骇浪中逆流而上的,而不能在原地踏步,否则就会永远一事无成。大海中的鱼,只要它们活着就都会逆流而上去追求更广阔的天地。所以,如果一个人没有逆流而上的勇气,死守一方,就会限制自己的发展,如同井底之蛙,只看到头顶上的一片天!我们真的要向那些快乐的鱼儿们学习。
在美国,有一个聪明的黑人孩子,他就是我们生活中“逆流而上”的最好榜样,也因此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成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这个黑人小孩名叫约翰·富勒,有一天他问妈妈:“为什么那些白人可以住那么大的房子,而我们只能住在这么破旧的木造公寓里?为什么那些白人可以吃最好的牛排、火鸡,而我们家只能吃着最起码的食物?妈妈,是不是因为他们的肤色是白色的,而我们是黑人,所以上帝才会给我们这种不公平的待遇?”
约翰·富勒的母亲是一位深具智慧的黑人女性,她望着眼光中充满疑惑的孩子,温柔地回答道:“不,亲爱的孩子,上帝是公平的,她不会因为肤色而来歧视黑人们。咱们家之所以会这么穷,最主要因为:你有一个从来没想过要让自己有钱的爸爸。”
母亲的这一番话,犹如当头棒喝,一下子就让约翰·富勒幼小的心灵开了窍。他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贫穷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想从贫穷的牢笼中冲出去,而只是等着在命运的浅滩中被搁浅、困死。
从那一天开始,小约翰·富勒就立志要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改变命运和家里的现状,他知道这虽然很不容易,甚至希望渺茫,但他觉得哪怕自己拼尽全力,比别人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汗水,也要努力与这种贫困的命运抗争。因为他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从此,他比六个兄弟姊妹加倍地努力学习,还经常打零工补贴家用。他从五岁起便开始做一些可以赚钱的工作,九岁就去帮人家去赶骡子赚钱。在约翰·富勒的心中,出人头地成为他的信念,成为努力致富做有钱人的基础。
约翰·富勒用心地做每件事,长大成人之后,他拥有比一般人多过不知多少倍的工作经验,凭借着他累积的这些丰富学识、经验及阅历,约翰·富勒在极短的时间内,收购了七家公司,其中包括四家化妆品公司、一家制糖厂、一家标签公司,还有一家报社,最终奠定了他事业成功的稳定基础。
约翰·富勒的成功,来自于母亲从小教给他自强不息和奋斗理念,他就是凭着这种逆流而上的勇气,持之以恒地向着明确的目标付出了不断的努力,终于,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每个人的一生中充满着变数,可以选择安逸地在生活的小圈子中徘徊,也可以选择“逆来顺受”,以昂扬的斗志逆流而上地生活。
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其实就是在逆境中拼搏向上才更显得意气风发的,人只要正视逆境,只要有“逆流而上”、“逆风昂扬”的精神在心中,就一定能支撑着走过困苦,达到理想的彼岸。
别退缩,你有自我提升的责任
不管是在生活中的舞台上还是在职场的竞技场中,都需要拥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不管你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不能让自己退缩—你有自我提升的责任。不放弃,不退缩,你就将成为生活的强者。
1942年3月,在百老汇的社会图书馆里,著名作家爱默生的演讲激动了年轻的惠特曼:“谁说我们美国没有自己伟大的诗篇呢?我们的诗人文豪就在这儿呢!……”
这位身材高大的当代大文豪的一席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讲话使台下的惠特曼激动不已,热血在心中沸腾,他浑身升腾起一股力量和无比坚定的信念,他要渗入到各个领域、各个阶层,过各种生活方式;他要倾听大地的、人民的、民族的心声,去创作新的不同凡响的诗篇。
1854年,惠特曼的《草叶集》问世了。这本诗集热情奔放,冲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了民主思想和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的强烈抗议。它对美国和欧洲的诗歌发展起了巨大的影响。
