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的爱总是不被接受
案例一:
“囡囡啊,昨天你张阿姨给我介绍了一个小伙儿,对方刚从国外留学回来,一表人才,你去看看,合适就定下来。”
“妈,我现在还不想结婚。”
“女孩子不结婚怎么成?妈这是为你好,女孩子再优秀,赚的钱再多,也不如找个好老公……”
“行了行了,别跟我念叨您那一套老思想,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案例二:
“儿子啊,大学毕业后直接到爸爸的公司上班吧。”
“不要,我想自己创业。”
“自己创办公司不是那么容易的,爸爸都给你安排好了,你先在咱家的公司熟悉一段时间,然后直接接爸爸的班,会少走很多弯路,爸爸那会儿……”
“行了行了,别跟我念叨你那会儿多么不容易,我自己的路自己走。”
“我是为你好,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
这样的情景处处可见:父母明明付出了许多,用尽所有办法去关爱子女,结果却遭到了孩子的埋怨。是孩子不懂事、不孝顺吗?当然不是!是因为在孩子眼中,父母对自己的这份关爱并不是他们所需要的,才导致这份爱被孩子冷冰冰地搁置,而不是被他们所接受。时间一长,父母心里受伤的同时还可能会觉得自己“简直养了只白眼狼”,孩子也会觉得父母“整天瞎操心”,彼此之间不理解,家自然越来越冷漠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父母在付出关爱的同时,其实许多时候是在享受那种被需要、被感激的满足感,而非真正在意子女是否需要;另一方面,父母多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与子女之间的相处,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所需要的是哪一种关怀。
很多父母因为自己小时候生活艰难,当有了孩子后,就会想方设法地满足孩子的需要,觉得让孩子享受到最好的环境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但真正的爱不是无原则的爱,过分关心、过分保护、无条件的爱也不是真爱。尤其面对竞争激烈的未来世界,溺爱带给孩子的只有懦弱和无能,等待孩子的只能是失败。孩子习惯了这样的家庭环境,也会觉得父母并不是真的爱自己,只是在不断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因此,父母在给予孩子关爱的时候,不妨只给孩子一个建议。既然是建议,就不是强制的。孩子可以选择采纳,也可以选择不采纳,让孩子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这就既给了孩子必要的指导,又尊重了孩子的主动性,不至于让家庭教育陷入教条主义。
儿子大学毕业了,想和同学一起创业,爸爸说:“你刚毕业,关于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还有些欠缺。所以我建议你先去学习,如果你非要去做的话,也可以,但后果自负。”
很多人都认为爸爸对孩子真是纵容,这么大的事竟然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实际上,爸爸是在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且让他学会承担后果。
试想一下,如果儿子创业失败,真真切切地知道了创业不是那么简单的事,相信他以后就不会好高骛远了。
爱的表达有很多种形式,最关键的是要采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比如你帮孩子报钢琴课外培训班,但孩子的兴趣可能不在这方面,所以对你的安排非常不满,结果钱没少花却达不到预期效果;你选择了送礼物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关心,但孩子可能只想让你陪他吃一顿晚饭,其他什么也不要;你看孩子单身一人就催着他尽快恋爱结婚,但孩子可能更享受单身的自由。
所以,父母在表达爱意前,一定要先了解孩子是否愿意接受并认同这种方式。如果孩子没法接受,那就换一种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或是在不同场合及情况下,运用不同方式,只要你的孩子能感受到并喜欢,那就对了。
一个沐浴着父母真爱的孩子,一个热爱父母也对别人抱有爱心的孩子,永远不会悲观,也不会觉得孤独、寂寞、彷徨,他们将会以更好的状态去适应社会、适应人际间的交往,他们能造就和谐快乐的气氛,给家庭带来幸福。