《草叶集》的出版使远在康科德的爱默生激动不已。诞生了!国人期待已久的美国诗人在眼前诞生了。他给予这些诗以极高的评价,称这些诗是“属于美国的诗”,“是奇妙的”,“有着无法形容的魔力”,“有可怕的眼睛和水牛的精神”。
但是惠特曼那创新的写法,不押韵的格式,新颖的思想内容,并未被大众所接受,他的《草叶集》并未因爱默生的赞扬而畅销。但是,惠特曼不气馁,增加了无穷的信心和勇气,1855年底,他印起了第二版,在这版中他又加进了20首新诗。
1860年,当惠特曼决定印第三版《草叶集》,并将补进一些新作品时,爱默生竭力劝说惠特曼取消其中几首诗,认为不去掉,第三版将不会畅销。但惠特曼却对爱默生表示:“在我灵魂深处,我的意念是不服从任何的束缚,而是走自己的路。《草叶集》是不会被删改的,任由它自己繁荣和枯萎吧!”他又说:“世上最脏的书就是被删灭过的书,删减意味着道歉、投降……”第三版《草叶集》出版了,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久,它便跨越了国界,传到英格兰,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这就是世界上所谓的“伟大的诗篇”。惠特曼之所以成为一代文豪,就是不断通过自我提升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惠特曼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充满信心地前行,他不断克服一切障碍,最终,拥有了一片更加光明的人生前景和发展天地。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上帝宣旨说,如果哪个泥人能够走过他指定的河流,他就会赐给这个泥人一颗永不消逝的金子般的心。这道旨意下达之后,泥人们久久都没有回应。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有一个小泥人站了出来,说他想过河。
“泥人怎么可能过河呢?你不要做梦了。”
“你知道肉体一点儿一点儿失去时的感觉吗?”
“你将会成为鱼虾的美味,连一根头发都不会留下……”
然而,这个小泥人决意要过河。它不想一辈子只做个小泥人,它想拥有自己的天堂,但是它也知道,要到天堂,得先过地狱。
而它的地狱,就是它将要经历的河流。
小泥人来到了河边。犹豫了片刻,它的双脚踏进了水中。一股撕心裂肺的痛楚顿时覆盖了它。它感到自己的脚在飞快地溶化着,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远离自己的身体。
“快回去吧,不然你会毁灭的!”河水咆哮着说。
小泥人没有回答,只是沉默着往前挪动,一步,一步。这一刻,它忽然明白,它的选择使它连后悔的资格都不具备了。如果倒退上岸,它就是一个残缺的泥人;而在水中迟疑,只能加快自己的毁灭。当然,上帝给它的承诺,却在遥远的地方。
小泥人孤独而倔强地走着。这条河真宽啊,仿佛耗尽一生也走不到尽头,小泥人向对岸望去,看见了美丽的鲜花、碧绿的草地和快乐飞翔着的小鸟。也许那就是天堂的生活。可是它付出一切万一不能抵达呢。上帝没有赐给它出生在天堂当花草的机会,也没有赐给它一双当小鸟的翅膀。但是,这能够埋怨上帝吗?上帝是允许它去做泥人的,是它自己放弃了安稳的生活。
小泥人带着撕裂肺腑的痛挪动着,一厘米,一厘米,又一厘米……不知道过了多久—小泥人快要绝望的时候,它突然发现,自己居然上岸了。它如释重负,欣喜若狂,正想往草坪上走,又怕自己身上的泥土玷污了天堂的洁净,它低下头,开始打量自己,却惊奇地发现,它已经什么都没有了—除了一颗金灿灿的心,而它的眼睛正长在它心上。
其实,每一个人通过努力,都会拥有美好的未来,只要有毅力、不退缩,不断提升自我的价值,那么你就可以做到。让我们一起来加油吧。
努力想办法,才可能有办法
很多人爱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抱怨自己出身不好,抱怨没有机遇,抱怨无法改变不如意的现状和困境。对此,卡耐基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不要以为机会是一个到家来的客人,它在你门前敲着门,等待你开门把它迎接进来;恰恰相反,机会是不可捉摸的,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它有时潜伏在你的工作中,有时徘徊在无人的角落里,你如果不用苦干的精神努力去寻求、创造,也许永远都得不到她。”
是的,其实任何人自出生起,遇到的问题和机遇都是同等的。机遇不是空想来的,办法也不是天生就有的,只有靠我们自己才能创造机遇,想出面对问题的办法。人只有努力地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创造机遇,才可能有更好的人生。就如只要点亮自己的心灯,不管外面是不是有可以借助的灯光,我们都可以把自己照亮。
一个成功的百万富翁说:“一个问题究竟是困难还是机遇,完全靠我们自己怎么看。有些人看到机会,也不会把机会自动地转化为钞票,所以,机会变钞票必须有其他因素。简单地说,你必须能够看到机会,抓住机会,然后,你必须相信你能利用它。”
所以,不管你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哪怕是身处逆境的时候,也要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努力地想办法。只有这样,你才可能有办法去解决你面临的难题,转困境为顺境。
田忌赛马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这个故事还有一个续集,想必很多人还不知道。说的是齐威王了解了田忌的“必胜局”之后,就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再次约田忌来赛马。
这次齐威王先放出了自己的下等马来对付田忌的上等马,自然是输了,不过与上次不同的是,这局是齐威王故意输的,因为他认定在后面两局的比赛中,自己是赢定了的。第二局,齐威王用自己的上等马来对付田忌的中等马,出人意料的是,田忌的中等马竟然比齐威王的上等马跑得还快,结果第二局又输了。
田忌三局两胜,已经赢定了。齐威王气得从座位上跳起来,他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再次向田忌折腰讨教秘方。田忌笑言道:“大王请息怒,我早知道您会用我的方法来对付我,所以我也就将计就计,来个势能转换,另设了一个必胜局。其实,我的下等马比您的上等马跑得还要快,因为,我的三匹马的等级,比您的三匹马都要高一个层级。”
齐威王听完后,龙颜大悦,感叹道:“真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啊,做事确实不如‘做势’,谋略确实不如‘谋局’啊!”
有谋略的人,不管别人设多少个局想让你败于他的脚下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你肯努力地去想办法,所以你永远都不会是失败的一方;反而是那些不懂得去为自己想办法的人,就会是一个失败者。
想法对人非常重要,它可以让你在逆境中获得转机,让你在竞争强大的企业中生存下来,也可以让你在社会中具有优势。成大事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会努力地去想出各式各样的办法。而想不出办法或认为没办法的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不会生存得更好。
著名的国际巨星席维斯·史泰龙,在尚未成名前是一个贫困潦倒的穷小子,当时他身上只有100美元,唯一的财产是一部老旧的金龟车,那是他睡觉的地方。
史泰龙心目中有个梦想—想要成为电影明星。好莱坞总共有500多家电影公司,史泰龙逐一拜访,却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录用他。面对500多次冷酷的拒绝,他毫不灰心,回过头来又从第一家开始,挨家挨户自我推荐。第二次拜访,500多家电影公司当中,总共有多少家拒绝了他呢?答案仍是“全部”,依然没有公司肯录用他。
史泰龙坚持自己的信念,将1000次以上的拒绝当作是绝佳的经验,鼓舞自己又从第一家电影公司开始。这次,他不仅要争取自己的演出机会,同时还带了自己苦心撰写的剧本。可是第三次的拜访,好莱坞所有的公司还是拒绝了他。
史泰龙先后总共经历了1855次严酷的拒绝,以及无数的冷嘲热讽。终于,天道酬勤,总算有一家公司愿意采用他的剧本,并聘请他担任自己剧本中的主角。就这样,一次机会奠定了他国际巨星的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希望有一个突然的机遇把自己送到天堂,眨眼之间变成富人。但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机遇是靠侥幸得到的,更多的机遇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去争取,依靠主动性创造出来。机遇是珍贵而稀缺的,又是极易消逝的,你对它怠慢、冷落、漫不经心,它也不会向你伸出热情的手臂。在困境中能主动解决问题的人,更容易“俘获”机遇;你若比一般人更主动、更热情,厄运就会低头,机遇就会向你靠拢。
马克·吐温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曾经详细记述过汤姆与小伙伴玩过的一个游戏:汤姆因为调皮惹恼了波莉姨妈,被罚把篱笆墙重新粉刷一遍,这可愁坏了贪玩的汤姆,后来他想出了一个方法,不仅不需要自己动手干,还能让小伙伴们都抢着来干这个活,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有个小伙伴看到他正在干活,就走过来挖苦他说:“嘿,犯错了,你还得干活呀!”汤姆说:“你说什么?这叫干活?这也许是干活,也许不是。我只知道这对汤姆·索亚来说倒是很来劲。”同时,他还装作非常喜欢干这个活的样子,边说边干得更起劲了,简直就像是一位大师在作画。
小伙伴不解地问:“你的意思是说你喜欢干这事?”汤姆答道:“喜欢干?哎,我真搞不懂为什么我要不喜欢干,哪个男孩子能天天有机会刷墙呢?”小伙伴看着汤姆刷得如此兴奋,也想享受一下刷墙的乐趣,可是汤姆就是不让他刷,直到他拿出一个苹果来交换这个机会。
后来,有更多的小伙伴被吸引了过来,抢着拿自己的玩具来交换刷墙的机会,汤姆收获了一大堆战利品,篱笆墙就这样被粉刷了三遍。
通过游戏,汤姆把刷墙这件无人想干的苦差事变成了一件小伙伴们抢着干的乐事。由此,汤姆领悟到一个人生法则:“为了让一个人渴望干什么事,只需设法将这事变得有趣就行了。”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它说明了只要每个人在遇到事情之前肯用脑子去努力地想办法,就能想到办法,甚至可能想出更好的办法。人不能一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感觉上天对你是不公平的,就不肯动脑为自己的困境想想办法。你的脑子没有生锈,完全可以为自己的处境想到更好的方法,反之,如果你不懂得在遇到困境与挫折的时候多为自己想方法,那么,你就永远不会有更好的办法,也不可能会有办法,那你就永远只能生活在困境中。
让“我能行”代替“我不行”
仔细观察比较一下我们周围许多人对生活的态度,尤其是在面临艰难困苦时不同的心态,我们就会发现,“心态”是导致人生巨大不同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志在往上攀登的人,他的心也会永远向上;而总是担心“我不行”,甘心成为别人垫脚石的人,永远都不会有太大的出息。一个看上去很弱小的人,一旦让“我能行”成为信念,他的生命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而一个各方面都很有优势的人,如果总是认为“我不行”,最终也会一事无成。
“我能行”是我们内心的伟大力量,在这种伟大推动力的引导和驱使下,我们的人生会成长、开花、结果;反之,如果无视这种力量的存在,总说“我不行”,或者只是偶尔接受这种力量的引导,那就只能使自己变得微不足道,庸碌无为。
“我能行”是一个人对自己态度的象征,是一个人志向大小的体现,也是一个人精神层面的内在推动力,它不允许人停止、叹气,它总是激励着人为了心中更好的憧憬和希望而努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反映了对人生持“我能行”与“我不行”态度的人迥然不同的人生:
这是一个平凡甚至有些落魄的美国家庭,身为两个儿子的父亲平常很爱喝酒,毒瘾也很重,脾气非常暴躁,终于他自食其果,得了绝症抛下两个儿子离开了人世。他的两个儿子—年龄只相差一岁,却性格迥异,大儿子悲观厌世,跟他的父亲一样沾染了很多恶行,最后自暴自弃因为偷窃而锒铛入狱。老二却是一个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人,他在别人的白眼中自食其力地不断努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一番不错的事业和幸福美满的家庭,也有了漂亮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让那些曾经嘲讽过他的人对他另眼相看。当别人问起老二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做何感想时,他的回答让人肃然起敬:“有这样的爸爸,我除了努力还有什么办法?”
是的,不管命运安排给人多么不好的家境,多么不幸的身世,只要自己不自甘沉沦,努力就成为“可能”。但是在现实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或受“宿命论”的影响,凡事听天由命;或因性格懦弱,习惯依赖他人;或因责任心太差,不敢承担责任;或因惰性太强,好逸恶劳;或因缺乏理想,混日为生……总之,他们给自己定位低,遇事爱逃避,常怨天尤人而不思进取,心态永远被消极心态所支配,最终一无所成。
其实他们的许多“我不行”都是在自己给自己设置藩篱和障碍,在这种画地为牢的思路下,他们被那些挫折、失败吓住,不敢挑战“不可能”,与其说这些人被命运“捉弄”,不如说他们心态不对辜负了自己的人生。
命运最爱捉弄胸无大志的人。当你把“不可能”的圈子划得很大,“可能”的边界就会越来越小。“不幸”可以是让人闻风而逃的借口,也可以是磨砺人的宝藏,它能让人更清楚地看到生活的艰辛、自我的缺陷,但看到这一切还不够,只有敢于对生活说“我能行”的人,才会不屈服命运的摆布,才能不断地反省、思过、改进,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也才能在打拼事业的过程中精益求精。
小王只有中专学历,虽然他对电脑接触的也不是太多,但他特别想成为一名电脑软件工程师。他去过许多家电脑公司应聘,都未能成功,但他不愿放弃,于是他一方面努力进修电脑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则认真地总结面试失败的原因。在他锲而不舍地不断努力下,经过几年自学专业的电脑知识理论和不断在电脑行业从事工作实践中的摸索,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他被一家十分有名的电脑公司破例录用,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程序设计员。虽然他从事的是最基层的工作,但他十分珍惜这个工作机会,他勤奋地边工作边“充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后来还针对用户反馈陆续开发了几款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的应用软件,大受用户好评和欢迎,令好多高学历的员工都暗暗佩服,自愧不如。
从小王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生能在“可能”与“不可能”中可以转化,但转化的“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如果当初的小王总被自己的低学历、没有经验等劣势困住,思想上总被“不可能”的枷锁所束缚,哪还有什么后来发展的“余地”和“可能”呢?
所以,我们在困难面前要不低头,在什么时候都对自己说“我能行”,以此代替“我不行”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影响,克服“我不行”的不利局面,这样获得成功的“胜算”将大大增加。
一位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总之,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自己只要努力,总能活得出人头地。
一天,在唐人街一家餐馆打工的他,看见报纸上刊出了澳洲电讯公司的招聘启事。留学生担心自己英语不地道,专业不对口,就选择了线路监控员的职位去应聘。过五关斩六将,眼看他就要得到那年薪三万五的职位了,不想招聘主管却出人意料地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我们这份工作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
澳大利亚公民普遍拥有私家车,无车者寥寥无几,可这位留学生初来乍到还属无车族。为了争取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
“四天后,开着你的车来上班。”主管说。
四天之内要买车、学车谈何容易,但为了生存,留学生豁出去了。他在朋友那里借了500澳元,从旧车市场买了一辆外表丑陋的“甲壳虫”。第一天他跟朋友学简单的驾驶技术,第二天在朋友屋后的那块大草坪上模拟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地开着车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驾车去公司报了到。时至今日,他已是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
这位留学生专业水平如何,我们并不清楚,但他的胆识确实是值得佩服的。如果他当初畏首畏尾地不敢向自己挑战,绝不会有今天的辉煌。那一刻他毅然决然地斩断了自己的退路,让自己置身于命运的悬崖绝壁之上。他让“我能行”代替了“我不行”,于是有了出路。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如果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一直跟自己说“我不行”,那么你也就没有毅力继续去朝着困难挑战了。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或者身处逆境,但是当你身处逆境时,不要认为自己永远处在逆境之中,不要给自己灌输错误的思想,要相信自己有毅力解决面前的困难。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我能行”是能在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激励自己的一盏明灯。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城里,有一个名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玛格丽特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要永远走在别人前面,即使在坐公共汽车时,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行”或者“太困难”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父亲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月里证明是非常正确的。正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与信心。无论是在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考试科目中的拉丁文课程要求五年学完,可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在一年内全部完成了。其实,玛格丽特不光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其他活动方面也都是名列前茅。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玛格丽特无疑是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40多年以后,玛格丽特成为了当时本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她就是连续四次当选为英国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媒体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这只是关于撒切尔夫人为人所知的流传很广的故事之一,对此你有何感想?撒切尔夫人之所以会获得日后的成功,难道不是因为她从小就相信“我能行”,事事向“我不行”挑战的结果?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想法,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对自己说“我不行”,或选择放弃。如果是这样,你绝不会有强大的意志力,也终将一事无成。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难以克服的困难,只要你坚定地对自己说一句“我能行”,并且培养自己“能行”的信心,让“能行”代替“不行”,肯努力,就可以克服面临的困难,获得真正的成功。
此路不通,那就换条路
一个人在社会上谋生,必须有职业或擅长某项技能。至于能力,有高下之分是正常的。如生活中常见这样的例子:一个人在某一个方面是弱势,或者在某种能力上如同“白痴”,但在另一个方面却出类拔萃,超人一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全能”的,因此,不用对自己妄自菲薄。
陈景润,数学天才,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名气,但如此出类拔萃的数学家,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闹笑话,显得很笨拙。如果他走的不是数学这条路,充其量他不过是个平凡人。
无独有偶,少年时的爱迪生生活颠沛流离,他尝试过许多工作,不但毫无建树,而且工资微薄,难以糊口。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自己的特长—动手能力强,改装旧机器非常在行,从此,他走上了发明创造的道路。
西方有句谚语说:上帝创造人类,把人放在不同的地方,是因为全部挤在一起,什么也干不了。这是喻指所谓的人才,就是找准了自己的位置的人。
为人处世,要想扬长避短,让自己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有效发挥,重点是要学会灵活地转变自己的思维。比如说你发现这条路是走不通的,那就换另外一条路去走。生存的方式不止一种,生活的圆心也不是只有一个,当你发现这个办法行不通的时候,你就要及时更换你的想法,这样你才可以找到容易使自己获得成功的正确方向。
有一个孩子,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外来移民家庭,从小他就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似乎做什么都不行。比如考试,他总是倒数几名。老师也不想让他回答问题,因为他总是羞涩地说不知道。老师认为他笨,像个白痴。小伙伴们也嘲笑他,说他永远和失败在一起,是失败的难兄难弟。邻居们说,这个孩子将来注定一事无成。父母听到这样的话,暗暗为他担心。他努力过,可是收效甚微,他在学业方面取得的进步近乎为零。但是,他还是不断地努力。
每天,尽管他害怕上学,害怕被嘲笑,但他仍早到晚走。有一天,他看到一个老人为了一张被老鼠咬坏的一美元钞票而痛哭不已,为了不让老人伤心,他悄悄回家将自己平时积攒的硬币换成一张一美元的钞票,交给了老人,说这是他用魔法变回来的。老人激动不已,说他是个善良聪明的孩子。父亲知道这件事后,认为自己的孩子挺聪明的。父亲决定带他出门去见见世面,目的地是波士顿。孩子说:“我们坐汽车可以到达。”父亲说:“那我们坐汽车吧。”可是,在中途的一个小站,父亲下车买东西忘记了汽车出发的时间。就这样,汽车在他喊叫声中呼啸而去。这个孩子很害怕,心想这下怎么办?没有汽车,父亲怎么能到波士顿呢?波士顿汽车站到了,他下车时却看到父亲正在不远处等着他。他快速跑了过去,扑进父亲的怀抱,诉说一路的忐忑不安,并惊讶父亲是如何到达的。
父亲说:“我是骑马来的。”
他惊讶不已。父亲接着对孩子说:“只要我们能到达目的地,管它用什么方式呢!孩子,虽然你学业不成功,但这并不代表你在其他方面不行,咱们换一种方式试试吧,也许你能比别人更成功!”孩子如同醍醐灌顶,随后,他真的在波士顿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他发现,波士顿是个让人眼花缭乱的大天地,这里有很多他从未见过的新玩意,他对魔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在父亲的支持下开始跟随一些魔术师学习这方面的技术。他克服了很多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为自己的梦想每天勤学苦练,逐渐变得思维敏捷,耳聪目明。而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进行的努力也受到了父亲的赞许和鼓励。
最初教他魔术的老师发现他在这方面具有较高的悟性,学东西很快,而且每次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创新。很快老师的技巧便被他学光了,老师又把自己的老师介绍给孩子传授学业。就这样,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这个孩子接受了四个水平很高的魔术师的指导,成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魔术师,带给观众许多匪夷所思的神奇魔术。他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界的著名魔术天才—大卫·科波菲尔。
有人问大卫·科波菲尔对自己的成功经历做何感想,他说:“父亲告诉我,成功对我们来说好比是个固定的车站,我们在为怎么到达而绞尽脑汁,大家都在争夺汽车上的座位,没有得到座位的人不得不等下一班汽车。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骑马或者乘轮船去车站呢?这样,我们不是也能到达了吗?我的成功只不过是换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大卫·科波菲尔还告诉人们说:“后来我知道,父亲带我去波士顿途中发生的一切都是预先计划好的,他安排好了其中的细节,其实那个小站离波士顿很近,骑马要比坐汽车还快,所以父亲故意中途下车,提前到了那里接我,只是我一直蒙在鼓里。父亲后来告诉我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想让我以亲身经历体会一下换个方向、换条路也可以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后来我觉悟了,成功也是一样,没有先后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自己的不同。”
大卫·科波菲尔的成功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一个人到达成功终点的方式并不只有一个,虽然各有快慢,但这并不妨碍最终的结果;大卫·科波菲尔的故事也说明,通向人生终点的路不只有一条,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并坚持勇敢地走下去,不管终点是不是你所期盼的那个,最终你会发现结果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
让每一次失败都有意义
在人生的旅途中,当你遇到失败的时候,你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是放弃不做,退缩不前,还是勇敢地向失败挑战,让每一次失败都变得有意义?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希腊斯多葛派大师埃皮克提图就已经给了我们这样的建议:“无论失败何时降临,记得问一问自己,如何才能让它变得有意义。”他所说的“有意义”,大概就等同于我们经常说的“从失败中吸取有益于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了吧。
是的,我们的一生中充满了太多自己难以把握的偶然性,我们都必定要受到外在世界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我们的命运也注定是“不确定”的,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我们的生活总是不能如我们所愿。
那么,既然“不确定的命运”是人生的必然,经历失败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所以,我们要明白,生活中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考验,但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适应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从失败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进而成为胜利者。我们要从失败中学会如何远离危险,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机会;我们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当机会出现的时候,要学会识别并果断地抓住机会;我们要从失败中懂得,如何在日后避免类似的错误,也要懂得如何争取别人的支持。如果能做到这些,毫无疑问,你所受的那些失败和磨难就是值得的,你就是众人眼中能从失败中“卷土重来”的幸运儿,并在以后的人生中总是“好运相随”。事实上,如何让已发生的失败有意义,如何能让“好运”如影随形,不是靠上天的眷顾,关键在于你能懂得从失败中学习教训。而这样的人,也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史蒂文斯曾经是一名在软件公司干了八年的程序员,正当他工作得心应手时,公司却倒闭了,他不得不为生计重新找工作。这时,微软公司招聘程序员,待遇相当不错,史蒂文斯信心十足地去应聘。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他轻松过了笔试关,对两天后的面试,史蒂文斯也充满了信心。然而,面试时考官出的问题却是与软件未来发展方向有关的问题,这个方面史蒂文斯从来没有关注过,更别说他对此有所思考了。虽然他的专业技术很过硬,但鉴于他并没有什么开拓性的创见和眼光,故在面试中被淘汰出局。
虽然这个结果让史蒂文斯大失所望,但他觉得微软公司对软件产业的理解令他耳目一新,为此,回来后他给公司写了一封感谢信。“贵公司花费人力、物力,为我提供笔试、面试机会,虽然落聘,但通过应聘使我大长见识,获益匪浅。感谢你们为之付出的劳动,谢谢!”这封信后来被送到总裁比尔·盖茨手中。三个月后,微软公司出现职位空缺,史蒂文斯收到了录用通知书。十几年后,凭着出色业绩,史蒂文斯成了微软公司的副总裁。
可见人不能一遇到失败就想要放弃。如果你一遇到失败就想到要放弃的话,那么你可能就将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或终将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失败其实并不可怕,如果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会走出失败的阴影,让失败转化成更有意义的经验!李开复的成功也印证了这个道理。
1984年,当时李开复正在读博士,老师让他在八个星期的时间里教一批天才高中生学计算机课程。雄心万丈的李开复挑了一个很难的课程:编程和人工智能。他上午上课,从黑板的这面写到那面,下午教这些孩子编程。
八个星期后,学生中有四分之三学会了编程。李开复得意地找到了老师,正好看到桌子上放着学生对他的评语。李开复要看这些评语,老师迟疑了一下,说:“别看了吧。”
他还是坚持看了这份“惨不忍睹”的评语:“每天八点钟去上李开复博士的课是非常大的折磨,他不看我们,只看黑板,与我们没有互动。我们就在下面睡觉。我们把他的课叫作开复剧场。”
伤心的李开复开始问自己适合不适合做老师。他想起大学时一位老师说过的话,一个有思想的人不能表达就是没有思想的人。他下定决心学会沟通,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如今的李开复是著名的沟通高手。“如果不是在1984年受到这么大的挫折,我也不会下决心掌握沟通的技巧。”他说。
1998年李开复遭遇第二次挫折。当时他在一家公司负责一个名叫三维浏览器的产品。“演示的时候很酷,别人都说,你们怎么能用这么烂的电脑做出这么好的三维动画。”李开复说当时他真的认为自己在“改变世界”。
问题是,产品出来了,没有人发现它是有用的。公司的CEO对他说:你这个部门是公司最赔钱的部门,如果你的产品有价值就在六个月内卖上几千万美元吧。
有人买了这个产品。但李开复认为:买主买的只是产品,并没有给研发这项产品的100多个工程师工作。
后来,李开复反复反思,认为要做一个产品,仅仅要卖可用度还不够,还要卖技术。有用的新产品要想办法和创意一起销售。于是他在以后的新产品设计理念中针对以前的不足改进了销售产品的理念,针对市场的空白不只是搞研发产品,而且还打包做技术转让。
李开复之所以能有后来的成功,与他这种善于从过去遇到的问题中检讨和总结教训,摸索经验的做事方式是分不开的,这也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总结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防问题在今后重复出现。
其实,一个人从有价值的失败中学到的东西往往比从成功中学到的东西更多。有价值的失败不仅可能使人“顿悟”,而且对一个人今后的成长可能更有意义。
我们要明白,面对失败垂头丧气的人,是一个经不起命运考验的懦夫。如果想顶天立地地做出一番事业,就不能害怕失败,人失败了不可怕,但要让每一次的失败都变得对自己更有意义,这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